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勇气培植的体育路径探析

2022-06-18汤万松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勇气小学生体育

汤万松

(1.湖南工商大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2.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中国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教育的主要来源。其中体育来源于生活,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既能使学生树立组织意识和纪律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又能磨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从而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1]。2016 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规定了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把核心素养分为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勇于探究”就是其中的一个基本要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勇气品质的内涵向度充分彰显出来[2]。站在宏观和战略的高度,从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来看,培植勇气品质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一个关键内容和重要方式,特别是通过体育路径对小学生的勇气品质进行培养,对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生勇气品质及其养成

何谓“勇气”?《汉典》将勇气定义为:敢作敢当、无所畏惧的气概。在《教战守策》中,苏轼解释称为“刚心勇气”。心理学上,勇气品质归属到认知心理学领域。

美国心理学专家Peterson 与Seligman 通过研究认为,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物相比有着6 大美德和24 项性格优势,6 大美德中就包含了兼具勇敢、胆气、智慧、自信、正直和活力的勇气特质[3]。心理学家Woodard 认为,勇气主要指的是人们用来对抗自身恐惧的一种特质和能力。而Weiss 和Norton 则认为,当人们遇到困难或危急情况而出现恐惧情绪时仍然敢于面对且从容处理,并且同时伴有情绪反应如血流加速、心跳加快等生理反应的整体性表现即为勇气。Snyder 和Lopez 则提出,当人处于挑战和逆境时不屈服不害怕,通过各种主动行为争取胜利的意志力,则能称之为勇气[4]。勇气也是一种优良的品德。国内学者黄希庭、林崇德等将勇气定义为人的一种性格气质,认为勇气的具体表现是,危险状况下可以奋不顾身,一往无前,夺取胜利,排除障碍,甚至不惜牺牲,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国内对于小学生勇气培植的体育路径的研究较少,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缺乏专业人才和研究团队[5]。因此,本文采用美国心理学专家Peterson 与Seligman 对于勇气的定义,认为勇气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优秀美德,能够让人们在面对困难或逆境时不屈服、不退缩,能够迎难而上、积极进取,争取达成自己的目标。

一般来说,影响勇气形成和强弱的因素很多,既有生理和客观因素,也有心理和主观因素,生理和客观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年龄因素,如有些孩子先天就遗传了父母长辈的胆量和敢拼敢闯的性格,而有些孩子则天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又如勇气一般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增加等。研究发现,通过开展体育教学,对小学生的勇气品质进行培育,能够使其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增强勇气品质,敢于面对困难,主动解决问题,从而为幸福人生奠定基础[6]。

二、小学生勇气品质养成的测试与分析

2012 年12 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将培育积极向上的心理作为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勇气作为“积极向上心理”的一个构成主体,包括社会和个人两种取向,对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等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也明确要求,要加强学生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勇气品质的引导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探索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充分发挥见义勇为的精神,帮助小学生在面对挫折与恐惧、挑战与改变时能够从容果决应对并积极地采取正确措施。

学业成就通常指的是经过一段时间对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后,通过主、客观等各种方式评价考核所得出的成绩,并且学业成就的高低也是家长、学校以及社会衡量中小学生智育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研究发现,勇气品质或可成为预测大学生未来成绩的一种参考指标,并且与勇气水平较低的学生相比,勇气水平较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较好,说明勇气作为一个积极心理品质,能够对学业成绩进行正向预测,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通过自制勇气问卷,调查××市小学生的勇气现状,希望能为中小学生勇气品质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从××市某小学二、三、四、五、六年级各选择一个班,共选择280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统一发放问卷,共发放280 份,回收245份,回收率为87.5%,其中115 人为女生,130 人为男生。

(二)研究工具

运用“中国人勇气量表”对小学生的勇气水平进行测量,这一量表包括四个维度,分别是热忱、真挚、毅力以及无畏,条目有18 个,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则勇气水平越高,这一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78,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同时,运用“中小学生应对方式量表”来评价问题解决维度,共8 个题项,运用5 点计分法,其中1 分为“非常不符合”;2 分为“比较不符合”;3 分为“不确定”;4 分为“比较符合”;5 分为“非常符合”,得分越高,则提示个体越容易采取这一应对方式。同时,学业成就由2 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客观考试成绩和主观学业成就,均采用5 点计分法,得分与学习成绩呈正比关系。

(三)研究结果

1.小学生勇气分布情况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勇气总体得分在40—90 之间,其中30 人为75 分,所占比例最高,为12.24%,其余分布见图1。同时,通过表1 可以发现,小学生热忱、真挚、毅力以及无畏的均值分别为3.939、3.790、3.937 以 及3.838,均 高 于 平 均值(3 分)。

图1 小学生勇气得分分布图

表1 小学生勇气各维度得分差异

2.相关性分析

本次研究发现,小学生的学习成就和勇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经相关性分析,发现小学生的勇气与学业成就和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呈正比关系,并且相关程度为中等水平,见表2。

表2 小学生勇气与学业成就的相关性

3.问题解决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检验

通过分析问题解决方式在两种勇气与学业成就之间的中介效应,发现在学业成就与个人取向勇气中,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并且个人取向勇气→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学业成就的中介效应值为0.21,其95%的置信区间为[0.11,0.32],并且对解决应对方式这一中介变量进行控制后,没有明显的直接效应。由此可见,在学生的学业成就和社会取向勇气中,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发挥中介作用。

(四)讨论分析

1.小学生勇气分布状况

本次研究发现,小学生的社会和个人取向勇气表现为较好水平,这也许很大程度上受小学生个体发展程度以及教师的培养教育情况影响。一般来说,小学生个体发展情况直接关联于其知识量的增加、成长环境的优劣以及年龄的增长而显示出明显差异,其勇气品质也随之增加。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家庭与学校不断让学生感受到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教育氛围,不管是让学生保持积极态度面对生活,还是鼓励学生坚韧不拔、迎难而上,在无形之中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勇气水平。

2.小学生勇气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在上述分析中,发现小学生的学业成就与两种取向勇气呈正比关系,这表明小学生学业成绩与其勇气高低有直接的关联性,并且小学生越勇敢,其学习成绩可能也越好,其逻辑原理应该是在日常教育时教师引导学生在遇到学习困境或者挫折时要敢于面对、勇攀高峰,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好成绩。同时,小学生的两种勇气与问题解决应对方式也呈正比关系,小学生越勇敢,其面对学业困难时,则会选择积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并且小学生的学业成就也与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呈正比关系。由此可见,小学生采用问题解决应对方式能够获得较好的成绩。

3.教育启示

在对小学生的成长进行考察时,学业成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也是家长和教师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次研究发现,小学生勇气可以对学业成绩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处于一个从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人生重要阶段,也是心理发展的一个骤变期,培养勇气品质尤为重要。教师在丰富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时,应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基本依据,培养学生的勇气品质。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表演、活动以及游戏等多种形式,营造一个平和的班级氛围,为学生勇气的培养创造条件。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做到方法多样化,内容形象具体,让学生动手、动嘴又动脑,引导学生沉浸在课堂气氛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勇于面对失败,乐于与同学相互讨论、合作,遇到挫折从容面对、勇往直前,充分发挥勇气精神。同时,在家庭教育时,父母要以身为范,遇到困难不退缩、不放弃,突破改进、努力克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7]。此外,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面对一些困难和问题,使他们能在一个相对平和的环境中挑战自我。例如,父母鼓励孩子去做一些以往想尝试但不敢下决心的事,克服内心的抵触和恐惧心理。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培养勇气品质时,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正确区分真正的勇气与凶猛、冲动、凶狠之间的差别。

三、体育路径对于培植小学生勇气品质的重要优势

从上文可以看到,小学生勇气表征为热忱、真挚、毅力以及无畏四个维度,而此四个维度也构成了体育路径对于逐步实现小学生勇气品质的养成,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培养无畏品质,敢于直面挑战

在小学体育教学时,不同的孩子往往各有其身心差异,其运动技能水平不同,其心理抗挫折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尤其是在体育活动中,训练体能的消耗和压力,练习技能的规格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都会使不少学生面临较大的挑战。对于小学生而言,团队合作、技能学习以及体能训练是对勇气进行培养的一个有效方法[8]。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对50×8m 折返跑项目进行训练,由于项目单一,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面对身心挑战和精神压力,尤其是在各种主客观压力直接作用于身体和精神时,尽力战胜体能消耗与畏缩心理带来的消极情绪,敢于直面过去认为完成不了的项目。通过跨越身心障碍,不断挑战自我、不断突破自我、不断超越自我,顺利完成训练任务,在训练过程中逐步养成勇气。

(二)培养毅力品质,正确面对胜负

大凡体育竞赛,往往将胜负作为主要结果。并且,胜少败多,只有较少的胜利者,而失败者居多。这是所有参赛者公认的事实。对于小学生而言,只有正确面对成败,努力调整好心态,才能参与竞赛,也才能获得更多的胜利。对于一时的胜利,也不能过于骄傲,因为一时的胜利只能代表过去。若因一时获胜而骄傲自满,则容易养成狂妄自大、轻视对手的心理,势必招致今后竞赛的失败。而对于失败,也要及时调整好情绪,总结教训、振奋精神,保持继续训练和努力的毅力和决心,在下一次的比赛活动中努力赢得胜利,一定不能自暴自弃、丧失信心[9]。

(三)培养真挚品质,积极融入集体

勇气的表征,不但体现在“单兵作战”“单打独斗”,而且表现在团队参与的集体活动中的团结协作,这也是体育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由于大多数的运动需要群体协作完成,从而充分体现对于团队和团队伙伴的真挚情谊和充分信任。比如足球、篮球等项目中,往往需要进行团队竞技对抗,对素质、力量等进行比拼。如果能够真挚融入集体,就能在团队中形成巨大的整体优势,促使团队取得最终的胜利。

(四)培养热忱品质,保持参与热情

在体育竞技活动中,若双方的实力不相上下,此时较量的不仅是学生的素质、能力以及水平,而且更看重学生对于体育活动与竞技项目的热忱之心[10]。尤其是参加直接对抗的竞技比赛,夺取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热忱品质。若双方各个方面的实力均没有太大的差别,往往需要对热忱进行比拼。一直对体育项目和最终胜利抱有高度热忱的人,能够爆发出强大的意志力和信念力,成为夺取胜利的内在动力。若对体育丧失了热忱,也基本上就失去了夺取胜利的可能。

四、借助体育路径培植小学生勇气品质的基本举措

通过对小学生勇气品质养成的测试与分析可以发现,学生个体发展情况与学业成绩对于其勇气品质的影响明显,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勇敢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借助体育路径培植小学生勇气品质的举措应以个体发展情况与学业成绩为逻辑起点,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教育。

(一)找准学生勇气特质培养的着力点

心理学认为,学生有24 种积极人格特质,各种积极人格特质虽然各有侧重,但内部是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在积极人格特质中,勇气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品质,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情况,善于挖掘不同学生的不同积极人格特质,在充分发掘学生自身潜力的基础上,培养勇气特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升对孩子情绪、心态的了解力、感知力,对他们课堂外的表现进行全面观察,并且了解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做到因人而异,充分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勇于跨越障碍,发展更多的参与点和兴趣点,从而对勇于面对困难和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进行培养。

(二)重点培养学生的体验和参与能力

积极心理学推崇积极心理对行为影响的决定性作用,培养积极心态的重要途径就是亲身参与和感受。体育教师应创造机会并积极鼓励学生的参与,可以让他们获得快乐、幸福、开心以及愉悦的积极情绪体验,以利于进行勇气培养。比如很多集体合作性质的体育活动,通过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激发学生的智慧活力,使他们认识到在战胜困难时集体精神和团队合作的力量,充分感受到团队和伙伴的重要性。并且,还能借此磨炼他们的抗压性和意志力,让他们经历品尝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难过,从而树立起强大的内心和从容面对得失的坚强意志。

(三)重视表扬激励,增强学生自信心

若学生在“不敢”和“敢”之间犹豫不决时,通过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或激励,能够使之直面内心,大胆做出选择。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教师应充分顺应孩子的天性,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等因素,经常运用表扬性的评价语言,营造激励的氛围。比如,教师通过适当的微笑、肯定、赞许、表扬等,让学生的情绪放松,增强勇气品质[11]。又如,在开展跨越式跳高教学时,一些学生因为弹跳力较差,弹跳高度不够,因此教师每次抬高横杆后,首先要鼓励与引导他们敢于尝试,减轻或消除恐惧心理,增强信心,主动战胜困难。同时,对于懦弱、胆小的学生,教师特别要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耐心引导,手把手教,一旦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应该进行表扬和鼓励,比如“你今天跑步快了10s”“你今天跳远多了30cm”“你今天跳绳多了10 下”等,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肯定,使学生能够拥有“进步后的成就感”,逐渐消除胆怯,增强自信。

(四)培养学生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对待比赛胜负

在体育比赛中,不管输还是赢都是正常的。体育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保持一颗平常心。虽然每一次成功值得庆祝,但是要把这次成功作为下次努力的一个动力,不能满足于暂时的成功,而逐渐产生骄傲、自负的心态,而是应该保持平常、积极的一个心态。面对失败也是这样,鼓励学生不畏失败、越挫越勇,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若没有经历过失败,也很难获得成功。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比赛失败的学生,教师决不能贬低、歧视,而是应该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重拾信心,积极面对下一次的比赛。而对于赢得体育比赛活动的学生,则要对他们的心理进行了解,及时进行干预,避免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12]。

(五)充分运用集体力量,引导学生勇于展示自我

团结战斗的集体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集体越融洽越健全,越能给人一种强大而积极向上的力量。小学生的天性是往往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和模仿能力,同时又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在受到同伴关注的情况下,在体育运动中能够将运动美、形体美等充分显示出来。对于学生来说,这些美感与自身感受相比,他人的评价则更为重要。所以,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应用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鼓励,在同伴关注下将身体运动“勇敢”展示出来,并且还能给予学生集体舆论和评价的一种促动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13]。比如,在班级接力比赛中,组织学生为本班的运动员加油助威,大声呐喊运动员的名字,为其打气鼓劲,使其迸发积极情绪,一鼓作气,夺取比赛的胜利。

(六)在课程教学中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一般来说,勇气的强弱往往与困难的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说难度越低,所需的勇气也越少;而难度越高,所需的勇气也越多。在体育比赛中,不同活动的难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所以在各种体育比赛和活动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勇气也有所不同[14]。比如,在100m 短跑竞赛时,学生往往承受的压力来自于对挑战项目的畏惧心,如果成功克服畏惧心,促使自己站在起跑线上与同学们共同比输赢,则能很好地战胜自己;在长跑运动中,学生主要面对的是体能消耗与疲劳所带来的身体痛苦,只要顺利通过“极点”,则离胜利也就不远了;在跨栏运动中,学生在参加比赛时,应当首先克服害怕心理,只要勇敢地将第一个栏架跨过,后面比赛也就比较容易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勇敢品质的培育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训练的过程中,也不能操之过急,应该坚持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同时,由于学生存在不同的情况,其身体素质和性格都各有特点,所以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身体素质、心理状态较差的学生,应该将节奏适当放缓,让学生感受到认可和期待,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训练,在循序渐进中使学生能够建立自信,从而努力超越自我[15]。

(七)在课堂上充分运用学生之间的交往,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在体育课程标准中,要求鼓励学生加强合作,努力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增强自身意志品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应当加强互助交流,积极探索,一方面有助于顺利达成学习目标,另一方面还能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分小组开展团队学习非常有效,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各自表现的机会,还能对互相之间的交流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所以,在体育课堂上,可以采取分小组进行团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共同成长。比如,在教学“闯五关”跳绳时,教师首先告知学生游戏的规则和方法,每人在第一关的标准为5 个,第二关则为10个,以此类推,谁输了就换其他的学生,然后重新开始。教师按照四人一组的方式将全班同学划分为若干个小组,经过三分钟的尝试后,教师让学生对各组的练习情况进行交流,比如甩绳的节奏、摇绳人的站位等,总结得失。最后设置比赛时间为5分钟,并且评比最佳团队奖和最佳闯关能手。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另一方面还能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比赛,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从而培养良好的体育精神。又比如学习“跨越式跳高”时,先组织学生分别进行尝试练习,将一定高度的橡皮筋越过,并且将各种各样的跳高姿势充分展示出来,然后通过比较、讨论,得出“跨越式跳高”是安全稳妥、简单易学的,并且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小学体育教师采用小组教学的方法,经过学生的思维碰撞,能够获得1+1>2 的效果。同时,对于小学体育教师来说,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各种不同的体育活动中适应新集体和新环境,培养他们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八)重视体育文化基础知识教学

过往一些体育教师和家长仍对体育教育存有一丝误解,将小学体育教育浅显地理解为跳远、跳高以及跑步等,教师也往往忽略了体育文化的基础知识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主。其实,小学体育课程,不但要开展体育项目和技能实操教学,还包括体育人文教育。通过实施体育文化基础知识,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更加了解和认识体育运动,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技巧、意义以及运动常识等,并且把教师所传授的理念、技术和方法进行举一反三,能够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的学习成果,培养意志品质。这也是小学生勇气品质养成的一个重要来源。比如在开展篮球教学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观赏篮球职业比赛,再与比赛视频相结合,开展课堂教学,一方面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篮球运动的知识、技巧等,另一方面学生还会受到运动员拼搏精神的影响,看到运动员奋勇拼搏的竞技精神,不怕失败的勇气,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增强学生的勇气精神。所以,体育教师要在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重视基础知识教学,通过积极的榜样事例引导学生的崇敬与学习心理,培养勇气品质。

结语

在核心素养体系中,勇气品质的培育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小学教育的全部学科中,体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勇敢品质非常有效。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勇气品质的主要内涵与表现,比如正确对待失败、敢于同场竞技、积极融于团队以及克服身心畏惧等。同时,在了解小学生勇气现状的基础上,再根据不同孩子的身心差异,有侧重、有重点地采用科学方法,比如重视激励表扬、正确面对成败得失、敢于自我展示与表现以及合理设置难度等,培育学生勇气,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勇气小学生体育
寻找勇气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勇气何来?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我是小学生
前行的勇气
“勇气”号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