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专业教育:智慧物流新模式

2022-06-18霍宝锋 刘伟华

中国大学教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物流专业智慧物流人才培养

霍宝锋 刘伟华

摘 要:在智慧物流快速兴起与发展的时代,高校需要充分关注物流专业教育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紧密融合。智慧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物流专业人才的支持,因此,传统的物流專业教育需要在智慧物流产业的新经济背景下加快革新。在智慧物流变革的推动下,高素质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重视学生物流系统思维训练,加强学生智能技术学习,促进学生前沿技术领域获取习惯的养成,完善智慧物流课程体系,更新物流课程教学方法。

关键词:物流专业;智慧物流;专业变革;人才培养;高校

一、引言

1.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智慧物流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1]。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物流产业的运作方式,智慧物流正不断加快发展速度。智慧物流是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及相关信息技术,通过全面感知、识别、跟踪物流作业状态,实现实时应对、智能优化决策的物流服务系统。在智慧物流模式下,物流服务呈现出信息对称化、平台化、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的发展趋势,服务资源集约程度显著提升,存量资源从内部化向社会化转变,从闲散化向共享化转变。从发展趋势来看,发展智慧物流已经成为全球发达国家获取新一轮创新竞争优势的重要趋势。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开展智慧物流的全球布局,进行了物流智能技术与设备的研发应用,不断提升行业效率,智慧物流日益成为全球国力竞争的制高点。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在物流作业效率上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以2021年数据为例,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6%,与发达国家相比高出5~6个百分点,迫切需要借助智慧物流浪潮实现赶超,加快提升物流国际竞争力。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商情报网的相关数据,2019年和2020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发展迅速,总规模分别为4500亿元和6000亿元,2021年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达6477亿元,同比增长10.9%,预计到2025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超过一万亿。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发言时也指出,要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的深度融合,使人享其行、物畅其流[2]。

2.智慧物流发展对物流专业教育的影响并未得到高度重视

智慧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会对传统的物流教学方法等提出挑战,同样会对物流专业的教学内容提出挑战。为加速适应新时期的经济、社会、技术的全方位变革,2017年以来,教育部陆续实施“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物流专业作为管理与工程交叉性学科,一些高校开展了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物流教育领域的应用,试图拓展在物流装备、物流设施、物流规划、物流信息等领域的智能运用,但总体而言,受限于对智慧物流相关理论认识不足和产业实践的缺乏,许多高校物流专业的教育改革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智慧物流技术发展之于物流专业教育的挑战,并未有充分的关注与思考。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2022年4月联合发布的《物流工程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调研报告》(见表1),选择智慧化转型正在进行并取得一定成果的高校仅占11%,89%的高校仍然处于刚起步、尚未开始甚至无计划的阶段。伴随智慧物流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生态的日益变革,不仅物流研究对象将有较大变革,而且物流专业教育模式也会发生较大变化。面对层出不穷的智慧物流新技术和新模式,我们已无法通过修正或完善传统的物流专业建设理论与方法加以应对,而是需要开展全面创新。

3.新科技发展驱动物流专业教育创新

新科技对物流产业的运营实践改造催生了物流专业思维的变革,促进了物流专业教育的反思。卓越的物流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兼具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且能够在物流专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和应用实践的复合型专门人才,需要具备系统思维、技术思维和战略思维,而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员工、物流经理和物流总监等工作人员。从目前的高校物流专业调研来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对智慧物流技术的技能训练和伦理教育,智慧物流技术发展实践不仅在当前影响着物流服务模式变革,长期来看,也将迭代国家物流产业发展的全景。因此,本文将结合物流专业人才发展实践、创新物流专业建设做一些粗浅思考。

二、智慧物流的产业发展与科研创新

作为新兴的产业发展趋势,智慧物流对物流专业教育的冲击非常大。智慧物流本质上是通过数据和算法的综合应用,对服务过程中涉及人、物、流程和环境等各种要素进行综合评估、提前预警和有效应对,实现对生产、流通和末端配送等环节的物流服务场景的可感知、可识别、可调节、可视化,具有全流程、全技术、全渠道、全场景、全链条的特征[3](见图1)。

生产环节的智慧物流,主要依托“互联工厂”的商业模式,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升物流节点的价值和效率。在仓储作业环节中,要根据生产企业客户的产品件型、重量、销量、交付时效等属性,通过作业流程的优化,选取相适应的物流智能化存储系统,提升作业效率。例如,中国外运开展的宝马外仓项目,叉车作业效率提高了20%。

流通环节的智慧物流,主要面向流通环节,利用在线的订单管理系统(OMS)、合同管理系统(BMS)、运输管理系统(TMS)等,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监控,实现智能报警、疲劳驾驶、超速、超出规定路线、违规停车等情况综合检测;利用手机应用程序强化货物在途跟踪能力,实现物流服务质量实时评价;利用电子铅封使车体上的传感器与GPS相连接,确保产品在运输途中的安全,杜绝货物被盗的可能。

末端配送环节的智慧物流,主要面向消费环节,物流企业通过整合社会供应商形成的分布于最后一公里的供应商体系、干线直达物流网络资源和县级城市的末端,直接派送网络资源服务客户。通过线上线下云仓云配的资源共享,实现末端配送资源的共用。

上述典型的智慧物流服务场景,实际上,在后台需要构建物流全链条实时可视化系统,进行供应链信息共享,实现企业、系统、装备和多维时空的信息共通,通过大数据网络规划、全鏈路智能排产、运营规划智能学习等方法,进行物流流程的最佳匹配和科学调度。

2018年以来,国家相关部委和基金管理部门陆续支持了智慧物流专项研究。例如,科技部围绕智慧物流这一优先领域,设置了重点研发计划综合交通运输专项“智慧物流管理与智能服务关键技术”,国家社科基金也启动了重大项目“智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研究”等,天津大学和其他高校先后参与了这些重大项目的研究,推动了智慧物流的广泛研究与运用。国家发展改革委2019年也专门发布了课题招标公告,对“加快发展智慧物流研究”进行公开招标。中国物流学会设立了重大课题“‘智慧物流’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有力地推动了智慧物流的发展研究。此外,2022年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欧洲城市化联合研究计划合作研究项目指南中,也明确提及“数字化时代的可持续城市物流”这一专题,鼓励中外研究人员共同开展城市智慧物流合作研究。

三、物流人才在智慧物流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物流专业立足于培养学生能针对具体的物流问题,运用相关的管理理论与工程技术手段,实现对物流系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规划设计。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物流专业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从物流工具上看,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产业界不断运用大数据、机器视觉、机器学习等技术,改进原有的物流设备,使之变得智能化,这个改造过程需要智慧物流新兴知识;另一方面,从管理对象上看,伴随智能技术不断投入和使用,物流专业的场景发生新的变化,智能设备之间如何实现高效互联成为关键问题。过去管理问题更多的是管人,而智能设备大规模投入使用后,更多的是如何管理设备和数据,从庞杂的数据中快速、高效识别关键问题并进行及时处理,已经成为智慧物流管理的关键。这些智能技术的使用,同样也会传导到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环节。例如,华为物流工程部下设了标准部、工艺部和算法部,其中,算法部重点解决如何高效处理物流工程的数据问题,并设计快速执行算法,工艺部则面向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高效布局和流程规划,不断提升物流作业的效率。这些企业在引进人才方面不只是引进传统物流专业人才,更多是引进计算机科学、自动化控制、智能调度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在智慧物流日益发展的影响下,物流专业毕业生的工作角色开始发生转变,传统的物流操作、物流分拨和执行、物流作业调度等作业已经被智能设备所替代。通过走访华为、中兴通讯、中国外运、普洛斯等多家公司的物流部门,我们发现物流专业毕业生更多面临三种新的岗位选择。一是利用专业的技术,结合现实场景需求,研发智能物流设备;二是在现实场景中合理调度、使用和监控这些设备,并对现实场景中的物流设备问题进行维修和改进;三是针对现实场景中出现的问题,开发设计新型算法,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并能在战略层面,利用算法对物流网络系统进行科学规划与优化。

上述新兴岗位的变化,表面上是智能机器的广泛应用,但仍然离不开人的行为。大规模的物流智能设备和技术的应用,需要根据实际的场景,不断更新物流知识和逻辑的图谱。物流系统的运行和评估,如果存在偏差,仍然需要专业人士的纠偏。因此,需要具备物流专业思维的专业人士介入。从未来发展来看,“人—机”系统运营方案仍然是智慧物流系统稳健运行的关键,但恰恰是这一关键,推动了新型物流专业人才加快培养的迫切需求。

四、智慧物流发展对物流人才培养的启示

智慧物流的日益发展,客观上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高等学校除了要培养学生积极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物流专业方法革新,学会掌握“互联网+”时代的系统思维以外,我们认为需要进一步思考新环境下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基于天津大学新工科和新商科的发展理念,我们提出一些关键的人才培养途径,包括五个方面的工作:(1)训练物流系统思维;(2)学习物流智能技术;(3)养成前沿技术获取习惯;(4)完善智慧物流课程体系;(5)更新物流课程教学模式。前三个方面强调学生思维、技术和习惯的培养目标,后两个方面强调课程和教学的工具与方法。

1.训练物流系统思维

本质上,物流是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多个环节和多个要素有机整合的一种新型服务形态,整合是物流系统运作的核心。在新技术的推动下,物流管理研究与实践不仅强调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且在工程实践问题中越来越强调系统思维,强调将问题中的全部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强调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以便在问题解决中形成系统性的判断,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因此,物流系统思维的训练不仅不能减弱,甚至要强化。根据《物流工程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调研报告》,除了“智慧”和“数据”相关的课程外,带“系统”“信息”“智能”字眼的课程得分均高于4分(总分5分),排名课程总数前五(见图2),说明高校均比较同意开设上述相关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能力。

2.学习物流智能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应用和产业全新变革,驱动当前物流专业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元宇宙、人工智能、量子信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驱动传统物流专业课程范式的转变,智能技术学习对物流专业学生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选项,而是必选项。如果学生不能有效掌握智能技术,不仅无法为智能设备提供初始的识别算法模型,也无法对机器学习所获得的各类物流服务场景问题进行有效改进、监控和再提升。根据《物流工程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调研报告》,有49.32%的受访者认为需要增加参与物流智能算法设计大赛等交叉学科类比赛,这说明,物流专业学生在如何将人工智能领域先进的算法与物流专业的特性有效结合方面,仍然有待提升。一些头部企业在选择物流算法专长的学生时,往往选择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等专业,而不选择物流专业的毕业生,显然智能算法和智能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已经成为物流专业学生的短板,迫切需要提升。

3.养成前沿技术获取习惯

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驱动了传统技术的替代和新技术的迭代。因此,如何让物流专业学生保持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动力则至关重要。同时,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工程领域发展迅速,如何让学生保持对新知识的敏锐性和较强的自学能力也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对前沿技术领域的知识有必要了解,既无法解决物流工程系统问题中的算法黑箱问题,也无法对智能设备进行调控、维护和更新,这将在企业实践中面临不少问题。以天津大学物流专业为例,本专业开设了新工科通识教育、自然科学通识教育等通识类必修课程,并有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相关课程,同时设有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等系列选修课程。本专业还与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进行紧密结合,促进专业交叉融合,推动学生不断学习前沿技术。

4.完善智慧物流课程体系

智慧物流时代下,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朝着智慧物流方向变革已经成为重要趋势。根据《物流工程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调研报告》,在高校拟定新开设的课程中,“智慧物流技术”占比最高,接近70%的高校计划增设该课程(见图3),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智慧物流技术人才的培养。“智慧物流系统”“智慧物流应用案例”和“智慧供应链”占比也在50%左右,显示出这些课程在今后开设的必要性。天津大学物流专业从“专业定位—培养方案—教材开发—课程创新”着手,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见图4)。一方面,构建面向智慧经济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创新创业教育模块,邀请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开设讲座,开展国际夏令营活动;另一方面,开展教材开发与课程创新,增设“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精益物流与智能制造”“商务智能分析与决策”等前瞻性课程,出版了许多面向智慧物流的全新教材。同时,天津大学物流专业也将坚持专业培养方案4年大改一次,每年小改一次的基本原则,不断推动课程体系适应时代发展。

5.更新物流课程教学模式

智慧物流不仅驱动产业界物流运作模式的变革,对高校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让学生更加了解前沿智慧物流知识和实践,教学手段与方法需要加快更新。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国内许多物流专业尚未构建智慧物流实验室,也缺乏智慧物流实践的场景。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急需进行更新。一方面,可以与龙头智慧物流企业进行联合,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实现产教融合;另一方面,由于智慧物流设施设备投资较大,教学经费受限,单一高校的物流专业难以进行大规模设备投资,因此,通过地方实验室共建共享,共同利用实验室,则有助于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根据《物流工程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调研报告》,智慧物流行业专家讲座受到大多数高校的认可,占比高达80.78%,其次是智能工厂参观,有占比76.71%的高校准备开展,两者均与物流教学方法更新有关(见图5)。从实践例子来看,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支持天津市院校,如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在园区内共享资源,推动物流实习实践基地的软硬件资源共享。此外,天津大学物流专业还与全国十余家知名企业建立实践基地,构建“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产教融合人才协同培育模式”,全力推进物流专业的“质量革命”(见图6)。在一系列创新措施的支持下,2021年11月,物流专业所在的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系获批天津大学首批新工科优秀基层组织。

总之,关于智慧物流发展与物流专业变革,两者的关联随着时代的发展,将变得日益紧密,智慧物流的发展引发我们对物流专业课程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思维、应该讲授什么内容、应该相应地更新哪些教学方法等问题的讨论,这些内容还应该持续关注。如何基于新工科、新文科与新商科的教育理念,将智慧物流的前沿技术变革与发展,特别是智慧物流的发展与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之间进行有效的融合,值得物流专业教育界开展深入思考与探索,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变革的心态迎接智慧物流发展的新时代。

參考文献:

[1] 关于印发《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J].交通财会,2020(10):78-81.

[2] 习近平.与世界相交 与时代相通 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30):11-12.

[3]金瑞,刘伟华,王思宇,吴文飞.智慧物流的发展路径与发展模式[J].物流技术,2020,39(4):5-11,15.

猜你喜欢

物流专业智慧物流人才培养
案例教学法在物流专业中的应用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面向小城镇连锁零售业的智慧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我国智慧物流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基于车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