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农村老年人孤独感的因素及对策建议

2022-06-17孙书琴杨光启李玉洁汤红日

健康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黔南黔南州分值

孙书琴 杨光启 李玉洁 汤红日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 都匀 558000)

孤独感是个体感觉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并且现实中自己的人际交往水平与自己所期望的交往水平存在差距,从而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主观体验[1]。孤独感是常见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加而增加,孤独是一种不安全感,引发对威胁信息的高度警惕[2]。以往研究表明孤独感会导致抑郁,容易诱发负性生活状态,甚至引发自杀[2-3],同时老年人孤独感会影响老年人的幸福感[4],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5],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6]。因此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关注老年人的孤独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立足两个现实背景,一是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18.7%,60岁以上老年人上升5.44个百分点[7],就地方而言,黔南州60岁以上老年人的占比为16.76%[8],老龄化现象日渐突出;二是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需求增加。《“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健康老龄化,推动医养结合等养老服务的发展[9];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乡村经济水平的也快速提升,对应的农村老年人物资生活水平也明显改善,老年人精神层面的问题成为关注的重点。基于以上的现状分析,本研究选取黔南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探讨本地区农村老年人的孤独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提出建议与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以黔南州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黔南州五个县市为调查点,在每个县市随机抽取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大于60 岁的具有黔南当地农村户口的老年人,知情并同意调查。排除严重的视听障碍及认知障碍、不同意调查的老年人。做好伦理原则,尊重和保护参与者隐私。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黔南农村老年人进行实地调查,当场填写并收集调查问卷。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培训,要求调查要认真、仔细,强调问卷数据要真实有效。调查中,调查成员中至少有1名调查员能听懂并翻译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如遇少数民族老年人,则由精通方言的调查员对问卷进行翻译后询问老年人并转述老年人的回答,另一名调查员进行记录,最后收集并核实资料。

1.3调查工具

孤独感量表[10]:本次调查采用Russell等人编制,1987年修订得第三版孤独感量表。量表有11个“孤独”正序条目和9个“非孤独”反序条目,共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孤独程度越高,内部一致性检测,老年人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9。计分意义:分值>44分为高度孤独,39<分值≤44分为一般偏上孤独,33<分值≤39分为中间孤独水平,28≤分值≤33分为一般偏下孤独,分值<28分表示孤独感较弱。

1.4 统计学处理

调查数据应用 SPSS 26.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人口学资料采用百分比统计,孤独感影响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调查发放问卷560份,收回559份。其中,女性315名(56.3%),男性244名(43.7%);60-70年龄段老年人301人(53.8%),71-80年龄段老年人205人(36.7%),80岁以上老年人53人(9.5%);汉族老年人243人(43.5%),少数民族老年人316人(56.5%);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老年人469人(83.9%),初中或中专58人(10.4%),高中及以上学历32人(5.7%)。

2.2 孤独感得分及影响因素分析(详见表 1、2)

孤独感得分单因素ANOVA检验显示,黔南农村老年人孤独感评分(44.03 ± 7.14) 分;孤独感多集中在中度孤独以上,其中高度孤独人数占49.05%,说明黔南农村老年人孤独感较高。单因素分析显示黔南州农村老年人孤独感与性别、民族、睡眠情况、与亲人关系、饮食状况及有无配偶等因素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孤独感得分(n=559)

表2 不同人口学资料的农村老年人孤独感评分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中根据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结果显示黔南州农村老年人孤独感多集中在中度孤独以上,高度孤独占比较高,老年人孤独感较重。黔南农村老年人孤独感平均分( 44.03 ± 7.14)低于张翔等[11]对贵州省农村空巢老年人调查研究的孤独感平均得分(男46.49±8.75,女46.62±7.42),与调查对象和调查区域不同有关,或者是农村经济水平提高,乡村基础建设改善,降低了农村老年人孤独感;其次本研究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显示,女性孤独感高于男性,与梁辰[12]的研究一致;睡眠质量差、饮食不规律的老年人孤独感评分大于睡眠质量好、饮食规律的老年人;无配偶和与亲人关系差的孤独感评分高于有配偶和人际关系好的老人,与张玉梅[13]、张皓妍[14]等的研究一致,其原因可能是子女孝顺不但能给老年人提供经济赡养, 而且带来很大的心灵安慰, 有效地减轻了老年人的孤独感[15],而与子女关系不好或者丧偶的老年人通常倾诉对象减少,内心情感郁结于心,得不到表达,老年人的精神支持得不到满足,进而加重孤独感。

4 建议

4.1改善亲人关系、鼓励亲情陪伴。农村老年人由于身体和精力等原因,只能居于农村,而年轻人外出打工或者求学,加重了农村老龄化。家庭子女支持情况可很大程度影响老年人的孤独感状况[16],因此通过增加亲人陪伴,鼓励子女就近工作或者接老人一起生活。如果不方便建议老人去老年人活动中心,扩大交际圈,抒发和排解情感,以填补子女不在身边产生的心理落差。

4.2加大社会支持,不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和经济负担加重,老年人生病就医困难,由于经济原因不敢治疗、怕治疗,长此以往引起心情郁闷,郁结于心,进而影响心理健康,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基层医疗服务支持,改善农村就医难,看病贵的情况;其次有研究表明[17],社区没有老年人活动场所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孤独。农村老年人由于生活比较单一,往往只有在农忙时节才动起来,因此应丰富社区服务活动,组织老年人娱乐活动,让老年人出家门、动起来;且娱乐和交际活动相应增多, 对减轻孤独感有积极作用[18]。

4.3推广保健知识,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很多老年人饮食很不规律,长此以往影响身体健康,进而影响心理健康。因此要多举行保健知识讲座,让老人在生活中学会自我保健。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进程。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老龄化的逐年加剧,老年人群逐年增多,养老压力随之增大。物资经济水平的提高,养老模式的多样化发展,老年人的需求不仅只是身体上和物资上,更多的是社会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孤独感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19],因此关爱老年人,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品质,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幸福的安享晚年。通过相关干预措施,为黔南地区农村老年人提供社会心理支持,给予他们更多的精神关怀和照护,从而减轻农村老年人的孤独感,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

猜你喜欢

黔南黔南州分值
春日花田映红颜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研究
黔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赴黔南州农业产业发展协会交流工作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谁是科创板创值全能冠军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二)
黔南文艺界3-4月大事记
黔南州文联党支部与新寨村党支部召开双向组织生活会
图解黔南五年 高歌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