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生公共卫生教育认知情况分析

2022-06-16杨利琦刘万军汪卓赟肖启强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法律法规演练

杨利琦,刘万军,汪卓赟,肖启强

(1.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以及我国抗击疫情公共卫生工作的不断推进,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同样也影响着医学生的公共卫生思想理念。医学生对公共卫生知识的认知将成为医学院校公共卫生教育是否能不断完善改进的重要因素[1]。医学生是否了解公共卫生防控的知识体系,是否熟悉公共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否有意愿参与传染病防控工作一线,会对公共卫生的教育改进进程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了解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生对公共卫生教育的认知、意愿和态度情况,调动其学习公共卫生知识的积极性,从而为疫情防控下医学院校临床公卫一体化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某医科大学本科在读生、医院实习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等不同学习阶段的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计1199名。这些医学生均接受过系统的临床医学教育和公共卫生教育,按照随机抽样原则,从各个专业抽取不同学习阶段的医学生。共发放问卷1230份,回收有效问卷119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7.47%。

(二)研究方法。

问卷内容设计包括医学生对公共卫生法律法规掌握情况、医学生公共卫生实践演练情况、医学生突发疫情心理3个方面,全面了解医学生的公共卫生教育情况。采用匿名自填的方式发放问卷,填写完成后由调查员统计回收。回收问卷经审核后数据用SPSS 22.0进行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与显著性检验分析等。

二、结 果

(一)一般情况。

调查的1199名医学生70.48%是女性,29.52%的医学生是男性;78.98%的医学生为本科在读生,9.59%的医学生为本科实习生,11.09%的医学生为研究生,0.33%的医学生为在读博士;23.94%的医学生专业为临床医学,1.08%的医学生专业为内科学,0.75%的医学生专业为妇科学,47.79%的医学生专业为预防医学,17.6%的医学生专业为护理学,其他专业如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基础医学专业医学生占10.33%。

(二)医学生公共卫生法律法规掌握情况分析。

医学生对公共卫生五大体系了解较好,但对公共卫生法律法规的掌握较为薄弱,医学教学课程中关于公共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内容较少,绝大多数医学生表示不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不同专业的医学生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学习阶段的医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知晓率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表明医学教育中公共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与医学生的专业方向具有很大的关联,但与医学生的学习阶段无关,见表1。

表1 医学生对公共卫生法规体系的了解程度分析[n(%)]

(三)医学生对公共卫生的实践能力分析。

仅部分医学生参与医学校或医院举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感染暴发演练: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学习阶段、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公共卫生实践能力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的公共卫生实践能力有所欠缺,预防医学的医学生在公共卫生的实践能力显著强于临床医学医学生,且随着学习阶段的不断提升,有过医院实习经历的医学生在实践能力上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见表2。

表2 医学生公共卫生实践能力分析[n(%)]

(四)医学生公共卫生教育知识来源分析。

超过一半的医学生公共卫生知识来源于必修课,接近一半的公共卫生知识通过公共卫生实践操作、院感实习、基层流行病学调查等其他方式获得,仅部分学生公共卫生知识来源于选修课,统计结果显示,医学生接触公共卫生知识的途径趋向于多元化,但学习公共卫生的主要知识来源依然是教学必修课,选修课安排公共卫生的教学课程较少,课程内容设置上书本理论知识较多,教学较为单一,大多数医学生是通过非课程教学的方式观看了解《传染病》《血疫》等记录性质的公共卫生影片,见表3。

表3 医学生公共卫生教育知识来源[n(%)]

三、讨 论

(一)对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体系的教育仍需加强。

大多数医学生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公共卫生的法律法规都有所了解,但有一定理解和掌握的人员较少,并且只有近一半医学生是通过必修课或选修课等教育方式了解公共卫生法规体系。大多数医学生对公共卫生法规体系知识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的理论上,并不了解其实质内容。因此,医学院校必须加强对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内容的教育力度,通过采取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方式,让医学生从更多层面了解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体系的具体内容、具体政策,使公共卫生的法律体系深入医学生的医学教育中,医学生应以主人公的心态,积极参与到公共卫生法规体系教育当中。

(二)探索临床医学与公卫预防结合的教学模式。

医学生对公共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公共卫生的实践演练能力与医学生的专业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在传统的医学教育中,以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等为代表的“防”的医学教育培养中弱化了“治”的能力——公共卫生人才对临床事务的指导能力,以临床医学为代表的“治”的医学教育中弱化了“防”的能力——临床人才对公共卫生事务的处理能力[2]。医学教育中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重点倾向于个体治疗的战术层面,而忽视了公共卫生预防、群体预防、甚至自我防护的战略意识和理念。因此让公共卫生预防知识深入医学教育体系,加强临床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教育,探索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知识教育结合的有机模式,以培养更多的临床公卫一体化人才。

(三)加强对医学生公共卫生实践演练教育。

绝大多数医学生有意愿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抗疫工作,但多数医学生的公共卫生的实践演练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医学院校应通过与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医院等传染病防控单位合作,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感染暴发等应急预防演练,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3]。系统培养医学生公共卫生实践演练能力,深入疾病防控工作第一线,熟悉疾病监测与控制、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处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流程与方法,提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将所学的技能和实践经历能够融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4]。

(四)拓宽公共卫生知识教育体系。

仅有一半的医学生公共卫生知识来源于必修课或选修课,因此公共卫生课程的设置应突破传统专业知识结构的框架,实现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临床医学课和预防医学专业课的合理安排。一是加大在临床课程教学所占的比例。促进临床医学和公卫课程之间的交叉渗透,提高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的教育质量[5]。二是适当增设人文社科类课程。除了传统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课程外,将与公共卫生相关的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人文社科类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提高人际沟通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法律法规演练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第二届编委会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A卷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