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英美主流媒体对浙江形象报道的研究
——以《纽约时报》和《卫报》为例
2022-06-15李斌
李斌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丽水 323000)
对外形象是体现国家宣传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窗口。作为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影响力在国际形象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作为中国经济强省,浙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和载体,其形象在国际中的诠释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21世纪以来英美主流媒体对浙江形象的报道逐渐成为一个焦点,出现了大量的相关报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焦点人物、社会事件、风土民情和经济贸易等。该文选取美国 《纽约时报》 和英国 《卫报》(2010—2021)作为语料库,从保罗·利科的“话语事件”和布迪厄的“社会理论”进行分析,阐释浙江形象报道中的他者视域和立场评价,掌握西方主流媒体话术应用,希望有助于促进浙江形象的表征态势以及实现积极的新话语体系构建。
1 理论背景
在话语背景情况下,语言不再是单纯的交流工具,而是具有社会性,话者主体与语境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保罗·利科的话语理论肇始于对结构主义语言观的反思,用“事件与意义”呈现具体阐释,这种辩证关系为话语的具体应用和话语意义提供了一种再度识别的思辨方式。在利科看来,话语理论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要与叙事理论构建直接的关联,叙事的时间性需要体现在话语层面的时间性上,时间性是话语的重要特征,揭示了时间性中蕴藏的真理,而且叙事具有话语的述谓特征,透析了叙事中的含义[1]。
利科认为在话语中存在着“时位”,即话语中存在“即时性”“话语事件”和“话语实例”等译法。即时性、主体性、开放性和交流性是话语事件与意义的重要特征。利科强调,话语的意义具有重复性,以及再度辨别性,在这意义上,话语通过意义而超越了事件,实现了话语本身的意向性。文本是利科诠释读者理解内容的重要方式,读者作为反思的中介,在构建主体返回自身的过程中映射文本主体的意向,从而使作者意图变得更加中立化,拉开了作者与文本的距离,凸显出话语文本在反思过程中的重要性。
布迪厄认为,场域是事物体现的客观系统,是话语现实机制的基础构建。惯习是知觉、评价和行动的分类图式构成系统,具有稳定性和置换性。场域塑造惯习,惯习反映场域。场域和惯习共同形成了有意义的事件,值得作者和读者投入情感和意向。场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独立性,在社会实践中构成了独特的价值取向和逻辑原则。这些原则使行动者的思维构成了相对固定的框架,内化于特定的文化体系中,塑造出特定范围内处理问题机制的惯习。而这种惯习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形成了行动者社会实践行为的归宿[2]。
新闻信息中的意义和社会影响力可以被视为一个既定的场域,而这个既定的场域又塑造了与其相关特定的惯习。分析这个场域中事物所反映的客观关系,对事物或人物的行动轨迹做出评价是理解场域中特定话语惯习、场域文化的重要方式。布迪厄认为新闻传媒通过“适读性”“新奇性”“实时性”代替知识传播的基础标准,削弱了正规的科学评价和行动惯习。他批判了知识场域中的误导者一味通过追求媒介场域利益而造成对文本原意和知识领域的威胁。
保罗·利科的话语理论以及布迪厄社会理论对认识地域形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对英美主流媒体报道浙江形象的话语立场理解、态度表达,以及措辞应用有着积极的解读效力。
2 研究方法
该文从LexisNexis 外刊数据库收集了近10 多年美国《纽约时报》和英国《卫报》(2010—2021)关于“浙江”的新闻报道作为语料库,合计2 275 篇。在此语料库基础上,选取了4 种不同主题具有代表性的20 篇新闻报道文本进行分析。这20 篇新闻文本围绕焦点人物、社会事件、风土民情和经济贸易对浙江形象进行报道分析,从语言特征中捕捉西方主流媒体的立场和态度。
该文采用保罗·利科的话语理论分析以及借助布迪厄社会理论分析,从“话语事件”“场域”和“惯习”3 个维度解析英美主流媒介中的浙江形象,揭示西方主流媒体对浙江形象的塑造和意识形态。
3 研究分析
3.1 主题是新闻报道表述的特征
新闻主题侧重的范围要求具体化、多维度,能够达到全方位阐释主题的意向性。从《纽约时报》和《卫报》对浙江形象报道中可以看到,英美主流媒体关注浙江形象主要从4 个方面进行报道。
第一,焦点人物。新闻对人物的报道存在正向和负向的引导作用,对人物解读的侧重角度决定着读者感受人物的立场和态度喜好。正向解读促进地域形象提升,提升国际影响力。负向解读降低地域形象。在《纽约时报》和《卫报》中,对于在科技、经济上贡献巨大的人物会获得表扬和赞赏,而对于小人物事件则存在着一定的偏颇,原本带有地方积极意义的价值观[3],通过对话语事件人物的“立场反转”,却形成了背离或误解的立场态势,直接反映出中外对人物事件报道的不同立场观点。表1所示反映了部分浙江“焦点人物”主题报道,并对其进行立场分析。
表1 焦点人物
第二,社会事件。社会事件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正向报道会加深读者对事件主体处理的赞成度。然而,由于话语主体和客体的反转,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对事件描述的扭曲解读,影响地域形象。西方主流媒体对于浙江社会事件描述褒贬各半,对于一些小问题会存在“小题大做”的看法。表2所示举例了一些浙江社会事件并对其进行报道分析[4]。
表2 社会事件
第三,风土民情。风土民情报道是陈述地域风貌和风俗特点的客观表述,报道范围集中在自然景物、民族特色、饮食习惯等。在报道解读这类风情方面,中西方报道的立场角度基本吻合,几乎不存在“反转”“歪曲”的报道,其措辞客观实际,不存在抹黑地域形象的意图。表3所示介绍了一些浙江的风土民情并对其进行话语分析。
表3 风土民情
第四,经济贸易。西方主流媒体对浙江经济贸易的报道多以正面形象为主,其报道范围包括民营企业、电商经济、数字经济、旅游经济等。报道浙江经济贸易的话语组织特点多以褒义词为主,表达了西方媒体对浙江经济形象的高度赞扬和认可。表4所示例举了一些对浙江经济贸易的报道以及话语分析。
表4 经济贸易
3.2 “话语事件”分析
保罗·利科的话语指的是语言事件或应用,他认为,话语是事件发生的产物,是说话主体对事件的重塑和理解,说话主体在话语交流中占据着主导地位[5]。因此,话语中心位置对衬托形象的描述呈现出一定的强势导向作用。例如,一些报道中将“浙江民政”(Zhejiang’s civil affairs)、浙江政府(Zhejiang government)、“中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中国东部城市”(Eastern Chinese City)、浙江旅行社(Zhejiang travel agency)等政府机关作为句子主语的施动者,来强调浙江政府或机构参与事务的主体形象,对事件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话语事件“立场反转”促发客体移情负面性。许多报道对浙江形象报道存在误读,小题大做,歪曲事实,故意激发读者反感情绪。在报道中多使用贬义词或褒义贬用,使人误解浙江形象。如scapegoat(替罪羊)、strangely familiar (莫名的熟悉)、arrest (逮捕)、crack down(镇压)等。
3.3 场域分析
场域是立场角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理解域源容纳提取目标域意义上的意图。布迪厄指出,场域是推理客观事实的手段,是话语意义目的的意识反映。对于不同的场域,存在着不同的角度评判。西方主流媒体报道对地域风俗、经济发展持有积极肯定、宣传的态度。在风土民俗介绍过程中,使用词汇多用形容词,其表述更加客观正面,例如,“吃惊的(amazing)”“富裕的”(affluent)、“美丽的”(beautiful)、“宏伟的”(magnificent)等。对于动词的应用,也表达了肯定和赞扬,例如,“exceed”(超越)、“make progress”(取得进步)、“enhance”(提高)、“stabilize”(稳定)等。
3.4 惯习分析
布迪厄指出,行为者的思维存在着内化定势,这种定势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中形成了行动者社会实践行为的归宿。西方主流媒体历来存在着特定的思维定势,地域形象的发展并挑战其固有内化思维,势必会在一定时期内产生抵触和消极情绪。
通过对语料库的分析发现,《卫报》 和《纽约时报》对浙江政府事务、人权问题、焦点人物等报道存在着扭曲误解以及部分失望的色彩,这直接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固有的惯性思维。然而,对于浙江风土民情、经济贸易的描述虽然不多,但是多以宣传肯定、赞扬鼓励的态度进行表述。可见,西方主流媒体对于浙江形象的报道存在着两面性,这是由于各自的话语立场观点角度不同造成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从长远看,这种两面性会逐渐消失,融入到积极的价值形象观中[6]。
4 结语
该文借助保罗·利科的话语理论以及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从“话语事件”“场域”和“惯习”3 个维度解析了英美主流媒介中的浙江形象。21世纪以来,浙江形象获得了国际主流媒体的关注,虽然存在着一些立场差异的看法,但是其积极正面的形象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好评,浙江的风土民情和经济贸易也逐渐在这一过程中被世界了解和认可。我们需要了解西方主流媒体的话语中心立场、意图和习惯,识别文本隐藏的思维定势,这对于构建新型话语体系,提升浙江形象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