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数据比对,推进学生资助资金精准发放的应用研究
2022-06-15陈体丘春红刘小雨
陈体 丘春红 刘小雨
摘 要: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是教育公平、社会公平最直观的体现。在大数据网络的支持下,以全面、真实、可靠的数据作为支撑,能够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精准度,对加强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助力贫困家庭脱贫发展具备较为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精准资助;数据比对;资金安全
一、“十三五”期间玉林市学生资助工作现状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1]。玉林市严格按照各级政府下发的指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强担当、抓重点、增实效”的工作思路,将教育资助工作贯彻落实到具体,完美达成“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教育目标[2]。
(一)总体情况
我市现有学校(含幼儿园)6151所,在校生人数1542583人,建立健全了从幼儿园到大学“无缝衔接、全程覆盖”的学生资助体系,涵盖“奖、助、贷、补、减、免”等多种内容,以完善的资助机制作为有效支撑,实现全过程教育阶段、全方位教育渠道的教育支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入学前到入学后的全流程覆盖。“十三五”期间,全市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21.6万人次,发放资助资金23.13亿元,其中,资助建档立卡学生99.8万人次,发放贫困户家庭学生资助资金共7.38亿元,以真实可靠的数据作为资助工作量化的直观体现,为实现教育公平做出最坚实有力的支持,以教育资助为牵头推动打赢脱贫攻坚战战略方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突出贡献。
(二)主要成效
1.全市统一规范,实现精准管理
第一,强化制度保障,实现规范管理。深化学生资助工作改革,是构建完善现代教育体系的关键,是推动教育公平公正的重要手段[3]。为保证教育资助工作贯彻到细节,实现纵深向的改革深化,我市以高效率、强落实的措施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管理制度,致力于提升资助体系的规范性。首先,在全区率先编制《玉林市学生资助工作手册》,印发《玉林市学生资助工作档案考核细则》,以精细化规章制度统一全市资助流程,完善学生资助档案,为资助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其次,在学校官方网站上发布学生资助工作热线电话,接受社会范围内的全面监督,从教师、学生、群众角度落实“三监督”工作内容,打造公开透明、公正可靠的资助工作新局面。最后,为确保“数据比对”工作顺利开展,我市先后印发了《玉林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四级联动”大数据比对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搭建上学“绿色通道”工作的通知》《玉林市教育局關于组建玉林市学生资助工作指导组的通知》,各县(市、区)教育局、各校成立专项工作负责小组,落实专人负责制度,实现责任到位、任务到位、落实到位,有效渗透贫困户学生资助工作,确保“数据比对”工作有序推进。
第二,开展数据比对,突出精准资助。2019年,我市率先在全区全市范围内开展学生资助“数据比对”工作,利用WPS云盘建立“市—县—乡(镇)—校”四级数据管理平台,组建“数据比对”团队,对管理平台数据进行维护,在线修改、编辑学生信息,减少了数据来回传送,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和同步。会同扶贫、民政、残联、工会等部门建立系统信息双向比对机制,将各部门系统信息与学籍管理系统、资助系统信息和在校生信息数据进行“数据比对”,以全市特殊贫困学生群体作为服务对象,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信息系统,对其家庭进行深入、具体、真实的调查。在精准识别与资助作用下,将教育资助工作细化到“市—县—乡(镇)—村(屯)”进行四级分解下发,确保各级各类学校及时为特殊群体学生开通入学“绿色通道”。
第三,全市统一监管,确保资金安全。2016年,我市在广西率先开展“指静脉+脸部+身份证”指纹考勤认证试点工作;同年12月,我市“创新技术,精准资助”入选全国中职精准资助典型案例,并代表广西在广东顺德举办的全国中职精准资助经验现场推介会上做了经验介绍。2018年,在“指静脉+脸部+身份证”指纹考勤认证的基础上实施“互联网+手机APP”指纹考勤认证试点工作,我市积极总结了关于“中职生物识别工作”的经验。2019年,全区资助工作培训暨观摩活动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会上我市做了《玉林市学生资助手机APP客户端身份认证经验交流》发言;2020年,我市针对《玉林市实施“互联网+手机APP”认证,有效助力资金精准管理》进行相关经验介绍。2021年6月,自治区教育厅把我市编写的《建立“互联网+手机APP”认证系统助推中职学生资助资金精准管理》作为典型案例上报教育部。
2.创新工作手段,助力乡村振兴
2016年,我市率先成立生源地助学贷款乡镇办理点,将学生教育贷款工作流程进行有效简化,提高助学贷款办理效率,推行“无纸化贷款”以及“线上贷款”,完善贷款体系,以该制度的强效性为支持,为广大学子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为社会教育工作的贯彻落实提供支撑,该项工作的成功实施获得社会整体的正向反馈,也赢得教育部门以及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高度赞赏。“十三五”期间,我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共放贷23.5亿元,惠及79.09万名(人次)学生。同年,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对我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乡镇代办点试点工作进行了高度评价,中国教育报、央广网、新闻网、南国早报、教育新闻资讯等10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2017年,我市“受助思源,感恩报国”和“‘家门口办理助学贷款,助力教育精准扶贫”典型案例被自治区教育厅作为“特色典型专题报告”选送教育部。2018年,玉林市容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被评为全国学生资助工作“推荐学习单位”。2020年,我市在全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培训会上做了经验介绍。2021年,我市在全区率先推行全市“三统一”的贷款管理服务模式,共建立了22个贷款受理代办点,其中县城8个,乡镇代办点14个,覆盖城区和边远乡镇,方便学生就近办理。同年,全市共为83651名高校学生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放贷资金6.42亿元,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同时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75B9C462-9BBE-4C7C-854C-FB9FD4CF5D0F
3.深化党建融合,育人成效突出
我市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推动“党建+学生资助”工作开展,创新资助工作模式,以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为支持,将资助工作与之进行深度融合,实现“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四位一体,抓住建党100周年契机,组织开展“红心向党·感恩资助”活动,引导学生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动向,促使学生实现自立自强自信,促进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2016年,我市李丽冰优秀事迹入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资助育人百名成才典型。2019年,我市荣获全区“感恩祖国、助学筑梦、励志成长”主题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2020年,在全区“祖国伴我成长,助学筑梦成才”主题征文活动中,我市被评为“优秀组织奖”单位;同年,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7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赖华健入选“本专科国家奖学金奖励学生代表名录”,刊登在人民日报2020年5月4日第八版。2021年,我市荣获“玉林市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活动记功集体”“在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集体”荣誉。
4.发挥社会力量参与,举力资助困难学子
2018年,我市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建立起综合性的奖学助协会,促使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到捐资助学的公益事业中,多渠道筹措资金,以助学资金作为动力,鼓励学生向品学兼优方向发展,解决多数学生的上学难题。
二、存在问题
(一)政策宣传工作有待加强
部分学生对学生资助政策的内容不够了解,如资助项目、金额等,也不清楚咨询投诉渠道。
(二)系统填报进度有待加快
部分学校不够重视学生资助系统数据填报工作,对特殊贫困学生的信息填报不及时、不精确、不详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没有进行及时维护,导致系统填报进度严重滞后[4]。
(三)学生基础数据有待提升
在“数据比对”过程中发现,个别学校学生的基础数据未及时更新、修改,出现身份证号码和姓名不一致等现象,学生基础数据混乱,影响“数据比对”工作的开展。
(四)资助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我市队伍建设的现状是机构健全、设备齐全、人员不足。特别是基层边远学校的资助工作有不少还是由教师兼顾的。学校资助办不是内设机构,对资助办人员定位和待遇不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资助队伍的稳定和资助政策的落实。
三、解决措施
(一)开展数据比对,全面落实精准资助工作
一是联动民政、人社、工会、残联等部门开展“数据比對”学生身份识别认定工作,多次排查,掌握特殊群体学生底数,确保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群体学生优先获得资助[5]。二是继续为特殊困难群体学生开通入学“绿色通道”,使特殊贫困学生能够在政策的支持下顺利入学,成功接受教育,解决困难群体的上学困境。
(二)推进系统应用,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进一步提升我市各地、各校学生资助系统管理人员应用能力和水平,助力学生资助系统实现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针对新型系统对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系统化线上培训,使其详细了解资助系统应用升级功能,熟悉各子系统应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指导辖区内各学校认真填报,并严格审核,确保所有资助项目、所有资助信息准确填报,系统数据真实有效。
(三)强化督导检查,规范各种资助行为
一是在全市各级各校开展各项学生资助资金落实情况交叉检查活动,互相交流工作经验,提升自我监管能力。将督察管理工作渗透到资助的整体流程中,紧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状,把握资金发放关键节点,确保资金落实到位[6]。二是按照《玉林市学生资助工作手册》规范资助工作流程,做到“五个到位”:宣传到位、申请到位、评审到位、公示到位、发放到位。坚决以严格的工作制度保证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顺利落实,进一步强化资助工作责任的归属,保证学生资助工作有据可依、有迹可循,确保教育资助的公开有效性。
(四)狠抓培训提升,提高资助队伍素质
坚持以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抓手,增强工作人员整体服务意识与工作专业度。一是以组织全体员工培训为牵头工作,开展时事政治深入培训,保证工作人员思想素质革新,以逐级培训模式为基础,准确把握学生教育资助工作方向,助力资助工作精准落实到位。二是推进资助系统应用,在学校统筹管理作用下积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系统操作培训,熟悉业务工作内容,及时对出现的问题做反馈,尽快解决问题,保证学生信息录入与后期追踪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完善工作台帐,规范档案台账管理
按照《玉林市学生资助工作手册》和《档案管理》的工作要求,指导督促全市各级各校分年度、分学期收集、整理学生材料,统一装订归档,建立学生资助工作档案库,实现资助工作档案规范化管理。
四、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学生作为重要的社会发展力量,能够为全面实现中国梦做出根本性的支持。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是最重要的竞争资源,将教育资助作为教育工作深化落实的重要支撑,能够为农村教育提供有力的动力支持,促进农村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改革创新。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以教育工作为重点,实现教育的纵深向发展,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不断提高资助工作精准水平,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做出有力的贡献。
[参考文献]
刘玉霞.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精准资助路径探析[J].未来与发展,2016(09):69-73.
余胜泉,王阿习.“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1-9.
杨波.甘肃精准扶贫开发新路径探析[J].开发研究,2015(06):59-62.
杨晓慧.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6(09):22-25.
王嘉毅,封清云,张金.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J].教育研究,2016(07):12-21.
李毅.精准扶贫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68-77.75B9C462-9BBE-4C7C-854C-FB9FD4CF5D0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