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色在美声唱法中的作用研究

2022-06-15白雪莲

文化产业 2022年15期
关键词:女高音演唱者美声唱法

白雪莲

众所周知,每个人的音色都各不相同,音色对于美声唱法来说有着丰富性、可塑性等特征,是演唱者对美声艺术进行诠释的重要途径之一。美声唱法起源于十七到十八世纪的欧洲,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依托发声、呼吸等方式让声音具有突出的延展性,富于变化的音色不仅是表达情感、塑造人物的重要方式,还是充分展现演唱者先天声带优势、激发其潜能的重要因素[ 1 ]。由此表明,音色对于美声唱法的作用不容忽视。随着美声唱法的不断发展,新时期美声演唱者更应有效借助美声音色,推动美声唱法的传播、融合及创新发展。

美声唱法中的音色概述

不同学科领域对音色含义有着各不相同的界定。从语言学角度而言,音色主要是指声音的质量、特征;从音乐学角度而言,音色主要是指音乐形态下作用于听觉器官的非理性要素。在实际演唱中,音色并不是人声的原始音色,而是人声的调节音色,音色表现会受到发声方式、发声体以及共鸣腔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美声唱法中的音色是演唱者技巧、情感、个性的重要表现。

伴随美声唱法的不断发展,越是饱满、厚实、清亮且具有穿透力的音色,越能够赢得听众的认同和内心共鸣。音色还具有审美主观性特征,因为美声唱法的审美角度、审美方式等会受到社会环境、文化环境、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音色在审美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长期以来,美声唱法被广泛认为是一种科学系统的声乐表演形式,其既强调演唱者发声的科学性,又追求不同音区之间的和谐性,对气息、音量、共鸣腔等也提出了相应要求[ 2 ]。音色作为声音的色彩,是不同演唱者声音特色的呈现,每位演唱者自身独特的演唱技巧及表达方式,衍生出了多元化的音色形式。

随着现代音乐审美不断向多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人们对美声唱法中的音色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美声唱法中音色风格的建立也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通常而言,音色主要分成两种类别,一种是基于声部不同,分成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以及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另一种是基于美声作品中人物形象对应音色音域不同,分成花腔、抒情以及戏剧。

音色在美声唱法中的作用

音色可促进展现各种美声作品风格

音色在美声唱法中的首要作用在于,可依托各种音色展现不同美声作品的风格,或悠扬婉转,或慷慨激昂,或气壮山河,这些音乐风格均可通过音色加以呈现。在美声唱法中,优秀的演唱者往往可利用自身的音色很好地展现美声作品风格,让自身的歌唱表达与对应的人物情感、塑造的人物形象充分契合。在演绎激昂高亢的美声作品时,不可选择音色柔和的演唱者,那样会显得格格不入;在演绎深沉而富有内涵的美声作品时,不可选择缺乏社会阅历的年轻演唱者。由此表明,音色在美声唱法中对展现美声作品风格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演绎《在银色的月光下》时,因为该作品情绪柔和、节奏缓慢,演唱者要领略创作者借月光传达的柔情。针对此类作品的展现,应尽可能选取音色柔和婉转的演唱者来对美声作品来进行表达,否则会给人一种违和的感觉。

各式各样的美声作品蕴含着不同创作者的丰富情感,而音色是连接演唱者和美声作品的重要纽带,唯有让音色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方可达成两者的有机融合,进而更好地演绎作品情感的内涵。

音色可促进美声作品人物形象塑造

美声作品中拥有着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而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也是多种多样,音色与美声作品中的速度、和声发挥着同等作用,是塑造各种人物形象的一项重要手段。

首先,各种人物形象需要配备不同音色的演唱者,演唱者可利用自身演唱技巧对音色进行处理,依托富于转变的音色打造各异的美声作品叙述主体。比如,在演绎以抒情诗为代表的作品《乘着歌声的翅膀》时,演唱者应通过调节共鸣腔位置以实现音色切换,进而完成对月光下朦胧悸动、向往幸福的梦及在椰林中沉浸于爱的欢愉的丰富内心世界等的逐一演绎[ 3 ]。

其次,在美声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中,还需要借助不同音色演绎同一人物形象的各种状态,比如,在演绎《艺术家生涯》时,男女主人公从浪漫的相知开始,到面临爱情即将破裂的危机,再到患上重病后的一蹶不振,演唱者应以不同的音色去演绎主人公的不同阶段,由清亮抒情的音色,到活泼华丽的花腔,再到带有悲情意蕴的抒情。

最后,同种音色还可塑造出不同的美声作品人物形象,即可通过对音色的微小处理,塑造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在《芭比之真假公主》的演绎中,尽管两位女主人公有着相同的外貌、音色,但因为社会身份的不同,决定了她们的形象存在差异性,前者是含着金汤匙出生却需要面对烦琐礼节的公主,后者是在底层社会苟延残喘但果敢不屈的乡下女孩,前者忧郁、柔和,后者活泼、有力量,因此,在音色表现上前者应注重细节刻画,后者的气息量则应多于前者。

音色可促进美声唱法的广泛传播

美声唱法中的音色有着多样性的特征,凭借其这一特征可满足不同听众的多样审美需求,这对美声唱法的广泛传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现如今,美聲唱法受到了国内外音乐爱好人士的广泛青睐,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其实现了在全球范围的广泛传播。在环境、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美声唱法的审美特征表现出一定的群体性,也正是凭借这种群体性,美声唱法的传播表现出一定的大众性、有效性,在相同地域环境下,人们通常会对特定的音色形成情感共鸣。因此,广大音乐创作者应推进不同地域环境下人们喜闻乐见的音色,与相关的美声唱法进行有机融合,进一步为美声唱法的广泛传播奠定坚实基础。

音色在美声唱法中的应用

评定演唱者的演唱能力

美声唱法中每位演唱者都有着自身独特的音色。因此,音色往往被用作评定演唱者演唱能力的一种手段,以及被用于美声作品角色挑选与定位等方面。

首先,将演唱者的音色与人物角色及演唱者对作品人物形象的把握度进行有效结合。比如,在为歌剧中的相关角色挑选演唱者的过程中,可让每位候选者以自身的理解来表达作品,让评委对音乐作品形成直观认识。倘若演唱者大多对作品有深刻的认识,则可从其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着手。比如,在《饮酒歌》中,女高音歌唱家琼·萨瑟兰对茶花女的演绎坚定、柔美,如同小仲马塑造的人物玛格丽特是为其量身打造的一般。玛格丽特一方面拥有女性的柔美,另一方面还有自身的思想、主见,她不仅可以在与上流社会权贵的交流中做到应付自如,还可以不顾世俗的眼光,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倘若演唱者表现的音色局限于柔媚,则只能展现出玛格丽特交际花的人物特征,将难以实现对人物果敢性格、独立思想等的有效塑造[ 4 ]。因而,在美声作品演绎前,用音色评定演唱者的演唱能力至关重要,其同时也影响着美声作品的艺术价值。CA6A5F9A-C2E8-4BC1-8373-FBF456CDFC39

其次,将演唱者的音色与其个人情绪把控度进行有效结合。不同演唱者的音色各不相同,即同一演唱者在不同时期的音色存在一定差异,甚至不同心境下演唱者的音色也不尽相同,这都会对美声作品的演绎产生极大的影响。基于此,演唱者的演唱能力还主要表现于对音色及情绪的控制能力上。换言之,优秀的演唱者往往可实现对自身情绪的灵活调动,可以让自己在真实自我与塑造人物之间做到自由切换。综上,通过演唱者的音色来评定其演唱能力,对美声作品的演绎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因为音色在美声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演唱者对音色的控制能力至关重要。对于演唱者演唱能力的评定,并非仅局限于演唱者的音色适合演唱哪类作品,更多的还是演唱者对作品人物的理解水平、对自身音色的应用能力等方面。

定位演唱者的人物形象

在对诸如歌剧等美声作品进行演绎时,演唱者通常会利用不同音色对不同人物形象进行区分。具备良好美声演唱素养的演唱者有很多,基于演唱者音色的不同进行人物形象定位,可充分发挥演唱者的歌唱潜能。对美声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可经由学习、参阅相关文献资料等手段达成目标,而音色是天生的,即使后天进行反复训练也难以明显改变。所以,可将音色应用于美声唱法演唱者对人物形象的定位。

首先,可依据演唱者的音色,开展第一次定位。通常而言,可依据花腔、抒情、戏剧等类别对演唱者音色进行区分,不同类别的音色对演唱者音质、唱功提出了各不相同的要求,因此可结合演唱者的音色特征,以将其定位对应适合的类别。

其次,可在第一次定位基础上,依据演唱者音高特征开展第二次定位。一般而言,花腔主要指的是花腔女高音;抒情主要分为抒情女高音、抒情男高音、抒情男中音以及抒情男低音等;戏剧主要分为戏剧女高音、戏剧男高音以及戏剧男低音等。比如,对于花腔女高音而言,因为其音色如同长笛一般,声音明亮、悠长、有弹性,所以可对《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等人物形象进行演绎[ 5 ]。相较于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作为美声作品中尤为常见的一种音色类型,其音色轻柔且富有感情,所以往往被应用于演绎美声作品中人物的多种情感,比如,《图兰朵》中的柳儿等人物形象均可由抒情女高音担任。

总而言之,应结合演唱者的音色对其开展人物形象定位。某种意义上而言,演唱者应建立起对人物角色、心理的有效认识,有效利用音色强化情感表达,进一步让人物形象更为饱满立体。所以,应重视美声唱法中音色在演唱者人物形象定位中的有效应用。

淋漓尽致演绎的美声作品

音色在美声唱法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作品主题表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有效应用音色,以实现对美声作品淋漓尽致的演绎。充分发挥音色在美声作品中的作用,可提升音乐表现力,所以应加强音色在美声作品中的有效应用。结合人物形象选定演唱者的音质类型。

比如,为营造一个欢快活泼的氛围,塑造一个独立、机敏且颇具女性魅力的女主人公形象,如《乱世佳人》中的斯嘉丽,可选定花腔女高音来演繹这一人物角色。即便是同一演唱者的音色,也可通过对情绪的调控对音色产生一定影响。正是这种演唱者自身对音色的调控,可让美声作品的人物形象变得更为鲜活立体。

比如,在《饮酒歌》中,中西方演唱者演绎的作品都十分为人称道,但表现风格不尽相同。帕瓦罗蒂演绎的作品,刻画出上流社会权贵的居高临下,以及玛格丽特在大众面前的轻佻豪放等形象。与此同时,琼·萨瑟兰也将玛格丽特作为交际花的开放,以及对爱情的憧憬,进行了恰到好处的表达。而在我国歌唱家殷秀梅、戴玉强演绎的版本中,着重展现了男女对爱情的憧憬与追求,而在男女主人公特殊社会身份表达方面则相对偏少。将两个演唱版本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我国歌唱家演绎的版本更为清丽,与我国传统文化实现了有效统一,更符合国内观众的审美[ 6 ]。虽然中西方歌唱家对《饮酒歌》这一相同作品表现出不一样的风格,但对主人公基本特性的表达是一致的。所以,必须要合理应用音色,以实现对美声作品淋漓尽致的演绎。

综上所述,随着演唱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音色作为展现音乐表现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美声唱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在美声唱法中,应切实明确音色的重要性,基于美声作品的艺术风格选定适宜的音色,正视音色的多样性,积极促进美声唱法有序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文斌.音色在美声唱法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J].黄河之声,2015(02):41.

[2]胡蓉.探讨音色在美声唱法中的作用[J].影剧新作,2016(04):107-112.

[ 3 ]曲晶.试论美声唱法音色的应用[ J ] .当代音乐,2018(04):94-96.

[4]杨奇芳.美声唱法中的音色作用分析[J].明日风尚,2018(22):119.

[5]郑璐.试论音色在声乐演唱中的美学特质[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06):122-125.

[6]李静婷.音色在美声唱法中的作用分析[J].喜剧世界(下半月),2022(01):35-37.CA6A5F9A-C2E8-4BC1-8373-FBF456CDFC39

猜你喜欢

女高音演唱者美声唱法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中国美声唱法的发展及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美声唱法与中国当代创作歌曲的演唱
爱心夜曲 (女高音独唱)
家乡的月亮来看我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论发声练习与歌唱的关系
浅谈美声唱法的民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