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共育提升智障学生洗碗能力

2022-06-16蒋苏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6期
关键词:智障学生家校共育

蒋苏萍

【摘要】通过学校教育与家庭训练相结合,以洗碗为例教会智障学生掌握生活技能,提升智障学生在学校、家庭中生活自理能力。经过训练前后对照,发现智障学生在洗碗能力方面的进步,提升了生活适应能力。

【关键词】家校共育;智障学生;学习洗碗

生活自理能力是个体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及生存能力的具体体现,是个体得以适应环境,独立发展的开始。智障儿童由于智力损伤,掌握生活自理活动有困难,而且自理损伤程度越重,掌握生活自理活动困难越大,并且需要进行专门训练。与此同时,智障学生在认知、动作或者是情绪行为方面存在的障碍,使得他们在学习这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方面的技能时会面对很多的困难。这些困难所造成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缺失,不仅给学生家长、老师等日常生活的照顾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更严重降低了智障学生自身维持生存,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智障学生生活自理的能力,为其良好的社会适应做准备。

一、研究对象

所带智障班级共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9人,女生1人,情况各不相同。全班学生中有9名学生是自闭症,一名学生唐氏。其中一名学生兼有癫痫;一名学生伴有多动倾向,情绪波动大;一名学生兼有脑瘫动作缓慢;部分学生会受他人情绪影响,有时候波动较大。在能力上差异性较大,有学生各方面反应较慢,有的理解性较弱,基本属于中重度智障学生。

学生的自理能力相差较大,能力较好的学生能够旋转收碗,具有一定力量和灵活性,能够熟练运用水龙头和使用碗;能力一般学生具有操作和动手能力,但是并不能够熟练运用;能力较弱的学生在旋转、拿稳和倾倒上需要加强。因此,对于全班同学分成三层:A层同学能力较好,主要掌握完整的洗碗步骤,并且能够使用洗洁精清洗碗;B层同学能力一般,主要是学习用手或者抹布将碗擦洗干净;C层同学能力较弱,主要是完成清水冲洗碗,将碗中杂物冲洗干净。

对不同层次同学能力,按照层次不同分析需求。如下表1。

二、前期评估

班级学生的能力差距较大,在同一劳动中可能每个学生的要求都会有所不同,需要实际考虑各个学生之间的差异。学习洗碗的过程就需要以学生自我的发展需要为主要出发点,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学生的发展中寻找闪光点,增强自我成就感。如下表2。

三、训练过程

将洗碗过程分步骤简化如下。

按照学生程度不同,分别确定不同的训练内容。A层学生能力较好,在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注重基本能力的练习,然后增加生活的实用性,最后在熟练性上加强。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己用清水清洗碗,那么就加入了工具的使用性,让学生练习使用抹布将碗内外都能够清洗干净。在使用抹布的过程中,训练熟练地旋转手腕以及双手的配合能力。在熟练后再加入洗洁精,因为在使用洗洁精的过程中注意一个安全性,一般都需要在老师的监督下完成,学会使用量的多少,确定冲洗的干净性,在整个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

B层学生能力一般,主要是注重基本能力的运用。有部分同学是有能力,但是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或者是没有耐心,这时候不仅仅是在练习洗碗还有更多的是行为的矫正和耐心的培养。比如,有学生有玩水和喝生水的习惯,那么我们在洗碗之前就会播放正确操作视频,让学生先有一个正确的操作模式,然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按步骤过程化讲解。在动手之前先用语言提示,有了图像和声音的指示,学生犯错的机会就会减少。

C层学生能力较弱,基本能力掌握不太好,有时候在旋转或者打开的时候手腕不太会用力,还会存在一个听指令能力较弱,注意力分散等问题,在操作上有时候需要手把手辅助。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更注重如何消退辅助,并让学生自己熟悉掌握冲洗的步骤。

我们不仅仅是在学校里加强洗碗的练习,还加强了与家长的联系,结合学生目前具有的能力,近期需要练习的主要动作交代给家长,让学生在家庭中增加练习的机会,也把洗碗与生活相结合起来,真正把能力运用在生活实际中。

四、效果评估

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同学在洗碗能力上有了较明显进步,通过对家长的访谈与在校能力评估,同学们在不同项目上能力皆有提高。A层同学基本上都能够独立使用洗洁精洗碗;B层同学在手腕旋转,双手配合等动作上灵活性和持久性都有所进步,能够使用抹布清洗碗的内外等;C层同学在个人的清洗上有所好转,单一的倒、拉、放和关动作能够完成,能够完成简单的冲洗。如下表3。

五、讨论

智障學生的主要学习是在学校内完成,学校也能够指导家庭延续教育,在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方面家庭则是一个主要生存的环境。在学校练习掌握以后需要在家庭生活中实践操作,通过教学视频的指导实现了学校与家庭的一致性。教师为不同学生提供个体发展的个别化教育指导,同时为家庭教育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支持,对于训练效果提出改善的意见和建议。

家庭参与教育训练成为新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家长是“家庭适应”领域内容的最佳教育者,生活自理能力的运用首先就是在家庭中运用,因而较易在家庭常态环境中进行功能性的个别化教育训练。

在智障学生中,主要是基础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主,根据学生自身适应能力的优劣,适当发展工具性生活自理能力。学生在生活自理能力加强之后,能够提升生活的自信心。生活自理能力是智障学生使用社会、独立生活的重要手段,需要更多不断探索方法和手段,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他们能够顺利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文京.弱智儿童适应性教育再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3(5):19-23.

[2]郭兰婷,单友荷,张惠开等.影响学龄儿童适应行为的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4):207-209.

猜你喜欢

智障学生家校共育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智障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浅谈美工教学提高低年级智障学生精细动作能力
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看法
生活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
家校共育势在必行
优化仿说句子训练,提高智障学生说话能力
高年级智障学生职业准备教育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