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卷调查的现代临床医学人才传统医学素养培养的探讨
2022-06-16苏晓琳孙小杰聂品晶陈苏宁
于 飞,苏晓琳,孙小杰,聂品晶,陈苏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4)
在现代医学越来越专科化的同时,医生更重视理化检查,而容易忽视病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对抗疾病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1]。而在不断面临的未知疾病的挑战中,传统医学的优势与魅力正逐渐显现。日本、德国等国家都在医学院校中开设了传统医学课程,以达到培养掌握传统医学理念与技术的新型医学人才之目的[1]。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在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的同时,培养具备传统医学素养的现代临床医学人才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为了解目前我校医学生对中医学的认识及需求,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中国医科大学本科学生对中医学的认识与需求。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2012级和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的学生为调查对象。所有班级教学计划及教材一致,均为必修课。共发放调查问卷105份,收回101份,有效问卷101份。
(二)问卷设计及统计。
针对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问题根据需要设计为封闭型和开放型,问卷调查分为对中医的认识程度、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学习内容需求及其他4个模块。其中,认识程度包括体验与了解;学习需求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其他则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及其他意见。问卷完成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开放型问题进行整理归纳。
二、结果及分析
(一)医学生对中医有较高的认知程度。
调查显示,101名学生中,79.2%的学生及/或其家人接触过中医中药,16.8%的学生希望以后有机会尝试中医药,只有4.0%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选择中医药。对于与西医相比中医最显著的特点,53.4%的学生认为中医药对于疑难杂症有较好的疗效;30.7%的学生认为中医历史悠久,经过临床验证,是可以信任的;7.9%的学生认为中医药安全性高,副作用小;5.0%的学生认为中医治疗价格低廉;也有3.0%的学生认为中医药没有任何优点与优势。从统计结果来看,中医药的普及率及接受程度较高。大部分学生对中医药持正面的、肯定的态度的,只有极少部分学生持否定的、抵触的态度。通过中医学教学使对中医感兴趣的学生掌握基本的中医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培养其传统医学素养,使其成长为适应现代临床工作的医学人才;同时,提高对中医持观望态度的学生对中医的认知程度;使对中医持否定态度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医,是中医学教学的目的所在,也是难点所在。
(二)中医学课程的开设是优秀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符合医学生需求。
调查也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为中医学课程的开设是有必要的;其中50.5%的学生认为非常必要,希望能够学习中医知识;40.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有4.9%的学生持无所谓的观点;另有4.0%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中医药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结晶,在人民健康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文化及医学进入中国,对传统中医药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2]。2016年国务院《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的发表,标志着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种大背景下,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传统医学素养是非常必要的。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课程是祖国医学的继承与发展需要[3],更符合大多数临床医学生的需求。
(三)顺应现代医学发展,调整教学内容,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西医院校在临床各专业本科教育中均开设了中医学课程。据不完全统计,中医学理论课课时数40至50学时不等。学生最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分别为养生、针灸、中药,其次为方剂、藏象、诊法及推拿等,见表1。而我们目前的授课内容以哲学思想开篇,中医基础理论为主,新版教材还包含中医内科、妇科及肿瘤方面的内容。这就形成了大量的教学内容与明显不足的授课时间之间的矛盾,以及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使得已经接受了两至三年以上现代医学教育的医学生很难接受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表1 本科学生对中医学理论及实习课教学内容需求情况[n(%)]
因此,首先要调整教学内容,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重点讲授中医学基本知识,适当加入养生保健等内容,将疾病的治疗内容作为选修内容。其次,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重在培养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思维及治未病等独特的理念,并将中医人文、医学道德等理念贯穿教学始终;再者,积极改革教学方法。调查显示75.2%以上的学生认为应采取理论讲授与临床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25.7%的学生认为病例教学法更适合中医学的学习。中医学是一门实践医学,因此在基本理论的教学中应从自然界现象及生活与医疗实践出发,将枯燥的基础理论形象化、生活化、具体化,增加动手机会,去感受中医药、针灸的魅力,并弥补实习课时的不足。最后,积极开展微课、慕课等多种教学方式,将中医学简单易懂的内容留给学生,而课上重点讲授难以理解、难以接受的不同于现代医学的内容。
(四)重新定位中医实习的教学目的,展现中医魅力。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中存在的另一个矛盾是实践医学与实习时间之间的矛盾。中医学的特殊性决定了“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4],目前中医实习课多在20%以下,有的专业不足10%,多数在4~10学时左右。这么短的实习课时达到“学会运用四诊八钢、理、法、方药等中医辨证施治技能及掌握针灸等操作技能”是不可能的。调查显示,80.2%以上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实习课。对西医院校学生来说,中医实习课是他们接触中医、了解中医的窗口。因此,我们认为西医院校的中医实习应定位于展示与体验,展示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与流程,体验中医独特的诊疗技术与方法,在实践中感受中医的魅力,其次才是知识技能的掌握。实习教学一定要灵活生动,要有别于理论课的讲授方法,可以应用病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现场教学法等,使实习课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以达到教学目的。
三、结 语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主张“天人合一”,形成了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意象思维是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而西医学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受同时代“天人相分”观的影响,注重生命现象的客观解释,形成了以“从结构性病变认知疾病”为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其最具特色的思维方式是抽象思维[5-6]。然而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西医院校应注重学生的传统医学素养培养,将中医人文、医学道德、整体观念、辨证思维及治未病理念贯穿中医教学始终,使学生了解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与特色,正确处理中西医关系,对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