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158”行动创建进展与对策研究
——以岳西县“158”行动创建为例
2022-06-14朱丽君王光宇刘桂民
朱丽君,王光宇,刘桂民,张 扬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
安徽是农业大省,在长三角区域地理区位优越,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推进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凸显,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与高质量发展有着战略意义。为实现农业生产稳固、加工升级、销售畅通,更高质量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0年4月安徽省颁布了《关于加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从2020年起实施 “158”行动计划,瞄准全省粮油、畜禽、水产、果蔬、茶叶、中药材和土特产等优势特色产业,集聚要素资源,开展“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创建,力争到2025年每个县重点培育1个优势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省建立500个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类、加工类、供应类示范基地;销往沪苏浙地区的农副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年销售额达到8 000亿元;以期提高绿色农产品生产规模,提升绿色农产品品质,保障人们身体健康,不仅可以满足人民增长的美好生活要求,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业生产环境。这是一条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1]。
为进一步推进“158”行动计划[4],高起点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基地,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对岳西县“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发展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现场调研,对岳西县创建现状进行摸底与探索[5-7],并挖掘创建中存在的发展瓶颈,科学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1 岳西县“158”行动计划创建进展
1.1 “一县一业”全产业链示范创建情况
目前岳西县已经形成茭白、四季豆、小黄姜、老品种蔬菜为特色的高山蔬菜格局。岳西县先后获得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中国高山茭白之乡等称号,茭白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高山蔬菜产业已列入安徽省首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创建。2021年,全县高山蔬菜面积9.67千公顷,主要品种为茭白、生姜、四季豆、豇豆、茄子、辣椒、黄瓜等,其中高山茭白种植面积3.90千公顷,总产量6.68万吨,总产值2.6亿元,生姜种植面积1.12千公顷,四季豆种植面积0.91千公顷,豇豆种植面积0.45千公顷,辣椒种植面积0.35千公顷,其他蔬菜面积2.94千公顷。截至2021年9月份累计产量19.81万吨,综合产值达7.73亿元(一产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37.5%,详见图1;沪苏浙地区销售额达3.17亿元,同比增长41.5%(去年同期2.24亿元),销售额占比达41%,详见图2。
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突出的主体较多,例如丰收种养专业合作社。丰收合作社位于石关乡马畈村,是专门从事高山茭白生产经营的规范化合作社,现有社员280户,在具体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合作社按照“五统一”模式,积极为社员提供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社会服务、统一品牌包装、统一收购销售等服务。合作社高山茭白基地面积36.67公顷,今年产高山茭白825吨,其中销往江苏徐州、淮安等地500吨。
1.2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情况
经过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授牌认定的岳西县“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共有两家企业,分别为安徽徽名山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徽名山公司)、皖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皖农公司),农产品在沪苏浙销售量稳步提升,沪苏浙销售占比达70%左右,注重产学研用与科技创新,整合支持资金,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企业在短时期内提质增效效果明显。
徽名山公司,是安徽省第一批认定的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是以冷鲜猪肉及系列为主要产品的加工主导型基地,公司拥有固定资产7 000万元,山场333.33公顷,建有岳西黑猪繁殖基地、保护开发基地、放养基地、精养基地、屠宰加工基地和冷藏保鲜等9大基地。公司2020年总产值为6 340万元,沪苏浙销售量为705吨,沪苏浙销售额为4 750万元。2021年累计总投资1 730万元,实现产值5 100万元,同比增长50.2%;沪苏浙地区销售量为594吨,占总销售量比重为78%;沪苏浙地区销售额为3 820万元,同比增长52.8%,沪苏浙地区销售额占比75%。
皖农公司是安徽省第二批创建的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是以畜产品类为主要产品的生产主导型基地,公司拥有固定资产500万元,占地40公顷。2020年总产值1 670万元,沪苏浙销售量为88吨,沪苏浙销售额为704万元。2021年累计总投资805万元,实现产值925万元,同比增长17.6%,沪苏浙地区销售量为89吨,占总销售量比重为68%;沪苏浙地区销售额为642万元,同比增长13%,沪苏浙地区销售额占比达69.4%。
2 岳西县“158”行动计划创建成效
2.1 瞄准创建目标进行制度制定与方案设计,引导创建工作有序进行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来,是县域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岳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长三角区域“158”行动创建工作。为更好地贯彻“158”实施方案,强化关于创建工作的当地顶层设计,切实抓好组织领导,做好制度与方案设计。2020年1月,岳西县出台了《岳西县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方案》,并成立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任务清单和部门职责;2020年12月,又出台《岳西县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实施方案》,分管县长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推进长三角“158”行动计划有关工作,解决相关重大问题;为抓好高山蔬菜产业发展,县委又牵头组成岳西县高山蔬菜(茭白)产业链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了实施方案。
很多人认为只要安装了安全座椅就安全了,事实上,家长在选择安全座椅时还应当关注座椅是否能与汽车座位正确搭配。
2.2 积极推进并强化各项扶持政策,加强服务和倾斜支持
除了顶层设计,创建工作还需一系列资金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各项扶持与倾斜政策。为此岳西县政府出台了县招商引资政策导则、大数据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等县级奖补政策,均对长三角地区社会资本来岳西投资在立项、规划、用地、环评、交通、金融、招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出台了岳西县促进现代农业绿色发展若干政策,支持长三角“158”行动计划内容,对长三角省级基地创建、长三角农产品直供基地建设、长三角品牌宣传推介、长三角农产品专营店(直销店)、长三角产学研基地等方面制定支持政策,2021年持续该政策。
2.3 农产品沪苏浙销售量稳步提升
“158”行动计划的实施,促进了主导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农产品生产结构,增加了优质农产品供给,销售渠道也较之前更为畅通,农产品沪苏浙销售量有了较大提升。截至2021年9月份,全县初级农产品总产值达到16.02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销往沪苏浙为7.08亿元,同比增长8.9%;农业加工品总产值达到28.97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销往沪苏浙为12.8亿元,同比增长28%。销往沪苏浙主要农产品和加工品粮油0.56万吨、蔬菜4.32万吨、肉类0.242 3万吨、茶叶0.15万吨。徽名山公司等企业长三角销售量和销售额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2.4 推进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保障
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创建,不仅有效助推实施绿色生产方式,还能保障绿色农产品供应,从而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有效形成绿色循环低碳的产业体系。岳西县在创建“一县一业(特)”与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时,实施农产品安全保障工程,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管理,依标组织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积极倡导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尤其注重对高山蔬菜避雨设施的探索与利用,建设避雨栽培基地6.67公顷,不仅提高蔬菜品质,延长采收时间,减少病虫害发生,降低自然灾害侵扰。
同时还积极推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动形成基地小循环的畜禽废弃物的生态循环利用格局。例如,徽名山公司建有黑猪繁殖基地、有机饲料种植基地与加工基地,已实现基地内部小循环:畜废弃物发酵后还田饲料基地,生产出有机饲料,再供应至畜禽生长环节。
全县农产品“三品”认证主体63家,认证产品113个,基地认证面积22.7千公顷,其中无公害认证19.80千公顷,绿色食品认证0.87千公顷,有机认证2.03千公顷。
2.5 整合各渠道资金,形成合力支持
通过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和整合涉农金融信贷等资金,给创建工作以坚实的资金后盾支持。2021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 500余万元用于高山蔬菜“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创建、岳西黑猪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展示展销和销售渠道建立等。
2.6 “双招双引”稳步推进
开展招才引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对标长三角地区学习活动,进行产学研用,致力科技创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到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安农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对接合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所、作科所、省农科院、安农大、南农大、安庆师范大学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先后成立专家工作站、院士工作指导站和特色农业研究所等,开展岳西黑猪扩繁和品种保护、蔬菜新品种培育和技术研发、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深度合作。SPF试验猪(无特定病原体级试验猪)养殖场项目建设动物保健品研究中心,引进国家动保中心博士团队来岳西县开展SPF试验猪产业化开发。引进22位博士来岳西县任村名誉主任,驻村指导乡村产业发展。
同时不放松招商引资工作,以外力促内变。围绕茶叶、蚕桑、蔬菜产业链建设,与沪苏浙企业合作对接,引进资金和项目支持产业发展,合作开展全产业链开发。截至2021年9月底,岳西县累计签约农业招商项目12个,总投资31亿元,其中已开工项目6个;在谈项目13个,意向投资22.89亿元。2020年签约的2个重点项目已竣工投产,其中SPF试验猪场建设项目已投产养殖,晨安生态养殖场项目10月初投产。
3 岳西县“158”行动计划创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较单一,产业链主要集中于一产,没有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岳西县在创建“一县一业(特)”过程中,高山蔬菜以鲜食为主,目前以一产为主,蔬菜加工企业少,几乎没有精深加工,急需引入蔬菜加工项目,以延长、补充与完善高山蔬菜产业链、价值链。
二是经营主体发展资金短缺,缺乏财政资金和金融信贷资金、外资与民间投融资的统筹与整合。以徽名山公司为例,该公司基地黑猪产品在长三角地区供不应求,产品有时会处于断供状态,急需各来源资金整合以扩大生产规模,保证长三角产品稳定供应。
三是长三角销售渠道单一、狭窄,尚有拓宽、畅通的空间。以皖农公司为例,该公司以客户微信群高端订制为主要销售渠道,通过顺丰快递邮寄到客户,黑猪肉等商品价格相对均衡稳定,不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但相对销售渠道单一,没有形成纵横交织的销售网络,长三角销售渠道有待拓宽。
4 对策与建议
4.1 聚焦主导优势产业,延长、拓展产业链
加大从业主体培育力度,围绕高山茭白、四季豆、小黄姜、老品种蔬菜等优势主导产业,以沪苏浙地区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为导向,延长、拓展产业链,孵化初加工与精深加工能力,重点培育加工头部企业和链主企业,增强其带动能力,提升主导优势产业发展水平,推进主导优势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4.2 加强财政支持,统筹资金要素
争取设立“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发展专项资金,同时注重统筹财政涉农资金和各类社会信贷资金杠杆支持“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发展,在全产业链上配置资金要素,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小农户获得信贷资金,帮助解决融资难题,打通信贷堵点,保障企业稳定发展,保障优质农产品稳定供应。
4.3 拓宽产品宣传、销售渠道
围绕主导产业,聚焦重点环节,紧盯长三角地区,加强与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展示交易服务中心等长三角地区单位对接,在农产品科技研发、品牌创建、产品销售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搭建交流平台,定期组织项目推介活动,组织主体参加长三角各类各级农展会、交易会、博览会等平台活动,建立物流网络销售渠道,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以形成一个“生产基地+农户+线下、线上销售”扁平式销售链,提升岳西县名优农产品在沪苏浙地区市场份额[8-13]。
4.4 加大品牌建设力度
打造“岳西翠兰”“ 岳西黑猪”“ 岳西茭白”三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强区域公共品牌的宣传推广,引导主体规范使用区域公共品牌,持续扩大长三角地区的品牌影响力,增强品牌辨识度,形成消费偏好的品牌反射弧。
4.5 加速科技创新合作与学习,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鼓励农业经营主体与科研院所合作,引才引智,做好“产学研用”,开发、培育新产品新品种新工艺并推广应用,增强农产品区域竞争力。
4.6 全面推进绿色生产方式
依托科研院校、农技部门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提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广使用生物农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避雨设施栽培技术。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推进农业绿色生产方式,贯彻生态发展观,发展生态农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好生态友好型农业。
5 结 语
实施长三角 “158”行动计划,进行 “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县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创建,已经成为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和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目前,全省24个“一县一业(特)”和273个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创建工作处于有条不紊地稳步推进中,瞄准当地主导优势产业,集聚要素资源,总产值和总投资均大幅增长,沪苏浙销售额和销售占比均呈现稳定涨幅,同时助推绿色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有效供应绿色优质农产品。长三角绿色农产品“158”行动计划创建路径的探索,要以农业提质增效为目标,通过聚焦提升主导优势产业规模,培育全产业链,加速科技创新合作与学习,提升特色农产品竞争力,整合资金要素,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实现现代农业提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与完善全产业链发展,为全省农业发展提供参考,助力全省农业尽快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实现农业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