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村连片推进 全域集中收处全机械化作业 全任务量还田

2022-06-15李成超陈爱青陈海彬朱万江

河南畜牧兽医 2022年9期
关键词:浚县粪肥粪污

李成超,陈爱青,陈海彬,朱万江

(浚县畜牧局,河南 浚县 456200)

1 基本情况

1.1 浚县概况

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浚县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80 万亩以上、产量100万吨以上,高标准粮田面积达到75.8万亩,先后评为全国整建制高产创建试点县、全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标兵县、全省粮食生产功能区试点县。

1.2 畜牧业发展情况

浚县是全国畜牧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2021年,全县共有畜禽规模养殖场618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个、市级龙头企业28个,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6个、省级畜牧业生态示范场7个,河南省美丽牧场4个,省市级标准化示范场72个,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0个、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26个。

2021年,全县生猪存栏40.93万头,出栏58.07万头,肉羊存栏20.07 万只,出栏18.13 万只,家禽存栏1 694.43 万只,出栏2 579.9万只,牛存栏1.05万头(其中奶牛存栏573头),出栏0.77万头。实现肉类总产量7.67万吨,蛋类总产量4.6 万吨,奶类产量0.46 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约27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突破50%,畜牧业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1.3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

2021年浚县畜禽粪污产生量159.7万吨,利用率90%以上。近年来,浚县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积极推进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总投资9 400 万元。探索微生物+堆肥发酵生态处理模式、猪+沼+粮能源化利用模式、种养结合模式、太阳能沼气组和黑膜沼气厌氧发酵模式、全域收集循环利用集中收储模式等5 种资源化利用模式,推进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构建了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格局,全年畜禽粪污基本实现了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通过项目的实施,全县规模场589个,完成配套589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100%;大型规模养殖场305个,完成配套305 个,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100%。指导规模以下养殖户共计900多户一并按照环保及资源化利用要求配套建设处理设施,配合浚县现有的3个有机肥厂、21个粪污集中收集处理站全域收集、集中处理。通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基本解决了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把养殖场变成了花园,把畜禽粪污变成了有机肥,实现了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先后在全省、全国会议上进行交流,2020年11月份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班暨现场观摩会在浚县召开,浚县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作经验被农业农村部编入《整县推进典型案例》系列丛书,被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编入《河南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实践经验材料汇编》。

2 项目实施情况

2.1 项目进展情况

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县共启动项目实施主体9个,粪肥还田9万亩,有机肥还田量1.8万吨,集中收集处置畜禽粪污6.5万余吨,集造堆沤有机肥料2.2万余吨,消纳农作物秸秆等辅料2.5 万余吨,完成采集有机肥样品46 个、土壤样品26 个,经化验检测,施用的堆制有机肥全部合格,已完成了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

2.2 主要做法

2.2.1 加强组织领导、夯实技术基础

县政府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畜牧、农业农村、财政等相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协调,推进项目实施。建立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了镇政府、街道办的任务清单和部门的任务清单,压实了项目实施责任。成立畜禽粪污收集堆肥技术服务和粪肥施用还田技术服务两个专家组,针对不同实施环节进行专业指导。项目开展以来,共组织相关技术培训9 次,对行业部门管理人员及实施主体进行了实地培训3次,培训农业合作社和农户2 000 余次,发放各类宣传单、资料10 000 余份,宣传了粪肥还田利用的优势、粪肥替代化肥的好处,在全县迅速掀起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实施高潮(见图1、图2)。

图1 浚县召开绿色种养循环项目技术培训会

图2 浚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启动仪式现场

2.2.2 公开遴选主体、科学分配任务

浚县创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制订遴选办法,在浚县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公告,公开遴选、征集项目实施主体。实施主体以在相关部门登记备案的种植大户、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主要遴选对象,对基础条件好、服务能力强、土地连片面积大、运营良好的经营主体优先考虑,并优先选择蔬菜、粮食生产区域,且仅限耕地和园地。依据遴选办法,经过严格程序,综合考虑浚县种养结构特点以及环境承载能力等实际因素,最终确定遴选出包括有机肥厂、蔬菜协会、农业合作社及畜禽粪污集中处置站共23家实施主体。

2.2.3 积极整合配套资金、免费提供机械设备

浚县人民政府为加快项目推进,统一技术规范,保证实施质量,积极整合相关项目资金600 余万元,为参与项目实施的非营利性粪肥还田利用专业化组织免费提供可使用的畜禽粪污收集处置实施设备(运粪车、铲车、翻抛机、施肥车)共计100余台,逐步建设完善23个分布于养殖集中区的畜禽粪污集中处置站,并委托设备供应企业对机械操作等技术要求进行实操培训,确保设施设备发挥作用,降低畜禽粪污收处成本,提升有机肥堆沤制肥标准。通过统一提供设备,进一步为畜禽粪污资源化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夯实了物资基础(见图3)。

图3 统一提供用于项目支撑的铲车、运粪车、翻抛机、施肥车

2.2.4 严把关键环节、建立追溯机制

先后制定了《实施主体任务职责》《粪肥入地监督管理办法》《资金管理与拨付办法》等制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实施主体对还田施用的有机肥开具粪肥交接二联单,一联为存根,由实施主体留存,二联由运输车辆入地后,交由现场接收人员对比查验;各镇政府、街道办履行属地责任,组织村委、农户配合做好粪肥还田施用;浚县农业农村局指导粪肥入地技术服务和土壤、有机肥质量检测;浚县畜牧局负责现场施肥监管工作,登记造册、计算投入有机肥料的具体数量,用于确定和核算每亩粪肥使用量是否达标,对施肥还田现场拍照、录像,测量地块的实际面积,作为核算奖补的依据(见图4)。所有实施主体的任务量均进行了村公示,在无异议的前提下,由镇政府(街道办)再次审核把关,最后由项目主管部门汇总后,在县政府网站公示拨付情况,履行拨付手续。

图4 浚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粪肥、土壤取样现场

2.2.5 创新运行机制、实现全面利用

针对非规模养殖场分布情况,在养殖集中区域建立专业化畜禽粪污集中处置站,对辐射范围内的养殖场粪污应收尽收。畜禽粪污集中处置站配套施用能力相对应的耕地面积,对配套耕地有机肥料应施尽施,推广试行以肥代工,对于有机肥料施肥确实无法实现机械施肥的,可以组织人工施肥,也可以与种植户协商,由种植户自行施肥,每亩地可以追加100 kg有机肥料作为施肥补偿,实现项目实施的地块内不漏村、不漏户(见图5)。

图5 浚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实施主体有机肥机械制肥现场

3 体会

3.1 领导重视是关键

浚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将项目实施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为工作开展和项目实施指明了方向。有关职能部门和各镇政府(街道办)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了推进合力。

3.2 精准摸排是基础

从项目申报开始,浚县畜牧局组织了集中摸排、实地摸排,弄清了每个养殖场和拟实施主体的基本情况,现场登记粪污设施,掌握其实施项目经济条件,为项目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

3.3 技术指导是重点

浚县畜牧局、农业农村局多次召开会议,学习国家、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吃透项目实施精神内涵,反复研究、完善实施方案。组织技术指导组成员、实施主体进行现场观摩培训,提高了全县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指导能力,为工作开展和项目实施奠定了技术基础。

3.4 依托优势变动力

3.4.1 基础优势

浚县是产粮大县,耕地面积108 万亩,30 万亩示范田领跑全国,完全可以解决项目耕地施肥需求。所有畜禽折合为81.42 万猪当量,1 亩地不到1 头猪,完全可以实现畜禽粪污的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

3.4.2 资源优势

畜禽粪污来源充足,有机肥料生产基础条件好,粪污收集、有机肥料生产端无需再投入即可完成相关任务。加上新增产能5万吨,全县有机肥产能已接近30万吨,布局于乡镇养殖集中区的23 个畜禽粪污集中处置站,可生产堆肥12 万吨,每个实施主体均配备有铲车、运粪车、翻抛机等设备,并配有2~3 个专职人员,就近收集附近养殖场粪污进行堆沤生产粪肥,就近就地还田利用。

3.4.3 技术优势

依托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所对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指导,依托鹤壁市禾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农信通科技有限公司、鹤壁市人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粪肥收集处理成本、堆沤技术、场地分区规划、配套机械操作等方面进行全链条培训和指导,北京农信通集团承诺投资600万元,为浚县项目建设数字化粪污收集体系,形成“物联网+”数字生产监管格局,实现粪污收集、有机肥料生产、销售、使用的全环节数字化监管。

4 目标

通过2021 年项目实施,种植户对有机肥料的认可度和积极性超出了预期,9万亩土地施肥任务已经不能满足浚县种植户的需求,尤其是浚县受灾后,大量的耕地需要有机肥料补充养分,在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和小麦产能提量增质的基础上,下一步,浚县将大力宣传有机肥替代化肥优势,试行推广项目实施目标外的辐射区域有机肥有偿还田服务,探索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机制。

猜你喜欢

浚县粪肥粪污
浚县大平调演出
柘城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运行机制探索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书画廊
规模猪场不同粪污处理模式和利用效果对比分析
挥毫泼墨
畜禽粪肥在草地上的应用
蛋肉鸡养殖粪肥利用以及土地承载能力测算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