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成效

2022-06-15魏晶晶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急诊护理护理风险护理风险管理

魏晶晶

【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护理风险原因并对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急诊科收治200例患者临床资料。100例常规护理管理纳入对照组,100例护理风险管理纳入观察组。观察比较2组护理及其风险管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护理质量、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急诊护理风险成因众多,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根据急诊患者特征与需求从多层面落实护理及其风险管理措施,有效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率,减轻护理风险对患者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让急诊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关键词】急诊护理;护理风险;护理风险管理;风险原因

急诊科收治患者因起病急、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特殊治疗多,故护理难度较大,护理任务较重,护理要求较高,易在多因素影响下发生各种各样护理风险事件,从而对自身、家庭、医护人员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做好急诊护理风险预防、控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200例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患者临床资料,掌握急诊护理风险情况,明确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意义,并为急诊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的提高提供指导。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选取本院急诊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患者200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100例采集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前设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22~80(48.58±3.36)岁;体重质量20~26(23.38±1.05)kg/㎡。100例采集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后设为观察组,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22~81(48.54±3.47)岁;体重质量21~26(23.34±1.14)kg/㎡。对其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医院、科室护理要求,落实常规护理及其管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即:(1)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经小组调研全面掌握急诊护理现状、护理风险成因、护理风险管理要求等,以便优化护理风险管理方案;经教育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能力。(2)系统评价患者健康状况,评估患者护理风险等级,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患者心理因素、情绪因素、药物治疗因素、年龄因素、家庭照顾因素、病情因素、急救环境因素、抢救护理设备因素等,针对性落实护理干预措施,最大程度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提高患者舒适度、满意度。

1.3观察指标

(1)统计2在研究对象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包括护理纠纷、护理差错、意外事件、议案问题、并发症等。(2)利用医院自制护理质量评量表(Cronbach's α>0.79,信度较高)围绕护理“服务态度、专业行为、安全管理、教育沟通、制度执行、文书书写”等内容评价,各项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3)利用生活质量综合问卷评价2组患者生活质量,百分制,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4)利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估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Cronbach's α>0.81,百分制,分数高代表满意度高。

2结果

2.1两组护理风险事件比较

观察组未见护理纠纷、病案问题等护理风险事件,见1例护理差错事件、2例并发症事件、1例意外事件,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达到4.00%(4/100)。对照组见3例护理差错,6例并发症,2例意外事件,2例病案问题,2例护理纠纷,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达到15.00%(15/100)。2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具有较大差异(=7.067,P<0.05)。

2.2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各维度(服务态度、专业行为、安全管理、文书书写、教育沟通、制度执行)评分(88.58±3.36)分、(89.65±4.54)分、(90.24±5.36)分、(90.44±4.84)分、(90.22±4.51)分、(89.96±4.35)分,均较对照组(80.28±4.26)分、(80.51±4.32)分、(81.74±5.22)分、(81.24±4.24)分、(81.27±5.52)分、(81.92±5.54)分高,组间t=11.361~15.298,P<00.05。

2.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生理功能(85.25±2.36)分、心理功能(86.65±4.14)分、社会功能(87.22±4.33)分、社会活动(88.47±3.36)分,高于对照组(76.36±4.64)分、(76.66±4.55)分、(76.54±4.65)分、(76.25±4.37)分,組间t=16.240~22.168,P<0.05。

3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护理风险高发科室,急诊护理风险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包括患者病情因素,患者年龄因素等与患者相关因素;医护人员配合因素、护理专业操作因素、急诊护理工作强度等与医护人员相关因素;急诊环境、医疗器械、急救治疗药物等其他因素。护理风险管理能够立足患者实际情况,根据患者护理风险等级给予预见性、针对性、系统性、细致性护理干预,尽可能规避、消除或减轻护理不安全因素,从而提高急救护理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本研究中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后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大幅度降低,护理各方面质量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有所提高,说明护理风险管理的合理使用可有效促进急诊护理质量提高,尽可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作为先进护理管理模式,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善于利用护理风险管理促进急诊护理质量与安全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叶庆荣,邵泽花.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8):147-150.

[2]陈公菊.护理风险管理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实践与成效[J].智慧健康,2020,6(19):182-183.

[3]孙继敏,蒋琳,曹静.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8):161.

猜你喜欢

急诊护理护理风险护理风险管理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神经外科护士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论综合性ICU的护理风险与防控
循环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
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