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数字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为例

2022-06-18刘星宝刘黎明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参与度作业环境

杨 蓓,刘星宝,刘黎明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2.湖南工商大学 前沿交叉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3.克里斯汀大学 国际学院,菲律宾 马尼拉)

在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在线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2020 年5 月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有1454 所学校在线授课,103 万名教师开设了107 万门在线课程。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约1775 万人,合计23亿人次[1]。

学生积极参与是保证在线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学生参与主要表现为线上和线下学习中的学习行为、交流、思考、感受和归属感等,是影响在线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2]。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在线学习环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信息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和资源保障[3]。线上的学习环境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具有潜在的优势,但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例如网络环境不好、师生之间的相对隔离、师生关系、沟通、交流不足等,学生参加线上学习的整体情况不理想。学生对线上学习参与的可靠度、持续性及其效率也不佳。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短、学习活动参与度低,以及任务完成率低等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分析和研究在线学习中学生的参加情况,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反思教学过程,让学生深度参与到学习情境中。基于以上思考,本文在整理了在线学习参与度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情境认知、建构主义等基本理论,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线学习课程“数字图像处理PHOTSHOP”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提高在线学习参与度的建议。

一、研究概述

在在线学习环境中,促进大学生有效学习,提高大学生在线学习的参加度,成为国内外重要的研究方向[4]。下面将从影响因素和提高策略两个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线学习参与度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大多采用定量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分析影响在线学习的具体因素学者的研究方法,得出结论基本相同。Vonderwell.S.&S.Zachariah.认为技术和接口界面的特征,内容体验,教育任务和学生角色,信息负荷是影响在线学习的参加度的重要因素[5]。江毓君等[6]从学习者的学习准备、学习动机、学习环境、学习过程的组织管理四个方面研究了虚拟教室在线学习参与度的影响因素。黄荣怀等[7]从网络空间的交互、讨论发帖量等角度,认为教师、学生、学科内容是影响在线参与度的三个重要方面。

在线学习的参与度提高策略的研究成果更丰富,研究的方向更加多样化。海外学者的研究侧重于微观方面。Kaufmann R et.al[7]通过设计流畅的教学视频、导航性能好的线上教育平台,实现及时的在线反馈和多样的交互,改善学生在网上学习时的态度和感情,最终提高学生进一步在线参与行为。Asarta C J[8]等学者将在线学习资源和在线学习活动的设计作为研究的重点,指出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生在学习活动、学习环境中操作的便利性和积极性有关。国内学者的研究更多侧重于框架、模型、策略和介入行为等宏观层面,提出提高在线学习参与度的解决方案。王敏娟[9]提出参与式学习的网络教学法模型。这个模型包含认知域、感情域、社会领域三个交叉重叠的领域。这个模型研究了学习者参加在线学习的三个领域的程度和性质。黄茜[10]构建了包括引导策略、交互策略、监控策略、评价策略和反馈策略在内的网络教学策略模型。张进良等[11]考虑网络环境中发生的问题,建议改变教师角色,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学生提供优良的网络学习环境,组建学习小组。沈欣忆、李爽[12]等提出了知识情景化学习策略、参与度提升策略、学习评价策略3 个类别12 种开放的网络课程教育策略。

在线学习的参与度研究,在国内外的微观和宏观等层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在上述的研究中,大多从理论层面,以“整体”的观点来研究在线学习。忽视了具体课程学习和各个学生自身的“个体差异”。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以面向全校的公共选修课为载体,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以问卷调研的方式,分析在线教学中影响学生参与度的重要因素,给出提升公选课在线学习参与度的解决方案。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办学定位为“教育特色突出,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健康和谐发展”。学生主要有师范生和八大学科专业的非师范生。“数字图像处理PHOTOSHOP”作为公共选修课在全校学生中开设,学生不仅包括不同年级专业的本科生,还包括从初中起点六年制的本科生。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经过3 年的课程教育研究实践,对1600多名学生展开了调研。

(二)研究问题

“数字图像处理PHOTSPHOP”课程从2017 年开始作为校级精品在线课程进行开设,2020 年被评为湖南省一流课程,至今已经历3 年的教育实践。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数字图像处理PHOTSPHOP”课程学生在线学习过程,学生参与、教师在线授课行为、学生在线学习体验、在线学习的挑战与收获,研究影响在线学习参加度的关键因素。

(三)问卷设计

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scale),每个题目包含5 个分支,具体为:完全不影响、基本不影响、一般影响、比较影响、非常影响,赋值分别对应为1、2、3、4、5,得分越低影响越小。问卷调查的第一部分是大学生在线学习参与的基本个人信息。例如,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的年级、性别、专业等。第二部分是大学生参与在线学习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习终端的使用情况、在线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学习习惯、互动参与体验,以及在线学习的最大收获和最大挑战。第三部分是在学生眼中授课的教师在线教育行为,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设计、交互讨论的组织和答复、课程评价的方式等。

三、研究结果

本研究采用问卷星在线问卷调查平台,面向调查对象1668 人进行发布,其中有效问卷1625份,无效问卷43 份,有效调查样本占总调查对象的97.3%。根据问卷调查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出如下统计结果。

(一)学习终端和学习环境选择

如图1 所示,使用单一终端学习在线课程的学生相对较少(9.3%),多以电脑为主。90.7%的学生通过多终端学习在线课程,电脑、手机一起使用的比例较高(64.3%),电脑、平板和手机组合使用的也有相当高的比例(26.4%)是比较常见的组合方式。这是因为“数字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涉及软件操作和设计实践,一边观看视频,一边用电脑进行实践练习,学习效果更好。

图1 学生线上学习终端选择

(二)学生学习环境及其影响因素

学生的学习环境包括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主要是中国大学MOOC 网和超星学习通在线学习平台。线上平台的课程资源、知识测试、讨论互动等功能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但开放的互联网对学生干扰很大。在线学习过程中68%的学生会因为网络环境分心,在学习前浏览其他网站,或在学习中途进入游戏界面或浏览新闻。线上学习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游戏(58.3%)、新闻弹窗(28.9%)、广告弹窗(7.6%)、其他(5.2%)。

线下学习环境主要是寝室(69.3%)、图书馆(26.5%)、其他(4.2%)。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周围同学的行为对学习者的影响,即间接干扰(62.8%)和其他人或事对学习的打断,即直接干扰(37.2%)。

图2 学生线上学习干扰因素

(三)学生学习时间

我们对学生每次用于在线课程学习的时长进行了统计,大学生每次用于在线课程学习的时长小于10 分钟的大学生占38.6%,时长为10—30 分钟的大学生占42.3%,时长为30—60 分钟的学生为15.2%,大于60 分钟的大学生占3.9%。

(四)不同学生在线学习的差异化感受

高年级的学生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学习基础,课程学习相对轻松。84.2%的学生认为课程知识点的学习较轻松,作业比较简单。低年级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尤其是部分初中起点六年制公费师范生,计算机基础相对较弱,对课程的学习非常吃力。

(五)课程讨论和互评参与程度

“偶尔访问讨论区,完成作业为主”的学生占48.5%,“有时访问讨论区,不太参与互动”的大学生占27.4%,“经常访问讨论区,参与互动”的大学生占24.1%。学术类讨论参与占37%,主要指与课程学习内容直接相关的问题和解答,包括对作业、学习记录卡答案的疑问、写作练笔,补充的阅读材料和听力材料及练习,学习方法和经验交流等。情感沟通类讨论占15%,如介绍自己、他人或表示问候、感谢他人回复或帮助,用于构建情感关系的。评价类占45%,主要是小组任务互评和平时作业互评。信息交流及其他占3%,指不属于上述类型的,如了解他人信息、对课程建议等。

(六)学生在线学习最大的优势及挑战

调研发现,学生认为在线学习的最大优势是课程内容有回放(74.6%)和学习能力有提高(73.8%)。其他优势包括时间灵活(28%)、熟悉软件(14%)、促进交流(9.6%)、拓展视野(7.9%)以及提高作业完成效率(65.3%)。学生在线学习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乏自律(87.9%),之后依次是缺少交流(26.5%)、视力损害(19.8%)、作业量大(17.5%)、网络卡顿(15%)、时间紧张(14 次)、操作性弱(14次)、反馈不及时(9 次)、教师节奏快(7 次)以及课程难度大(4 次)。

图3 在线学习行为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学生的学习时间分散,容易被打扰或中断。因为不是严格的教室,所以学习时间通常在课余其他时间。学习的时候,容易被其他学生和其他的事情打扰,很难进入深度学习状态。

2.学习环境复杂化。与传统的课堂不同,在线学习环境包括线上线下两个部分。线下,学生的学习场所可能在卧室、图书馆甚至室外或公共交通上,在线下学习环境很复杂,周围同学和人的各种行为和活动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线上,连接互联网时,网络上的各种新闻、信息、弹窗、游戏等也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干扰。

3.自主性不强。在线课程的学习周期内,视频学习数呈现出前后峰值高,中间峰值低的现象。即刚刚选课时,学习积极性较高,视频观看数峰值较高。到学期中段,部分学生就会有散漫拖沓的现象,视频观看数逐渐下降。到学期快要结束,学生为了尽快完成学习任务,又会集中刷视频,形成一个较高的视频观看峰值。

4.互动参与不平衡。关于知识点的互动,讨论回复和参与发帖数相对较少,关于评分互动讨论发帖回复数较多。由教师发起或回复的互动,参与人数较多。涉及到成绩评定的作业互评参与度较高,其他自由讨论参与度较低。

(二)改进对策

1.学生角度。学生要有意识地选择安静、无干扰的学习时间和地点,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尽量选择在图书馆等较安静和少干扰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如果学习录播课程,可以将课程下载,然后关闭网络,离线学习,减少网络弹窗、聊天软件等外界因素干扰。其次,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按照课程安排运用正常倍速观看学习视频,按时提交作业和参与网络讨论。

2.教师角度。教师要合理设置在线学习任务的各个环节,难度从小到大逐步增加,考虑到学生注意力时长,合理安排每个教学内容的长度。为督促学生及时、高质量完成作业,教师尽量为每项作业设置完成时间,并尽快反馈作业结果,形成小闭环。同时在作业提交截止日期前,设置督促提醒,要求学生尽量按照教学节奏完成视频学习和作业练习。另外,安排时要考虑每个专业的不同情况,设置灵活的作业难度和作业形式,甚至采取分组的方式设置多层次、多难度级别的作业。在作业、测试的评价层面,教师要及时反馈,持续引出学生的兴趣点。

3.学校角度。学校要制定合理的在线学习管理与监控与制度,对在线学习进行实时督促与改进。首先,政策层面要将在线学习纳入学分体系,鼓励学生选择在线学习方式。其次,要为在线教学提供干净、无干扰的学习环境,如授课平台屏蔽游戏、弹窗等干扰因素。最后,加大对在线课程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为学生学好在线知识提供充分的资源保障。在线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有优秀的教师团队还要有强大的开发和制作团队。学校应科学引导教师团队的组建,协调其他部门为教师团队提供开发支持,并提供配套的经费支持。

猜你喜欢

参与度作业环境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鼓励自主安全活动 提升员工参与度
环境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