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2022-06-17朱盼盼
朱盼盼
(高唐县中医院 山东 聊城 252800)
糖尿病患者因其遗传因素、高血压因素、微血管病变等情况,相比于血糖正常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肌梗死[1];临床案例中,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极高的危险性[2],其产生原因在于患者的全身器官均被糖尿病所累,患者易发生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且患者的病情变化非常快速,左心室会出现较大的损伤,造成较高的死亡率[3]。我国某研究数据表明,该类患者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有利于减少患者死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4]。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从2018年3月开始,持续至2020年3月,于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择86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参与研究,按照双盲法将参研对象划组:43例干预组、43例常规组。表1内两组数据经比对可得出,结果不具有差异性(P>0.05)。
表1 两组一般资料
1.2方法
1.2.1基础护理(常规组、干预组)
根据患者出现的临床反应及症状给予吸氧、降血糖等相关措施,叮嘱患者按照医生要求服药,做好每日房间整理工作、患者的口腔及身体护理,保证足够的休息等。
1.2.2护理干预(干预组)
护理干预包括临床病情监测、知识普及及疾病健康教育、心理引导护理、用药护理与指导、生活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多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①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期需要对心电图、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进行持续监测,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发生心源性休克、心衰的不良情况。②加强查房、巡视的力度,仔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面色苍白、湿冷、呼吸困难或其他异常情况,避免出现低血糖及心源性休克的不良反应。③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时,应定时监测血糖,及时发现应激反应带来的血糖升高情况,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血气进行分析,监测酮体、血钾情况,避免发生不良事件。
(2)对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了解度进行分析,①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文化程度采取适宜的教育方式,将基础糖尿病及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特点、发病原因等知识进行普及,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了解。②将糖尿病患者自测血糖水平的方法及自测要点讲解给患者,护理人员示范正确注射胰岛素的手法,在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时进行相关知道,保证患者完全掌握胰岛素的注射。③建议患者常备信息卡,将自己的病情及所在医院名称、联系电话等信息标注在信息卡上,防止外出时或突发意外,争取可以获得抢救,从而获得最佳有效治疗。
(3)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数年龄较大,需要进行相应的心理指导,从而辅助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在于患者接触时,应从言行举止各个方面表现出对患者的关怀及照顾,为患者提供舒适、舒心的治疗环境;心理状态较差的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分析产生消极心理的具体原因及影响因素,并为患者提供心理指导,引导患者抒发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告知家属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病情稳定、恢复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可以减少恢复时间。
(4)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增加用药指导与护理,①一般会采用生理盐水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输液,生理盐水中的钾离子、氯离子可能会给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功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增加心脏负担,所以在生理盐水类输液用药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身体情况,必要时可以减慢输液速度。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常会采用溶栓治疗,在此治疗中需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的征兆,同时需要关注血压的变化情况。③使用血管活性类药物如多巴胺、硝普钠类药物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反应调整输液速度,避免患者血压发生较大变化;还需要按照要求对患者的血压进行严格监测。④在整个用药治疗期间,每日需要询问患者是否出现黑便、血尿等现象,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在进行日常置尿管、翻身、口腔护理等日常护理时,需要动作轻柔、态度真诚关怀。
(5)对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相关护理干预,提高治疗效果。①将患者的饮食需求及病情综合分析,制定患者病情及需求的食谱,合理饮食,减少高热量、高糖高盐、高油脂食物的摄入量,同时需要注意饮食对用药的影响;②严格要求患者戒烟戒酒,并建议家属进行必要的监督,告知其吸烟会使血糖水平升高,增加血管病变的风险,建议患者保证每日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③推荐患者进行一些低氧度运动,如太极、快慢走、瑜伽等,每日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及各个系统的免疫力。
1.3判定指标
(1)分对比两组两个时期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心肌梗死多维度评估表MIDAS评分;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对患者的血糖水平及MIDAS评分进行统计,采用心肌梗死多维度评估量表MIDAS(Myocardial Infarction Di mensional Assessment Scale)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量表中会对患者的饮食、情绪、依赖性、药物不良反应、躯体、安全性六个方面评分,评分方式为1~5的Likert量表,总分越高,其生活质量越差。
(2)统计并对比组间患者的满意评分、护理有效率;①采用百分制的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评分;②此研究中护理效果分为显著有效、有效及无效三种标准;干预后,临床病情改善显著为显著有效,病情有所改善为有效,病情无明显好转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分析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心肌梗死多维度评估表MIDAS评分
在血糖水平及MIDAS评分两方面,护理干预前两组相对比,差异较小(p>0.05);而护理干预后常规组高于干预组,差异显较大(p<0.05),见表2。
表2 分析组间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及MIDAS评分分)
2.2分析组间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满意评分度及护理效果
在满意评分及护理效果方面,干预组均高于常规组,且差异较大(p<0.05),见表3。
表3 分析组间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及护理效果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治疗周期较长,临床无法彻底治愈,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后期可能会并发心肌梗死[5],且心肌梗死是糖尿病患者出现死亡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该类患者会出现心力衰竭、糖代谢紊乱或脂代谢异常等情况,同时伴随着多个身体部位梗死现象[6]。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接受长期治疗,患者的身心均会遭受较大的折磨,因此患者的心理状态不好、生活质量明显有所降低[7],病情也会因各种因素影响而有所加重或治疗效果不理想[8]。相关研究者提出在该类患者的治疗期间,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缓解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9],从而让患者保持较好的状态去接受治疗,有利于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基础护理仅针对画呢的病情进行基础护理,缺乏人性化、针对性,无法在医生、护士、患者三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10];而护理干预是根据临床患者出现的问题而增加的护理,如心理指导、生活护理等,为患者提供较为全面的护理,不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护理,还对心理状态、疾病的了解、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护理[11]。此次研究中,干预组接受护理干预后,血糖水平控制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较大(p<0.05),且干预组患者的MIDAS评分低于常规组,常规组对基础护理的满意度低于干预组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组间差异较大(p<0.05);数据说明,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及其他临床症状,能够降低MIDAS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及护理感受,从而对治疗有较高的积极影响。干预护理中的疾病知识普及使患者对疾病有了更好的认知,减少了对疾病无知的恐惧、担忧等不良心理,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消除其不良情绪,尽量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时的。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较为理想,有利于稳定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及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