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群建设

2022-06-15刘俊娟赵营颖肖俊生

教育现代化 2022年22期
关键词:信管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型

刘俊娟,赵营颖,肖俊生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一 引言

课程群建设是我国高校专业建设的基础,为适应社会对于高层次、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发展形势[1],确立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科专业的课程群建设应当以学生应用技术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合理设置培养方向和课程体系。为此,我校信管专业以《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核心,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一核两翼三点四线”递进式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群。

二 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课程群建设特点及要求

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以社会服务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2],实现以就业技能培训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专业技术能力,快速适应社会发展。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群建设的特点及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认清课程群建设的立足点,明确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课程群的培养目标;二是理清课程群内相关课程及知识点的连接关系,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教学计划;三是课程群的建设过程是一个动态系统,课程体系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学情及教师队伍的变化、培养目标的变化等进行动态调整[3];四是课程群建设应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实践的能力;五是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教研团队是课程群建设及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支撑;六是突出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课程群的建设应充分结合信息化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将教育信息化融入到课程群的建设过程中。

三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群体系结构

(一)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群架构

为了配合和支持河南中医药大学信管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形成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支撑,以及满足信管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相关性、理论与实践的相关性等人才培养和发展的要求,构建了“一核两翼三点四线”的递进式课程群架构,如图1 所示。

图1 “一核两翼三点四线”递进式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群架构

“一核两翼三点四线”递进式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群架构以《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核心,以管理类课程和技术类课程为两翼,以管理视角下的信息管理、技术视角下的程序设计与开发和技术视角下的数据分析为三个主题点,以信息管理子课程群、基础程序设计子课程群、Web 应用开发子课程群和数据分析子课程群为四条主线,整体按照从“信息管理”到“信息系统”再到“系统工程”逐层递进的方式构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群的结构,并落实到具体的课程。

(二)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群体系结构

综合考虑以上四个子课程群的作用和特点,河南中医药大学信管专业按照循序渐进的培养原则,将不同课程群的培养要求面向大学四年八个学期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分解,形成如图2 所示学期递进式培养的课程体系结构。

图2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群学期递进式培养的课程体系结构

图中1 类课程为必修专业基础课,2 类课程为必修专业课,3 类课程为限定选修专业课。值得指出的是,同一课程可能在不同的子课程群中同时出现,这也体现了四个子课程群之间以及群内课程的设置具有相关性。

四 群内课程关联结构

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群的建设过程,不能将每个子课程群内的每门课程视为一个个相对独立、完整且边界清晰的知识单元。为了培养学生学科间知识的交叉融合和综合应用能力,分别围绕信息管理、程序设计与开发、数据分析三个主题,组建信息管理、基础程序设计、Web应用开发和数据分析四个子课程群,并在课程群范围内,互相联系几门课的教学目的和课程单元知识,以教学团队的形式综合考虑教学内容,从而克服知识点的重复和调控不衔接的问题。

如图3 所示,子课程群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每个子课程群的内部课程呈现一种递进式的关系,同时不同子课程群之间又通过关键课程进行关联,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这一核心课程进行汇聚,逐步形成对信息数据管理和信息系统开发等知识体系的积累,并最终通过《软件工程》课程实现系统开发技术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

图3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群内课程关联结构

五 课程群建设改革

作为信管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课程信息化建设和工程实践课程的建设是两个重点。

(一) 实施信息化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后疫情时代”关于在线课堂的开展及过程控制的实施和研究[4]对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信管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群建设应当结合后疫情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积极实施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5]及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改革,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信管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群信息化改革依托于学校教务系统和专业所在院系的教学云平台,实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群的信息化改革。群内所有课程均开设专门的课程网站,实现课程资源的在线共享和下载,课程通知的实时发布,课程作业的在线发布和批改等;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教学材料的在线提交和检查,教学运行状态的实时更新等;对教学质量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毕业设计、评教成绩等数据的汇总和分析等;借助“课堂派”等课堂互动软件进行课程教学过程的在线考核和控制。

(二) 开设集中实训课程,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训练

信管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群的建设需明确专业定位,减少不同课程的内容重复,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由于专业的特点信管专业对实践教学的要求更为迫切[6]。因此开展实训课程,强化实践训练是应用技术型人才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信管专业面向工程实践以及各学科理论知识的应用,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群相关课程内容学习的基础上开展《Web 开发实训》《系统运维实训》《大数据应用实训》等集中实训课程。以项目为依托,面向工程实践,克服以往教学过程中单门课程设计只覆盖某门课程相关知识以及脱离工程实践的缺陷,从点扩展到面,从理论上升到实践,实现课程群内所学相关知识的全覆盖,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工程实践能力。

六 课程群建设的思考

(一) 关于课程群的建设

课程群的建设具有知识多元性、体系集成性、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其建设过程也是专业改革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7]。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群的建设受院系发展、专业特点、技术条件、师资队伍、资金支持、教评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有计划的实施。河南中医药大信管专业在明确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前提下,从“互联网应用开发”“数据分析挖掘与大数据应用”“网络管理与数据中心运维”三个大方向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群作为该课程体系下的重点建设课程群之一,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方向以及其他课程群的建设情况,对建设内容不断进行完善和扩充,结合时代特点和课程特色融入思政元素[8],重视课程团队的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教材库的建设以及课程的信息化改革,并对每个子课程群设置负责人,与课程团队负责人共同负责课程群的整体建设。这些措施为课程群的建设以及信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

(二) 关于教学团队的建设

教学团队是课程群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既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更要强调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开发[9],充分依托团队力量,探索多样化的科教融合发展道路,努力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实现以科研促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群在建设过程中为每个子课程群组建教学团队并设置负责人,组成由专业带头人、课程群负责人、一线教师构成的课程建设团队,并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快教学团队的建设。如定期举办教学观摩、集体备课、参加教学比赛等方式提升团队的教学水平,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化多样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团队教师高层次能力的学习和培养,通过人才引进和内部培养等方式不断扩充教研团队的规模,提高团队的教研水平;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开展日常教研工作和科研工作,以项目为依托、以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契机,成立面向不同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室。多样化的激励措施和培养方式,为课程群和教研团队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 关于学生对课程群建设的认识

课程群建设的最终培养对象是学生,在提高教师对课程群建设重要性认识的同时,有必要让学生通过课程群对所学专业知识体系有更深入地了解,为自身专业方向的选择和培养提供参考。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群对群内的专业限选课和专业必修课进行了合理的调整,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适当提高限选课数量,学生在明确自身专业方向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群内的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合理地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限选课,从而提高专业方向课程的连贯性和合理性。为提高学生对课程群建设的认识和了解,邀请学生参加信管专业建设和课程群建设大讨论,并将课程群建设与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相结合,通过开发相应的微信小程序、公众号和课程群网站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提高学生对课程群建设的认知度。

七 结语

课程群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专业负责人、课程群负责人、授课教师、教研管理人员以及学生等多方面人员的积极参与,明确细化培养方向,合理设置群内课程结构。其建设过程涉及从课程教学目标到课程授课内容再到教学设计、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一系列改革,将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改革过程必须分阶段建设、渐进式开展。河南中医药大学信管专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一核两翼三点四线”递进式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群,并做了一系列的探索,为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课程群的建设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信管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型
智能时代下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探索与实践
打造辽西技术型标杆案例 锦州城南新区7.2.4全景声影院
应用型院校信管专业基于企业驱动的教学改革研究
双创教育与信管专业知识体系的融合研究
互联网时代信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探讨
转型背景下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政课创新建设探讨——以西安思源学院为例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分析
基于工作流的水运应急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