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2022-06-19薛国霞
薛国霞
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句子以及句式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语文教材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启发点,根据课文给学生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籍,这样才能够加深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引言:在写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是一个挑战,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负担。而课外阅读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能够帮助学生丰富学科素养和拓展文学视野,增强写作技巧,对于学生的文学知识积累也能提供较大帮助,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完善教学模式,以课外阅读教学完善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课堂,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问题
1.作文内容空泛。发展心理学指出,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发展上的局限性,导致这时期的个体普遍在理解能力上和表达能力上稍显稚嫩,这一点在小学语文写作练习中尤为明显。并且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初次接触写作,对作文的认知和了解较为浅显,在具体内容的写作上口语化现象明显,甚至还会出现流水账式的生活记录。初次接触写作的生涩以及自身表达能力的局限性都导致学生写作兴趣明显不高,甚至有些学生内心较为排斥写作。但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写作作业任务,对优秀作文进行盲目仿写甚至直接复制引用,导致作文质量始终得不到提升。而教师往往又并不注意对学生将平时的课外阅读与课堂结合起来,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并在生活情境中拓展学生视野,这对于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是不利的。
2.教学模式单一。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本质上是学生抒发内心情感,但是受限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理解和认知能力上的局限性,导致教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更多采取强制性手段督促学生完成写作练习,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看似按时完成了教学目标,然而实际上学生仅仅是对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并没有在写作能力上得到实质性提升,也没有提升、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和写作视野。一旦教师给出不限题目、不限方向的写作,学生就会感到迷茫,对如何下笔感到不知所措,这些都是单一教学模式对学生在写作思维上的固化。事实证明,单纯的写作练习很难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要将阅读、课外阅读等教学与写作教学相融合,互相促进,互相提升。这样的教学模式和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全方位提升写作能力。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一)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开发课外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小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发展得十分猛烈。所以为了保证课外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以及学生阅读课外内容的质量和效率,应该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实际的学生特点落实差异化的课外阅读指导活动,这样能够充分发挥课外阅读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现在的小学生在信息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往往心理年龄过于早熟,教师为了缓和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童话等作品,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内心的童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或者教师针对现在五六年级等高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面对学生出现的青春期萌发的心理现象,教师能够指导学生阅读《怦然心动》等书籍作品,通过这种方法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而能够在保证自己良好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和异性同学的友好交流,避免出现学生走上人生歧路的现象。在结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措施中,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興趣特点,如学生对天文知识感兴趣时,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有关天文知识的文章,学生对音乐感兴趣时,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像《贝多芬传记》《莫扎特传》等音乐名家的传记作品。通过这种有方向的指导阅读,既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能发挥一定的德育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从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由多种教学板块一起进行。阅读和写作作为相辅相成的两个教学板块,课外阅读质量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写作技能的锻炼,并且阅读能力的提升也体现在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上,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日常积累和表达能力的锻炼都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往学生的阅读只是机械地对文章进行浏览,这种阅读缺乏深度且效率较低,并且在这种阅读模式下学生并没有对文章的结构和行文特点进行分析,使得在随后的写作练习中感到无从下笔。而课外阅读能力提升意味着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够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提高,对文章内涵和语句特点以及行文结构的学习能够为学生积攒写作素材,这些素材正是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依靠。
(三)创新课外阅读的方式,充分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
创新课外阅读的相关方式,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小学阶段是学生最美好的童年阶段,所以应该保证学生游戏和娱乐的时间,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以教师可以创新课外阅读的方式,将阅读和学生的游戏时间结合起来,充分提高学生阅读效率。比如,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亲爱的笨笨猪》时,当学生阅读到狗汪汪、猫咪咪之间的故事时,可以先让学生停止阅读活动,通过学生对书籍的理解以及情节的掌握来组织学生表演情景剧。通过这种方法能在保证学生提高对阅读材料了解程度的基础上,充分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保证学生的视力健康。在表演情景剧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角色代入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而能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四)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教学重点并不在于教授给学生多少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课外阅读作为一项主观性较强的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能够取得怎样的成效和其自身的阅读能力密不可分。而对于写作而言,在写作过程中每个句子的组织结构、词语的使用方式和构成都有其内在规律,课外阅读的核心目标也是培养学生对文字和词语的基础理解能力。正是对写作中遣词造句规律的探寻,写作活动在另一层面上也是对学生课外阅读成果的检验。另外阅读能力的养成也意味着学生掌握了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从而在自主学习写作能力的培养上打下基础。
结论: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认识到课外阅读环节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在核心素养理念下,不断加强对课外阅读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为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和高效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课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谢迪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才智,2018,(27):2.
[2]吴信辉.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7):242-243.
[3]王少亭.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4):110.
[4]杜金峰.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优化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7,(06):223.
[5]赵晓书.浅谈课外阅读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教育现代化,2017,4(04):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