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巴伐利亚州机电专业技术员培养与中德合作办学实践
——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6-14■郭婷
■郭 婷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德机器人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德国的技术员教育相当于我国的高职专科培养目标的教育[1],技术员资格证在德国是一张“金字招牌”,是经德国政府认可的学历和从业资格的证书,属于欧洲资格框架第6级,毕业生享受高校毕业生待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德国巴伐利亚州技术员学校优质专业,近年来被引入到中国,在上海、南京、深圳等地开展了中德合作办学[2-5]。本文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结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巴伐利亚州诺德林根弗里茨-霍普夫技术学校的3年合作办学实践,对技术员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德国巴伐利亚州教育体系与技术员
(一)德国巴伐利亚州教育体系
德国巴伐利亚州教育体系如图1所示,儿童一般六岁进入小学,四年级小学毕业后开始分流,根据学习成绩优劣、教师推荐意见、家长与学生的意愿进入9年制文理中学(6年初中+3年高中)、6年制实体中学或者5年制主体中学学习。文理中学(9年制)毕业生可直接申请大学。6年制实体中学毕业生获得中等程度毕业证书,经过第二培训阶段(职业高中)可申请大学。5年制主体中学毕业生再读1年可获得中等程度毕业证书,经过第二培训阶段(职业高中)也可申请大学。大部分5年制中学毕业生选择参加初次职业培训(主要是双元制职业教育)。9年制文理中学毕业生可直接申请大学,也可先参加职业教育培训,也可以在上完大学后参加职业培训。学生职业教育毕业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凭职业资格证书就业。
图1 德国巴伐利亚州教育体系简介
德国职业教育上升渠道通畅。完成初级职业培训并在企业就业的学生在获得2年实践经验后可申请升入行会主办的工长学校接受高级职业培训,毕业生可申请大学。完成初级职业培训并在企业就业的学生在获得1年实践经验后可申请升入政府主办的技术员学校接受高级职业培训,毕业生可申请大学。
(二)德国巴伐利亚州工长、技术员和工程师
工长资格证书和技术员资格证在德国巴伐利亚州获得广泛认可,等同于DQR/EQF(欧洲资格框架-第6级),持证人员可享受高校毕业生待遇。
德国工长、技术员和工程师(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工作职责比较如图2所示,工长侧重于培训学徒、人事管理和生产设备调度,工程师主要负责设计与开发,而技术员则在生产监测、技术性采购、生产准备、成本核算等多方面起负责作用。此外,技术员还负责工程师与技术工人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图2 德国工长、技术员和工程师的工作职责比较
二、德国巴伐利亚州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员培养
德国巴伐利亚州技术员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来源于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或电气专业毕业生,至少具有企业一年工作经验;不接受机械制造或者金属加工等相近专业的学生。学生基本是脱产学习,国家给700欧元左右的助学贷款,毕业后分期偿还(按时毕业将有较大幅度减免)。第一学期属于试读性质,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将被学校劝退。
德国巴伐利亚州技术员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根据州文教部统一的教学大纲进行课程安排,两年需完成2920课时。附表1所示为德国巴伐利亚州诺德林根弗里茨-霍普夫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员课程表,课程研制贯彻以能力和学习领域为导向,促进学生的行动能力[2]。行动能力是指个人在职业、社会和个人环境中愿意并且能够根据实际要求、以深思熟虑和敢于承担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的方式去行动。
附表1 德国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技术员课程
德国巴伐利亚州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员课程重点学生意愿和能力;根据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有的放矢、按实际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独立完全任务和解决问题,并对结果进行评判。此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各个人的聪明才智和进行人生规划也是课程教学的焦点。教学当中要传授诸如独立性、批评能力、自信、可信赖性、责任心、履行义务意识这些价值观。在教学中也必须促进和支持这些社会能力的发展:准备着并且能够面对社会关系生活、策划社会关系,能够感觉并理解他人的关照和与他人的紧张关系,带着理性和责任意识与他人相处和交流。
三、中德合作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员培养(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引入课程并进行本土化开发是学习国外先进办学理念的根本要求和主要任务,需要根据国情进行课程本土化建设和构建课程体系[5]。根据深圳市教育局的安排,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巴伐利亚州诺德林根弗里茨-霍普夫技术学校合作,于2017年3月成立了中德学院(2020年5月改名为中德机器人学院),开展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员的培养。根据德国课程的知识点要求和学时要求,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德机器人学院对各门课进行了本土化建设(见附表2)。为了满足国内各级教育部门要求[6],将增设了“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Ⅰ”“就业创业指导Ⅱ”等课程。为了满足地区岗位需求,增设了“工业机器人编程技术”。
附表2 技术员德国课程的本土化
德国巴伐利亚州文教部技术员课程原本是面向普通技工,要求职业教育毕业、具有一定年限的职业工作经历或者同等的国家承认的职业工作经历。而中德学院招生对象是普通高中应届生,缺乏职业工作经历和前期职业教育。为了满足德国巴伐利亚州文教部技术员课程的要求,中德机器人学院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了12个月的实习课程。优化调整后的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中德机器人学院2020年7月首届学生毕业,69名毕业生中49人获得德国技术员证书。
图3 课程体系
四、挑战
(一)教师要求高
德国巴伐利亚州技术员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其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德国巴伐利亚州建立了一套有利于师资队伍发展的教师资格认证系统,对专业任职标准、资格认定制度、师资培养模式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从而规范了职业教师队伍,确保职业教育的高质量。我国引入双元制教学模式,必然要求教师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的改革,从而对教师业务素质提出新的要求标准。教师不但要有扎实而广泛的理论基础,对企业的生产产品、工艺、设备条件等有详细的了解,而且必须有企业所需工种的高级工(甚至技师)的操作技能水平。而我国绝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师是高校应届毕业生,来自行会、企业的师资力量不足,存在着职业技能欠缺的弊端。
(二)学生要求高
德国巴伐利亚州技术员职业教育每周高达37课时,学习任务繁重。中国的学生由于要兼顾各种学生活动,因此一般每周只安排22~26课时。如何让学生从众多活动中抽身出来,有更多精力投入专业学习是中德合作办学必需直面的问题。此外,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造力,是德国巴伐利亚州技术员职业教育的显著特色[3]。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值得深入探讨。
(三)校企合作要求高
德国巴伐利亚州技术员教育以实践为基础,核心理念是校企合作,并非常重视行业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全面参与职业教育的各个方面,真正实现了校企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目前国内企业往往以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多数参与合作办学的企业积极性不高,内在动力不足,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作用很难发挥[7]。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缺少深度“产教融合”,致使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的需求差距较大,没有真正达到合作的实际目的。教育部2019年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等重大政策创新,有望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充分调动企业对职业教育各方面投入的积极性[8]。
德国技术员职业教育具有自己的特色并且非常成功,但是其形成和发展是德国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统和社会观念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在引进技术员职业教育过程中需要在借鉴德国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深圳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学生特点,不断优化调整培养思路,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推进产教融合,摸索符合深圳需求的技术员培养模式,更好地为深圳区域经济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