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分析

2022-06-17

健康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皮肤病中度护理人员

赵 敏

(聊城市皮肤病防治院 山东 聊城 252100)

过敏皮肤疾病是皮肤存在的普遍病症,主要包含皮肤湿疹,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等多种病症,由于各种因素致使的红疹,斑丘疹等鳞屑为首要特点,大部分皮肤疾病具备慢性,反复的特性。部分敏感性皮肤病人发病原因未知或发病因素繁杂,欠缺特效治疗,患者现病史较长,不断发病,甚至经久难愈。

过敏皮肤疾病具备两大特性:一个是强烈发痒,给病人的工作,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另一个是红斑风团等鳞屑,经常出现在暴露位置,影响病人外貌。因为这两个特点的影响,病人常常会发生心浮气躁,焦虑情绪,不自信等心理健康问题,许多病人甚至对治疗丧失自信心。因而,怎样合理地进行心理护理是过敏皮肤疾病护理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对病人的治疗效果具备十分关键的意义。文中对我科近4年以来接诊的敏感性皮肤病人的行为、心理与护理工作开展汇总。

1 临床材料

1.1 一般材料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医院皮肤科接诊的100例敏感性皮肤患者。患者年龄8~82岁,患者平均年龄(35.6±20.1)岁;在其中男60例,女40例,均为治疗效果较差的病人。在其中皮肤湿疹30例,过敏性皮炎40例,荨麻疹30例。

1.2 一般方式

病人住院后1周选用焦虑情绪自评表及抑郁评定表进行自我评价,医务人员对有重、中度抑郁症或焦虑情绪的病人开展备案。由心理护理小组对于病人的实际情况制订护理计划,通过沟通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调节护理计划。康复时再度对全部病人进行评定,对于康复时仍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病人,工作组组员提升电话随诊及家中随访。

1.3 评价方法

(1)焦虑情绪自评量表得分,该评定量表用以鉴定病人焦虑情绪,共20个项目,主要鉴定为项目所界定的病症产生的频率。

(2)抑郁自评量表得分,该评定量表按病症发生频率鉴定。2种评定量表都各有20题,100分,70分之上为严重抑郁或焦虑情绪,60~69分成中度抑郁症或焦虑情绪,50~59分成轻度抑郁或焦虑情绪,50分以内为正常。

1.4 结果

100例敏感性皮肤病人住院时有轻微及中度焦虑情绪者70例(70.00%),康复时有轻微及中度焦虑情绪者10例(14.28%);住院时有中重度抑郁症者30例(30.00%),康复时有中重度抑郁症者3例(10.00%)。

表1 患者情况分析(N,%)

2 心理护理

2.1 创立心理护理小组

病人生病后,其心理特征也随着发生改变。因为生活环境,人际交往得突然的改变,病人通常无法马上融入角色,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这就必须护理人员通过心理护理,协助病人调节心理状态至最高情况,使其有益于改善和恢复。

心理护理不但能推动恢复,还能提升护理实际效果。部门于2020年创立心理工作组,工作人员共5名医务人员,在其中初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4名,均在皮肤科病房中累计5年以上,基础理论扎实,对心理护理有浓厚兴趣。工作组创立后,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对组内人员的培训与考核,现1名护理人员已获得初级心理状态预算师职业资格证,其他4名均数次参与各种院内外心理护理培训。

3.2 住院时的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耐心而且认真地对待每一个问题,而且秉持着客观中立的态度给患者意见与建议,协助病人放置物件,细心仔细的介绍病房自然环境及其日常生活注意的事宜,从而让病人尽早了解医院环境,消除病人对生疏环境的不适。派发焦虑情绪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评定量表进行自我评价。对经评定有轻微或中度焦虑,抑郁患者,由心理护理小组组员变成其义务护理人员,承担其在院期内的保养工作,同时尽量减少抑郁,在同一病房,以防止影响[1]。

2.3 住院治疗期内的心理护理

义务护理人员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病因以及信息内容,嘱病人降低对肌肤的搔抓,防止应用开水及香皂搓洗;饮食搭配应以清淡为主导,低热量,低盐,嘱病人降低含有刺激的食物摄取,戒烟戒酒等,并清晰表述有关行为的目的。为病人制订作息表,使其饮食起居规律,并讲明其必要性。嘱其尽可能地进行锻炼,以没有感到劳累为宜。

义务医生在与病人的沟通交流,要善于倾听,掌握病人对病症的认识水平及病因常识学习、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转变等[2]。通过倾听病人的述说,护理人员做出恰当评定,掌握病人的需求,并进行有关专业知识的解读和示范。针对客户明确提出的疑惑,及时给予解释。在沟通交流中,护理人员要表露出对病人关注,爱惜的观念,重视病人,激励病人讲出自身的不安与痛楚,积极主动地给与患者激励,对消沉的观念或严重的思想负担应及时采取相关对策,并积极主动地进行引导。因为该类病症易不断发病,亲属对病人的痛苦大部分习以为常,关注不足。护理人员应提升病患的使用互联网,协助病人与亲人,好友创建和睦关系,向亲属解读疾病治疗及恢复的必要性,激励家属多与病患沟通交流,使病人能感受到家中的温暖,激起其对日常生活的期待,紧密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击败疾患的自信心,帮助患者恢复[3]。

3.4 行为疗法

(1)护理人员具体指导病人进行放松训练,练习腹式呼吸,让病人减慢吸气,同时让病人听一些自己喜爱的歌曲,使自身宁静,释放压力。

(2)针对中度焦虑情绪,抑郁的病人,干预过程中指导其进行肌肉放松练习,以减轻其焦虑不安心理。选择清静的环境,使病人维持平静,活力集中化;嘱病人闭眼,进行深而慢的吸气,先用力吸气再迟缓呼气。反复多次,使病人彻底平静下来;具体指导病人释放压力,嘱病人在呼吸时,放松全身肌肉[4]。

2.5 康复具体指导

康复时,告知病人坚持不懈服药及定期维护的必要性,不随便调整剂量,应用医嘱范围内的药品;做好预防,按时锻炼,提升免疫能力,注意休息,防止疲劳,打造击败疾患的自信心;平常的衣服宜选择比较宽松及纯棉材料为主导;提升病人对本病的正确对待,如治疗过程中的病况不断及病况随季节变换的特性,排除病人内心的顾虑及担忧等。与亲人,身边的朋友沟通交流,寻找自我认同,维持乐观的心态。护理人员对康复时仍存在轻微和中度焦虑情绪,抑郁患者创建康复随诊制度,每2周电话随诊,每个季度进行家中随访[5]。

3 讨论

100例敏感性皮肤病人住院时有轻微及中度焦虑情绪者70例(70.00%),康复时有轻微及中度焦虑情绪者10例(14.28%);住院时有中重度抑郁症者30例(30.00%),出院时有中重度抑郁症者3例(10.00%)。

分析原因,关键有下列3个方面:

(1)尽管皮肤疾病对身体的主要器官并无损害,但因其病变坐落于皮肤,影响患者美观,易受歧视,给病人带来较大的压力;(2)该病病发前期多有发痒病症,造成焦虑情绪,不安,害怕得心里状况,当病况发展为慢性的时候因转变难愈,病况不断,易产生抑郁症,苦恼,痛苦的心态;(3)该病病发年纪不限,从小儿至老人均可病发,对不同年龄层面的病人均可造成课业、学生、就业,婚姻生活及居家养老服务的严重影响。因此从生物-心理-社会发展现代医学模式来看,在改善过敏皮肤疾病的同时,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十分关键[6-7]。

从本科学研究材料可以看得出,对敏感性皮肤病人,合理地心理护理干涉可以明显改进病人的心态。本科学研究100例病人,住院后通过合理的护理干涉,中重度焦虑症状者由30.00%降至10.00%,轻微及中度抑郁症症状者由70.00%降至14.28%[8]。

我科护理人员技能丰富,参加工作时间长,工作勤奋,均是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基础的护理人员构成,心理护理工作组,每日最少应用30min的时间与病人及亲属开展有效沟通,不但解读病因、专业知识,开展有针对性地安全指导,还能及早掌握病人及家人的心理状态,给予制订不同的心理护理计划方案。

猜你喜欢

皮肤病中度护理人员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运用中药对药治疗皮肤病瘙痒症状浅析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小米手表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