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 年嘉兴市功能区噪声特征分析

2022-06-15浦国佳金雅薇苏营营马艳玲

电声技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年均值功能区环境质量

浦国佳,陈 辉,金雅薇,苏营营,李 莉,马艳玲

(浙江省嘉兴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 嘉兴 314000)

0 引言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增强,声环境质量已逐渐成为一个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指标[1]。噪声污染会干扰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以及休息。污染严重时,甚至会影响人类的健康[2]。为减少环境噪声污染,加强城市声环境质量的改善力度,全国很多城市都出台了噪声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条例,并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治理工作[3]。随着2021 年12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的颁布,噪声污染的防治工作更加明晰。在环境噪声治理工作中,对声环境质量现状的准确分析与评价,是十分基础且重要的环节[4-5]。

为掌握嘉兴市声环境质量情况,准确地为环境管理及决策部门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为降低噪声环境污染,进而为公众健康服务,改善生活环境[6-7],本文基于嘉兴市2021 年功能区噪声小时监测数据,对功能区噪声小时变化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探讨嘉兴市功能区的噪声现状与特征,进而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撑。

1 监测部分

1.1 功能区分类

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声环境功能区分为5 种类型,如表1 所示。

表1 声环境功能区分类

1.2 点位布设及监测方法

2021 年,嘉兴全市(包含嘉兴市区及县市区)共有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位50 个。其中,1 类区13 个,2 类区15 个,3 类区12 个,4a 类区10 个,未设置0 类区。功能区噪声监测点位每年监测4 次,每季度监测1 次,监测月份覆盖全年[8]。

监测仪器均采用1 型积分平均声级计,测量按照《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 640—2012)标准进行。声环境功能区每个监测点每次进行24 小时的连续监测,结果包括小时昼间、夜间的等效声级Leq,Ld,Ln以及最大声级Lmax[9-10]。

1.3 评价标准和方法

1.3.1 评价标准

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11]。评价指标为功能区噪声昼间和夜间的等效声级[12]。各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噪声限值如表2 所示。

表2 各类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单位:dB(A))

1.3.2 分析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1)各功能区监测点位按照小时等效声级分别统计昼间、夜间达标率。

(2)对同一类声环境功能区绘制总体时间分布情况时,小时等效声级采用对应小时算术平均的方法计算[9]。

(3)根据监测点位的监测时间,对各功能区按照季节进行划分以及数据统计,其中3 月至5月为春季,6 月至8 月为夏季,9 月至11 月为秋季,12 月至2 月为冬季[13]。具体地,将全市50 个功能区监测点位一年监测4 次、每次24 小时连续监测获得的数据,按照四季划分,统计24 小时分布变化。

2 结果分析

2.1 年均值情况

2021 年各区域功能区监测点位噪声年均值情况如图1 所示。嘉兴全市各类功能区昼、夜间噪声年均值未超过相关标准中规定的噪声限值(如表2所示)。除嘉兴市区1 类区夜间噪声年均值超过环境噪声限值外,其余县(市、区)各类功能区昼、夜间噪声年均值均未超过环境噪声限值。1 类区昼夜间、2 类区昼间以及3 类区夜间嘉兴市区噪声年均值均高于其余区域,2 类区夜间嘉善县噪声年均值均高于其余区域,3 类区昼间以及4a 类区昼间海盐县噪声年均值均高于其余区域,4a 类区夜间桐乡市噪声年均值均高于其余区域。

图1 各区域功能区监测点位噪声年均值情况

2.2 小时点次超标率情况

从小时点次超标率看,2021 年嘉兴全市各类功能区昼、夜间均出现小时超标。其中,1 类区夜间小时超标率最高为23.8%,4 类区昼间小时超标率最低为0.2%。

从各县(市、区)来看,嘉兴市区各类功能区均出现小时超标,主要集中于1 类声环境功能区,其中1 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夜间噪声小时点次超标率分别为12.5%和42.2%。嘉善县和海盐县功能区噪声小时超标情况类似,除3 类区昼间和4a 类昼间未出现小时超标外,其余各类功能区昼、夜间均出现超标,均为1 类区夜间小时超标率最高,其中嘉善县为17.2%,海盐县为20.3%。平湖市3 类区和4a 类区昼间、夜间均未出现小时超标,其中1 类区夜间小时超标率最高,为13.5%。海宁市和桐乡市功能区噪声小时超标情况类似,除4a 类区昼间未出现小时超标外,其余各类功能区昼间、夜间均出现小时超标,其中1 类区夜间小时超标率最高,均为23.4%,结果详见表3。

表3 各区域功能区噪声小时点次超标率

2.3 噪声的季节特征

2.3.1 全市总体情况

昼、夜间各功能区季节小时点次超标率情况如图2 所示。从季节变化情况来看,嘉兴全市昼间除秋季外,1 类功能区小时点次超标率高于其他功能区;除4a 类功能区外,春季各类功能区小时点次超标率高于其他季节。昼间小时点次超标率最高的结果出现在1 类功能区的春季,为15.9%。1 类功能区各季节小时点次超标率整体均较高,超标范围为5.3%~15.9%,4 类功能区各季节小时点次超标率整体均较低,超标范围为0~0.8%。

图2 昼、夜间各功能区季节小时点次超标率情况

嘉兴全市夜间1 类功能区各季节小时点次超标率高于其他功能区,夏季各类功能区小时点次超标率高于其他季节。夜间小时点次超标率最高的结果出现在1 类功能区的夏季,为34.2%。1 类功能区各季节小时点次超标率整体均较高,3 类功能区各季节小时点次超标率整体均较低。

总体来看,嘉兴全市功能区噪声监测中,夜间小时点次超标率高于昼间,夜间声环境质量整体劣于昼间;1 类功能区小时点次超标率高于其他功能区;夏季夜间小时点次超标率高于其他季节。

2.3.2 时间分布情况

在2 类功能区,昼间春季噪声偏高,冬季噪声偏低;夜间夏季偏高。分析具体原因,春季温度适宜,适合出行,人们外出活动频繁;冬季,人们受温度的影响减少了出行;夏季的夜间温度较其他季节高,人们夜间活动也丰富,产生的噪声量也高于其他季节。

一天24 小时中,各季节昼间上午噪声值波动较大,噪声高值主要集中在上午8—10 点,最低值集中在21 点;夜间噪声最低值集中在凌晨2—3 点,到了凌晨5 点夜间噪声值达到最大。1 类区各季节昼间最大值与最小值噪声差值范围为12.1%~17.5%,各季节夜间最大值与最小值噪声差值范围为8.4%~23.6%;2 类区各季节昼间最大值与最低值噪声差值范围为12.6%~19.9%,各季节夜间最大值与最低值噪声差值范围为8.9%~17.5%。受人为活动影响的区域内,噪声值变化差值较大,表明生活噪声对1、2 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14]。1 类功能区各季节时间分布如图3 所示,2 类功能区各季节时间分布如图4所示。

图3 1 类功能区各季节时间分布

图4 2 类功能区各季节时间分布

3 类功能区各季节时间分布如图5 所示。3 类功能区中,昼间春季噪声偏高,冬季噪声偏低;夜间夏季偏高。一天24 小时中,各季节昼间上午噪声值波动较大,噪声高值集中在上午8—10 点,最低值集中在21 点;夜间噪声最低值集中在凌晨2—3 点,到了凌晨5 点夜间噪声值达到最大。3类区各季节昼间最大值与最小值噪声差值范围为8.4%~13.2%,各季节夜间最大值与最小值噪声差值范围为4.4%~7.5%。

图5 3 类功能区各季节时间分布

4 类功能区各季节时间分布如图6 所示。4 类功能区中,昼间冬季噪声偏高,夏季噪声偏低;夜间各季节噪声差别不大。夏季处于全年高温时间段,道路两侧的树木茂盛,两侧的绿化带能够起到一定的绿化吸声降噪作用,热空气对噪声也有吸收作用。

图6 4 类功能区各季节时间分布

一天24 小时中,各季节昼间噪声高值集中在上午7—9 点,最低值集中在21 点;夜间噪声最低值集中在凌晨3—4 点,到了凌晨5 点夜间噪声值达到最大。4 类区各季节昼间最大值与最小值噪声差值范围为7.0%~9.4%,各季节夜间最大值与最小值噪声差值范围为11.0%~13.3%。

3 结语

2021 年,嘉兴全市各类功能区昼、夜间噪声年均值未超过相关标准中的噪声限值;各类功能区昼、夜间均出现小时点次超标,其中,1 类区夜间小时超标率最高为23.8%,4 类区昼间小时超标率最低为0.2%。结合噪声年均值及小时点次超标率结果可知,嘉兴市区整体功能区噪声情况劣于其他县市区。

从季节变化情况看,嘉兴全市功能区噪声监测中,夜间小时点次超标率高于昼间,夜间声环境质量整体劣于昼间;1 类功能区小时点次超标率高于其他功能区;夏季夜间小时点次超标率高于其他季节。在1、2、3 类功能区,昼间春季噪声偏高,冬季噪声偏低;夜间夏季偏高。在4 类功能区,昼间冬季噪声偏高,夏季噪声偏低;夜间各季节噪声差别不大。

一天24 小时中,各功能区各季节昼间上午噪声值波动较大,噪声高值主要集中在上午出行早高峰,最低值集中在21 点;夜间噪声最低值集中在凌晨2—4 点,到了凌晨5 点夜间噪声值达到最大。这说明噪声与天气、人类活动以及交通的关系密切。

猜你喜欢

年均值功能区环境质量
环境检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南方某工业型城市降水形势分析
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2020年全球自然灾害及受灾基本情况
2019年:产业功能区建设聚焦六大工作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治污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地磁场长期变化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