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前启后多姿彩

2022-06-17袁杰

收藏家 2022年2期
关键词:画风花鸟画水墨

袁杰

明代是中国绘画鼎盛时期之一。其绘画沿着元代已呈现的变化继续-

演变发展。此时画院恢复,文人画方兴未艾,流派众多,名家辈出,不同题材的作品大量涌现,画坛呈现一片繁荣兴旺景象。其中花鸟画艺术具有较高的成就,不仅形成了多种风格样式,还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明初,宫廷画家孙隆对徐崇嗣所创设色没骨法进行改进改造,名重当时;宫廷画家林良、吕纪的花鸟画对明代画院产生了重要影响。明代中期,“院体”与“浙派”的衰微,吴门画派领袖沈周等对传统花鸟画的题材、笔墨皆有发展,对晚明“白阳”“青藤”影响颇大。明代,梅兰竹菊“四君子”题材依然盛行,几乎文人画家都能挥洒几笔。此外,孔雀、鹰、雁、雉鸡、鸳鸯等类的珍禽异鸟,象征吉祥、瑞寿的松鹤、牡丹等也层出不穷。随着水墨技法的不断创新,花鸟画的表现能力愈加丰富,其风格出现了多种面貌。归纳起来,大致有五种情况:

一、院体浙派

明代初期,画院恢复,一批画院体系的花鸟画家在继承五代黄筌、两宋院体工丽画风的同时,又吸收元画的某些长处,形成工整富丽的院体风格;粗笔水墨及没骨画法也有发展。还有的将工丽的花鸟与苍劲的水墨畫法合为一体,显现阳刚之美,别具一格。代表画家有边景昭、林良、吕纪、戴进等。代表作品如边景昭《竹鹤图》(图1),画家用工细的笔法、浓艳的色彩勾画鹤的羽毛、足胫、丹顶,很好地表现了白鹤毛色光洁华美的质感。翠竹用中锋勾勒填色法;起伏的坡岸又用侧锋描绘。笔法朴拙,风格浑厚,近似南宋院体而又有自我。正如《图绘宝鉴续纂》所评:“花之娇笑,鸟之飞鸣,叶之反正,色之蕴藉,不但勾勒有笔,其用墨无不合宜。宋元之后,殆其人也!”有“当代边鸾”之称,可见其功力精湛。《竹鹤双清图》(图2)是边景昭与王绂合绘的作品。边氏画鹤,王绂画竹。竹鹤相聚,取高洁之意。仙鹤着色淡雅,笔墨简放,与王绂清润秀挺的墨竹格调和谐统一。作品给人以清新出尘之感,是职业画家与文人画家配合默契的成功之作。

林良是明代前期一位富有创造性的花鸟画家。在花鸟画的表现方法上,打破了宋代以来盛行的勾勒精细、敷彩秾丽的工笔体格,以遒劲飞动的笔法、淋漓酣畅的墨色、活泼生动的造型,以及刚健豪放的气势,开拓出水墨阔笔写意花鸟的新风。他的画作笔势如飞如动,遒劲豪放;笔墨技法上,具有工写结合、刚柔相济的特色;用色上,略施淡彩。姜绍书《无声诗史》评其“取水墨为烟波,出没凫雁嚵唼容与之态,颇见清远。运笔遒上,有类草书,能令观者动色。”

吕纪的花鸟画以工笔重彩为主,初学边景昭,远师两宋,画风工细华丽。后遇林良,画风有所变化,写意花鸟画应运而生。从他的传世作品看,有工细和粗笔两种:工笔重彩一路以勾勒敷色为主,画法精工,色调浓艳,富丽堂皇。《桂菊山禽图》(图3)是其风格的代表杰作。而他中期的《残荷鹰鹭图》(图4)、晚年的《鹰鹊图》(图5),笔法融合浙派画石和林良画禽法,描绘自然界生存搏斗、富有情趣的场面;水墨酣畅淋漓,笔势劲健奔放,是其粗笔写意花鸟画的代表佳作。

林良、吕纪的画风对明代后期花鸟画的发展影响较大。以其为代表的明代院体花鸟画虽然主要承袭了两宋院体的风格,但又有所创新。它在注重法度和形神刻画的基础上,更多地吸收了写意画技法,笔墨运用也更活泼自由;画幅也相应增大,布景丰满,给人以博大有力的视觉冲击。当时著名诗人李梦白有诗赞:“百余年来画禽鸟,后有吕纪前边昭;二子工似不工意,吮笔决毗分毫毛。林良写鸟只用墨,开缣半扫风云黑。水禽陆禽各臻妙,挂出满堂皆动色。”

宫廷院体画派后还直接孕育出“浙派”,与之并峙画坛。浙派与明代院体既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又呈现出各自的流派特点。它们共同构成了明代前期主宗南宋的艺术潮流,又在不同方面做出了建树。

二、吴门文人画派

明代写意花鸟的先驱为院体的林良。他不仅受到南宋水墨苍劲派的影响,而且以草书笔法用之于写意花鸟画,画风沉雄、豪放,独具一格,开明代写意花鸟画之先河。明中叶,兴起于苏州的吴门文人画派沿着写意的道路继续发展,确立了文人水墨写意花鸟画的雏形。其中以著名画家沈周、唐寅、文徵明影响最大。从《辛夷墨菜图》(图6)中,可看出沈周花卉画的两种风格。一幅以没骨法画折枝辛夷花,色泽鲜嫩淡雅,笔意圆活润泽,宗法徐崇嗣、钱选和王渊;一幅纯以水墨写意法画白菜,菜叶积笔成形,形神兼备,脱胎于法常、林良和元代水墨兰竹的传统,画风清新、淡雅,构图简洁,更富文人书卷气,为沈氏写意花卉画精品之作。

文徵明的花鸟画虽源出于沈周,而笔墨气质却绝然不同。沈氏气格恢宏,多“沉雄蕴蓄”之意;而文徵明的花卉画气氛静雅,多“清丽婉润”之姿。他尤擅长意笔兰、竹,自谓“以风意写兰,以雨意写竹”。如其《兰竹图》(图7),用笔秀润潇洒,画风清丽,构图变化中求统一;兰之转折飘逸,竹之偃仰披纷,表现得恰到好处,为文氏墨竹画佳作。此外,文徵明的学生弟子众多,周之冕是其中一位,他能融陆治的设色和陈道复水墨写意于一炉,创立了“勾花点叶体”,促进了水墨写意的发展。如故宫藏《百花图》(图8)是周氏花卉画的代表作。图中用折枝画牡丹、兰花、绣球、玉兰、枇杷、荷花、菊花、梅花等三十余种四季花卉,以勾花点叶法加以表现,笔苍墨润,花叶俯仰有致,构图在变化中求统一。这种画法后人称之为“勾花点叶体”;对有清以来的花鸟画有一定的影响。图中每段花卉均有张凤翼、王穉登、陈继儒等人题诗,为此图增重,可见当时名人对《百花图》的重视程度。

唐寅擅长写意花鸟,风格既不同于林良、吕纪的“院体”,也和沈周沉雄浑朴、文徵明清秀典雅的格调有别。他的画作活泼洒脱而富有真实感。其《墨梅图》(图9)以水墨提炼形象,意笔画老梅一枝,疏影横斜,花繁枝茂。画风清劲秀逸,墨韵明净,生趣盎然。画中自题诗曰:“黄金布地梵王家,白玉成林腊后花,对酒不妨还弄墨,一枝清影写横斜。”诗情画意,相得益彰,使该画更具文学趣味。《枯木寒鸦图》(图10),笔力遒劲,用墨简约,虽寥寥数笔,却无不神形兼备,生动自然。此图是唐寅为好友懋化赴任而作,图绘枯木、秃枝、坚石、寒鸦的凄楚之景。自题诗中“一树寒鸦未定栖”,抒写了作者对朋友前程的担忧及自己凄冷、孤独、失意和玩世不恭的处世态度,是作者人生命运的真实写照。E993D0D0-9E61-492A-BE5A-216212B78122

以孙隆、孙克弘、孙艾为代表的没骨画家,在崇尚继承徐熙“落墨为主”的水墨画法基础上,发展为纯用色、墨,不用线条表现物象的技法。这类写意沒骨花鸟画笔法灵活、简洁,潇洒自如,为花鸟画增添了新的光彩。如孙隆画的《芙蓉游鹅图》(图11)是其传世佳作。游鹅以淡墨勾出轮廓,淡色晕染形体,准确而又洗练;芙蓉、湖石则用草草的逸笔写之,意趣横生。整幅画面,不拘泥一花一叶的细节刻画,而是从整体感觉出发,着力于表现游鹅、芙蓉的生动神采,成功地把写意与写形、没骨与勾勒、水墨与淡彩融为一体。其画风于写意中不失工细,工细中不忘写意,风格独特,开写意花鸟画之新风。孙克弘远师五代黄筌,北宋徐熙、赵昌,近则取法沈周、陆治一路。画史称他善于“用枯老之笔行干作花,或着色,或水墨,皆极古淡。”从传世作品看,可知他的花卉画有粗笔和工细两种面貌,画风清丽淡雅,自成一家。孙克弘《百花图》(图12)画四季花卉。作者打破时空的局限,把不同季节的花卉绘于一卷,运笔均为勾勒填彩,画法工整,设色清丽,风格秀雅,是其工笔重彩画代表作。

此外,孙艾的《木棉图》《蚕桑图》等,风格清疏淡雅,笔法秀逸脱俗,有钱选之遗韵,是孙艾没骨画精心之作。

三、青藤白阳

对文人花鸟画发展贡献最大的当属徐渭和陈道复。徐渭,号青藤,对文人写意花鸟画发展的贡献尤为突出。他是位天才的诗人、戏剧家、书法家、画家。他的写意花卉画,继承了梁楷的减笔和林良、沈周等写意花卉的画法而更为简练。画风豪迈、雄健,不拘成法,泼墨、破墨、积墨随心所欲,具有强烈的个性,为前人所未见。《黄甲图》(图13)便是这种风格的具体表现。图中荷叶偃仰有致,水墨淋漓;螃蟹看似寥寥数笔,却勾、点、抹诸多笔法参用。整幅画面能在水墨的浓淡交错中求其神采,疏斜离乱中求其真意,使观者体味到画中的笔情墨趣。该图借蟹甲讽寓科甲,其自题诗曰“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胪”,抒发个人怀才不遇之感,并将不学无术而飞黄腾达的人比为螃蟹,给以辛辣的嘲弄和无情的讽刺。其《墨葡萄图》(图14),纯以水墨写葡萄,草书笔法画出藤萝错落,纵横驰骋,画风豪放泼辣,纵逸多姿。画中题诗曰“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作者借葡萄喻,表达了作者明珠暗投、无人赏识的失意与落魄。所题诗文纯用行草,字势攲斜跌宕,放纵不羁,极易令人联想到作者怪异的性格与不凡的生活经历。明代文坛公安派领袖袁宏道论其诗,谓有“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落不平之气,于字画中宛宛可见”,“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这在他的书画作品中也有充分体现。

徐渭花卉作品都是笔酣墨饱、奔放淋漓的大写意画法,将其不拘成法、追求个性解放的创新精神和思想内蕴发扬到了极致。“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拔皆吾五指栽”,正是他对自己画风的准确写照。

陈道复,名淳,字道复,后以字行,号白阳山人。他是文徵明的高徒、吴派传人;亦是一位在诗文书画多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文人。其画花卉,自成一格。所画题材,多为文人庭院园林中栽种的花草,信笔拈来,行笔潇洒自如,于简率中见生动。清代徐沁在《明画录》中说“其写生,一花半叶,淡墨欹豪,疏斜历乱之致,咄咄逼真,久之,并浅色淡墨之痕俱化矣。”代表作品有《红梨诗画图》(图15)。此图作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作者时年62岁,正是作者绝笔之年。画家以诗配画的形式表现梨花未开、将开、盛开的不同情态。梨叶和花瓣全用没骨法,枝干信笔写之,淡墨欹豪,轻色逸笔,极富文人画的笔墨韵致。又如《葵石图》(图16)画一株秋葵倚斜而出,衬以湖石小竹及小草。葵花淡墨写出,再以浓墨画葵叶和蕊。屹立的湖石,用粗笔侧锋,连研带皴,连勾带染。花草、土坡亦勾、点、撇、拖,随意涂抹。石畔的丛竹则作双勾,又与石、小草形成对照,从而突出了竹子的秀劲。作者又根据物象之形态与特质,恰当地变化线条粗细和墨色的浓淡,工写结合,疏密有致,从而使画面既富有笔墨韵味,又充满自然朴素、雅逸潇洒的文人情趣。画中自题诗:“碧叶垂清露,金英侧晓风”,更加深了作品的意境。

陈道复的花卉画丰富了花鸟画的艺术技巧和思想内容,故后人把他与徐渭并称为“青藤白阳”。徐渭与陈道复在文人写意花鸟画表现手法的独创风格,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影响了而后中国400年的画坛。从清初的八大、石涛到扬州八怪的郑板桥、李鱓以及海派的赵之谦、吴昌硕,近代齐白石、潘天寿等,我们都不难从他们的作品中感觉到“青藤白阳”的存在。

四、蓝瑛与陈洪绶

明武宗正德(1506~1521)以后,随着明王朝进入衰落时期,浙派绘画随之日渐衰微,转而由文人画派取而代之,主宰了画坛。于是乎对蓝瑛画派归属,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清初张庚《浦山论画》对蓝瑛的评价是浙派之大成,近人多沿袭其说,称蓝瑛为“浙派后进之殿军”,与戴进、吴伟并称为浙派三大家,以戴进为首的浙派是从南宋院体水墨苍劲的一路派生而来。蓝瑛则早期临摹宋元诸家,特别是对“元四家”之首黄公望尤为致力,笔墨秀润俊俏,晚年则更为苍劲简朴,自成一种风格,同传统之“浙派”是同“浙”而不同派,故还是以沈宗骞《芥舟学画编》所论“蓝瑛倡为武林派”之说较为允当。

蓝瑛在当时江浙地区影响很大,开创了“武林画派”。学其画的人很多,如刘度、冯仙湜、陈璇、顾星、洪都等。蓝氏家族中,蓝瑛的儿子蓝孟、孙子蓝深、蓝涛,都擅绘画,继承家法。据历史记载,同时代名画家陈洪绶早年也学蓝瑛,树石均受到他的影响,他们不仅是师生关系,而且还是书画挚友。

陈洪绶是晚明画家中的工笔大师,此时花鸟画以写意为主,工笔并非主流,陈洪绶则异军突起,以缜密工细的笔法画花鸟,画风高古凝练,造型古拙奇特,富有金石的韵味和装饰性强的特色,在明代工笔花鸟画中堪称高手。他画的《荷花鸳鸯图》(图17)造型夸张朴拙,敷色艳而不俗,工而不板,给人以幽静闲雅的艺术感受。其《梅石图》(图18)曲尽生物之情,枯老的梅树枝干多被截去,新枝上梅花疏落,苍秀中透露生机,格调高古奇骇,构图新颖,画风朴拙古雅;梅石用笔则融入了山水画中的木石画法,笔墨圆劲具有木刻味,又富有装饰性。梅石象征坚贞高洁,陈洪绶是个有民族气节的画家,明亡后剃发为僧,常流露出亡国之恨和愤世嫉俗的思想。他的绘画创作具有丰富的想象和装饰的趣味,以及一定的艺术夸张和变形,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晚清的“四任”(即任熊、任薰、任颐、任预)都远承他的流派,甚至直接影响到近现代绘画。鲁迅亦对其极为推崇,认为“老莲的画,一代绝作”。E993D0D0-9E61-492A-BE5A-216212B78122

五、梅兰竹菊画

宋元以来,梅兰竹菊“四君子”就是文人墨客喜繪的题材。到了明代,几乎所有的文人画家都能兼写,而最著名的有王绂、夏昶、孙克弘的墨竹,陈录、王谦的墨梅,文徵明、周天球、马守真、文俶的兰花等。他们都在继承和弘扬“四君子”画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并形成了各自的风格。

竹子具有“群居不倚,独立不惧”的品性和虚心的结构,因此,竹一向为文人所喜爱、所赞美。苏轼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文同的“胸有成竹”这句成语可以说是尽人皆知,可见文人对竹的感情。文人们写竹实际上就是以竹喻人,用来标榜自己的性情和品德。《明画录》卷七专载墨竹画家有五十九人,其中王绂、夏昶最为擅名。王绂画竹石,皆存书法意韵,用笔潇洒、笔致跌宕,于遒劲中见媚姿,萧散中见韵致的文人情趣,在明代享誉盛名,号称“国朝第一”。夏昶笔下的竹姿雨色,偃仰浓淡,几乎不见复笔,正所谓“落墨即是,出笔便巧”,各具情态,享誉海内。当时已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说。

梅花清介孤洁,高格逸韵,历来为人们所欣赏。画梅者《明画录》载有三十九人,《墨梅人名录》载有六十一人。代表人陈录和王谦虽为同时代人,但风格不一。陈氏画梅,深受王冕的影响。如白雪繁花,暗香浮动,新枝老干,纵横交错,疏密有致。运笔细枝圆劲挺拔,老干粗犷雄浑,或以疾速的飞白法画之,干湿浓淡、虚实处理恰到好处,代表作品有《玉兔争清图》《烟笼玉树图》等。王谦的梅花,笔法苍古,枝柯如铁,千花万蕊,璀璨笔端,幽韵动人,把王冕墨梅花技法提高到了新的阶段。《无声诗史》云:“牧之之梅,落笔雄逸,有苍龙出岫之势。”

“兰,香草也。”我国古人对兰极为称赏,崇尚其神韵风采与象征意蕴。明代画者尤多。文徵明尝云“吾最喜画兰竹。”画兰名家周天球书法绝妙,画兰用笔舒展柔和,有花歌叶舞之姿,画风近师文徵明,远溯至郑思肖和赵孟坚。马守真、薛素素和文俶,均为晚明时女画家。马守真画兰花,师法赵子固,所画兰花,用笔抑扬顿挫,风姿潇洒秀润,名擅一时。薛素素画兰,下笔迅扫,叶态多情,秀脱轻灵。文俶所画草木,用笔儒雅,代表作有《萱石图》和《花卉图》等。前者用笔清新淡雅;后者细腻温馨,于秀丽中见豪爽之致。

综上所述,可以大致了解明代花鸟画发展的概况,以及这一时期花鸟画风格的衍变轨迹。15世纪,宫廷“院体”与“浙派”称雄画坛达百余年之久,其艺术成就以花鸟画为最高,不仅形成了多种风格样式,还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如徐崇嗣所创设色没骨法,至明本已绝响达数百余年之久,宫廷画家孙隆对其进行改进发展,很快在画院内流行,还影响到后世文人画;另一宫廷画家吕纪之工写相兼花鸟画对后世文人画发展亦起到了一定的启迪作用。明代中期,随着“院体”与“浙派”的式微,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吴门画派领袖沈周等发展出了文人水墨写意花鸟画的新样式;晚明的“青藤”“白阳”则使文人花鸟画趋于成熟,笔墨更抽象、写意,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总之,明代花鸟画坛名家辈出,面貌纷呈,成就斐然。它上承宋元,下启清代,影响至今,在中国绘画史中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责任编辑:田红玉)E993D0D0-9E61-492A-BE5A-216212B78122

猜你喜欢

画风花鸟画水墨
吴思颖工笔花鸟画作品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浅论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情趣
工笔花鸟画
水墨
水墨人物
诗人玩微信,画风很奇特
画风
真实存在的怪异植物:“画风”太诡异
当代水墨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