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的心脏评估实验课的教学设计

2022-06-15赵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1期
关键词:心脏思政评估

[摘           要]  高職院校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课程思政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理论课程需要融入课程思政,针对高职院校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实验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更加有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健康评估课程中“心脏评估”这一章节作为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在心脏评估实验课程中将科学精神、人生态度和人文修养与关怀等元素适时地融入整个教学环节中,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丰富生动,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教育内涵,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真正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心脏评估;教学设计;实验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1-0160-03

课程思政是近年来高校教育发展中的重点与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将课程思政贯穿教育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各高校都在积极开展思政课程元素的发掘,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2]。高职教育与本科高等教育相比实用性更强,以实践教育为主[3]。而在护理课程中,高职护理教育课程较多,专业课程繁杂,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引导,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只接受了护理操作本身的技术而未吸收到人文修养的精华,那么在实验课中的课程思政引导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4]。健康评估作为一座“桥梁”、一种“粘合剂”,连接了基础医学课程与专业护理课程,是学生面对患者、给患者进行评估的重要课程,可以发掘很多思政元素[5]。之前的健康评估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对思政课程的认识也不够,认为教学了专业知识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导致思政教育程度较浅,思政教育不够系统[6]。本文以健康评估课程中心脏评估实验课为例,探索与之能融合的思政元素,对心脏评估进行思政教育“完善”,将科学精神、人生态度、人文修养与关怀融入课程教学中,形成新的教学设计,将思政元素贯穿课程始终,将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地让学生接受。

一、心脏评估在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地位

心脏评估是健康评估中身体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顺序为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部分,主要评估内容为心前区外形、心尖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心脏浊音界、心率、心律、心音(正常与异常)。心脏评估在身体评估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掌握心脏评估可以使学生初步判断被检者心脏有无结构或功能异常,是心脏检体诊断中的重要一步,也为后期学习内科护理中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健康评估》(第4版),在第3版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理念、新技术和新理论。第4版教材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注重整体护理观,强化学生人文素质和健康评估基本能力的培养,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增强了教材的指导性。

二、心脏评估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和重要内容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学习心脏的视诊、触诊、叩诊内容,熟悉心脏叩诊的方法,学会鉴别叩诊音,掌握心脏听诊的听诊区、听诊方法、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鉴别听诊,了解心脏杂音的鉴别与特点。通过视频与示教,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能力;通过分组练习,让学生提高协调合作的能力;通过拍摄操作视频与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沟通、协作、总结与表达的能力。

(二)重难点

通过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护理专业学生在心脏评估方面需要重点掌握心尖搏动位置、听诊区位置与听诊音鉴别。难点主要在于心脏评估过程中将思政元素融入的具体方法。

(三)教学方法

通过对本节课的专业知识分析与思政元素分析,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理念,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实验法、任务驱动法、情境练习法等。思政元素在课程引导、课中指导中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找准切入点准确融入思政内容,抓准时机融入思政元素,使科学精神、人生态度、人文修养与关怀水到渠成地融入专业课程中。

(四)重要内容

1.心尖搏动

强调心尖搏动位置:一般状态下正常坐位时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1.0cm处,搏动范围为2.0~2.5cm。视诊时视线与胸部表面切线呈同一水平线,当观察到搏动(一部分人观察不到)时可进行触诊进一步确定位置。在触诊时可先用手掌或手掌尺侧进一步触诊确定大概位置,然后用中指、食指的指腹进一步触诊确定心尖搏动的精确位置、强度和范围。

2.心脏听诊

(1)心脏瓣膜听诊区与顺序

心脏瓣膜听诊区为四个瓣膜五个听诊区,听诊时按照逆时针的顺序依次为二尖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具体位置见表1)。

(2)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鉴别

正常情况下,按心音在心动周期中出现的顺序依次为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第三心音与第四心音。一般状态下只可闻及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第三心音在部分青少年可闻及,第四心音为病理状态。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鉴别是心音听诊最基本的技能,需要护理生重点掌握,主要从二者的产生机制、临床意义、听诊特点等方面进行鉴别,详细见文末表2。

三、心臟评估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思政融入设计)

(一)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准备

将学生提前分组,在学习群发布复习理论内容,预习实验课实验内容,可进行小组讨论得出课堂所要提出的问题。

2.课中设计

首先,介绍本节课内容,介绍心脏评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简单介绍心脏评估在身体评估中的地位,随机抽查提问学生预习与复习的内容并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其次,播放心脏评估讲解视频,加深对心脏评估步骤的了解与熟悉;再次,运用直观演示法从视、触、叩、听四方面按照顺序详细讲解操作顺序与步骤,突出重难点,把握好讲解节奏;最后,使用实验法、任务驱动法与情景练习法向学生发布情景演练任务,将心脏评估操作进行视频录制并上传至学习通,教师在线检查后针对性进行修改与指导。

3.课后复习指导

课后完成与操作相关的复习题,并对学生上传操作视频检查后进行针对性辅导,提出修改意见。

(二)思政元素融入设计

1.课前导入思政设计

当下,大部分高职护理生的观念还是“医生的嘴,护士的腿”,学生都在持“我学心脏评估对于我以后上班没有什么用处,只要学会基本的护理操作就可以”等类似的观点。那么,在现在的护理环境中,护士已经不仅仅是以前跑腿的“小护士”,更是独当一面的“大护士”。随着护理的发展,已经出现了护理专业门诊,在病房,护士更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甚至是疾病变化的第一发现者。如果护士能够认真学会健康评估,能够掌握第一手资料加以分析,不仅会更好地对患者进行护理,与医生的合作还会更加顺利,共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与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在看完视频后,学生对心脏评估的操作和理论知识再次熟悉。接下来进行示教,示教前在进行准备时可将思政点进行融入,例如在查体前与患者沟通和准备时要有仁爱之心,注意沟通方式要在无形中灌输思政内容,使学生懂得医德医风,理解以患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对于主动愿意配合教师进行心脏评估的学生,教师进行表扬,并鼓励学生配合当被检者,其他学生表示感谢,以弘扬为医学献身的精神与敬业精神。只有学生亲自当被检者后,经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才会懂得尊重患者、敬畏生命。

2.课中导入思政设计

在进行心脏叩诊与听诊时可以用讲授法帮助学生了解叩诊与听诊的发展历史。例如,Erasistratus第一次描述了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和心脏的腱索,同时记录了心脏的泵性活动,虽然当时他所记录的血液循环方向是与事实相反的,但这些研究成果也是有史可查的最早的心脏检查的记录。Auenbrugger于1761年发明了叩诊,这代表着现代物理诊断体格检查方法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Auenbrugger提出4种不同的叩诊音:正常音、鼓音、浊音、实音,并且列出了每一种叩诊音相对应的临床疾病,现代诊断学5种叩诊音的分类也是由此而来的,他还提出叩诊并不能检查出所有的胸部疾病,他通过描述心脏浊音界勾勒出心脏在胸部的位置,这样的心脏叩诊检查方法一直沿用至今;1816年,Laennec制造了第一个成熟的听诊器,Laennec在发明听诊器的同时,创造了大量的关于听诊的医学词汇,如啰音、支气管音等,这些词汇一直在诊断学中使用至今[7]。

医学发展史对于护理学生来说,可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批判性思维、医学奉献精神。可作为示教时提升学生配合行为的辅助手段,在需要学生配合时将此内容融入,可激发学生对心脏评估的学习兴趣,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善于思考与总结。

在讲解听诊器的使用时,告诫学生要将听诊器膜部在自己手中进行预热,避免冰凉的听诊器放置在被检者体表,对被检者造成冷刺激,体现了一定的人文关怀。

在示教完毕后限定情境,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录制视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与协同合作能力。同时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时,尤其是扮演检查者与被检者的两位学生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才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真实状态下患者在被检查的过程中情绪的变化过程以及身体的不适,才会明白在今后的实习以及临床工作中懂得体恤患者,真正懂得人文关怀的意义。录制完毕随机抽查一组,运用讨论法讨论本组学生的操作过程是否准确,有无改进之处。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还可以使学生更加懂得医学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动起来,增强了互动性,使教学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境界。

3.课后导入思政设计

课后逐一检查学生上传的操作视频,针对每组的不同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下节实验课开始时,针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提示与复习指导,又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例如,个别学生在进行心脏相对浊音界叩诊时,由于理论不扎实,在叩右界时常忘记先叩肝上界而直接开始叩心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叩右界时由于有个体差异,肝上界位置叩不准导致会多叩或少叩一个肋间。

四、结语

在进行心脏评估实验课时融入思政元素,同时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增多,将枯燥的医学知识变得活起来。我们在进行医学类专业课与思政课程融合时,不仅要熟练掌握医学知识,不断地更新、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不断学习思政的有关课程,将思政知识融会贯通,更好地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融合。当然,经过不断探索,不是所有专业知识都适合与课程思政进行融合,教师要学会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与思政元素进行融合,充分挖掘与思政相关的元素,灵活进行教学设计,争取给学生呈现更加适合高职学生教学、社会主义教育教学的课程系统,真正做到潜移默化地将思政融合,使学生不仅学到专业知识,还真正做到“成人”。护理目前来说担负着全民健康与幸福的重任[8],只有将思政课程真正传达给每一位护理生,使他们明白学护理是为了什么,才能让他们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真正做到不光有过硬的护理技术,还具有护理患者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2]王石,田洪芳.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4):15-18.

[3]喻安银,高莉,李彦.基于课程思政的心电图基本知识的教学设计[J].现代职业教育,2021(32):45-47.

[4]邓国金,冷静,杨雪芳.高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5):92-93,225.

[5]喻安银,高莉,李彦.健康评估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30):100-101.

[6]潘菲菲,王春桃,王苏平,等.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19):124-125.

[7]黄涛,李芳邻,林晓英.追溯诊断学起源,加强课程文化建设[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19):3344-3346.

[8]王焕,张燕,赵佳.健康评估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6):126-128.

◎编辑 栗国花

作者简介:赵璐(1992—),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高职护理教育。

猜你喜欢

心脏思政评估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360度绩效评估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析
了解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Make Efforts,and You’ll Get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