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学机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22-06-15张雍容

求知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意义策略

摘 要:教学机智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以自身的综合能力为支持,根据学生的状态、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有艺术性地做出有利于师生共同发展的创造性行动。在高中历史课堂生发教学机智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涵,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推动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有利于丰富学生情感精神,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文章通过实际案例切入,讨论在不同教学情境中教师可采用遇变不惊,随机应变;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把握关键时机,提高学习效率;真诚相待,营造民主师生关系等教学机智。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机智内涵;意义;策略

作者简介:张雍容(1997—),女,哈尔滨师范大学。

一、教学机智的内涵

关于教学机智,不同时期的学者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见解。综合学者们的研究,教学机智的内涵主要分为四大类:“能力说”“行动说”“艺术说”和“条件说”。“能力说”将教学机智视为一种能力。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如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且必须对待的问题以及处于一时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的应变能力[1]。“行动说”将教学机智视为一种行为或行动。教学机智是教育者在一定教学情境中,瞬间做出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创造性行动[2]。“艺术说”将教学机智视为一种艺术,是指教师有时通过幽默的语言、模仿表演等艺术形式来展现教学机智,从而更好地展现出教学机智的魅力[3]。“条件说”从教学机智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着手,认为教师应该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机警敏捷的反应力和较高的专业素养等。

综上所述,教学机智可归纳为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以自身的综合能力为支持,根据学生的状态、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有艺术性地做出有利于师生共同发展的创造性行动。

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机智生发的意义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涵,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有机互动过程。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氛围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促进教师教学机智的生发。由于历史发生在过去,较为久远,其前因后果和背景意义不容易被学生感受和理解,此时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并启发学生从相关史料中探索历史的真谛。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遵循照本宣科、僵化守旧的教学思路,具体表现为面对突发情况时不能及时、准确地采取相应措施,不能有效运用教学机智;在讲解教学内容时过于单一,不擅长变通。教师要想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课堂氛围轻松愉快、有效应对课堂突发情况,就要有效发挥教学机智。

(二)推动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要想有效地在复杂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发挥教学机智,历史教师就必须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史才”“史学”和“史实”等。综合能力包括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机警敏捷的反应力、迅速准确的判断力、坚定理智的自制力和灵活果断的应变力等[4]。教师只有具备这些能力,面对突发情况时才能够迅速、准确地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越想调动、发挥教学机智,就越能够激发自身的潜力,同时使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推动专业素养发展,提高综合能力。

(三)丰富学生情感精神,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师生缺乏互动沟通,课堂氛围往往是紧张、低沉的,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很难生发出教学机智。教师只有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才能有针对性地运用教学机智解决问题,将学生的思维集中在课堂上,保证历史课堂的顺利进行。有效发挥教学机智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探索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从而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带领学生感知、体验动态历史,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情,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学生的精神情感,实现有意义的教学。

三、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机智的运用与实践策略

教学机智主要来源于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是教育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教学机智是在一定的情境下教师有创造性地做出的实践行为,由于每一次的教学情境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教学机智具有创新性和唯一性,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学习和借鉴。但是通过对教学机智理论的分析可以发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机智的生发和效果。因此,任何一种教学机智的运用和实践都必须随着教学情境和教师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也正是教学机智的独特魅力[5]。

(一)遇变不惊,随机应变

课堂中没有事先预料到的或者计划之外的事件可以称之为“变”。这些变化可能是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意义事件,也有可能是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无意义事件[6]。在应对变化时,教师需具备强大而稳定的心态,从容不迫地细心观察学生的状态和教学氛围,找到可利用的资源,运用教学机智将无意义的事件转化为有利于课堂顺利进行的有意义教学事件。

如在讲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一课时,已经上课几分钟了,但是有一位学生依旧忙于自己的私事——整理书本和试卷,而且他整理的声音和动作略大,引起了其他学生的注意。此时Y老师边讲解便用眼神示意这名学生,但是这名学生依旧没有注意到。Y老师稍微提高音量讲道:“战时共产主义是在战争期间采取的策略,此时国内战争已经结束了,面对新的国内情形,要采取相应的應对措施,因此,实行了新经济政策[7]。”Y老师注视着那名忙于整理书本的学生说道:“同学们,在不同的时间要做不同的事,如果在地板上睡觉就睡不好;如果在上课时间做课间休息才该做的事情也会做不好,我们要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情。”

在这个案例中,突发事件属于问题行为,问题行为就是对课堂教学造成一定干扰、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各种行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类事件也是常常发生的,许多教师会非常生气,一时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学生大声呵斥以制止问题行为。但是,这样的做法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而且会破坏师生之间的感情,影响到其他学生的情绪,也不能够让学生主动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感情熏陶的作用。Y老师面对这种问题行为,沉着冷静,灵活地运用与本节课教学相关的历史知识的意义去启示学生:要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情。教师不仅完成了教学过渡,使教学顺利进行,而且通过处变不惊的方式使学生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

(二)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一定的趋势,这种趋势既可以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也可以朝着消极的方向发展[8]。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运用教学机智,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高、更好的水平发展。

在一次历史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室外面突然飞来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地叫唤,一时间大多数学生都被窗外的麻雀所吸引,都在看鸟并且小声议论。这时候X教师没有愤怒地大吼大叫,而是说:“我们的课堂这么受欢迎啊,小鸟都想进来听啦!”此时学生被教师的幽默带动了起来,都嘻嘻地笑。X老师紧接着说:“大家知道哪个朝代最喜欢鸟吗?老师给大家一个小提示,这个朝代有许多的鸟形文物,这个朝代百姓的祖先是源于玄鸟,因此创造出诸多形态各异、制作精美的鸟形文物,后来逐渐形成玄鸟的形状。大家课后查一查相关资料,下节课正式上课前请几个小史学家们给大家讲一讲。”

面对课堂中学生突然被外在的事物所吸引,思绪飞出课堂,思维没有跟着教师的讲课节奏的突发情况,X老师利用使学生“开小差”的主角——鸟,顺其自然地提出了与鸟相关的历史知识,将学生的思维拉回与历史相关的学习中来,灵活地化弊为利。

该案例中的突发情况属于涉外事件,涉外事件的发生一般都是由外在的某些因素引起的,对课堂教学会产生一定的干扰。例如突如其来的鞭炮声、狂风暴雨声等。在处理这类事件时,教师不要强行继续讲课,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稳定学生状态;要迅速、准确地进行处理,善于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事物的特点提出与历史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从而淡忘干扰学习的事物,自然而然地回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把握关键时机,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教师要把握住教学中的关键时刻和最佳时机。教师要在适当的教学情境下,选择合适的内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把握住关键时刻,促进学生高效地学习。如何把握住时机?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巧妙、灵活地运用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和可能性。

Z老师在讲解“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这一部分知识时,由于课堂氛围很好,和学生互动比较多,就不自觉地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为学生展示了很多材料和图片,所以当Z老师讲完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时,留给新文化运动评价的时间很少。此时,Z老师没有慌张或者让学生课后自学,而是巧妙地把握时机。

Z老师询问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新文化运动主要是反对什么?”

学生:“反对愚昧、迷信、专制的思想。”

Z老师:“说得很棒,它提倡新的思想,例如个性自由、男女平等。那民众读类似于《新青年》这样的刊物,会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促进民众思想解放。”

Z老师:“那新思想得到传播,动摇了谁的地位?”

学生:“动摇了封建传统思想的地位。”

Z老师:“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学。它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

学生:“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随后,Z教师通过联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借用谈话法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上述案例中,Z老师面对教学时间不足的突发情况时,没有采取往后顺延或让学生课后去自学的不利措施,而是发挥自己的智慧把握课堂变化中的最佳时机,利用原本就有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答案,不仅解决了时间不够的问题,还落实了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处理意外事件时,不能消极对待,而应该把握时机,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将意外转化为惊喜,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真诚相待,营造民主的师生关系

所谓“诚”就是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真诚相待,不能欺瞒彼此。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都不可能在教学中做到事事完美。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或其他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失误,而对教学造成一定的阻碍和干扰,此时,教师应该敢于承认错误,及时改正,做到实事求是,与学生坦诚相待。坦诚相待的教学氛围更容易激发教学机智的生成[9]。

其节课上,W教师本该讲解第19课的内容,但W老师却在黑板上书写了第20课的标题,并且开始讲解第20课的知识,此时学生议论纷纷,课堂上传出隐隐约约的“不对吧”的声音。此时W老师看出学生眼里的兴奋状态,知道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于是面对他们做出无奈的表情,两手一摊并叹一口气说:“唉,同学们,看来老师太期望你们成才了,所以恨不能一天就将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大家!”学生听了,发出“呵呵”的笑声。课堂的氛围瞬间变得轻松、愉快,借着这种氛围,W老师引导学生进入第19课的学习。

在该案例中,虽然W老师出现了错误,但是他没有焦躁不安或者不耐烦,而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幽默地化解了自己失误的尴尬,也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案例中的突发事件属于自身失误,在处理这类事件时,教师不要手忙脚乱,自暴自弃;要敢于承认错误,态度诚恳,不要为错误辩解,这样容易给学生树立不良的形象;要及時、迅速地采取应对措施,巧妙处理,可以把错误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王卫华.论教学机智的内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6):77-81.

陈菲.教学机智的内涵、影响因素及生成策略[J].教育导刊,2019(5):69-74.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76.

邓友超.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60-163.

李如密等.课堂教学艺术新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32.

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83.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6.

杨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机智的运用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9:37.

陈晓飞.教师的教学机智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9:23.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意义策略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诗里有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