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政工作的融合
2022-06-18刘畅
摘要:现如今,当代大学生受文化冲击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在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呈现出不同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如何通过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以及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思想意识已成为目前高校在学生思想方面需要不断加强和提升的工作内容所在。在实际开展管理和教育的过程中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政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如何将二者有效的结合并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也是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的工作内容所在。
关键词:大学生;日常管理;思政教育;有效融合
引言:思政教育的开展是为提升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具备正确的思想意识,确保其能够正确认识到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具备的思想,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不难发现,现如今大学生能够接收到的文化多种多样,看待事物也有着不同的见解,因此,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保证其在自由发展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出现偏激的想法。与此同时,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是思政教育顺利开展的保障,在日常管理中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发生思想偏颇时能够及时地予以纠正。基于此,本文将对大学生日常管理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与供参考。
一.大学生日常管理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工作存在无效性
随着现如今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当代大学生可以接收到的文化多种多样,在此环境中盡管可以使当代大学生在文化交流上更加多种多样,思想更加具有活力,但在一些小众的文化冲击下也极易导致大学生出现思想偏颇,与此同时,由于一些高校的管理模式仍然较为落后,已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管理需求从而导致在开展管理工作时,管理工作无法对学生形成有效的管理,无法发挥管理工作的开展作用。
(二) 高等教育普及化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的普及,现如今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社会中对大学生的态度也不如以往,因此,导致许多学生再见进入高校学习后并没有珍惜学习机会,而是抱着拿到毕业证即可的片面想法在高校“混日子“,事实上,高等教育的普及对于我国的发展而言是代表着我国全民素质不断的提高,但对大学生而言却有着不一样的心理影响,因此,在开展日常管理中相关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该方面心理的引导,从而确保其具备正确的思想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为社会奉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 学生家庭结构与管理工作的冲突
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但在步入大学校园后要面临集体生活,在集体生活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在以往的家庭生活中多数以自我为中心因此会导致其在面对集体生活时无法很快地适应与其他同学如何和睦相处,在此过程中,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则十分有必要,但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由于所遇到的情况各不相同,相关教师也没有对学生此方面的管理有着系统的解决方法,从而导致学生在面临这一情况时得到很好的引导。不难发现,近年来,各高校由于学生之间的关系出现恶性事件的不在少数,因此,该问题也应当受到校方以及相关管理者的重视[1]。
(四) 高新技术网络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如今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但在高新技术网络普及的同时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意识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尤其是该年龄段学生社会经验不足,面对网络信息内容辨别能力较弱,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其次,日常管理者也要学着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加高效地开展管理工作从而确保管理工作符合现如今社会的发展,但一些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并没有对此予以重视,导致其在开展工作时感到力不从心,使自身工作的开展无法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 教育模式落后
在目前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仍有一些教育者以传统的讲解和宣传方式开展工作,但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的思想变化,现如今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更需要教师具备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思想意识以及教育模式,在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模式下开展教学工作才能确保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
(二) 学生积极性不高
由于思政教育内容多数以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理想信念、价值观念为主与其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没有直接的联系,从而导致学生对思政教育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同时,教师在教学模式上一成不变学生也会对思政教育的学习呈现得过且过的态度。在此过程中,首先教师要注重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以与学生日常生活以及专业学习相关的思政教育内容为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以及一些与思政内容相关的新闻内容,使其了解到思政教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确保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 师资队伍完善不足
一些高校的思政教育师资队伍仍然以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为主,尽管这类教师在理论知识上有着丰富的教学基础,但随着社会的变化,现阶段也需要一些年轻的教师为思政教育的师资队伍带来新的教学理念,引导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逐渐具备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从而确保思政教育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四) 新媒体环境下发展不足
在新媒体环境下现如今社会各个行业都在对自身的发展进行改革,随着新媒体的融入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发展局面,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如此。但在实际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对新媒体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从而导致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新媒体环境下得到更好的发展。事实上,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现如今新媒体能够给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带来新的局面,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主动的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工作开展中的应用,从而使思政教育工作真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
三.日常管理工作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
(一) 思政教育是日常管理中的一部分
思政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确保学生具备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以及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在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只有将思政教育进行落实才能确保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得到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学生也能在日常管理中不断的成长和进步;同时,在思政教育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只有日常管理工作真正发挥其作用,才能确保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看待思政教育工作。因此,思政教育既是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也是日常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E9B8F959-D547-4B76-B934-6CF830CAA07E
(二) 工作开展目的一致
如上文所提到,思政工作与日常管理工作都是为了确保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正确,引导学生能够真正了解自身以及未来发展中应当具备的思想意识。因此,通过将二者的有效融合,可以提升学生对思政工作以及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视,同时,还能提升二者之间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的管理质量。
四.日常管理与思政工作相融合的可行性
(一) 促进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形式
随着目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如今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越来越重视,因此,通过将日常管理与思政教育的相互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引导。在此过程中,通过思政教育可以为学生在思想意识上提供可以学习和参考的发展理念,在日常管理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监督也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出现的问题,通过二者的相互配合,能够对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管理,确保学生在未来发展以及面对问题时具备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其真正发展成为具备正确思想观念以及发展意识的综合型人才。
(二) 思政教育与日常管理相辅相成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的管理工作开展需要更加高效更加贴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开展思政工作以及日常管理的工作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到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了解到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作用,在校方对二者的管理过程中通过实际融合可以发现通过思政教育可以更好的完善日常管理工作,而日常管理工作的稳定开展也离不开思政教育。因此,认识到思政教育以及日常管理工作之間相辅相成的作用可以有效提升二者的开展质量,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引导和管理,对学生而言也能体会到日常管理工作与思政教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使二者的工作开展更加顺利的同时,也使校方的管理工作开展更加高效。
(三) 完善日常管理工作
如上文所提到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稳定发展思政教育,因此,将二者进行结合能够真正提升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和监督,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日常管理的工作开展在以往过程中由于学生对其抱以的态度过于消极,认为对自身的行为造成限制,而该年龄段的学生往往对自身的想法和见解十分重视,对他人的劝导极易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极为不顺利,因此,通过思政教育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面对日常管理抱以正确的思想和态度,了解日常管理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其认识到日常管理工作能够真正对自身的发展提供保障,从而使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
五.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政工作的融合策略
(一) 改善管理模式
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及思政教育模式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对管理和理论知识极易产生抵触情绪,基于此,改善管理模式是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的首要措施,以扭转学生对日常管理和思政教育的态度为二者融合的基础和前提是有效融合的保障。如上文多提到的,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因此,改善教育模式,使学生在思政教育中处于主动地位,使其对日常管理抱以正确的认识,其次,在日常管理中多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开展工作从而有效保障二者的融合质量[3]。
(二) 提升教育理念
随着新时期教育理念的落实,现阶段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倡的是通过引导的方式使学生自主的学习和理解理论知识并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基于此,首先,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改观以往的教育观念,摒弃以往以说教的形式开展思政教育工作,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和学生能够接受的教育形式,引导学生关注思政教育以及一些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内容,自主的去学习思政教育内容,同时,能够主动的参与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
(三) 落实培养方案
在目前高校的状况来看,思政教育的教师往往是非专业教师,因此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得到科学的学习和培养,同时,学生对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没有准确的认识,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欠缺。基于此,首先,要通过聘请专业教师对教学内容以及教育模式进行完善,确保思政教育发挥其作用所在,其次,在管理制度上不仅要参考教师的想法观点,更要注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需求,从而确保二者的融合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
(四) 加强思想管理
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思想意识以及思想观念,在此过程中,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加强学生的思想管理,从扭转其态度着手,引导学生面对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能够具备正确的认识,使其在此过程中真正学习到自身应当具备的思想意识,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使二者工作开展更加顺利的同时,也使其真正发挥其作用所在[4]。
(五) 构建可行的融合模式
构建可行的融合模式是顺利开展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前提,同时,在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也要具备发展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和发展需求进行了解,根据全面的解、分析及学校自身的情况,制定可行的融合模式,该模式的设定首先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学校的主体是学生,不能为了管理而管理,而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思想意识以及思想观念、行为举止而开展的,由此以来才能确保融合模式制定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
结语:
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政教育的融合不仅仅是对高校管理工作不断发展的保证,同时也意味着现如今高校的管理也需要不断的革新和发展,因此,作为相关工作人员首先要从自身的工作理念以及教育理念着手,学习新型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路,切忌为了管理而管理,而是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融合。其次,在融合过程中,校方还要注意对师资队伍的管理,注重师资的革新和完善,确保其中的工作人员具备发展意识,保证其能够在不断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真正对自身的工作内容进行提升,尽快地适应融合后的新局面,以及学生的思想变化。基于此,大学生日常管理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仍然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断的学习和改进,同时也要保证其具备发展的意识不断的对融合进行推进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季霞.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融合发展的思考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09):145-147.
[2]左广军.高校辅导员工作与思政课教学结合的探索[J].农家参谋,2020(23):280.
[3]王宁.新时期大学生日常管理创新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9):176-178.
[4]李志.论高校辅导员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管理[J].智库时代,2019(39):44-45.
本文系2020年江苏省高校哲社研究思政专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基于历史虚无主义批判”(项目编号2020SJB0250)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畅(1986年2月),女,汉,山东费县,教育学硕士,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讲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E9B8F959-D547-4B76-B934-6CF830CAA07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