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2-06-19秦家华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高中地理培养

秦家华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更加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本文从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旨在使高中生具备地理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创新思维;培养

自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变得异常重要。地理思维通常指学生认识和掌握地理知识和地理本质,揭示地理信息之间相互联系,认识地理环境、现象及事物发展和变化规律的能力。这是一个理性思考的过程,也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本文通过阐述培养学生地理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地理思维培养的重视。

一、高中地理思维能力的类型

(一)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在高中地理学科学习过程当中,学生需要接触地理空间分布等相关的知识。即学生需要掌握空间分布、空间变化、空间运动规律等知识点。并且拥有总结、概括、分析、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标志便是空间性特征,理解并掌握空间特征的地理知识是学生学习地理学科最重要的一步。学生需要将抽象的地理知识,通过逻辑思维能力将其具现化。这个过程就要求学生需要具备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深入理解和认识地理学科知识。

(二)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学习者借助分析和推理能力进一步掌握和了解地理学科知识,借助逻辑思维可以具现地理概念,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更重要的是帮助学习者了解各种地理现象的本质和属性,对了解各种抽象的地理的现象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在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地理概念、地理推理、地理判断等都是重要的学习内容,而这些学习内容又属于逻辑思维的范畴。为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和概念,需要高中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地理创新思维能力

地理创新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习者打破对地理知识固有的认识,对地理知识的联系和关系进行创新性思考,是一种创造新事物、发现新现象的思维能力。培养高中生地理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探索地理新课题,也能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使用直观教具,让学生直接感知地理事物,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材当中,其中的许多地理知识与学生身处的现代社会存在一定距离。许多地理现象对学生而言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些地理现象的描述太过抽象,学生单从文字层面对地理现象进行理解是非常困难的。面对这种教学现状,高中地理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可以为学生提供图像和视频,丰富地理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地理知识。通过地理模型、地理挂图等参照物,即便是千里之外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对学生而言,也仿佛近在咫尺。这种利用直观教具进行地理教学的方法,可有助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一章节时,学生会接触到地球自转、公转这部分内容,这部分地理知识对于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学习起来较为吃力。学生单凭教师的描述和文字解释难以全面且清晰的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基于这种教学情况,地理教师可以借助教学设备进行演示,使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地理现象和其中的变化规律。如地理教师可以使用地球仪来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时的现象,学生通过观察能够清楚的看到地球在公转和自转过程当中轨道和运转发现,有助于深化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认识,也有助于学生深刻的把握和理解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运动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二)适当设疑,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一直以来,高中地理教师采用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在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当中,高中地理教师总是照搬教材知识解释各种地理概念和现象。这种念书式的教学方式不仅会让学生感到课程枯燥无味,同时也难以启发学生,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地理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通过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學习《自然界的水循环》的知识点时,高中地理教师需要重点对水循环过程进行讲解。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水循环的过程,高中地理教师可以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如滚滚长江东逝水中的水源可以不断的汇入海中不枯竭?这个问题可以吸引学生对知识点本身的关注,也能引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之后,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播放水循环的动画,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记忆水循环的过程。在上一个问题结束之后,地理教师可以继续进行问题引导教学。如水循环发生的空间区域有哪些呢?水循环发生的环节有哪些呢?在水循环过程当中,陆地上的水得以更新的原因。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有助于学生学习和了解地理知识。学生参与探究和实践的过程,学习到的不仅是浅显的理论知识,学生可以对各种地理现象和概念的形成有一个深入且清晰的了解,这个教学过程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体现地理学科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受地理课程教学时长的限制,在短短的一节课当中,高中地理教师没有时间开展形式和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为此,高中地理教师需要积极开展一些内容和形式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这样可以打破封闭式的地理教学,体现出地理学科教学的开放性。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完善学生自身的地理知识体系,丰富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章节内容时,学生通过专项学习对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数量以及质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借助数据能够深化学生对水资源的认识。人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通过学习与水资源利用相关的地理知识,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在此教学过程当中,高中地理教师同样可以使用问题导引式的教学方法,科学的将学生划分成不用的小组,同时提出问题如:我们的日常生活缺不缺水?缺水的原因是什么?若是严重缺水,如何科学合理的制定和实施水资源分配方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探究,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报纸等途径了解家乡水资源的水质、数量等情况,同时也可以对周围的水资源进行抽样调查,通过收集相关的数据资料和实际的调查验证得出结论,各个小组可以将调查结果通过幻灯片的方式进行演示。通过这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更多的地理专业知识,开放式的地理课堂也会增加地理学习的趣味性,能够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当中获得欢乐,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结语:总的来说,高中地理教学需要重视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地理学习环境。在地理教学过程当中,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寻找各种有效的培育策略,使学生能够利用地理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对于学生自身而言,具备地理思维能力可以更好的掌握和了解地理专业知识,更好的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难题。

参考文献:

[1].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C]//.2021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2021:100-101.

[2]谢世君.基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0(62):145-146.

[3].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C]//.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一).,2020:32-33.

[4]黄磊.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30):176-177.

[5]徐莉.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策略[J].知识经济,2016(03):151.

[6]赵宏霞.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辨证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高中地理培养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