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股沟疝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的有效性评析

2022-06-17王晓迪

健康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耻骨补片术式

王晓迪

(兰陵县人民医院 山东 临沂 277700)

腹股沟疝多发生在老年患者群体中,有数据称我国老年患者此病的发生率高达百分之五左右,以男性居多,此病如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嵌顿,如果嵌顿内容物为肠袢时不仅患者会有明显的疼痛感,而且还会进一步引发腹胀、机械性肠梗阻等[1],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此病保守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临床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的方案又分成很多种,随着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手术方案由于对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且易复发等缺点逐渐被腹腔镜手术所取代,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由于其无需进入腹腔能够在腹膜前间隙完成修补、对机体损伤较小等优点被广泛认可[2]。本次研究将74例腹股沟疝患者纳入研究,目的即在于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总计纳入研究对象74例,研究起止时间为2017年2月-2020年2月,均为此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常规组患者年龄最小的51岁,年龄最大的64岁,平均年龄为(57.22±2.36)岁,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例,斜疝患者30例,直疝患者7例。研究组患者年龄最小的50岁,年龄最大的65岁,平均年龄为(57.49±2.53)岁,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例,斜疝患者31例,直疝患者6例。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计算其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晓并同意,签署确认同意书。排除标准:(1)双侧疝患者以及复发疝、股疝、嵌顿疝患者。(2)合并患有严重肝、肾功能损伤者以及有凝血功能障碍者。(3)下腹部有过手术史的患者。(4)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5)合并患有恶性肿瘤者。

1.2研究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采取传统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麻醉后在其腹股沟行一斜切口,将皮肤与腹外斜股腱膜逐层切开后将髂耻束和疝囊充份暴露出来,剥离后将疝内容物回纳并在疝环下行网塞填充、固定、缝合后在腹股沟后壁处置入补片缝合固定完毕后放置引流管,清创、关闭切口[3]。对研究组患者采取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全麻后取头低脚高位并将患侧抬高30°左右,在脐孔下部偏患侧位置行一1cm左右的横向切口,并置入10mm Trocar 和腹腔镜直至耻骨联合处,建立CO2气腹(压力控制在12mmHg到14mmHg之间)[4]。使用腹腔镜镜体分离耻骨后腹膜外间隙,并在脐耻连线中上1/3处以及中下1/3处分别行一操作孔做为主操作孔和副操作孔[5]。逐层分离腹膜外间隙后将耻骨结节、Cooper韧带、髂耻束、腹壁下血管充份暴露,将疝囊游离后充份显示出输精管(子宫圆韧带)以及精索血管和腰大肌[6]。以耻骨肌孔做为中心点展开补片(补片材质为聚丙烯,大小为10cm×15cm)并将补片贴附在腹膜外间隙处,贴附时注意不要将补片折叠,如有需要可置入负压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12h VAS评分、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VAS评分使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进行评估,此量表评分范围0分-10分,得分越低代表疼痛水平越轻。

1.3.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本次研究主要记录阴囊积液、阴囊血肿、尿潴留、切口感染、肠梗阻以及术后神经痛的发生情况。

1.3.3术后通过电话或微信随访24个月,记录其复发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12h VAS评分、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如表1所示,研究组患者手术用时比常规组要长,术中出血量、术后12hVAS评分、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比常规组要短(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12h VAS评分、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n=37)

2.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表2所示,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常规组患者要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n/%)

2.3术后随访24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复发情况。

术后两组患者均连续随访24个月,均未发生复发的情况,复发率为0%。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由于其腹股沟区存在缺损使腹腔内脏器通过此处向体表突出而形成的,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其他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对于此症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即在患者腹肌沟后壁放置一张无张力补片进行修补,操作相对简单,但是对机体造成较大的创伤,术后愈合较慢,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机率较高不利于快速康复。如何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提高其康复速度是临床上一直研究的课题。

微创技术近几年愈发成熟,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应用大幅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机率,而且以创伤小、术后愈合快的优势逐渐被人们所接纳。此术式的治疗原理即对耻骨肌孔进行修补,将腹膜前间隙进行充份游离后在此位置置入补片将整个耻骨肌孔覆盖并在腹内压的作用下被固定,补片能够在短时间内与内面的腹膜和外面的腹壁组织紧密的贴合在一起,进而达到了阻挡内脏疝出的作用,而且此术式全程不会进入腹腔内部,因此不会对腹腔内的其他脏器造成损伤,术后出现肠粘连或是肠梗阻的机率下幅下降,而且此术式不需要钉合,也避免了由于误订造成的术后持续性疼痛。从本次研究结果我们能够见到,此术式用时比传统无张力修补术用时要长一些,分析这与麻醉方法、手术医师的操作手法以及手术团队的协作能力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关系。而采取此术式的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术后疼痛水平、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少于常规组,提示了此种术式更具安全性。术后随访24个月,两组患者均无复发,也提示了这两种术式均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综上可见,对于腹股沟疝患者采取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股腹沟疝修补术的治疗方案,对机体损伤小,术后疼痛较轻、康复快、安全性好,临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耻骨补片术式
PLGA/PP复合补片的体外降解及防粘连性
污染和感染区域中应用生物补片的研究进展
不同术式治疗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的效果比较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补片的选择与固定
耻骨联合分离的痛,您了解多少?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经阴道及腹腔镜辅助阴式两种术式切除子宫临床疗效
高频超声动态观察不同时点耻骨联合间距的价值研究
孕产妇要小心耻骨联合分离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