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新时期高校教材建设发展浅析

2022-06-15唐然坤毕克成王凤林

教育现代化 2022年24期
关键词:纸质互联网+教材

唐然坤,毕克成,王凤林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湖北 武汉)

2019年12月16日,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针对普通高等院校教材建设改革,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管理办法》(教材[2019]3号)。《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管理办法》的印发说明了当前高校教材面临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也对高等教育如何与时俱进地编教材、审教材、选教材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刻解读;同时提出高校教材建设要坚持继承创新,既要汲取已有成功经验和做法,又要不断推进理念、内容、方法等改革。2020年,教育部关于 “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高校人才培养、思政工作、科技创新情况介绍中提到,我国人才培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历史性跃升,在高校课程建设水平全面提升(特别指出了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五类“金课”)、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变革。

国家教材委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高奇教授发布的《加强高校教材建设,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一文提到,要推进高校教材建设,必须发挥高校与出版社在教材研究、编写与出版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将教材编写确认为高校与出版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职责与核心工作。具体要做到:一要夯实研究工作,提升新时代高校教材建设的专业化水平;二要组建编写队伍,提高高校教师参与教材编写的积极性;三要紧抓出版环节,加强出版社的主体责任[1]。该文深刻剖析了“学校-教师-出版社”三方在教材规划→编写→出版各环节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对教材的内容和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说明,特别指出要推动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加强“互联网+”时代最新网络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在教材中的应用,建立数字化教材试点实施基地,结合信息化背景突破创新关。

因此,“十四五”时期,新时代的育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推动建设良好教育生态,就必须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科学成才,高校教学模式也相应的需要创新。新时代,新信息技术手段的开发利用不可忽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线上教学的混合模式将主导变革与发展[2]。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无形中对高校教材的建设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校教材在出版物中的独特性也决定了教材的改革变化不能“随心所欲”,要高度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正是由于当前现代信息技术衍生的数字阅读同样对大学教学和学生阅读形式已产生不可抵抗的影响,考虑到高校教材受众人群和使用的特殊性,高校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教学资源创新、整合和利用的新方式。

一 高校教材建设要求

高校教材多为基于教学目标,系统地反映学科内容,其主要目的是服务于高校教学事业,另外可供行业人员参考使用。教材内容要求更具科学性、权威性,结构要求具系统性、关联性,要求知识具有深度和广度。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求教材具有开放思想,引导学生科学发散思维的培养,及时了解学科新形势、新变化。

传统纸质教材具有系统性、科学性、阅读深度强优点,同时还具有更新慢、内容过于固化、图表单一死板、互动性差等缺点。随着数字阅读的推广,就当前高校大学生数字阅读行为增多,数字阅读存在媒介移动化、途径多元化、内容生动化、交流互动化等优点的同时,还存在阅读时间碎片化、阅读程度浅显化、内容非权威等“硬伤”[3]。

基于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求以及数字阅读和传统纸质阅读的特征分析,纯粹的数字化阅读和传统的纸质教材阅读都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学习,两种形式的融合势必要进行。考虑到新时期教材要求和数字化阅读的影响,数字阅读不能代替纸质阅读,碎片化阅读不能代替整本书阅读。尤其当前MOOC、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已经出现并大范围推广,新形势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两种形式之间寻找科学合理的平衡机制。因此,当前各大高校陆续推出特色鲜明的“互联网+教材”,或称为“一体化教材”。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互联网+教材”(职教云课堂)的出版经验,对新教材的出版建设进行分析介绍。

二 “互联网+教材”出版建设分析

(一) 教材内容更新

教材内容更新主要包括原有内容更新和新思维拓展。内容更新并不是盲目地全部求新,而是要在遵从主流理论思想的前提下,积极拓宽科学方向。这就要求原有内容更新要敢于打破传统,更新相关内容,而不是屈从“权威”,当然这一切要以主流科学性为准,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这就要求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编委会人员的设定,既要有权威专家又要有一线教学的教师,以做到取长补短、查漏补缺。另外,教材内容更新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变化,当前人才培养更多地要注重过程性和思维性,因此新思维拓展要求教材反映一定时期的最新研究方向和观念理论,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推广创新内容的逻辑思维过程和发散思维的培养,一味地填鸭式教学培养的注定只是“模式化”的学生,例如教材内容中的情境设计、过程设计、三维展示等。同时,新技术新平台的加入使得新内容资源可以得到及时更新,因为只需要更换纸质图书二维码/AR码和管理平台的后台内容即可。

(二) 新技术应用

“互联网+教材”要做到纸质教材和数字技术的融合,最重要的就是新技术的使用。当前常用的手段就是通过在纸质图书中加入二维码、AR码引入动态图、音频、视频、VR/AR技术进行交互式教学,以弥补黑白纸质教材在表现形式方面的不足,使得书本知识不再枯燥,寓教于乐。当前此类应用已经日趋成熟,尤其在有声读物、科普读物方面已经获得成效,例如有声读物四大名著、有声读本《武汉的鸟》等。特别要提到VR/AR技术在科普读物中的应用获得好评,例如《有趣的透视立体书》和《失落的埃及艳后》等。

同样VR/AR技术在大学实操性要求较强的课程和模型要求较高的课程方面也得到大力推广,例如化学VR实验、VR物理课程、工程施工课程等。以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互联网+教材”《主体结构工程施工》为例,以纸质图书为端口,通过手机等设备扫描AR码后可随时随地进行视频、三维模型等内容的观看,同时进行笔迹记录和疑问在线解答等(图1)。

图1 “互联网+教材”《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操作示意图

(三) 资源整合和途径交互

“互联网+教材”设定的基本理念就是资源共享和途径交互,利用新媒介条件的便捷性,做到多学科内容交叉和多途径传播方式互动交叉使得教材与教学多媒体资源达到有效衔接和充分整合。当前各大高校均在建立MOOC、多媒体教室、数字图书馆、远程授课、精品课程等资源库,多种资源库之间必然有内容的重复和各自的侧重方面,比如MOOC侧重视频等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室注重视听,数字图书馆侧重电子资源查询,远程授课侧重线上教学,精品课程资源侧重资源共享,但不同的资源之间的衔接较弱,相关内容不仅存在不吻合甚至存在知识体系不一致的现象,同时不同资源的交叉引用和交互使用均较弱,这势必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若以“互联网+教材”作为汇总端口,以“一点对多点”的方式进行多种资源的交叉使用,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图2)。

图2 “互联网+教材”资源整合示意图

(四) 交互式数字教学平台

“互联网+教材”在完成纸质图书出版后,达到初步融合功能。纸质图书就像一个“客户端”,将教材与教学多媒体资源进行了合理衔接和共享。当然,如果教学资源整合到一定程度,“互联网+教材”就可以进化为电子教材,从而升华为数字教学平台(APP),从而达到纸质教材和数字平台共同发展、线上线下共融合的成果。当前新冠疫情影响的大环境给我们以启示,未来新教材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侧重在线教育的交互性。教学以致教材不再仅仅是数字化或者整合,要以人为本,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体现交互式教学的优势。这种交互模式包括多方面,比如内容互动、资源互动、教学互动、平台互动、过程互动等方面。下面以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针对建筑工程专业在“互联网+教材”基础上建立的“职教云课堂”为例(图3)进行具体介绍。

图3 “建筑工程专业”职教云课堂平台示意图

“职教云课堂”采用“教材+平台管理”双效发展的模式,最终形成线上教学、线下AR教材、课堂外资源的功能一体化的数字教学平台。“职教云课堂”功能模块包括多方面具体包括:课程、资源、考试系统、备课系统等,“课程”和“资源”包含电子教材、纸质教材整合的相关的在线资源及整个课程建设的相关内容,在云课堂可完成师生在线教学、交互答疑、难点反馈和远程指导等操作;“考试系统”可用于线上考试、线下考试辅导、试卷库和试题库浏览和考试成绩管理等;“备课系统”则针对教师备课的数字化操作,有利于课后整理和课程资源的数字化。另外还有“个人中心”等操作模块,主要针对不同用户进行个性化和权限设置,例如教师、学生、管理员等不同职能的不同功能设定,体现统筹工作和个性化办公,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互联网+教材”的应用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增加了教材的附加价值和经济性,双重信息空间中的内容互相补充,大大扩展了图书承载的信息量;其次,赋予图书动态性、交互性、趣味性,使读者全方位观察和阅读,吸引读者互动以体现交互式教学的优势;其次,增强了图书的实用性和拓宽了专业知识面;最后,AR等新技术的应用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图书内容和技术内容的版权保护,通过后台管理和权限设置等手段,可对海量网络知识的乱用和纸质图书的盗版进行有效遏制,符合当前国家倡导版权保护的要求[4]。

三 存在问题及建议

虽然近年来各大高校和出版单位“互联网+教材”建设活动如火如荼,但是新教材和教学平台的建设依然暴露出相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内容重视程度、新技术使用程度、资源整合、后续平台开发等方面。因此,针对不同方面的问题应该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 过多依赖新技术,忽视内容重要性

在新技术推动下,新教材的种类不断增加,部分出版社过度追求新技术的实施。从出版物的核心影响来看,任何情况下都要谨记“内容为王”,不管是数字图书、纸质图书还是平台教学,内容的权威和好坏一定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一切技术都是辅助手段。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互联网+教材”的核心是教材,教材的本质是支撑教学,技术手段等只是外部影响因素,切记“舍主求次”,忽略核心发展要素。

(二) 过度追求技术种类,与内容关联性较差

新技术的使用对高校传统纸质教材短板的弥补毋庸置疑,可以增强内容的拓展性、创新性、生动性,引导发散思维,但是部分教材设定“满书尽是二维码”,增加内容有“喧宾夺主”之势。新教材的结构框架首先要符合逻辑思维的设计,重视结构性,主次合理,衔接紧密。新技术类型应该是贴合内容的最佳方式,而不是为了尽可能多地使用新技术,要避免盲目性。

(三) 教材建设不同职能工作脱节

当前一部分“互联网+教材”基本达到教材融合设定的初衷,但是其存在资源整合不深入的缺点。这是由于教材编写团队没有对学科相关教学资源进行彻底的整合和管理,资源冗余和缺失仍是最大问题。同时,高校很大程度上未在教材基础上进行后续平台和各种教学资源的衔接建设,导致“教学-教材-平台”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正如国家教材委委员高奇教授主张的“学校-教师-出版社”三方在教材规划→编写→出版各环节的责任和义务,“教学-教材-平台”三者对应的正是“教师-出版社-管理人员(教学平台)”。这正体现了教学编写团队、出版团队、学校平台多方面的权限不清晰,职责和义务未能很好明确。

(四) 资源整合不深入,缺乏统一协调

目前,不同学校在教材立项、课程改革、实验实习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面通过支持资金、设立科研小组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这其中不乏同一成果为了不同的验收衍生出多种“互联网+”成果,当然这其中必然有意义重大的针对性成果。另外,很多新教材建设属于“单打独斗”,系统性不足。针对这些现象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改革,坚决避免处处皆为“互联网+”,涉及到不同部门则需要统一协调。另外,教材建设必然涉及不同学校的同一学科或者同一学校的不同学科,根据学科建设的特殊性,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教材的系统性,进行平台资源统筹,同时考虑教材的系列规划出版,以可行性为前提进行统筹。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数字阅读的广泛发展下,高校“互联网+教材”的建设创新是时代的产物,是符合新时期高等学校教育创新要求的教材。因此,作为高校出版社的编辑根据自身的职能,服务高校教学、服务出版建设,积极探索纸质教材和新技术的融合发展途径,以“互联网+教材”的模式既使传统教材重获新生,又避免数字阅读在学习效率方面的弊端,最终达成“线上+线下”互联共通和交互,以满足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各种业务发展需求,为培养多样化人才提供更加全面、更强大的信息支持和技术保障。另外亦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科普读物、大众读物等方面举一反三,摸索新的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纸质互联网+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全媒体时代纸质图书出版思考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