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周十供中亚尊的审美意义探析

2022-06-17胡广泽

收藏家 2022年1期
关键词:兽面十字青铜器

胡广泽

清代乾隆皇帝赐给孔府10件商周古青铜器作为祭祀时所用的礼器,这10件古器物习称“周十供”或“十供”①,后世通称为“商周十供”。在商周十供之中,木鼎和亚尊是被认为尊贵的。在人类艺术史上,中国的先人们创造了绚烂多彩的青铜时代,如今考古和收藏等工作的开展让我们能够欣赏到足够多的古代青铜艺术珍品,作为物品,古代青铜器带给我们的是历史与科学方面的参考,但在文明的长河中,一件备受尊重的器物也能传递给我们更多物品之外的信息。这些信息包含政治制度、文化信仰等所带来的审美观念通过一些被特殊对待过的器物能够展现出来。商周十供中朴实无华却盎然灿烂的亚尊,正是能够体现儒家文化视角下对于“美”的独特追求与阐释。

一、对亚尊的考析

1.是“亚尊”还是“亚弓觚”

根据亚尊的真实器物形制可以看到,它和古青铜尊形不太类似,和古青铜觚更类似一些。虽然后来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将其定名为了“兽面纹觚”,但是“兽面纹觚”的名字不具备专指性,因为其他的有兽面纹的觚也可以叫这个名字。包括亚尊在内的商周十供被乾隆皇帝赐予给孔府,一并赐予的还有精制的图册和檀几②。图册后来下落不明,但《曲阜县志》是根据图册所记载的,亚尊在其中的在册名字就是“周亚尊”。又因它铭文为“亚弓”,山东文物考古研究院又有“亚弓觚”的叫法®。为什么皇家会将形状为觚的高规格器物命名为“尊”呢?而现今只是简单的把它称为“兽面纹觚”是不是也会不合适呢?这些都值得考证。现代根据对青铜器形的断代了解,可以确定“亚尊”是商代的晚期的器物,而不是乾隆时期认为的“周器”。

“尊”的命名,由狭义之尊和广义之尊的区别④。正如《殷周礼乐器考略》中所云:

自宋以来,名称之混淆者莫尊也。有觯焉,有觚焉,有壶焉,有罍焉,大概以大小定之。余所见古器铭辞,无专著尊名一类。则尊乃共名而非专名。《匋斋吉金录》所图之杉禁,有卣二、尊二、盉一、觚一、斝一、爵一、角一、觯三,其尊二乃一觚一觯。为之改定,则与《特牲馈食礼》之实二爵、二觚、四觯、一角、一散之数合,而缺一爵耳。尊之为觯、觚、壶、罍形者,归为觯、觚、壶、罍。专名之尊,则以牺象诸尊当之。

据此可知,“亚尊”应为“亚弓觚”,但它为什么会存在名称的错位呢?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2.“亚”字的内涵

“亚”字是亚尊上的铭文。“亚”字图形符号在先秦时期,具有着特别的文化含义,作为一种装饰性质的图案形式,反映着中国古人的普遍审美观③。在甲骨文和商代金文中,如亚尊中的“亚”字样形体便是“亚”字轮廓的双钩线,有表示“祭祀之地”“宫殿建筑”的形意®。亚形所表示的庙室与族氏之间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在商朝,祭祀和占卜可以参与甚至干预政事,可以说商代是一个神权和政权有机结合的政治形式。因此,“亚”字很可能就代表着是祭祀和上层政治的地位,而亚尊很可能就是在祭祀和政治(比如礼制)活动的用物。从而,亚尊也被祭祀、政治活动所赋予了一些精神、意识以及文化方面的信息,这是它精神及审美价值的重要基础和体现。

《金石索》中对亚尊的说明有:

铭作亚,形又为弓,古者射必有饮,而亚则有庙室之义,意此为射宫饮器欤?《金石索》是依据《曲阜县志》和乾隆商周十供图册的记载而收录,也可以说明清代时,也有通过“亚”字来猜测亚尊的级别是不低的。李零认为,在商代“族氏铭文”中,凡带“亚”的族氏大抵都表示该国与商王间的一种宗法关系®。商周时期,王室等贵族统治者做事繁缛复杂、规制颇多,亚尊的“亚”字铭文之下还有一个“弓”字。所以,清代之时认为此器物的本意是饮酒时演习射礼的用物。因此,通过铭文我们可以猜测乾隆皇帝把这样的一件东西赐予代表着中国正统儒家文化的孔府时,就是对亚尊“亚弓”铭文所代表的文化信仰的推崇,也正是对孔子所倡导的恢复周礼等理念的赞同。

亚尊是一件觚,觚的存世虽然少,但觚确实是在金文之自有其字的。《金石索》也有“亚尊‘兹器状如觚’与《宣和博古图》等类书所记载类似”的看法。因此清人是明白亚尊其实是觚的,却因为它的“亚弓”铭文,猜测它可能是祭祀和政治礼制中的用物,而将其改称为“尊”。毕竟,在青铜器中,尊和觚是功能相近(盛酒)的器物,只不过是尊比较大一些。清代时,人们也有谐音避讳思想,觚与尊的音所代表的效果也截然不一样的,而且亚尊和其他的十供是皇家送给学术道统代表孔府祭祀所用,因此才选定“亚尊”的名字。这只是一种猜测。

二、亚尊的造型艺术

皇家需要通过尊崇孔子的学术正统来获得天下士民的认可与支持,选定的赐予孔府的祭祀礼器需要在政治、文化、礼制等多方面能够足堪大任,亚尊的选定,与它的造型艺术所代表的更多的精神意义有关。

1.造型和纹饰

亚尊是觚的造型,喇叭敞口,两段有纹饰处被腰部隔开,腰部有两个十字的透孔。亚尊的敞口是光滑无棱无纹饰的,和著名的天觚不同。天觚敞口有4道三棱形棱脊,器物造型虽然更复杂,纹饰也更多,却也变得更为“华丽”,与圣人之德不符。而亚尊却能给人一种“虽古拙无华,庄正而典雅”的艺术美感。亚尊的纹饰分为上下两段,均为典型的兽面纹。兽面纹旧称饕餮纹。饕餮之名本于《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宋代人将青铜器上表现兽的头部,或以兽的头部为主的纹饰都称饕餮纹⑨。

商周青铜器的兽面纹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神的崇拜,散发着神秘与肃穆的气氛。商代的纹饰渊源可以追溯到荒古的时代,吸收远古时代各种新石器文化,经过长期融合、选择而形成。青铜器纹饰是殷商先民“尊神”意识的体现,周代则发展为“敬天法祖”,形成宗教、政权、族权三位一体的表征。商周统治者用青铜器纹饰的“狰狞恐怖”来表达王权的“神秘威严”,以表达其对政治权力、地位与财富的不可挑战性。抽象化的兽面纹饰中寄托的是一种威严、意志、荣贵、幻想和希望。張光直同样认为“青铜便是政治和权力”,但他认为兽面纹不是为了威吓,而是为了与神沟通。亚尊的造型外观上朴实不张扬、不过于繁缛,符合儒家中重德法天、温厚内敛、文质彬彬的审美追求;上下两处的兽面纹,也蕴含着王权、信仰、理想、文化、正统、威严的集合,适用于清代时皇权谋求文化道统支持的场景。

2.觚的“十”字孔

亚尊的底部和敞口连接处,有两个穿透的十字孔洞。这样的十字孔洞在现存的觚当中,于商周之际比较普遍。这个十字孔的用途如何,也存在争议。观点一:是十字孔是有功能意义,是用来悬挂或者持取的,没有装饰意义;观点二:十字孔是工艺需要,制作的时候底部起范悬空的需要,但是无法解释为什么有的觚没有十字孔;观点三:十字口有功能意义,但也也具有精神意义,但是功能意义和精神意义到底如何进行确切解释,现在还是在探讨阶段。觚为饮酒器,类似于现在餐桌上的酒壶,是和爵搭配使用的,而且觚、爵、觯、斝等饮酒器也多配对成双。中国北方冬天饮酒常常是把酒倒进酒壶温一下再喝,当然古酒与今酒应有所不同也要考虑进去。东汉末年,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传为千古佳话,想必古代的酒煮一下应该更好喝,故猜测觚是不是用来煮酒的。因为此觚的底部是中空的,两个十字孔有利于底部的如木炭等物燃烧通气。觚所能容纳的酒量,其实也不多,差不多是爵的数倍左右。

《说文·角部》:

觚,乡饮酒之爵也;一曰:觞受三升者谓之觚。

这也是对觚的十字孔的功能的一种猜测。但青铜器器型中的斝是专用煮酒的,有的觚也没有十字孔,说明煮酒也不是觚的功能范畴。故而觚的十字孔很可能是具有装饰意义或者是其他精神意义。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早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中就出现了十字纹,常与宽带纹同时出现,其后在马家窑文化、良渚文化、辛店文化等都能看到这种神秘的十字纹。考古学家也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许多岩画遗迹,也能看到熟悉的十字形太阳和其他样式的太阳。也出现过十字太阳高悬于人类与动物之上,多次出现一人手中持有十字,站在太阳下,类似巫师作法图。殷商时期,“帝日”“宾日”“拜日”的礼仪非常盛行,在金文和甲骨文中也有类似于人举十字孔形太阳的表现,证明太阳崇拜是商代宗教和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器物圈足上有“十字孔”应是其精神的表现。中国的文化和文明,大多是一脉相承或是在纵向的相承中融合其他文化而发展。比如中国文明中,对鱼的崇拜,也能够慢慢上溯到新时期时代等。所以同样的,对于十字纹类的太阳崇拜和祭祀表达能够传递到殷周时期在逻辑上是讲的通的。而且,十字孔很明显是有选择的出现在青铜器中的。可以肯定的是,商人重祭重卜的一些行为会逐渐演变为周代礼制礼仪的部分,十字纹可以看作是祭祀文化和君权神授的精神文明体现,也代表文明的传承和先秦时代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审美需要,也就是某些装饰的符号意义,充满着敬畏、威严、崇拜等精神性的复杂心理。

三、亚尊的审美功能

清代到如今,社会环境、政治制度、文化信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周亚尊”到“兽面纹觚(亚弓觚)”,也从“古器盎然”变为如今“泯然众人”。这种以亚尊为物化代表的审美变化背后是多方面的审美追求所交织而成的。清时可见的存世流传的觚也有不少,比亚尊工艺精湛、造型优美、纹饰复杂者也有,但是皇权的需要、正统儒家代表着天下学问道统的礼制教化需要,让亚尊成为“周十供”中与木鼎相比肩的佼佼者。虽然后世查知木鼎、亚尊属于殷商时期的物品,乾隆皇帝错认为其是周代器物,但是商代物品出现在周代的政、教活动中也不足为奇。“礼”成为后世选定孔家祭祀选用物品的审美出发点,礼代表秩序和传承的文化理念,比如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立德不立威,正是这种审美观念的体现,当然也可以延伸到对亚尊的审美认知上来。

本质为觚的亚尊在乾隆时期被推崇为“尊”,极尽恩荣,也是源于它的上面所承载联系的文化意义以及其他的符合装饰意义。中华文化是独立发源、一脉相承发展、融合多方演变而来,亚尊或许能够成为上古至先秦时代的文化发展、审美推崇的一个见证和体现。根据现代考古学家对所知青铜文物的统计分析,认为觚这种器物到西周中期已属军见。文化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滞后性,但是如果仅仅是一种饮酒器,这种用具怎么会慢慢消失了呢,除非有好的功能替代品。比如镜,古代生活需要镜,现代生活也需要镜,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继承性。所以,大胆猜测下,觚的精神活动功能远远大于社会生活功能。商人重巫重卜,巫卜的大量活动产生了大量的甲骨文和金文,延及周代,或许商代巫教也成为周礼(教制)的一部,代表着先民内心复杂的敬天尊神以及對文明的认识,在延续上一代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继承了代代流传的装饰崇拜。像兽面纹、十字孔(纹)就可以找到大量新石器时期的遗迹遗物遗存。原始时代人们主要对于黑暗的恐惧,而崇拜太阳力量(如可以带来光明,使夜晚开始聚集的野兽逃散);商代人在继承这种文化传统后,加上自身中晚期遇到洪水、寒冷气候而愈发惧怕自然的力量,认为是天神发怒而恶化生存环境,更加推崇太阳和巫卜,以达到和神交流,获得政权的权威以及生存的希望。这些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促进了文明的进展,也促进了殷商时期巫教和礼教的发展,上层建筑会影响文化的发展,所以青铜器,尤其是礼器(祭祀、政治所用)在造型、装饰、功能的审美也受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四、结语

中华文明能够一脉相承并绵延不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一统的王朝会和文化阶层合作,形成在文化道统、秩序人心、权力合法性上的稳固,从而确保大多数人的生活保障和稳定。商周时期的王权和巫教祭祀的合作,西汉董仲舒提及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理论,乾隆皇帝对儒家学说、孔府祭祀的重视等等均体现出这种君、天、学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也体现在审美造物上,为艺术史中的艺术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可能,也是一种美的含义在特定历史环境和文明进程中的体现。亚尊,如今在博物馆中是一件普通的青铜文物,可它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以及多种文明审美的交织。亚尊的纹饰等装饰元素源于新石器时代留下的文明传统,产生它的那个时代有用它来参与复杂的祭祀巫教等精神活动的极大可能。清代时用亚尊来对表达对学问道统的礼遇推崇,而今文化环境的改变影响了人们的审美眼光,人们不再对亚尊掺杂进神秘的巫教情结、对上天的敬畏、对国家意识形态的礼敬等复杂的情感和心理活动,故而亚尊褪去了“伯仲木鼎,朱紫灿烂,古器盘然”的美,成了兽面纹觚或亚弓觚。但是亚尊的造型、纹饰、结构等客观的实体,能够证明中华民族的审美文明的发展,亚尊的艺术史意义也在于此。

注释:

①孔维亮《“商周十供”命运的历史变迁》,《文物天地》2020年第6期。

②孔维亮《“商周十供”相关问题的考证》,《文物天地》2020年第7期。

③徐倩倩《亚弓觚(商)》,《齐鲁学刊》2019年第6期。

④徐中舒《古器物中的古代文化制度》,商务印书馆,2015,第208页。

⑤王亚楠《“亚”纹样图案与中式传统审美的关系》,吉林艺术学院,2012。

⑥王梦迎《商周时期“亞”族氏铭文研究》,天津师范大学,2018。

⑦朱凤翰《商周青铜器铭文中的复合氏名》,《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⑧何景成《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研究》,齐鲁书社,2009

⑨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⑩王志忠《商周青铜器餐餐纹研究》,河北大学,2021

(责任编辑:秦佳)

猜你喜欢

兽面十字青铜器
敦煌莫高窟北朝兽面图像浅议
张竹君与中国赤十字会
十字棋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青铜器辨伪概论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国之重器” 商周时期的青铜兽面纹鼎
“十”字交朋友
青铜兽面纹鼎:商周时期的“国之重器”
猜字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