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初中综合实践课堂构建
2022-06-19宋强
宋强
摘要:在素质教育发展的环境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融合综合实践教育激发出新的课堂教育形态。初中阶段综合实践课程的构建基于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可以有效实现在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根据课程规划目标科学组织并开展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推进综合实践课堂与教育之间的协调与统一,从而充分发挥实践课堂的德育职能,进而通过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方式促进立德树人教育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综合实践课堂;构建
引言: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是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其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使得学生在学习科学研究方法与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过程中,增进学校实践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实现立德树人背景下生活走向教育,又回归生活的形态教育理念。进而帮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明确实践教育的育人主题,提升实践课堂的教育效果。
一、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初中综合实践课堂构建的发展要求
第一,新教育背景要求现阶段的综合实践课堂要充分体现学校发展特色,并根据学校和学校所在社区特色创新制订课堂计划,使得学生可通过德育课堂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产生新的目标、问题、价值观与实践结果设计,从而使教师利用综合实践课堂的生成性目标与主题性教育的价值,实现立德树人与综合实践课堂的有机融合。
第二,初中阶段的综合实践课堂内容要与信息技术与有机整合起来。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初中综合实践课堂的构建,要考虑信息时代对学生发展的现实要求,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拓展综合实践课堂的时空范围,提升课堂建设的水平,使得信息技术不仅作为开展综合实践课堂的手段,也要将其转化为实践素养,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反思性、自主合的學习探究情境与德育培育情感,从而提升综合实践课堂的德育教育水平。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综合实践课堂构建策略
1、注重课堂导入加强情感融入
基于综合实践课程的经验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特性,其课堂开展不能依托现有的、预设教材,而是要增强课堂的生活经验化,科学导入现实生活环境中包含的家庭、社会、自然地理环境等的资源因素。将其作为课程的核心载体与课堂实践活动的“主阵地”。由此,在活动中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充分体现综合实践课堂的生活性、活动性以及主体性。如:开展以《垃圾分类的调查活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堂活动,以学生最关心的、最感兴趣的问题——垃圾分类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家一天产生的垃圾情况,通过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发表对垃圾的种种见解,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生活的周边垃圾状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引导学生关注并讨论有关垃圾分类、垃圾处理等问题,加深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和行为,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跨学科整合课堂教学内容
综合实践课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为此,在设计综合实践课堂教学内容时,要关注课程的总体目标,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反省自我,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关爱自然,尊重他人,承担社会责任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设计活动主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设计、整合学习活动内容、手段。综合活动主题力求做到:在研究活动中服务,在服务、劳动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在实施具体的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的过程中,应注重各领域任务和内容的相互渗透和延伸,把研究性学习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最大限度达成总目标。在设计活动主题时,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及参与人员数量等,推动课程内容向特色模块化的方向发展的同时,积极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
3、建立自主化课堂教育模式
综合实践课堂构建要基于满足不同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帮助其能充分体验到实践学习的乐趣,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个人潜能。因此第一,学校应考虑到学生自主选择能力及视野局限性,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以年级为单位确定各年级学生统一的课堂内容,做到一个年级一个特色。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到健康有益的事情,初步了解各项活动的基本内容,完善情感认知结构。第二,建立综合实践课堂的全员参与板块,发挥教育教学中各教育因素的“协同效应”与德育教育潜能,引导全体学生全身心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第三,提倡实践课堂中提倡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课内与课外、教材与学生生活、集体与个体、教育与自我教育、教育要求内容与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关系的协同;从而实现学生个体发展中身体与心理、情感与认知。进而通过综合实践课程的目标、内容的多样性,丰富课堂形式与教学方式。
结束语: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综合实践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知识运用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同时,实现了其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担负创新实践与德育育人的使命。而学校作为素质教育的引导者,应顺应素质教育在未来的实践课程中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生活与积极研究学习合作的发展趋势,让学生们在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中培养乐学好学的品格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进一步促进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谈存媛.基于立德树人的综合实践课堂构建研究[J].数码设计(上),2020,9(4):164.
[2]龚煜.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落实立德树人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20,(3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