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途径探析
2022-06-18刘志伟
刘志伟
摘要: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理解、表达能力的基础课程。依托校本教研建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分析校本教研的特征入手,分析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中校本教研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三个落脚点——教师、学生、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校本教研;高效
学校是教学研究的主场,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教学相长是教学研究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的校本教研过程中,不同学校的发展情况不同,因此,校本教研的最终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由于部分教师理解有偏差,校本教研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为此,本文尝试从校本教研的角度入手,探究建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
一、校本教研的特征分析
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的实际发展需求,结合学科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相关教学工作。小学语文校本教研具有以下特征:
1、校本教研具有科学性。小学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阅读、表达能力的学科,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仅仅将目光着眼于课程标准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小学语文教师还应注重校本教研,因为只有使小学语文校本教材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相适应,才能更好地实现相应的教育教学目标。
2、校本教研具有灵活性。语文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必须始终以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为基本依据,教材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但其并非教学的全部,要想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还需对语文教材进行拓展和延伸,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校本教材具有时代性。结合教育教学发展现状来看,素质教育将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教学重心,而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要避免教学形式的千篇一律,研发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征的校本教材,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展现校本教研的价值。
二、当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中校本教研存在的不足
1、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主体意识差。在校本教研工作开展期间,前期的教研工作基本上都由教师完成,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只有教师积极投入,才能真正展现校本教研的价值和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校本教研工作中,存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主体意识差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师资力量长期处于匮乏状态,教师的教学任务一直比较繁重,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往往需要兼顧多个班级的教学工作,甚至还要兼任班主任,教师的教学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教师的教学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许多教师不愿意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校本教研工作中。另一方面,部分学校的绩效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没有将校本教研纳入绩效和激励范围内,因此,许多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往往有头无尾,而这势必会影响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2、校本教研形式过于陈旧。时代在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校本教研工作也要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更好地体现校本教研的作用,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发展需求。然而,现实中许多学校的校本教研形式还是传统的“听课—说课—评课”,这种校本教研活动虽然能够加强语文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升其教学能力,但教研形式往往过分关注某篇课文或是某节课的教学,而没有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
三、基于校本教研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途径
1、立足教师,提升教师校本教研能力。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导者,校本教研活动应包含哪些内容,该从哪些方面入手,都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情先行分析,制订科学的教研计划,并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落实。因此,基于校本教研的小学语文高校课堂建设首先应关注教师。首先,学校要明确校本教研的绩效和激励机制,明确参与校本教研的教师的工作任务,加强教师参与相关工作的意识。校本教研是一项复杂且艰辛的工作,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传统的“听课—说课—评课”教研活动为例,参与活动的教师必须对说课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尤其是说课的教师,其可能要提前制作教案、备课,以保证说课效果,而听课教师同样需要对说课的教学内容以及说课教师的教学习惯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保证校本教研活动顺利落地。对教师来说,教学虽然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但是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必须得到认可,而学校建立校本教研的绩效和激励机制最能使教师感到自己的付出是被认可的,这样能够有效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也可以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其次,为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校本教研切忌盲目,在教研活动中,学校要与相关专家学者及时对接,邀请他们入校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帮助教师明确自己在教研方面的短板,推进校本教研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当然,不同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有所不同,学校还应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培训活动,帮助他们了解不同类型学校校本教研的侧重点,校本教研的多元形式和最新的校本教研信息。只有具备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并掌握一定的校本教研能力,进而建设语文高效课堂。
2、立足学生,保证教研内容科学合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校本教研要有学生立场,结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保证教研内容和形式的科学合理。首先,在具体的校本教研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要学、想学、需学的是什么,结合学生表现出来的学情,不断调整并优化教学目标,深化教学效果,建设高效课堂。以课文《四季之美》为例,这是一篇散文诗,描写的是四季最美的景色,在“听课—说课—评课”环节,发现许多教师会将教学的主要目标放在“感受和领会四季之美”上,应当说这个目标是合理的,但对学生个体来说,每个人感受到的四季之美是不同的,如有的学生喜欢秋季,觉得秋天果实累累,自己能吃到各种好吃的,秋天有着丰收之美,而有的学生则喜欢春季,因为春天百花齐放,有着生机和芳香之美……因此,将教学目标确定为“感受和领会四季之美”就有些过于宽泛了。其次,开展校本教研,教师还应明确学生如何学,学到何种程度。在落实各项校本教研活动时,教师才能心里有数,然后对现有的校本教研目标和内容进行调整,进而打造高效课堂。如为了对学生的学情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校本教研过程中尝试打造“模拟课堂”,让师生互换角色,在学生讲课时结合他们的表现,分析学生学习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时,教师应秉持发展性原则,以动态眼光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
3、着眼实践,丰富校本教研形式。长期以来,“听课—说课—评课”是教研活动的重要方式,但单调的教研形式可能会导致教师的教研收获停留在认识和经验层面。因此,基于校本教研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必须落实在实践中,丰富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将更多主体吸纳到教研活动中,如家长,教师可让家长指出校本教研的不足,纠正校本教研的方向,才能真正将校本教研的成果应用于高效课堂的建设之中。
总之,开展校本教研需要考虑学校、学科以及学生的实际学情。语文教师要不断充实自我,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在探索中提升自我,造福学生。
参考文献:
[1]杨振杰,宋佳霖.民主开放高效的语文校本教研新机制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2]黄李新.新课改革放光芒鉴赏古诗闻幽香———浅议初中古诗词高效课堂教学的途径[J].文理导航(上旬),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