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2022-06-19邹小燕
邹小燕
摘要:在学生的人生历程中,他们在不断地进行德育教育,使他们获得更加清晰的人生目标,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小学语文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地融入到德育中,可以使学生的品德得到更好的锻炼,从而使学生的德育品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现实,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目标,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动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渗透方法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科学的教育思想,以保证学生的全面素质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然而,很多老师却对学生的学业表现过分重视,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鉴于目前小学生还处在思想比较活跃的时期,要想把德育工作做好,就必须坚持下去。在这一背景下,文章着重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在小学这一特殊的阶段,学生们的年龄较小,正处于吸收知识的关键时期,不管是知识传输还是学生们的德育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如果忽视了德育素质的培养价值,将会使得学生失去人生目标,失去学习动力。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渗透德育,可以确保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行为得以展示,使其在德育的引导下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稳步提升个人的基本素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与影响学生们,使得他们逐步树立起科学认知,拥有良好的品行和健全的人格。小学语文教学中涉及十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运用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和作者简介等,能够为学生们传播优秀的德育品质,确保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稳步提升德育水平,实现全面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方法
(一)教师要坚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是学生们接触最多的人,教师属于学生们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因此应该扮演好这一重要的角色,积极展示出自身的魅力,让学生们感知到榜样力量。教师的行为也可对学生产生间接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中以身作则,传递优秀的教学理念,为学生们树立榜样,使得学生们在提升德育素质的时候,主动将教师当做学习的榜样。
(二)挑选优秀的班干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教学实践中,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接触最为直接,同时也是相处时间最长的伙伴,但是因为小学生的主观意识较弱,极易受到周边人的影响,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合理地设置班干部,比如课代表和小组组长等,选择优秀的学生担任,使得他们可以适当传递自身的优良品行。学生应具备最基本的竞争意识,只有如此,学生才能更好地提升竞争力,不断打造更加完美的自己。班干部在管理班集体的时候,可以传递出教师的思想,确保学生们详细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在班干部的带动下,学生可以强化自身的德育素质,也能逐步健全自身人格,努力成为与班干部一样的优秀者。
(三)深入挖掘课本中的德育素材
小學语文课本涉及多种多样的文章,以此传递优秀的人物形象,教师可以运用课文中的知识作为提升学生们的德育素质的基本载体。课文是学生们每天都能接触到的内容,教师应该让其发挥出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通过课文使得学生们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学习到《饮酒》时,教师可以将陶渊明的简介作为重要切入点,为学生们细致讲述陶渊明的故事,使得学生们可以主动地参与到解读人物故事中,真正了解陶渊明的思想和品行,主动地传承并发扬。陶渊明是一位高雅之士,即便是生活在乱世之中,仍然怀有一颗赤子之心,通过他的诗句“举杯浇愁”就可以看出他心怀天下。教师可以为学生们传达陶渊明的思想,让他们了解陶渊明向往田园生活的初衷,学生们会在情感层面上产生共鸣,逐步认识到陶渊明的伟大精神和情怀,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优秀德育品质具有较大的帮助。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为学生们延伸知识点,让学生们主动地探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即便是在吃不上饭的情况下,陶渊明也坚守本心,不会为了换取粮食而背叛国家。这种伟大的精神,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陶渊明的为人处世,借助于优秀的作品和思想充实学生的认知,保证学生们自觉树立起行为意识,主动学习良好品行。
(四)运用视频教学,提升学生德育素养水平
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习惯于借助课本渗透德育知识,更多情况下是依靠主观见解分析并思考,教学方法和方式单一,使得学生们学习中的积极性较低。教师应该结合目前的多元化教学方式,丰富相关的教学策略,如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视频课件,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使得他们能够与文章内容产生共鸣。视频教学可以在视觉以及听觉上强化学生对文中人物的理解,也能确保学生们近距离地观察和分析人物形象,通过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得学生们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保证学生可以主动地学习优秀人物的品格,树立起更加远大的抱负。视频教学中,学生们可以看到十分鲜活的人物形象,这对于学生的视觉冲击较为明显,可以引导着学生们坚定学习的理想信念,追求更加可靠的目标。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播放视频资源,让学生们了解当代青少年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行。钟杨是大学教授,有着令人羡慕的校园生活,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安逸地享受,而是选择去往青藏高原收集种子,在数年的收集中,他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正是四千多种种子的存在,使得中国学术建设拥有了更加鲜活的动力,他也在不断地挑战自己。西藏最艰难、最偏僻的地方成为他身影出现最多的地方,尽管收获了很多,但他的身体出现了很多问题,最终倒在了一场车祸中。教师通过这种感人至深的事迹对学生们进行引导,让学生们理解和感悟奉献精神,使得学生们知晓坚守信念的意义。教师借助于视频,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情感共鸣,让学生们深层次地感受钟杨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学生们鼓舞斗志,让学生们主动向榜样学习。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德育教学的渗透价值,运用科学化的方式,全方位地对学生们指导,让学生们的德育素质明显提升。首先,教师应该坚持以身作则,为学生们树立起良好榜样,让学生们可以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互动中,将教师当作学习的对象;其次,则是通过合理选拔班干部,提升学生们的德育素养水平,使得学生们可以相互影响,在互相支持和鼓励中不断进步,认识到良好品行的重要性;再者,教师应该合理应用书本及教学资源,通过现有的内容对学生们进行引导,让学生们接触并了解更多正能量的人物和事迹;最后,教师应该将教学策适当优化和完善,将多媒体和教学结合起来,确保学生们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树立起正确三观,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实现全面发展,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靳于霞.谈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J].科幻画报,2021(12):229-230.
[2]于志萍.德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助力学生和谐健康成长[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2):151-152.
[3]王海洁.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探究[J].知识文库,2021(23):76-78.9FB039CB-9817-456E-86B7-3242B2D2AF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