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电图诊断技术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

2022-06-17

健康之友 2022年11期
关键词:房性心电图检出率

郭 艳

(日照市五莲县人民医院 山东 日照 262300)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由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者糜烂,且伴有不同程度表面血栓形成或者血管痉挛,以及远端血管栓塞而引起的,症状表现为突发胸痛,且长时间没有缓解,呼吸困难等[1]。由于该症状表现与一些疾病相类似,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漏诊或者误诊,给临床治疗和预后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对预防疾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心电图诊断技术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为临床治疗提高依据。鉴于此,本文就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2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电图诊断结果展开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2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研究组男15例,女21例,年龄区间介于32~70岁,平均(48.14±3.26)岁,最长病程为7年,最短病程为6个月,平均病程为(4.13±1.36)年;对照组男17例,女19例,年龄区间介于35~74岁,平均(50.73±3.38)岁,最长病程为6.5年,最短病程为4个月,平均病程为(4.05±1.27)年。两组的基本信息比较,结果显示P>0.05,具备可比性,本文研究的详细方案已经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并获得批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齐全;③自愿加入研究,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晓,同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疾病者;②精神异常者;③半中途退出者;④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检查前一周,要告知患者控制饮食,戒烟酒,停止服用抗心率失常、血管扩张药物。

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检查方法为:患者保持舒适的平卧位,在静息情况下行常规心电图,采用连续描记,使心电图基线维持平稳。在同一导联中,如果ST段水平向下移动0.05mV以上或者T波小于1/10R波,就可判断为心肌梗死。

研究组: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即患者保持舒适的平卧位,在静息情况下,进行24h连续心电信号监测,监测前,先用酒精棉擦拭电极接触部位皮肤,然后将肢体导联电极贴于患者胸前,于患者锁骨中线左右胸骨柄第2肋间的地方贴上双上肢电极,于患者锁骨中线左右侧肋缘下大约1cm的地方贴上双下肢电极,如果ST段下移时长在1分钟以上,并且两次间隔时间超过1分钟或者和等电位基线相比,ST段下移幅度在0.1mV以上,则判断为心肌梗死。

1.3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检查准确率情况,并展开式比较。根据每中检查方法的诊断标准进行记录,也叫阳性标准。

(2)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右束支阻滞、房性逸搏、房颤等检出率。

1.4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两组检查结果准确率比较

研究组检查准确率为97.22%,对照组检查准确率为69.44%,研究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18,P<0.05),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检查结果准确率比较(%)

2.2两组检查检出情况比较

研究组右束支阻滞、房性逸搏、房颤等检出率分别为94.44%、63.89%、61.11%,对照组右束支阻滞、房性逸搏、房颤等检出率分别为72.22%、58.33%、52.78%,研究组的右束支阻滞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00,P<0.05),两组的房性逸搏、房颤等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34、X2=0.510,P>0.05),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检查检出情况比较[n(%)]

3 讨论

现如今,全球老龄化人口的剧增,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越来越多,该疾病的发生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供血发生障碍,进而出现一系列以急性心肌缺血为临床表现的病症。根据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分为两种,即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它们之间类似之处体现在病理基础和发病机制方面,都是以不稳定性斑块为前提,并受多种诱导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急性血栓,但是它们的临床症状表现、并发症、预后情况等不同。有研究资料显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发病率高、症状不典型,远期疗效较差等特点,且存在交稿的漏诊率和误诊率,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疾病的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电图是一种简单、便捷、相对准确的检查手段,广泛应用于心肌梗死类型中的诊断,且检出较好,主要是通过观察心电图ST波段的变化来掌握患者的身体状况,了解患者是否有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问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心电图诊断技术中,有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两种,其中常规心电图是指体表心电图,是对患者ST波段的状态进行及时记录,整个操作流程比较简单,但是其记录时间比较短,不能详细记录ST波段的动态性改变情况,因此,使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往往会发生漏诊。而动态心电图是一种能够连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记录病人的心电活动,能够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问题,为临床诊断、治疗和评价治疗效果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3]。因此,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中,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具有非常高的诊断价值。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高于对照组(P<0.05),这也就说明,动态心电图检查相比较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准确率更高。另外,在患者的右束支阻滞、房性逸搏、房颤等方面的检查,研究组患者的右束支阻滞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房性逸搏、房颤等检出率比较,两组差异并不明显,由此可见,对疾病的诊断,使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诊断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房性心电图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房性期前收缩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房性期前收缩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房性自主心律连续夺获窦性心律的散点图特征分析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