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2-06-15马汉林姚明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1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内容评价

马汉林 姚明阳

[摘           要]  在混合式学习内涵的基础上以城轨车辆电器与电机课程为例,分别从学习对象、目标、策略、内容及教学效果五个方面介绍了分层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分层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不仅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其获得知识成就感,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

[关    键   词]  分层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1-0040-03

一、引言

信息化技术及教学理念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使传统的线下课堂学习方式与信息化时代难以实现“无缝对接”,而纯粹的在线网络学习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师生不能面对面交流、学生学习过程中自控能力弱等诸多缺陷。因此,将信息技术与多元化学习不断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将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学习的环境、方式及资源等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改变方面,同时也在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以及“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环节等方面展现了丰富且广泛的多元化元素。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分层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由高中毕业生、单招对口生等构成,加上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以及区域因素,基于这样的学情分析,应多角度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引导学生成为参与课堂教学的“主人”。根據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

二、混合式学习的内涵

混合式学习的内涵已经被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各个角度作了表述。Anthony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区别就在于传统课堂融合的是多种技术媒体还有在线教学[1]。何克抗提出了Blending Learning的概念,重点在方式上将传统学习与网络学习两者的优势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得到了体现,从某种意义讲,Blending Learning强化了信息技术在传统课堂上应用认识的深化[2]。冯晓英等人在Graham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混合式教学划分为意识、探索、深化三个阶段,利用问卷工具,分析调查得出我国目前处于混合式教学的初级阶段,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对未来促进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发展给出了策略建议[3]。程旺开等人基于云班课从线上教学平台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与考核四个方面在微生物学课程中实践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证明了该模式在突破教学时空限制的同时也提升了课程的教学质量[4]。

虽然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混合式学习的内涵表达不尽相同,但是其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简单来说,混合式学习是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的结合,不但体现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方面,同时还涉及各种学习资源、环境及方式的混合。

三、分层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

传统的城轨车辆电器与电机课堂往往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弱化了学生个性学习的需求及积极性。本文采用分层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学习目标、内容、策略及考核四个方面对不同的学习对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基于传统课堂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具备了实践技能,从而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科特性、课程性质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本文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以城轨车辆电器与电机课程为例进行分层教学思路设计,并对实施过程后的教学效果进行验证。

(一)学习目标的分层设计

将学生进行分层之后,学习目标分层依据城轨车辆电器与电机课程标准展开。学习目标的分层设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知识目标的分层:A、B、C三个层次的掌握程度设计分别为深化、熟悉及基本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标。A层次注重知识的深化运用,B层次侧重熟悉知识本身的内容,C层次偏向于能够基本掌握较容易理解的知识内容。

2.能力目标的分层:A、B、C三个层次的能力目标设计分别为培养创新突破、解决问题及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A层次重在完成教学内容设定的能力目标基础上进行创新突破,B层次要求达到教学内容设定的能力目标,C层次需要教师指导才能达到所设定的能力目标。

3.技能目标的分层:A、B、C三个层次的目标设计是基于车辆检修员岗位职责,分别对应设备调试、检查测量及分解与组装。A层次侧重能排故、会调试,B层次侧重会检查、能测量、能排除基本的故障,C层次要求能认知结构、懂原理、会拆装。

(二)学习策略的分层设计

基于班级学生的分层设计,通过在线学习与线下传统课堂相结合,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及信息化技术手段来呈现特定的教学内容,最终通过分层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学习效果的整体改善。

由于A层次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可以采用以问题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线上平台发布的资源自主学习、掌握所需知识,同时教师还要提出有深度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探究。以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并掌握课程标准所提要求,还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其养成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由于B层次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可以采用以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在线自主学习不一定能够完全掌握所需知识,而是需要通过在线平台的微课、现场教学视频、动画等辅助资源自学才能掌握基础知识。另外,教师还要在线发布活动任务,要求学生及时接收任务并完成活动,通过对任务活动进行评分促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提要求。E803DFA5-6A19-45A0-84CB-BA0EC8985198

由于C层次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较差,主动学习的意愿不高,很难掌握所需知识,任课教师除了采用以讲授形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对微课、教学视频、动画等辅助资源进行讲解及线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训练帮助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提要求。

(三)学习内容的分层设计

除了在学习对象、目标、策略方面分层外,教师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上也要有相应的分层,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习内容。

A层次学生趋向于对内容的深化,学习内容以绘制系统流程图框架的形式让学生对整个教学内容有整体的认识和了解。合作探究的题目以头脑风暴为主,偏向于教学内容的难点,学生基于电气设备结构原理及典型故障分析处理进行作答,突出学生理解设备原理逻辑及检修流程优化的能力。另外,还要结合现场车辆检修员岗位作业内容,通过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实训系统培养学生设备调试维护的能力,通过在线提供的相关知识的参考材料来拓宽视野。

B层次学生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以在线测验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布置的测试题以判断题、选择题居多,主要考查教学内容的重点,设置原理图题库和动手实践项目,让学生通过练习评估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另外,还要结合现场,通过车辆电气系统实训系统培养学生对电气设备的故障检查判断及测量维修的能力。

C层次学生偏向于基础知识的理解,以电气设备结构布置图或电气设备技术参数空格填空的方式巩固所学内容,同时通过在线提问的形式考查学习效果。教师的讲解偏向于较容易的基础理论,以电气设备的结构原理及作用居多,让学生通过微课、现场教学视频、动画及虚拟仿真训练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要通过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实训系统指导学生进行实物分解与组装,加强学生对结构部件位置的关系认知、工作原理理解及检修工具正确使用的能力。

教学过程分层实践见表1所示。

(四)学习效果的评估

分层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进行学习效果评估时可采用系统评价、过程评价、自我评价以及系統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而针对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进行了分层评价考核。

1.系统评价分层。课堂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环节都可以通过线上学习平台(职教云)评定。A层次的学生由教师通过对布置的头脑风暴等活动进行系统评价,系统生成分数;B层次的学生可以由职教云等平台设置的在线测试等自动进行系统评分;C层次的学生由教师在线发布提问活动,学生随堂回答,教师通过在线打分的方式评价其学习效果。

2.过程评价分层。教学过程除了利用教学平台系统评分之外,还要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过程进行评价。A层次学生要求较高,对教学内容的难点进行考核,侧重于知识的深度运用,主要评价电气设备结构原理图的逻辑分析、设备调试、维护结果等,在课堂活动的设置上比较注重能力提升;B层次学生要求一般,对教学内容的重点进行考核,偏重知识的熟练运用,主要评价电气设备结构原理的理解、电气设备故障检查及数据测量等,设置的课堂活动趋向于知识迁移型;C层次学生要求较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查,主要评价对电气设备结构的认知、分解与组装,设置的活动题目偏向于基础达标型。

3.教师评价分层。主要关注的是在授课过程中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对掌握新知识的好奇心、小组合作探究的主动性、师生交流活跃性等方面。A层次学生重点评价思维发散、空间想象及知识应用拓展等能力;B层次学生注重合作探究、语言表达及知识融会贯通能力;C层次学生侧重对部件结构的认知、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及检修工具的使用。

4.自我评价分层。主要通过在线活动如问卷调查及投票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课堂活动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实现由教师的单一评价向师生共同评价转变。教师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设置活动,学生可以从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做客观的评价。对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建议,促使教师对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四、结语

本文是在混合式学习理念下对城轨车辆电器与电机课程进行分层式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施,这既是对传统课堂优势的延伸,也是对现代新型教育技术手段的认可,同时还是线上信息技术手段与线下传统课程的优势互补的一次尝试。通过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对象、目标、策略、内容及教学效果评价的分层实施结果表明,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分别比往届未实施教改的学生平均成绩提高了8分,优秀率提高了18.8%,且未出现不及格学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效果明显。这种学习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达成教学目标。同时,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习成就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在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能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对发展学生个性学习、能力提高都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Susan Kirwan,Julie Swan,and Nicholas Breakwell. Comparing Online Learning with Blended Learning in a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J].Journal of the Eesearch Center for Educatbnal Technobgy,2009(5).

[2]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3]冯晓英,吴怡君,庞晓阳,等.混合式教学改革:教师准备好了吗:教师混合式教学改革发展框架及准备度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1(1).

[4]程旺开,李囡囡.基于云班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微生物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8(4).

◎编辑 薛直艳

①基金项目:柳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资助“轨道交通电气设备装调‘1+X证书制度试点研究”(2021ZJ-A010);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2021-KCSZ12);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2021-JGA05)。

作者简介:马汉林(1988—),男,广西柳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轨道交通车辆研究。

姚明阳(1990—),女,广西玉林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轨道通信信号控制研究。E803DFA5-6A19-45A0-84CB-BA0EC8985198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内容评价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