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力量训练对高中生排球垫球技术效果的实验研究

2022-06-16韦静依袁芳刘明倩王亚萍王硕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垫球排球实验组

韦静依 袁芳 刘明倩 王亚萍 王硕

(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排球运动学院 北京 100084)

在中学体育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在中学生体育课训练里未得到普及,但因其是特有的力量训练手段之一,逐渐得到许多体育教练的青睐。在排球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采用科学与多样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身体核心、四肢协调能力[1],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排球技术水平。但因国内对高中生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践应用尚未十分成熟,其获得的训练效果目前在体育界仍备受争议。垫球技术是排球初学者必须学习的基本技术之一[2],也是日常排球技术训练课的内容,垫球训练作为提高排球技术水平的方法之一,应当在排球训练计划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教练员应高度重视垫球基本技术的训练[3],力求为日后的高难技术训练夯实基础。该文利用核心力量训练结合传统技术练习方法,基于广西来宾市一中现有的器材,通过查阅文献与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针对高中生的排球垫球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案,进行8周实验干预,并选取可反映学生垫球成绩的指标进行测试,通过实验对比的方式,深入探究核心力量训练能否有效提升高中生排球垫球的技术效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研究选取广西来宾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共40名男生为实验对象,所有实验对象均身体健康,状态良好,在半年内均无影响训练的身体损伤。将40名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21班20名男生为对照组,16 班20 名男生为实验组。经检验,两组学生基本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以“核心力量训练”“排球垫球”“高中生训练”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收集整理与该研究相关的近20年的文章、期刊及博硕论文,共80余篇,为该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合理的理论构建与基础。

2.2.2 数理统计法

将所得的测试数据录入Excel,利用SPSS 23.0软件进行t检验。显著水平:P>0.05 表示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

2.2.3 实验法

实验设计:随机抽取高中2个班的男生进行为期1周的预实验,以便了解学生的技术水平和身心情况,摸索最佳实验条件,检验该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正式实验奠定基础。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热身准备活动、排球技术训练内容和强度都尽可能保持一致。在每周2 次体育课中,每节课45min,40 名男生统一进行热身活动和排球技术训练。在课后半部分约10min时间,由笔者带领实验组20名男生完成核心力量训练内容,对照组20名学生在黄老师带领下进行常规技术训练。

实验时间及地点:2020年9月10日至2020年11月20日;来宾市第一中学排球馆。

测试指标:该实验测试指标包括排球垫球个数和垫球技评成绩。自垫球个数测试和技评打分都进行两次,取最好成绩。垫球技评标准包括准备姿势、击球点、击球部位、移动范围和协调用力,共5 个评分点[4],按百分制来打分。技评成绩由两位排球教师在不知道该生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的情况下进行打分,最后取平均值。

训练计划:对照组和实验组排球技术训练内容是由该学校黄老师以往的训练模式整理出一套常规排球技术训练计划。实验组计划(见表1)是根据核心力量训练原理而制定,在常规技术训练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核心力量训练,训练强度由低到高,难度递增。

表1 实验组高中男生核心力量训练内容(1~8周)

2 研究结果和分析

2.1 实验前两组垫球测试指标对比分析

对两组数据经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得出,两组学生在实验前的自垫球个数和技评成绩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实验前两组学生的排球垫球技术水平相对持平,分组合理,符合实验测试要求,可开展此次教学实验。

2.2 实验前后对照组垫球测试指标对比分析

对照组测试前后的两组数据经配对样本t检验可看出,测试后,学生的自垫球个数和技评成绩均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在8 周训练中,对照组学生的自垫球个数和技评成绩随着教学时间的延长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学生的垫球个数从实验前平均11.95 提高到17.40,技评成绩从实验前平均75.40 提高到82.60。这说明,若常规技术训练能保证技术训练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可改善学生的垫球技术效果,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垫球技术水平。

2.3 实验前后实验组垫球测试指标对比分析

实验组测试前后数据经配对样本t检验可看出,测试后自垫球个数和技评成绩均发生显著的变化。学生自垫球个数和技评成绩随教学时间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学生的连续自垫球个数从测试前的平均12.40 增加到22.55,技评成绩从测试前平均74.80到87.50,垫球成绩比对照组提高得更为明显。这说明,增加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垫球技术水平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得益于核心力量训练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核心力量能力[5],提升肢体协调性和稳定性,减少学生在排球垫球时身体的不平衡感和多余动作的出现,使垫球动作能够连贯地顺利完成。

2.4 实验后两组垫球测试指标对比分析

对测试后得到的两组数据经独立样本t检验可得出,两组学生的两项测试指标都出现了变化。这说明经过8 周的常规技术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随着教学时长的增加,两组学生的自垫球个数和技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实验组学生垫球成绩提高,相比对照组更为明显,垫球技术动作改善也更为明显,学生也获得更满意的体育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时,更注重加强身体核心能力和各肌肉群的协调配合与控制能力,使得学生身体核心能力、力量素质得到增强[6],使垫球技术动作更加协调、稳定,减少了垫球时不必要的多余动作,使学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顺利连贯完成相同的技术动作。因此,在日常体育训练中,体育教师不应只注重技术训练部分,也应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一些核心力量训练,这对提高学生技术水平、体育成绩和身体素质都有着积极意义。

2.5 核心力量训练对排球垫球技术效果的影响

由实验结果可看出,在此次8周排球训练课中,实验初期两组学生的排球垫球基础很薄弱,对垫球的控制能力较差,技术动作还没有十分巩固。随着教学时间的延长,学生垫球技术动作更加协调、稳定,能够在较长时间内顺利连贯完成相同的垫球技术动作[7]。这说明学生的技术动作在不断改善,动作质量也不断提升,在整体上有较为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因实验组学生增加了核心力量训练,使得实验组学生不仅增强了核心区腰腹力量,保持其在垫球时身体的平衡;也加强各肌肉群协调与控制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垫球技术水平。这说明学生在自垫球时,随着垫球连续次数的增加,不仅需要双臂的力量,也需要身体核心的稳定控制与四肢的协调发力[8],此时核心力量发挥的作用也就愈加明显。

因此,为增强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提高排球技术水平,使其获得更理想的体育成绩,教练员或体育教师在排球课训练结束后应适当增加部分核心力量训练,应合理地将技术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等不同的身体素质训练相结合[9],这样可以设计出更有效、更科学、更多样化的训练计划。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1)在8 周的排球技术教学中,随着教学时间的延长,学生的垫球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自垫球个数和技评成绩两项测试指标均有明显提高,而对照组提高幅度较小。这说明增加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垫球技术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在8 周教学后,实验组学生因增加核心力量训练使得其核心能力和腰腹力量能力得到增强,同时垫球技术动作也有明显改善,学生在垫球时身体平衡能保持得更好。

(3)核心力量训练是体能训练方法的重要部分,在中学体育训练中,若能与其他训练方法加以配合,可共同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有效促进专项运动水平的提高。

3.2 建议

(1)在中学体育课中,建议体育教师不应该只注重技术训练部分,体育教师也应了解相关项目技术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两者间的关系和作用,若能充分结合技术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共同发挥二者的优势,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的技术水平获得更快提高,同时也使学生获得更满意的体育成绩。

(2)在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时,中学的体育教师应当注重该校学生的身心发育水平,应充分了解该校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同时结合技术训练课的要求,充分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由于此次实验条件有限,并考虑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影响,存在训练时间较短、训练内容较少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后续研究可在遵循科学训练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继续优化具体的实验方案,探究其训练效果。

猜你喜欢

垫球排球实验组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初中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排球垫球熟练度的方法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排球正面双手自垫球教案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垫球启蒙
一个教学片断引发的争议与思考
最复杂的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