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文教学效益导向的项目式学习

2022-06-15黄婵娟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2期
关键词:教学效益项目式学习高中语文

黄婵娟

【摘要】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以“输入为本”的,教师单一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输入知识,强记知识,构建所谓的知识体系。这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既不符合学习的本质,也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笔者通过研读新课标,认为项目式学习不仅可以促进教学范式的变革,还可以将学习方式从“输入为本”转变为“输出为本”,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课堂的范式改革,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科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效益;输出为本;项目式学习;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把语文核心素养表述为“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核心素养要求学生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的能力。这实质是将语文教学效益最大化,引发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基于语文教学效益导向,教师需要探索落实新课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和制订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以解决学生“怎么学”的问题,改变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那么,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才能保证核心素养目标得以落实,这无疑对教育欠发达地区来说,是新挑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建议:“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有趣且有效的学习方式。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将学习任务项目化,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框架,以支持学生创造性地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形成相关的项目成果。因此,项目式学习既能帮助学生构建必要的知识体系,也能培养学生解决现实性、复杂性问题的创造性能力。

一、项目式学习,促进课堂的范式改革

项目式学习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改变了传统教学上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的课堂范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堂范式的改革。众所周知,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以“输入为本”的,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输入知识,强记知识,构建所谓的知识体系。这种以“输入为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既不符合学习的本质,也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项目式学习,是以“输出为本”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带着“输出为本”的目的深入真实学习情境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以“输出为本”的学习方式,需要把学习目标前置。教师在课前要清晰地表达项目式学习的高阶目标,并用高阶目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引导学生带着“输出知识”的意识来进行“知识输入”;再通过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把学习内容融入到需要输出的学习任务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项目式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促进语文课堂范式的改革。

二、项目式学习,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项目式学习是“用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创造高阶思维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明确对学生提出带有问题解决、创造、系统推理分析登高阶认知策略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由强大的驱动性问题所产生的内动力中创造一个真实的作品”。项目式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以“输入为本”,大多培养的是学生“知识输入”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发展的是学生“记忆、理解、运用”的低中阶思维。项目式学习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真实情境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学生“分析、评价、创造”的高阶思维。

项目式学习以学生的学习活動为主,以学生最终的成果输出为目的,项目式学习驱动学生学习,学生很清楚自己的学习目的,他们会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完成学习项目,在思维碰撞中,分享交流项目成果。项目式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思考,进一步地发展和提升思维能力。

三、项目式学习,促进学科的深度融合

新课标建议:“可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融合听说读写,跨越古今中外,打通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世界,运用优质的素材和范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项目式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语文学科知识,甚至是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知识,以帮助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分享交流成果,提升能力。但“跨学科项目化不是学科的糅杂与拼盘,而是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知识解决综合问题,实现学习者心智转换,创造出新成果”。项目式学习,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核心知识”,也就是学生通过项目学习所要获得的核心知识是什么;其次,需要创设驱动性情境和知识支持;最后,学生输出成果,分享交流。师生制定量规,进行有效性的综合性评价。

以部编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为例,《家乡文化生活》这一单元很适合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既需要学生通过跨媒介获取、筛选、整合信息,也要学生掌握跨学科的基础知识。最为简单的,既要求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中的PPT、美篇的制作,也要学生掌握语文学科演讲稿、调查访谈,调查报告的撰写,这就充分体现了知识的跨学科融合。项目式学习要求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运用跨媒介表达与交流,促进了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当然,面对新课标和新课改,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改革,任重道远。开展项目式学习可能是改变教学方式的有效尝试,但也是挑战。

项目式学习是改变教学方式的有效尝试,但需要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来灵活使用。项目式学习不能完全替代现有的教学活动,不能运用于教材的所有模块。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学科项目化学习不是学科的活动化,而是学科核心知识在情境中的再建构与创造”。项目化学习不能流于形式,不能仅是满足于学生热热闹闹地完成教学活动,更多地是应该关注学生的“再建构与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项目式学习时,应深思慎取,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以部编必修上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为例,如果只是引导学生实地考察,进行调查研究,分享交流成果,其实还称不上真正完成了项目式学习。因为该单元还要求学生通过跨媒介手段收集和整合有效信息,关注家乡文化,对家乡文化生活提出合理建议,以增进文化认同。

因此,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还要提升学生的视野和格局,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承担社会责任。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可以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家乡文化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跨媒介运用和项目活动,提高学生媒介信息能力;通过家乡文化调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家乡文化理解,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能为家乡发展出谋献策;通过家乡文化认同,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传承文化。倘若如此设计该单元的项目式学习,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化理解与传承能力,都能得到相应地提升,也就基本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3]教育部.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

责任编辑  钟春雪

猜你喜欢

教学效益项目式学习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妙用音乐渗透,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活力
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