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2022-06-17

健康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布比罗哌血氧

张 阳

(临清市人民医院 山东 聊城 252600)

腰硬联合麻醉是剖宫产手术的常见麻醉方式。其主要优势在于可在较短时间内起效,并且能够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但是所选用的麻醉药物不同,麻醉效果也会有所差异[1]。为此,本研究抽取78例剖宫且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比较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在其中的应用价值,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入剖宫产术,且行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将其作为实验对象。选入区间为2020.07至2021.07。抽签法将患者分至参照组、试验组。参照组,含有39例患者。入选者年龄分布在24岁至36岁区间。取平均值为(27.94±3.35)岁。本组初产妇、经产妇比例为20:19。试验组,含有39例患者。入选者年龄分布在25岁至35岁区间。取平均值为(27.82±3.52)岁。本组初产妇、经产妇比例为21:18。检验两组剖宫产术患者基线资料,无突出差异,P>0.05,研究意义存在。

纳入要求:知晓本研究,自愿签署协议患者。排除标准:(1)对研究药物不耐受患者。(2)合并妊高症、妊娠糖尿病患者。(3)凝血功能异常患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予以其常规吸氧。同时,予以患者复方乳酸钠(生产厂家: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11020859),静脉滴注给药。给药结束后,行腰-硬联合麻醉。

参照组:予以患者布比卡因(生产厂家: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43021018)。0.75%布比卡因抽取2ml,10%葡萄糖注射液抽取1ml,将二者混合后备用。

试验组:予以患者罗哌卡因(生产厂家: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203094)。1%罗哌卡因抽取2ml,10%葡萄糖注射液抽取1ml,将二者混合后备用。

麻醉方法:嘱产妇将膀胱排空。定位其第2腰椎、第3腰椎间隙。将混合液注入其中。同时,经硬膜外进行穿刺。当看到脑脊液溢出后,以患者体质量为根据,选择合适的给药剂量。

1.3观察指标

检验两组麻醉前、麻醉10分钟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水平,临床指标(运动、感觉恢复、阻滞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低血压、头晕),麻醉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研究两组麻醉前、麻醉10分钟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水平

统计可知,麻醉前,两组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水平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麻醉10分钟,试验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水平无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两组麻醉前、麻醉10分钟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水平

2.2研究两组临床指标

两组运动恢复时间:(1.79±1.21)小时、(2.94±1.19)小时。T值=4.2317,P值=0.0001。

两组感觉恢复时间:(3.51±0.27)小时、(3.90±0.52)小时。T值=4.1568,P值=0.0001。

两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93.53±7.66)秒、(121.43±7.35)秒。T值=16.4126,P值=0.0000。

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64.09±3.16)秒、(74.64±3.88)秒。T值=13.1664,P值=0.0000。

统计可知,试验组运动恢复时间、感觉恢复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均比参照组短,P<0.05。

2.3研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试验组:恶心1例,占比:2.56%。低血压1例,占比:2.56%。头晕0例,占比:0.00%。总发生率:5.12%(2/39)。

参照组组:恶心5例,占比:12.82%。低血压3例,占比:7.69%。头晕1例,占比:2.56%。总发生率:23.07%(9/39)。

X2值=5.1859,P值=0.0227。

统计可知,参照组恶心、低血压、头晕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参照组差,P<0.05。

2.3研究两组麻醉效果

试验组:优秀32例,占比:82.05%。良好7例,占比:17.94%。较差0例,占比:0.00%。总优良率:100.00%(39/39)。

参照组:优秀25例,占比:64.10%。良好10例,占比:25.64%。较差4例,占比:10.25%。总优良率:89.74%(35/39)。

X2值=4.2162,P值=0.0400。

统计可知,试验组麻醉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

3 讨论

剖宫产是临床常见分娩方式。为达到理想的术中镇痛、镇静效果,多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其不仅具有起效快的特征,而且在术后止痛方面也存在一定优势。借助于硬膜外麻醉,患者感觉神经可被阻断,进而降低患者疼痛感[2]。

常见麻醉药物包括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前者属于酰胺类局麻药,具有长效性特征。无论是将其应用至外周神经阻滞中,还是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中使用,均可达到理想效果。不仅如此,布比卡因起效迅速,且药效发挥时间较长。但是其缺点在于存在损伤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的可能[3-4]。与之相比较,罗哌卡因的安全性更高。该药物同样属于酰胺类局麻药,但是具有较低的脂溶性。因此,当其作用于患者机体后,不会对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过多伤害。将其应用于剖宫产患者中,既能够确保母体安全,又可降低麻醉药物对胎儿的损害。除此之外,从运动阻滞、感觉阻滞方面来看,罗哌卡因的时间更长,有利于促进麻醉效果提升[5]。本实验结果显示,试验组麻醉10分钟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参照组,麻醉效果优于参照组,运动、感觉恢复、阻滞起效时间少于参照组,P<0.05。

总而言之,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更加值得肯定。同时,患者不良反应可减轻,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下降。可见其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布比罗哌血氧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小剂量布比卡因鞍麻联合双氯芬酸钠栓剂术后镇痛在痔疮手术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Pathological abnormalities in splenic vasculature in non-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Its releva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portal hypertension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布比卡因神经毒性研究现状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