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难点与对策思考

2022-06-16邢爱杰

南北桥 2022年3期
关键词:工作

[ 作者简介 ]

邢爱杰,女,山东滨州博兴人,山东滨州博兴县店子镇人民政府,中级社工师,本科,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 摘要 ]

作为新时代社会组织青年,我们要扛起使命担当,共赴伟大梦想。在新形势下,要强化社会组织政治思想引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功能。社会组织在发展中应该坚持问题导向,努力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路径,突出政治引领,突出组织建设,突出法治规范,突出社会治理,突出人才集聚,突出技术赋能,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确保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对于新的社会组织,更要充分发挥组织的党建作用,一是主动孵化培育,把握社会组织党建主动权;二是增加组织内在动力,发挥社会组织党建引领力;三是凝聚社会力量,强化社会组织的参政认同。

[ 关键词 ]

社会组织;党建;难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3.0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组织快速发展。2015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明确指出:“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领域。”“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对于引领社会组织正确发展方向,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促进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发挥作用,对于把社会组织及其从业人员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扩大党在社会组织的影响力,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社会组织的实际工作中,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仍然有诸多难题亟待破解。

1 社会组织的内涵、要素与特点

社会组织是指在城市区域范围内,治理主体在协同、合作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社会控制机制化解市域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美好生活的一种基层社会治理。社会组织由价值、空间、主体、方式、手段、目标六个基本要素构成。在价值上,社会组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以人为本、民生为基、服务为先的价值贯穿于治理全过程。在主体上,社会组织范围内的党组织、政府、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两新”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公民个体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在方式上,社会组织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在手段上,社会组织是运用政治、法律、行政、道德、心理、科技、习俗、村规民约等方式开展的一种社会活动。在目标上,社会组织直接目标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内在根本目标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条件,让群众有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社会组织具有枢纽性、融合性、区域性、前沿性、占优性等特点。第一,社会组织具有枢纽性。社会组织的单位主要以设区的城市为载体,在中国的治理体系中,市域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社会组织的最大特点就是对上承担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责任,对下承担领导和推动基层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组织既是国家治理的执行者和落实者,又是基层治理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具有鲜明的制度导向、效能导向和问题导向,枢纽性是社会组织最本质的特点。第二,社会组织具有融合性。在中国城市化和乡村振兴的进程中,社会组织和农村社会形态的融合体是乡村振兴的有力平台,是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社会组织是城市社会治理与农村社会治理的融合体,不同于城市治理,它在城市治理中增加了乡镇、城乡接合部等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元素。社会组织也不同于传统农村治理,虽然它涉及传统农村治理。因此,社会组织是融合城市、半城市、农村等领域的新型治理形态,具有融合性。第三,社会组织具有区域性。社会组织具有流动性、多元性、开放性、网络性、整合性的特质,社会组织超越了行政单位、独立系统、基层社区等相对封闭的治理空间,是以设区的城市为基本单位,是对区域范围内的机关、单位、农村、社区、学校、楼宇、园区、市场等空间的统筹、协调和整合,同时延伸到区、街道、社区等基层社会,是一种区域性的整合治理和网络治理,具有区域性。第四,社会组织具有前沿性。随着现代化、信息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产业、新业态在市域快速发展,社会矛盾与风险已明显向市域转移、积聚,市域是各类矛盾风险的产生地、聚集地,是社会矛盾风险排查化解最直接、最前沿的治理层级,社会组织是推进社会治理和基层治理的“桥头堡”,处于最前线位置,具有前沿性。

2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难点

2.1 认知困境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历史时期,社会组织是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的一支必须加强的力量,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也日益增强。但不少地方的社会组织仍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甚至认为这是对社会组织的管控。尽管当前基层政府领导对于社会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已经进一步加强,但是相当一部分社会组织负责人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表现在实际工作中等待、观望、拖拉的党建工作态度明显。

2.2 组建困境

自发、自治、灵活、自愿等特点决定了社会组织的党组织组建存在相当大的难度。除了民非、基金会和部分社团组织外,绝大多数社会组织都是松散型的,流动性大,群众性特点明显。相当数量的社会组织主要实行以章程为核心的会员制,专职工作人员中党员数量极少,日常工作上除了举办年会等大型活动,会员互相交流机会较少,造成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相对于其他党建领域呈现出组建率低、覆盖率低的“两低”特点。

2.3 体制困境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难以推进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组织党建主体不明确,多头管理,实际上就是无人管理。虽然2015年出台的《關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中明确指出:“健全工作机构。县级以上地方党委要依托党委组织部门和民政部门建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构,已经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构的,可依托党委组织部门将其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构整合为一个机构。”“地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由省、市、县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构统一领导和管理。”但由于现行规定中没有对社会组织中党组的组建条件、成员构成、活动开展等提出具体统一的要求,导致实际操作流于形式,难以践行。在实际操作中,多头管理还是常态,管理交叉错位、组织上隶属关系不顺的现象仍然存在。

2.4 保障困境

缺人、缺资金、缺场地是目前地方社会组织党建面临的普遍窘困,虽然政府从制度层面对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进行了规定,但现实中保障条件的不足让制度无法落地,又由于社会组织的非公性,社会组织对人、财、物并没有实际掌控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党务部门的重视程度和财政能力。社会组织工作中的党务工作者多数都是兼职,党建业务不精、专业性也不强,而且投入党建工作的时间也有限,他们接受的业务培训多,接受的党务培训少,工作岗位流动性又强,导致社会组织的党务工作者队伍缺乏生机、缺乏活力。在各类社会团体中,亟待筹建一支具有较强党建业务能力、结构合理、资金数量丰富等特点的党务工作专门技术人员队伍。

3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升建议

3.1 主动孵化培育,把握社会组织党建主动权

社会组织的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战斗堡垒,其主要发挥政治核心功能。在整个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和成立基层党组织,这是增强党员的先进性和履行执政职责的必然需要。当前,社会组织中的基层党组织至少具备四个基本职能:引导政治方向、搭建畅通民意平台、推动整个社会组织良性发展、团结和凝聚人民群众。要充分发挥这些功能,党委、政府必须更加注重对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其作用的发挥,把握好社会组织的主动权,用不同于传统的社会组织制度体系的建设理念和思维,把社会组织的服务优势、专业技术优势和党的组织优势充分结合在一起,把社会建设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结合在一起,破解社会组织党建难题。比如,进一步加大主动孵化力度,加大政府對社会服务的购买力度,激发社会组织党建活力。

3.2 增加内在动力,发挥社会组织党建引领力

要想社会组织有序健康地发展,必须增加其内在发展的动力,如何促进社会组织自觉地加强党的建设工作,为整个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内在推动力,需要党建主动发挥引领作用。主动地研究构建各类社会组织的党建业务工作管理体系,解决各类社会组织中有关党的领导作用发挥以及其他有关社会组织日常运行的职能稳定性等诸多方面的复杂问题,强化党在整个社会组织工作中的整体领导作用。建立“共建共享”工作机制,实现党的政治建设理论体系共学、业务管理工作体系联帮、党务工作体系共建,促进社会组织的政治建设和党建管理工作水平提升之间的良性合作交流。要把社会组织党务骨干建设作为核心,以人的建设带动组织的建设,把骨干的价值、组织的价值通过党建输入社会组织之中,由此获取价值引领、组织规范和体制支持。

3.3 凝聚社会力量,强化社会组织的参政认同

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鼓励城乡社区优秀党员干部继续竞选担任社会组织主要工作负责人,把农村和城镇社区具有群众性的一些社会组织中的社区优秀党员全都吸收进来,增加社会组织参政议政的机会。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基本理论培训和党性修养,把社会组织骨干纳入党的建设大潮中,增强向心力、凝聚力,提升社会组织建设质量。创新党建教育工作保障机制,切实落实党内教育资金使用保障,强化各类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阵地的组织建设,畅通党内思想交流与党外沟通的重要渠道,在各类社会组织和党的机关传统基层组织之间构建起“交流思想、增强信念、促进党建”的有效沟通桥梁。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进行社会治理的党建工作的载体作用和主导作用,真正有效地直接推动新型社会治理的工作重心不断地向下移,实现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和居民社会自治的良性协调互动,从而大大增强对新型社会组织的公民政治地位认同和公民社会自我认同,提升社会组织党建水平。

3.4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指导服务

全面提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加强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是关键。一是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标准,选优配强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推行社会组织党员管理层人员和党组织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坚持专兼职结合,多渠道多元化选用,建设党务工作者队伍。加大党员发展力度,把优秀从业人员纳入党组织选拔视野。二是创新党员发展机制,实施“双培”工程,采取群团“推优”、党员结对、跟踪培养等措施,把社会组织的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社会组织业务骨干。三是针对从业人员流动性强的特点,深入了解、密切关注职工群众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持续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服务能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4 结束语

此外,党建在社会组织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发挥的作用以及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不同阶段与党以及党建的关系都存在阶段性的殊异。其中的关键是党如何在“引领”和“服务”之间保持一种比较平衡的状态。在党的宗旨的指引之下,保障社会组织的成长和组织化的功能,使社会组织具有较为充分的、独立的发展空间。社会组织的党建社会工作提供了一种阶段性的耦合尝试,党建作为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一种路径,尚需要在探索中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建构。

参考文献

[1]丁晓强,黄亚玲. 新时代党建引领社会组织融入社会治理的新探索——关于平湖样本的调查考察[J].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9(7): 8-13,7.

[2]沈蓓,绯叶雷. 困境与突破: 社会组织党建的现状分析及路径探索——基于江苏常州的实证研究[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6): 73-76.

[3]刘鹏,孙燕茹. 走向嵌入型监管: 当代中国政府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新观察[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4): 118-128.

[4]张燕红. 基于地方实践的社会组织党建创新研究[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4): 102-113.

[5]汪兴福. 推进新时代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基于安徽省的调查与思考[J]. 社会治理,2018(3): 78-84.

[6]葛亮. 如何提升社会组织党建的动力——从单位党建到社会党建[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7(6): 28-33.

猜你喜欢

工作
我的工作
养工作比换工作更重要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