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院内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2-06-15李焕义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院内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段收治的新生儿中,选出家长愿意新生儿参与研究的新生儿68例作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原则进行平均分组,给予34例对照组新生儿常规护理,给予34例研究组新生儿护理管理强化措施,对两组新生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其他系统)感染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同时对两组新生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加以评估,对比临床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新生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其他系统感染总发生率低至5.88%(2/34),显著较对照组29.41%(10/34)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高达97.06%(33/34),也显著优于对照组76.47%(26/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管理可以良好预防与控制院内新生儿机体系统感染的发生,增加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干预效果非常显著,值得护理学界重视并大力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管理;预防控制;院内感染;护理满意度
每个家庭都期待新生儿降生,医院也非常重视新生儿健康状况。新生儿感染是病原微生物入侵人体所致的炎症反应症状,按照不同的致病微生物,临床将新生儿感染分成三种类型,即真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同时又按照不同的感染来源,将新生儿感染分成先天性感染与后天性感染两种。对于新生儿人群来说,生理结构相对特殊,机体系统发育并不完全,机体也未能完全建立正常菌群,免疫力较弱,在接受侵入性操作或者支持性手段(静脉营养、抗生素使用)时,很容易因外界因素而发生感染症状,不利于新生儿健康成长。新生儿感染病情相对复杂,致病微生物种类较为繁多,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值得临床重点关注,并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护理干预维护新生儿安全,降低院内感染风险。为了探究新生儿护理管理应用在院内新生儿感染中的预防与控制效果,本研究特选出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新生儿68例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新生儿68例进入此项研究,并作为研究主要观察对象,收治时间段是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原则对这些新生儿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新生儿34例。对照组新生儿中包括了男新生儿20例,女新生儿14例,最小胎龄是36周,最大胎龄是40周,平均胎龄值是(38.56±0.38)周;最小日龄是5h,最大日龄是25h,平均日龄值是(12.01±3.21)h。研究组新生儿中包括了男新生儿18例,女新生儿16例,最小胎龄是35周,最大胎龄是41周,平均胎龄值是(38.59±0.34)周;最小日龄是3h,最大日龄是26h,平均日龄值是(12.07±3.20)h。纳入两组新生儿基线资料至统计学整理软件中,并不见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对照研究价值。
纳入标准:(1)与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相符,批准后实施研究;(2)患儿家长知情,并在同意书上署名。(3)临床资料无缺损。
排除标准:(1)先天性疾病新生儿;(2)临床资料不见缺失且完整;(3)研究期间退出研究者。
1.2护理模式
对照组新生儿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即密切监测入院新生儿病情状况,做好评估,分析出可能引起感染的诱发因素,并提供对症管理等。
研究组新生儿实施护理管理强化措施,具体内容涉及:(1)组建感染管理小组:由本科室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感染管理小组,以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实施院内三级管理工作,对新生儿病房实施全面的消毒与隔离措施,同时选出一名高资历、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作监督员,对整个新生儿科室内的感染监测管理制度完善状态进行监督,比如病室微生物监测、消毒液浓度监测、紫外线消毒监测、医疗感染登记记录表、医疗废物与回收监测等,并且需要对新生儿科室的环境与卫生状态加以密切监测,对潜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小组讨论提出一系列管理措施。(2)医疗器械与设备管理:定期管理新生儿保温箱,每周应用500nlg几含氯消毒剂擦洗消毒,同时保温箱水槽内的水定要使用蒸馏水,并每日更换,换水时也需要消毒水槽,待新生儿应用完保温箱,仍需应用500nlg几含氯消毒剂消毒,灭菌蒸馏水仔细清洗擦拭,保持保温箱干净整洁;及时消毒接触新生儿皮肤的用品,高压消毒新生儿所应用的喂具被服。(3)完善护理服务:对新生儿科相关护理操作进行完善,加强护理操作规范,重点体现在新生儿黄疸护理、口腔护理、营养不良护理等,同时对新生儿穿衣、洗澡、睡眠以及换尿布等基础护理进行规范,对新生儿实施口服药物、静脉穿刺、肌肉注射等治疗措施过程中,需要提供规范化护理服务,保证新生儿安全;细节化处理各项护理操作,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培训,增强护理人员职业素养与整体素质,统一操作,统一干预,预防新生儿感染;制定科室奖惩制度,通过知识考核筛选出知识不牢固的护理人员,并进行批评教育,积极指导,增加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防止新生儿感染,保证护理环节不会出现差错,增强护理质量。(4)消毒隔离与手卫生干预:对消毒隔离措施进行严格执行,隔离已感染新生儿,尤其是消化道与呼吸道感染的新生儿,同时要求护理人员严格落实手卫生制度,改善科室洗手环境,在护理车上配置快速手消毒液,在洗手池张贴六部洗手法,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洗手;接触新生儿时,需要做好手部消毒措施,避免交叉感染。(5)环境管理:维持足月儿病房温度至22~24℃,维持早产儿病房温度至24~26℃,控制病房湿度55%~60%,每天2~3次开窗通风换气,病房内防止紫外线消毒器,维持室内空气细菌指标不高于500CFU/m2,新生儿监护室内的细菌控制指标也不可超过5000CFU/m2。(6)器械消毒管理:表面擦拭消毒新生儿使用中的保温箱,并且每周为新生儿更换暖箱;新生儿物品专人专用,清水清洗奶具,并高压灭菌处理,若新生儿发生了感染,需要清洗后消毒,再次清水清洗并高压灭菌;每天清潔消毒为新生儿盛放奶具的容器,定期消毒和清洁存放物品的冰箱。
1.3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新生儿各系统感染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其他系统感染,对比两组系统感染发生率。
应用本科室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新生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该问卷评分值0~100分,分数不低于90分提示非常满意,分数70~90分提示基本满意,分数不足70分提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3.0统计整理软件分析研究数据,把均数±标准差[n,(x±s)]表述计量资料,并实施t值检验;把百分率[n,(%)]表述计数资料,并实施x2检验;α=0.05视为研究检验标准,如果P值低于0.05,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两组新生儿各系统感染发生情况
对照组新生儿中,总共发生机体系统感染的人数有10例,研究组新生儿中仅有2例出现机体系统感染症状,显然研究组系统感染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差异十分明显(P<0.05)。如下表1所示。
2.2分析两组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状况
对照组中,共有8例新生儿家长不满意护理工作,研究组中仅1例新生儿家长不满意护理工作,提示研究组总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2所示。
3讨论
近几年,病原微生物种类增加,新生儿所面临的危险因素较多,使得新生儿组织系统感染风险大幅度增加,对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威胁新生儿生命安全,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目前,新生儿感染风险增高,也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特别是低体重儿和早产儿感染致死风险更高。不同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新生儿感染症状不同,但不少新生儿会出现诸多临床表现,如精神不振、低热、反应迟缓,亦可发生消化、循环、呼吸、泌尿以及血液系统的特殊性表现,所以有效的护理服务是预防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重要举措。
新生儿科作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只有加强护理管理工作,渗透每个护理细节,才可控制乃至杜绝医院感染。作为护理管理人员,需全面控制宏观层面,监督管理每个护理工作细节,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完善护理服务、消毒隔离管理以及环境等管理措施,有助于保证新生儿获得全面且优质的护理服务,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有效控制院内感染传播途径,维护新生儿安全,降低各系统感染的发生机率,促使新生儿家长更加满意护理服务。本研究研究组系统感染发生5.88%(2/34)率更低,家长护理满意率97.06%(33/34)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十分明显(P<0.05),这充分说明护理管理强化措施有助于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风险,增加家长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新生儿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院内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婉颖,姚强. 风险分级管理在降低住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2):156-158.
[2] 李静. 新生儿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院内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效果[J]. 饮食保健,2020,7(27):167.
[3] 张薇薇,刘文光. 新生儿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院内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6):201.
[4] 陈青芳,张欢欢,王灿. 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新生儿科护理中的作用价值[J]. 新疆中医药,2020,38(2):62-65.
[5] 董续艳.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管理研究[J]. 医学美学美容,2020,29(3):123.
[6] 王英,安海燕,任义梅.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现况分析与预防控制对策的探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9):105,113.
[7] 李晓旭. 新生儿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院内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效果[J]. 饮食保健,2019,6(19):172-173.
[8] 丘艳贞,何凤梅,程晓莉. NICU院内感染标准化预防护理流程的构建及应用效果[J]. 齐鲁护理杂志,2019,25(9):122-123.
[9] 韩春红,文锦香,陈秀媚. 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病房院感防控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2):51.
[10] 袁白兰.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质量探讨[J]. 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12(6):144.
[11] 郑晓娴,卓燕舞,黄宏双. 臨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在新生儿医院感染护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3):68-71.
[12] 李哲,赵琳,任亚婷,等. 细节管理对新生儿病房感控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3):196-198.
[13] 赵静,黄艳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J]. 当代医学,2021,27(7):186-188.
[14] 司利利. 新生儿监护病房中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17):380-381.
[15] 柯若,陈思思. 三级管理体系在防控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传播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6):76-77.
作者简介:李焕义( 1987.6-),籍惯 :云南鹤庆,白族,主管护理师,本科,主要从事: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