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学科站位,赋能素养落地
2022-06-16
本报综合消息 5月7日下午, 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王琳珊名师工作室举办的第二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线上解读系列培训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顺利开展。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主讲,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英语教研员、广东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琳珊主持,参与观摩学习的中小学英语老师达1.7万人。活动旨在在新课标解读培训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我省中小学英语教师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内容,提高思想认识和站位,以素养立意设计教学,推动学科育人价值深度实现,助推我省义教英语课程高水平实施与高质量发展。
龚亚夫讲座题为《超越学科的站位高度,能做成事的教学设计—我理解的新课程改革》。龚亚夫从新课标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整合提炼出了四个核心问题:一、核心素养的构成与特点;二、核心素养的形成与过程;三、以什么作为教学的中心;四、是否遵循程式化的步骤,并围绕这四个核心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为一线教师解困问难。
一、核心素养的构成与特点
关于核心素养的构成与特点,龚亚夫指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三要素,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交叉、互为一体的,具有整体性、融合性的特点。教师在素养立意设计教学目标时,切忌割裂看待三要素的培养,要有融合与整合意识,明确英语教育核心价值与语言表达交流不仅包括语言与行为,还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处事能力。为此,进行英语课程教学实施,要有超越学科、超越教材和超越课堂的意识,设立多元育人目标,时刻审视我们的教学行动:我的学生应该发展哪些核心素养、学生能做什么才算体现核心素养、在什么情景下完成何种任务活动才能发展这些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的形成与过程
对于核心素养的形成与过程,龚亚夫指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养成与培育的过程,不是一个“告知、阅读、定义”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学生自身体验、体会的过程,是经由学生在各种真实情境中通过实践运用、完成各种任务、通过不断尝试做各种正确的事情过程中,逐渐形成品格、思维方式,发展解决问题能力来实现的。为此,教师组织學生开展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活动,不仅仅是靠问What、Why、How类问题来达成,要关注“本质性的问题”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强行灌输自己认为的正确观念,而是要培养学生自己的审辨思维能力,围绕话题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推断、质疑、区分事实与观点等思辨能力来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真实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以什么作为教学的中心
关于以什么作为教学的中心,龚亚夫提倡以“任务(Task)”作为教学核心抓手,将每个任务作为一个微缩的课程目标。教师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来统帅大观念、项目、任务和问题,把任务贯穿整个教学,通过设计多元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通过任务完成检验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做事情,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格、发展思维品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否要遵循程式化步骤
教学是否要遵循程式化步骤?龚亚夫指出,学习理解、应用实践活动和迁移创新三者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交互、融合、循环的。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是在学中做、做中学,教师应该思考聚焦于教学的具体实施路径。他提出教学实施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按照话题内容选择任务,另一种方法是按照任务选择适当的话题。龚老师建议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了解儿童品格和思维的发展,基于此对教材进行适当改造利用,鼓励教师大胆地使用补充资源,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真实多样化的语言资源。
此外,龚亚夫教授结合案例详细解读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使用与实施,同时,他指出任务型语言教学不是“唯一的”教学路径,教无定法、教学有则,教师要有高站位,以素养立意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具体的教学任务,在凸显英语学科教学特点的同时,发展学生能力与素养。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研员、广东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琳珊老师对本次活动作总结发言。她对龚亚夫老师的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她期望广东义教英语教师以本次学习为基础,继续聚焦深入学习新课标、钻研新课标,领会课标精神要义,做到乐教善教,学用结合,主动以课标的新理念、新要求指导教学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身践行新课标精神与理念的能力与水平,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事业作贡献。
广东省各地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师认真参与了本次学习培训活动,相信在专家的指引以及各地学科教研员和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定将以更饱满的热情、超越学科的站位深耕一线,在英语教育实践中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实现学科育人价值,启智增慧,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推进广东英语教育均衡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摘自“广东教育学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