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物流业与其国民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2022-06-17旷爱萍王瑞涛
旷爱萍,王瑞涛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一、引言
流通作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的重点关注对象,流通环节作为社会再生产领域中打通生产和消费的重要一环,物流业作为物流环节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服务型产业,更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时充分发挥了解决人民生活问题的重要保障性职能。在全球经济贸易不景气与新冠肺炎疫情并发的时期,物流业的发展,在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广西要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嘱托,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广西位于中国西南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东部沿海落后,但广西有着毗邻东盟的有利区位因素。在2021年11月22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中国-东盟正式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东盟作为高度外向型经济,出口是其重要经济支柱。面对这种历史性的机遇,广西应该牢牢把握住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的绝佳时机,要通过优化物流、创新发展路径,建设商贸流通的便捷化通道,繁荣区域经济,稳固“一带一路”和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有效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
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洪涛(2014)①洪涛:《流通产业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10页。首先明确了物流产业的定义,认为物流产业是一切实物商品和服务商品得以顺利物流的组织载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提出要确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的先导地位和基础性地位的重要论断。
物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可以加快整个社会商品物流速度,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丁俊发(2020)①本刊编辑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观点综述》,《中国流通经济》2020年第11期,第3-17页。指出物流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和神经,更是将物流业看作是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和方向标,控制好国民经济的主要手段就是控制好物流。高考、年旻(2021)②高考、年旻:《城镇化视角下流通企业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机理分析》,《商业经济研究》2021年第21期,第21-24页。认为物流业是连接消费和生产的纽带,通过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活跃国内市场对于我国实现经济健康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城镇化进程、乡村振兴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绕过的主题。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物流业作为商品、要素、服务互联互通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在国民经济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转型的过程中,物流业的集聚将进一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劲动力。谢红岭(2021)③谢红岭:《农村消费升级与流通产业集聚的耦合机制研究》,《商业经济研究》2021年第24期,第146-149页。认为物流产业集聚有助于各企业之间专业化协作,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推动区域消费结构升级。除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中物流产业也大有可为。王瑞峰(2020)④王瑞峰:《涉农电商平台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评估》,《中国流通经济》2020年第11期,第68-77页。通过对物流业中涉农电商的具体化研究,分析了涉农电商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结论表明涉农平台需要从农产品供需对接、品牌价值塑造、聚集化发展等方面为农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信息化时代浪潮的叠加效应,物流业的发展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模式,急需要向专业化、组织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变革,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便捷化、人性化物流服务的向往。俞彤晖、陈斐(2020)⑤俞彤晖、陈斐:《数字经济时代的流通智慧化转型:特征、动力与实现路径》,《中国流通经济》2020年第11期,第33-43页。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果断提出要促进物流业智慧化转型,利用互联网与数字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创新改造衍生出新业态、新模式,即数字经济倒逼物流业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除了创新模式,物流业还需要正视产销环节的现实问题,谋求全方位的焕然一新,打造物流全产业链,为国民经济“双循环”注入“强针剂”。
徐从才(2011)⑥徐从才:《流通创新与现代生产者服务体系构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2-36页。定义物流创新是物流的组织、技术、制度创新的集成,认为物流功能的实现与物流创新相伴随,由分工深化和信息化主导的物流创新,改变了传统生产企业与物流企业相互分割、自我封闭的格局,在产销双方信息共享和利益分享的前提下,以生产者服务的方式来构建新型产销关系。
对于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的实证研究,必然要涉及数理化的模型与推导,这样才能将经验上升为理论指导,让国民经济与物流业良好协调发展的互动关系清晰展现。陈治国、陈俭、杜金华(2020)⑦陈治国、陈俭、杜金华:《我国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中国流通经济》2020年第1期,第9-20页。运用改进的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可实证分析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为科学研究国民经济与物流业发展构建指标体系。
综上所述,大多数学者认为物流业是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更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保障,物流产业的地位重要性不言而喻。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呈现良性互动的关系也是学术界认可的。物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循环中起到有效对接供需双方,促进交换的作用。一方面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另一方面则是国民经济在数字化时代下出现的新问题又迫使物流产业数字化转型,以期持续性推动国民经济向好发展。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为物流业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同时也为其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容上,借鉴物流业的狭义定义(交通、仓储、邮政等业务),立足广西区域,研究广西物流业与国民经济耦合协调关系,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广西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机理与作用路径研究,探究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国民经济过程中的“弱项”和“强项”,为下一步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整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提供理论支撑。第二,方法上,在构建物流业与国民经济模型分析时,多数学者采用了多样化的实证分析方法。但比较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出,回归法注重个体研究,主成分分析用来分析两个强关联度的因子得到结论才能较为准确,面板数据分析侧重于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口径难以统一。因此,本文采用熵权法和综合评价得分研究物流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既考虑到二者的关联关系,又可以对其进行年度性的趋势分析,减小误差的同时更切合实际。
三、广西物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一)广西物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测评体系
本文秉承着科学性、代表性、综合性、易获取性的原则,借鉴陈治国等(2020)①陈治国、陈俭、杜金华:《我国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中国流通经济》2020年第1期,第9-20页。关于物流业与国民经济耦合协调度的指标体系设计,将物流业与国民经济两个维度每个细分成四个子系统,即从规模、投入、产出、成长四个层面对两大维度进行系统性的衡量,同时在每个子系统下又设置更为具体的二级指标,可谓相当全面。考虑到他们的研究样本选取不含西藏自治区的30个省市自治区,因此在设置二级指标时,针对广西独特的区域情况和某些数据的获取难易程度作出了相应的调整。比如物流规模水平的二级指标改换港口货物吞吐量,物流成长水平的二级指标改换互联网用户数,国民经济成长水平改换城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这些改动立足广西物流业、国民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科学地构建广西物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测评体系。该指标体系首先分为两个维度:物流业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还有两个维度下规模水平、投入水平、产生水平、成长水平等8个一级指标以及18个二级指标(见表1)。
表1 广西物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测评体系
(二)广西物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测算
1.数据来源
本文的所有相关原始数据来自于广西统计局官方网站的《广西统计年鉴》,部分数据经过简单的计算得出。其中物流业的有关数据主要通过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数据汇总得出。
2.数据处理
广西物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测评体系构建中所有指标均为正向指标。正向指标表现出该指标的数据值越大越好。因此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正向指标的处理公式:
负向指标的处理公式:
在对各项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之后,运用熵值法进行之后的分析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第二,计算指标的信息熵公式:
第三,计算信息熵的冗余度,即效用值,公式为
第四,通过计算指标权重的公式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大小:
之后通过熵值法得出乡村广西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的各项指标权重大小(见表1)。
3.广西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
本文采用综合加权法求得广西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见表2)。公式:
表2:广西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
广西国民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从2012年的0.269上升到2020年的0.731,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物流业的综合发展指数则从2012年的0.518微微上升到2020年的0.521(见表2)。相比较来说,广西的物流业发展水平要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而且2012-2016年这一时期,广西物流业综合发展指数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物流产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在2012-2016年之间稳定在8%-9%左右,物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持续增速,增速在2012年到2016年之间分别为:17.56%、16.37%、18.48%、22.95%、25.83%,在庞大的资产投入下,物流业在第三产业中地位仍然微弱,这恰恰反映出在市场开放的背景下,物流业发展初期存在的体量大,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在高投入下难以实现短期的物流水平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2017-2020年广西物流业综合发展指数整体才实现了稳步回升。一方面,从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已经过去7年,贸易运行的制度、流程也逐渐规范,前期的大量投资基础设施的优势也开始逐渐显露。而且在2017年到2020年间,港口的吞吐量从34449万吨上升到46913万吨,借助临港工业发展的东风,通过港口货运量的不断提升,打通东盟市场,物流业综合发展指数也从0.385上升到0.521,广西利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港口优势,物流业的重心由对内向对外转变,市场的拓展无疑为物流业的提质增效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倒逼物流业实现自我革新,为广西物流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
四、广西物流业和国民经济耦合协调模型分析
耦合协调度模型主要适用于衡量和分析事物的发展水平的协调性。耦合协调模型包括耦合度、协调度、耦合协调度。其中耦合度是指两个或多个系统之间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程度,是一种动态性的联系。协调度指反映出了系统各项指标之间协调的优劣性,从而凸显出相对好的协调关系和坏的协调关系,为之后系统间的协调关系的巩固和调整作为依据和支撑。
(一)耦合协调模型的评定阶段与划分
耦合协调度模型将分析广西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动态协调程度。它共涉及3个指标值的计算,分别是耦合度C值,C的取值范围为0到1之间。当C取得0时,系统之间呈现无序状态,当C取1时,系统之间为高效协调、良性互动状态,协调指数T值,耦合协调度D值(见表4)。并且最终结合耦合协调度D值和协调等级划分标准:耦合度C值范围在0-0.35;0.35-0.65;0.65-0.85;0.85-1分别表示耦合作用较弱、耦合作用中等、耦合作用较强、耦合作用很强。耦合协调度D值范围在0.00-0.20;0.20-0.40;0.40-0.60;0.60-0.80;0.80-1.00分别表示严重失调、轻度失调、勉强协调、良好协调、优质协调。最终得出各项的耦合协调程度。公式如下:
(二)耦合协调模型的分析结果及其分析
通过表3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结果可知,从2012年到2020年,广西物流业与国民经济间的耦合度均高于0.9且波动幅度小,表明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长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相互依赖程度稳定,互动效应明显。一方面,国民经济的发展为物流产业开辟了潜在的农村市场。广西响应国家的脱贫攻坚重大战略,在道路、信息化等方面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生态扶贫等方式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活条件,随着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潜在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被激活,从而为物流业打通农村市场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物流业立足农村市场的自身革新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效益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在政府的帮助下,物流业将原有农村批发市场和乡镇集贸市场规范化,实行标准化运营,改变传统农产品贸易存在的弊端,推动了农村电子商务、道路交通、通信通讯等多个维度建设,促进了线下体验与线上服务深度融入。还充分发挥物流业对于制造业在搜集信息、产品创新、深度开发、拓宽市场等方面的升级促进作用;这些举措有效的提升了国民经济效益,优化了产业结构。广西第一产业产值由2012年2126.41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3555.82亿元,第二产业产值由2012年4503.08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7108.49亿元。在促进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生活便利便捷,幸福感不断升高的同时,广西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的联系也越发紧密。
表3:广西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的耦合度C、协调度T、耦合协调度D
从耦合协调度层面看,2012年到2020年,广西物流业与国民经济间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处于良好协调的态势。分阶段来看,2012年到2016年广西物流业与国民经济间的耦合协调度的变化处于平缓期,波动微小。但在2017年到2020年出现了一个较大幅度的上升,这一转变主要与2017年到2020年广西物流业综合发展指数出现明显的上升有密切关系。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发力。在政策方面,脱贫攻坚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并行,广西物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负转正,2020年其增速达到了22.90%。随着大量资金的投入,物流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物流业的产值也由2017年的804.61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908.81亿元。在市场方面,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广西的互联网用户规模从2012年的2071.9万户上升到2020年的6450.1万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21243元上升到2020年的35859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6008元上升到2020年的14815元,庞大的消费群体与网购热潮的兴起为广西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条件。而“直播带货”“网络电商平台”等新形式、新业态的突起将物流业高质高效发展从理想成为现实。物流园区、物流场站、多式联运、口岸物流和保税物流、大宗商品物流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及冷链物流、制造业物流、邮政快递和电商物流网络、城乡物流网络、物流信息平台等全方位、多样化的物流体系的建构使得物流发展与产业发展交织相融,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同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运行。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运用熵值法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广西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广西物流业综合发展指数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整体波动幅度较为平稳。广西国民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发展劲头十足。两者比较之下,广西的物流业发展水平要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第二,广西物流业与国民经济间长期呈现出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良好耦合关系。广西物流业与国民经济间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处于良好协调的态势。但这种耦合协调度急需要向优质协调迈进,物流业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信息化水平建设、高效多式联运规划需要“下功夫”,才能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政策建议
1.推动物流业绿色低碳发展。据有关部门测算,每吨公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装载卡车、铁路、船舶、航空的比例是5∶1∶2∶75。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政府主导下综合化运输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要改变原有的单一的运输方式,科学化、常态化运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海联运、跨境公路、跨境铁路,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量运输车辆,降低空载率的同时提升整个物流体系的运输效率,打造低碳、绿色环保的多式联运系统。对于物流企业,则要以利用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有利条件,通过产业数字化、节能环保、模式创新将来降低企业自身的物流成本。对于政府,要坚持绿色经济发展导向,加强生态监管,强化绿色考核评价制度建设①宁朝山:《新常态下山东省区域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与比较》,《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第50-59页。,助力建设绿色物流产业链。
2.打造全新智慧物流运作模式。智慧物流通过大数据将物流各要素信息化,以管理方式的优化实现物流的自动、智能、可控,从而提升物流的高效配置。政府和企业要加大对智慧物流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智慧仓储的研发和应用,提升物流数字化水平。金融机构要在智慧物流的融资过程中发挥作用,为物流技术朝着精细化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交通运输部门通过上线运行铁路数字口岸系统,进一步提高铁路跨境运输贸易通关效率,增加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站点的设立,扩大商品贸易的覆盖范围,丰富运输货物的品种,形成“一带一路”经中国西部地区完整的环线,节省运输成本,促进广西与东南亚各国的商品贸易。
3.培养综合型物流服务商。行业的竞争以及从事物流的企业快速发展,广西物流市场集中程度进一步提升。在市场竞争由单一价格向技术、服务、品牌、营业网络和市场推广等综合能力转型过程中,优势的物流企业会脱颖而出,成为物流业中的龙头。将这些行业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物流龙头企业培养成为横跨快运、智能信息化、网络货运等细分领域的综合型物流服务商,从而满足了产业及消费升级下用户对柔性、系统、综合物流服务方案的需求,更好的打入东盟市场。
4.挖掘潜在市场的消费潜力。2021年11月22日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中国东盟正式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作为高度外向型经济出口是东盟重要的经济支柱,农产品贸易更是占据广西和东盟商品贸易的重要位置。就农产品消费而言,广西传统农产品流通主要依靠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流通渠道和以零售企业为核心的流通渠道。面对消费者安全、生态、绿色消费诉求,传统的农产品物流模式急需变革。广西要积极搭建“大数据+农产品物流平台”①课题组:《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实现路径与保障机制》,《中国流通经济》2020年第12期,第3-10页。,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和数据化的分析,精准的识别判断预测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变化情况,为农产品的销售创造流通平台,科学地监测农产品质量,建立农产品质量溯源机制,迎合国内外市场消费者消费诉求的同时促进广西国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