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在心理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2022-06-17刘承强
刘承强
(青州市黄楼卫生院 山东 潍坊 262518)
精神心理作为人体健康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居民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社会压力不断增加,近些年我国抑郁、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发病率显著提升[1]。在对该类患者实施治疗时,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外,还需采取心理治疗措施[2]。但传统心理治疗,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存在较多问题[3]。临床治疗中所采取的音乐措施是系统化、动态化的干预过程,医师在对患者进行评估后,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下,选择合适的音乐进行播放,利用音乐潜移默化影响患者的情绪,从而达到辅助治疗,实现患者身心健康的效果。音乐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其将音乐与治疗相结合,将音乐实用性功能作为基础,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措施。基于此,本文择实施心理治疗患者分析音乐治疗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与方法
对象:采取心理治疗患者;时间:2019.12-2020.12;例数:60例。分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基本资料一致,P>0.05,见表1。
表1 患者基本资料比对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基础心理治疗。医师主要选择使用口头心理治疗措施,每周实施1次治疗,每次为1h。并针对患者病情,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观察组:音乐治疗。除口头心理治疗外,给予患者音乐治疗。每日进行2次治疗,患者晨起与睡前各实施1次,每次时间在30min。在进行音乐选择时,应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例如可使用《二泉映月》、《蓝色多瑙河》等,叮嘱患者依据自身喜好在其中选择合适的音乐进行播放。另外,医师在播放音乐的同时,可利用香薰精油辅助进行相关治疗。例如薰衣草、树叶香等精油,将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置,调和成患者喜好且对患者有帮助的复合精油。在插电式熏香灯内放入5ml冷开水和5ml复方精油,尽可能使患者保持平静呼吸,并遵患者医院进行音量调整,播放选定音乐,全程持续30min。治疗前措施:在进行音乐治疗之前,应使用评估表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分析,了解患者是否可以使用音乐治疗。在进行音乐治疗之前,应对室内的温湿度、音乐声音大小、以及室内光线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避免光线过强,或者室内温度过高,导致患者出现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另外干预人员应叮嘱患者,在进食30min之后,应及时排空大便。治疗后措施:在结束音乐治疗之后,患者如果出现烦躁、耐烦等负面情绪,可以适当饮用温开水,做好相应调整。干预人员需叮嘱患者,在进音乐治疗期间,应禁止食用油腻、刺激、生冷和辛辣的食物,患者如果在进行音乐治疗之后,精神方面出现更为严重的负面情况,应立刻停止音乐治疗,并且及时告知临床医师,采取有效的其他情绪改善措施。音乐种类分类:(1)在对精神呆滞、消极、老年性退化麻痹、自闭症等患者开展治疗时,可利用活泼、轻快的音乐,从而实现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效果。(2)在对失眠、抑郁患者进行治疗时,可利用舒缓、柔和的音乐,对患者压抑或躁动的精神进行安抚,减少患者的不适感。(3)在对部分症状较为复杂患者开展治疗时,可先依据患者的喜好,选择相应性质音乐进行演奏,在获得患者共鸣,振奋精神,释放患者和的压力后,利用舒缓、柔和的音乐进行复位。例如在对躁狂患者开展治疗时,可依据患者的喜好,选择强烈、振奋的音乐,引起患者共鸣,稳定患者后,再转变使用舒缓的音乐,安抚患者,使其逐步平定。(4)可引导患者演奏自身擅长的乐器,或参与到音乐合唱之中,提高患者的自信心,保持患者平衡感,稳定患者情绪,再通过合奏训练使其逐步恢复集体意识,乐于参加集体活动等,提高患者的社交能力。干预人员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以及为相应喜好,选择合适的音乐予以治疗。另外,在开展音乐治疗时,应对患者心理情绪进行有效改善。具体措施如下:(1)直面患者内心。沟通目的:了解患者患病后感受,探究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的因素,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沟通内容:干预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以朋友身份与患者交谈,让患者讲述自身存在的负面想法,例如精神疾病会受到歧视,部分治疗措施存在较多风险,治好后依旧会复发等,指导患者进行负面情绪的宣泄。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对自身负面想法进行辩证思考,例如及时发现精神疾病,采取科学治疗措施,加大痊愈机会。最后引导患者由积极的角度分析患病,例如当前患者恢复进展较佳,随后改善自身的不良习惯,做好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复发概率。(2)引导积极情绪。沟通目标:引导患者对积极情绪有全面了解,尽可能保持积极态度。沟通内容:护理人员可利用视频、幻灯片等媒介,以患者可理解的方式向患者讲解积极情绪的意义和概念,引导患者记录在治疗期间感动或惊喜的事情。例如护理人员可引导患者每日记录当天3件惊喜的事情,比如隔壁患者给自己了一颗糖,医生表示自己恢复较佳,家人夸奖自己进食比前一日更佳等内容。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治疗效果。显效:临床症状改善显著,负面情绪评分降低幅度>8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负面情绪评分降低幅度>6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2)负面情绪评分。SDS评分,总分-100分;PSQI评分,总分-25分;分数与情绪呈相反状态。
(3)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p<0.05-有意义。
2 结果
(1)治疗效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高,P<0.05,见表2。
表2 治疗效果(n,%)
(2)负面情绪评分
干预前,两组水平相似,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更低,见表3。
表3 负面情绪分)
(3)PANSS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水平相似,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更低,见表4。
表4 负面情绪分)
3 讨论
近些年,我国患有精神心理障碍疾病人数不断增加,且呈现年轻化。我国精神心理障碍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研究调查显示,约有17%的人口,在人生的某一阶段,会受到精神障碍疾病的影响[4]。国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全球约有16.9%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终身性精神障碍疾病。患者患有精神障碍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志失调、思虑过度、耗损心血等情况,患者具有强烈的不适感,且会伴随脉弦数、舌红等症状,对日常生活以及睡眠质量会造成严重影响。在查阅临床相关数据后可知[5],当患者长时间处于一种过度紧张、情绪焦躁不安的情况下,可能会使患者出现神经功能失调等问题,进一步导致患者系统功能出现紊乱,诱发各类疾病(包含精神与生理疾病)。因此不难分析,人体的健康与患者的情绪有直接关系。另外,有相关学者在研究后提出[6],当机体处于情绪愉悦状态下,动脉压能够降低20mmHg,脉率可降低8次/min,从而实现放松全身肌肉的目的。而在临床中采取音乐治疗,便是利用其所独有的作用,对患者的相关情绪进行调节,抑制不良情绪,使患者处于舒适、振奋的状态,实现疏导患者精神状态的目的。该学者在研究时选择焦虑患者,在对开展一段时间的音乐治疗后,通过使用《姑苏行》、《平湖秋月》等音乐,引导患者冥想舒适、宁静且广阔的环境,实现缓解患者焦虑,放松身心的效果[7]。
在查阅相关临床文献资料可知,在采取音乐治疗后,能够激活患者大脑的两侧额叶,从而使音乐所产生的波纹与患者大脑波纹一致,出现共振反应。临床医师在实施治疗时,对患者情绪峰值进行激活,从而更加完善以及周密的挖掘患者清洁,实现患者情绪的宣泄。音乐治疗能够对审计形态进行刺激,起到振奋精神的作用,使患者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受到熏陶,缓解疲惫,提高患者的情商以及交际感。
当前在实施心理治疗时,本院主要选择使用音乐治疗,对比治疗效果、负面情绪评分、PANSS评分,观察组均较优,p<0.05。因此不难看出,采取音乐治疗,临床效果较佳,可以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综上所述,患者采治疗时音乐治疗效果理想,改善显著,临床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