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2-06-15张成雷张成茂庄申乐田相克刘佳佳

教育现代化 2022年24期
关键词:机械类创新型产教

张成雷,张成茂,庄申乐,田相克,刘佳佳

(1.临沂大学 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山东 临沂;2.山东龙立电子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指高校以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联合校企合作的教学资源实施柔性化课程体系、多元化合作机制、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等办学,建立的一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它是一种追求办学质量,注重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打造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注重人才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的“校-企-人”三方共赢的发展路径[1]。

大多具有高学历的高校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工程实践背景,在现阶段下,缺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等工程技术人才必备的素质的培养和锻炼,缺乏现代化企业生产、科研、设计、制造、组织管理等工程经验[2]。而具有丰富实践的工业企业工程师、研究员因人才引进门槛而与大学教师越行越远。大多数高等学校没有专任的创新创业型教师,有的也大多是有辅导员兼任。同时,高校教师的职务职称晋升体制、教学科研激励奖励机制、评教机制而又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引进和培养背道而驰[3]。

传统的人才培养存在着手段单一,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不够精准等,特别是教学方式的传统,学校教师理论或实践能力存在短板等问题需要解决。如何构建持久高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让培养的高等职业专业人才适应和满足中国职业人才需求,是高职工程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4]。作为一种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的模式,具体是指以特色骨干院校和优质专业建设为契机,持续推进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改革,实现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于一体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之办学模式。

一 在辩证观引导下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是培养国内紧缺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依托高新企业共同开展机械类专业教育及新工科融合教育,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提升地方办学服务贡献能力,实现高校跨越式发展、创新型企业驱动发展和学生订单式人才培养,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工程人才[5]。在新工科背景下,我们将重新审视校企协同育人长效合作之间的关系,构建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和实践,辩证地分析二者的作用,既要主次分明,更要协同推进。为此,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 以产出为导向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依托高校职教中心和高校合作的多家企业,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标准,实施“双元”育人。紧跟机械产业发展前沿,联合深度合作企业共同开展调研分析,动态纳取机械类新技术、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共同制定符合岗位双标准,建设”山东制造”经济特色的机械类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打造有特色、实践型教师队伍,创建校企协同交叉培养机械专业人才的新机制,并实施运用以推进机械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化培养。

(二) “1+1+1”技能融入校企协同育人培养

为保证学生高质量就业、创业,结合新经济条件下“学用结合”的应用型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促进高校学生精湛初岗技能,对接企业人才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系统规划“1+1+1(专业理论课++工作室+顶岗实习)”技能融入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6]。为保证机械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稳定性,依托“1+1+1”技能制度,对接职业标准,开展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的建设,打造一只符合”校企深度融合”方式的新工科专业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新形势下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的更新换代升级。

(三) 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存在问题

传统的产教融合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有的办学资源为基础,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学条件,采取各种措施加快教学改革步伐满足行业需求的培养模式,但学校和企业由于缺乏足够的交流与合作,校企合作不能深度融合[7]。新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模式则是以特色骨干院校和优质专业建设为契机,持续推进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改革,实现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于一体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之办学模式。

目前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市场和岗位的需求,需要岗前培训和技能培训,不具备与岗位相适应的知识与能力。本文提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专业创新型人才,打造一支能实践教学、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工程人才。

二 构建“三阶递进”融合的产教研融合模式理念与运行机制

“三阶递进”是指根据招聘企业根据企业发展或实际生产任务的需求设置岗位,提出培养“以产定学,以学导创,产学合一,创以提升”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机械类应用型与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满足合作企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8]。在此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立体化”的优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培养专业创新型人才,推进创新型工科人才的教学改革。如图1所示,为“三阶递进”融合的产教研融合模式理念与运行机制框架图。

图1 “三阶递进”融合的产教研融合模式理念与运行机制

其中,校企协同的产教研融合建立“产学研”科创中心,组建多个“产学研”小组,依托科创中心,实现高校与企业教学、科研、实验室及工厂资源的高度共享,校、企、师生共研创新产品,申报相应的实用新型或发明专利。

三 基于“多维度立体化”教学资源,构建面向产学创融合的“一二四五八”驱动的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

相对来说,机械类专业属于传统工科专业,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向成果导向不精准,迫切需要重构全方位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打造“多维度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制定符合高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将成为机械类人才培养的关注点。“多媒体多维度立体化”教学资源的整合开发建设和应用,解决了过去教学资源零碎分散、针对性差的问题。从而有力支撑了高质高效的课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双创意识[9]。基于“多维度立体化”教学资源,构建面向产学创融合的“一二四五八”驱动的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框架

四 开展双创”教育实践有机融合模式,打造基于四位一体的机械类产教协同教学方法手段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将“双创”教育实践有机融入机械类专业建设中,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社会实践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增加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内容,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实践能力,为学生适应就业、创业与行业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双创能力的培养在本专业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培育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和胆识为起点,提倡创新思维与主动意识为突破口,打造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职业技术人员。在培养过程中,运用教学维、方式维和发展维等方法,构建并实施了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理论+实践”“实训+实战”于一体的“四位一体”机械类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使双创贯穿于整个协同育人人才培养环节。如图3所示,为基于四位一体的机械类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图。

图3 基于四位一体的机械类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

五 结语

校企协同育人是当前社会形势下的一种必然趋势。通过分析山东省内高校和企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诸多问题,从促进就业与创业能力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探索最大程度实现经济新常态下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策。当前山东省对创新型、应用型工程人才的渴求,需要高校应该不断调整自身的育人模式,以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变化,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出发,探索最大程度实现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和对策。

在实际应用方面,面对当前省内经济社会发展中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本课题通过借助高校和企业开展协同创新计划的良好契机,对相关的高校进行调研,总结职业教育建设过程中专业及其培养机构在产教融合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经验和不足,探索提升职业教育的协同创新模式和对策,为企业和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以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机械类创新型产教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机械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定量分析计算若干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