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书法课程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以安徽省属高校为例
2022-06-14叶怀卿
叶怀卿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师范,学习之典范。高校师范类专业担负着为民培养人师之典范的初心使命。依据教育部组织的师范专业认证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增设书法赏析与技能的相关课程。从表象看,开设书法课程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基本功;从本质看,书法课程的开设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高校师范类专业开设书法课程的时间还不长,由于思想认识层面还不够重视等,导致书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认真加以思考并采取措施逐步解决。
1 高校师范类专业开设书法课程的意义
高校师范类专业是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专业,大多集中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和各省属师范院校,诸如汉语言文学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等。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师范类专业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坚持立德树人的同时,为培养思想素质过硬、教育理念先进、具有高效实施班级管理能力且能胜任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专业教师作出了巨大贡献。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部于2017年10月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涉及的《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一级旨在促进各地各校加强师范类专业基本建设,其中“支持条件”就明确要求,必须具有“书写技能”等教学设施;第二级旨在引导各地各校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保证专业教学质量达到国家合格标准要求,其中“课程与教学”中明确要求“养成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三字一话’等从教基本功”[1]。虽然现代教学手段日益丰富,但“三字一话”仍然是师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础,其中书写更是作为教师基本功的重中之重。
为贯彻落实《办法》,大多数高校师范类专业在制定或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纷纷增设书法等相关课程,冠以《大学书法》《书法基础》《书法》《汉字书写》等名称并作为必修课列入培养方案中。事实上,高校师范类专业开设书法课程,既是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的手段,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更是提高教师从教基本功的有效途径。当前,在高校师范类专业全面开设书法课程意义重大。
1.1 传承优秀文化
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2],“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3]。书法艺术属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汉字为载体用线条加以表现,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熏陶。熊秉明在《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中指出,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师范专业的大学生,了解各种书体演变的历史,了解各个朝代著名的书法家及书法作品,了解书写材料和工具,学会书法书写基本的用笔、章法和结体是非常有必要的,写好汉字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2017年11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2 00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57.2%的受访者觉得现在写字好看的人少,48.3%受访者表示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是用键盘打字,偶尔手写。有57.7%的受访者认为“键盘时代”仍然应当将写一手好字作为一种追求[4]。教师如果能够写一手好字,不仅可以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知道如何把方块字写得美观,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濡染,使他们热爱传统文化,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1.2 磨炼意志品质
在当今文化强国的战略下,书法在各个阶段的教育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诸多实证研究也表明,书法练习对脑神经活动、认知能力、人格修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书法学习并无捷径可走,讲究长期坚持,从笔画到结构再到章法皆需用心临摹,临习先贤法书需要心平气和、全神贯注。历代书法家均有刻苦练习书法的励志故事,如草圣张芝苦练书法,池水尽墨;智永为练书法足不出户,退笔成冢。练习书法、写好汉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想要练好一种字体往往需要数年或数十年的临池不辍和潜心钻研。因此通过练习书法,能使学生们集中注意力,养成沉稳、认真做事的好习惯,而且还能培养持之以恒、坚韧不拔、励精图治的精神,是一种很好的磨炼意志的途径和方法。
1.3 坚定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5],“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6]中国书法是线的艺术,呈现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独一无二,是世界上最美的艺术,一部中国书法史既是汉字的演变发展史,也是一部形象的中国文化史,是支撑文化自信的坚实支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民间沃土,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书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与其他文化紧密相连、相融相生,将书法文化作为突破口,是提振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7]。书法乃文字的书写,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主要是借助文字得以传承,了解书写的历史,就能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这种理解对于文化自信的养成大有裨益。因此,高校师范类专业开设书法课程,对于学生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4 提高审美能力
课堂教学离不开板书,教师的板书是否工整、规范,是否遵循汉字书写规则、笔顺是否正确等,对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和初中生影响较大,板书是否“漂亮”,往往成为学生评价老师“好不好”的第一印象,因此,板书体现教师的第二仪表。好的板书可以更加有效地表达问题,提升课堂效率,好的汉字书写可以增加学生对美的感受。美感主要取决于个人的评断,毋庸置疑,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需要培养,并在实践中并不断提升。中国书法艺术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和审美价值,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意境美、形式美,其中意境美是书法创作的最高追求,南朝齐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优秀的书法作品书作必须形神兼备,而且神高于形,以后书论家一直以此作为品评书法的高端审美标准[8]。常言道,字有百病唯俗难医,在汉字书写时什么毛病都不可怕,具体的问题都可解决,唯独“俗”是最不好解决的,因为“俗”就代表了审美眼光的低下。因此,在高校师范类专业开设书法课程,让学生在练习、临摹时选择历朝历代的经典书作,既是提高书写能力的有效举措,也是提升师范生书法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规范书写汉字是师范类专业开设书法课程的目标之一,指导师范生粉笔字、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书写规范,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书写能力,正是提高师范生书写基本功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的有益举措。
2 高校师范类专业书法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于2018年9月印发《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推动师范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中华师道,涵养教育情怀,做到知行合一”[9],而作为传承优秀文化,提升师范生汉字书写水平与个人修养的书法课程,自然是师范生教育的重点之一。目前,高校师范类专业开设书法课程,在课程名称方面有《书法》《书法基础》和《书法训练》等;在课程设置方面,有的设置为师范生的公共课程、有的设置为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也有的设置为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内容方面亦无统一标准,基本上由任课教师自行选定教材并确定授课内容。《办法》的出台,凸显了书法教育在师范生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性,但从目前师范类专业开设书法课程的实际情况看,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2.1 书法观念淡泊
这里的书法观念指的是对书写规范字的理念,规范字包括毛笔字、硬笔字和粉笔字。根据笔者在书法课程教学中的观察和体会,学生们往往会忽视书写的重要性,对于开设书法课程的教育意义与社会价值缺乏足够的认知,把书法课程当作“公共课”“兴趣课”或“写字课”来看待,体现在书写材料准备不充分、思想上认知不足、课堂练习不够认真等方面,这些观念的存在无疑对书写技能的提高带来一定阻碍。书法课程强调提升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学生修身养性的品质,古人云“字乃人之衣冠也”,汉字及其书写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字写的如何,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品质、思想风貌如何,正所谓“字如其人”。因此,书法课程开设的关键之处还体现在对于学生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书法课程不仅传授“技”更应传授“道”,并非“快餐文化”,而“观赏课”或者“兴趣课”难以实现这一目标。
2.2 课程学时与班级分组安排不当
通过调研安徽省属部分师范院校,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例,有关书法课程的名称、学时安排等如表1所示。
表1 部分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书法课程学时数等比较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高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书法课程的学时数、课堂讲授与实践学时的分配比例差异都较大。高校在制定或修订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对汉字书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难以遵循书法课程教学的规律,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目前,在师范类专业书法课程教学时,往往一个班级的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夹杂在一起进行教学,没有根据班级的具体人数进行分组,这就造成了理论课教学时学生聚在一起听课,与一般的公共课无异,但在实践课教学时会因为人数众多教学环境不佳,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指导时间不足、质量也会有所降低,直接影响书法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三年多来所带的师范专业《书法训练》课程,都是以所在专业同一年级为一个授课班级,同一个年级有两个自然班的则合为一个班,多则120余人,少则60余人。
2.3 师资配置不足
师范院校因进行师范专业认证而开设书法课程,师资是决定书法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全国开设书法学专业的高校为数不多,以安徽省为例,仅有三所院校招收书法学本科生,其中,宿州学院是安徽省第一所开办书法学专业的院校并于2013年开始招生,淮北师范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分别于2013年和2020年开始招收书法学本科生。值得一提的是,淮北师范大学于2007年在安徽率先招收书法硕士研究生,2009年在安徽首家开始招收美术学书法方向本科生。正是由于书法学本科毕业生少、书法艺术研究方向的硕士和博士更少,导致各高校在每年的人才引进时,涉及书法专业的教师数量少之又少,专任教师的缺乏带来的问题就是高校师范类专业书法课程授课的专业程度不高。表1列示的4所师范院校中,仅有1所高校师范类专业书法课程全部由书法学专业教师担任,其余3所高校师范类专业书法课程的任课教师所从事的专业多是文学的,也有理学、历史学的,仅仅是自身爱好书法或业余练习过书法。非书法学专业的教师匆匆走进课堂,很难保证书法课程的教学质量,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师范生书法课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2.4 硬件设施缺乏
已经开设书法学专业的高校,对于学习、练习书法所需要的场地、书写材料工具、教材等皆有所准备,并配有书法专用教室等硬件设施,然而其他未开设书法学专业的高校在师范类专业书法课程教学的情况又是如何呢?以安徽省为例,大部分院校在师范类专业的书法课程教学中,教室一般选用公共课教室,使用传统的课桌椅并运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加以辅助进行教学,忽视书法有别于其他课程教学的独特性,这会导致师范生在课堂上难以拥有足够的空间进行书法特别是毛笔字、粉笔字的研习,书写效果难以得到保障,公共教室没有配置小黑板,以致难以进行粉笔字练习。另外,大多数学校也不提供授课时学生需要的书写工具,学生个人购买的工具质量参差不齐,质量差的工具会直接影响书写的效果。上课时在狭小的空间练习书法,课下自然也不会在更狭小的寝室里对书法练习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课程完结后,学生自己购买的书写工具大多随手遗弃,这些不规范的教学过程也严重影响师范生的书法课程教学质量。
3 提升师范类专业书法课程教学质量对策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能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技能的灵活运用是一个关键因素。书写技能是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写技能即毛笔字、钢笔字和粉笔字(“三字”或三笔字)的书写能力,这也是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重要方面。三笔字中钢笔字尤其是粉笔字对教师而言,在将来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显然更为突出。作为教师书写技能的三笔字,突出的是为教学服务的特质,学生只需将汉字写得规范、清楚、匀称、整洁和熟练即可。书法作为一门艺术,重技法、讲传承,字体、书家门类众多,内容和形式亦丰富多彩,需要长时间刻苦训练才能有所成就。书法和汉字是密不可分的,但不能简单地把两者等同起来,书法能够被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来考察,说明他已经超出了一般写字的意义,书法都是写字但写字并非都是书法。高校师范类专业开设书法课程,其目标是实用书法而非艺术书法,不是培养书法家也不是培养书评家,而是指导学生如何规范写好汉字,专注于书写的“有用性”,要求规范第一、实用第二、艺术第三,书写时讲求认真规范、整齐美观并切合实用等,逐步培养书法审美意识、提升审美能力。
3.1 加强师范生书法观念与审美意识的培养
《办法》出台后,大多数高校的师范类专业在新修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汉字书写相关课程,但汉字书写课程不能只是为了应对高校师范专业认证,而应该从根本上给学生融入写好汉字的重要意义,让学生逐渐意识到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书法是中国文化当之无愧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师范类专业新生入学后,在辅导员或专业课老师介绍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作为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的义务、板书示范的重要性、对汉字书写的要求,避免学生有“非书法专业,为何还要练习书法”的疑惑。在任课教师的选择上,尽量聘用书法学专业毕业的教师,因为从事书法专业的教师,自身进行过各个书体的长期训练,了解各个书体的代表性书家和作品,知道哪种书体的代表作品适合初学者入手练习。在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的基础上,书法专业出身的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书写水平与认知程度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授课,更重要的是书法专业出身的教师自身长期受到传统书法的熏陶,能识别书写习惯、用笔技能中的“好坏”,能分辨一件书法作品的书写由来,而不被所谓的“网红”书体和电脑打印字体蒙蔽,让师范生从经典入手,从传统入手,为书法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于培养师范生的书法观念与汉字审美意识大有裨益,让书法课程不仅停留在写好汉字的层面,也要提升到汉字的艺术审美层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水平和文化品味,达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3.2 制定书法课程合理的学时与班级分组
师范类专业除了书法这种教师教育类课程之外,还有很多的专业课、公共课与选修课,让他们像书法学专业的学生那样去练习自然是不现实的。笔者认为,首先师范类专业的书法课程学时安排要加大时间跨度,从一个学期的第一个教学周到最后一个教学周,同时适当增加课时数,以便对书法课程进行两个学期安排,类似于大学英语一、大学英语二,而不是在整个四年大学生涯中只有一个学期内几次的书法课。提升书写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整学期、跨学期安排书法课程,可以避免出现书法学习者在有了一定基础的情况下就对书法练习“嘎然而止”的现象,长期培养师范生的书写兴趣才是提高书法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其次,想要练习好书法是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心无旁骛地安静书写,书法课是实践课,是技法的训练,这类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别于其他理论讲授课程,上两节连堂课的教学安排,因此师范类专业的书法课程要增加课时的连续性,最好调整为三节课或四节课连上,避免学生在练习书法时手头刚热或刚摸准书写技巧就面临下课的尴尬。再次,师范类专业的书法课课时可以减少书法理论的介绍,对汉字的各种字体、历朝历代的著名书法家及代表作品、书法书写的基本用笔、结体、章法让学生有个初步了解即可,教学重点和时长放在实践课上,让学生尽快进行汉字书写练习才是该课程的重要环节。最后,在师范类专业学生进行书法实践时,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以一个班级70人为例,理论课学习70人在一起听课,书法练习实践时分为两组为宜,每组35人,这样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时间更长、指导效果得到加强,师生间频繁地交流互动,学生的书写能力自然会提高得更快些。
3.3 放宽教师引进政策加大教学设施建设力度
高校在引进专任教师的政策中大多以获得博士学位为侧重点,而目前全国具有书法博士点的高校只有十几所,书法博士本身就是稀缺资源,想要引进书法专业的博士难度较大,因此,适当放宽书法专任教师的人才引进政策,放宽书法专任教师的学历,以引进人员的书写水平和在各省市级、国家级书法家协会举办的专业展览中的参展、获奖情况作为重要考量依据,这对于解决目前高校缺少书法专业教师的问题,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
无论是书法学专业,还是师范类专业的书法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都具备一定的特殊性。书写时需要宽敞的空间,更大的书桌,用来摆放笔墨纸砚毛毡等书写工具,书写完几幅作品后要将作品粘贴在墙上进行对比,通过品评,能更加直观地看到自身书写的优点与不足,书写结束后需要对书写工具进行整理、清洗;对粉笔字的书写需要一定数量的黑板供学生练习,开设书法课程需要有专业的教室,如毛笔字专用教室、粉笔字专用教室。为此,高校师范类专业在开设书法课程的同时,需要提供相应的教学场所和学习工具,落实《办法》第一级“支持条件”中的“书写技能”等教学设施,尽量避免学生在拥挤的环境中进行书写练习。
3.4 精选教学内容
目前全国共有150所左右的师范类院校,其中大多数师范专业开设了书法课程,所选用的教材主要有《师范院校书法教程》(天津古籍出版社)、《师范硬笔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书法》《书法基础》(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书写训练》(复旦大学出版社)、《写字与书法》(西北大学出版社)、《书法教程》(中国文化出版社)等,这些教材侧重点各有不同,有的侧重传统书法技艺,有的侧重古代书法作品赏析,有的侧重现代硬笔字教学训练等。由于师范类专业开设书法课程强调的是实用书法,选用的教材应该兼顾三笔字。教学内容应当包括:(1)汉字起源与演变:汉字产生、发展历程。(2)毛笔书法:工具材料、写字姿势、执笔运笔、选帖临摹。(3)粉笔书法:执笔运笔、大小与水平控制、主副板书、板面安排。(4)硬笔书法:写字姿势、执笔运笔、笔顺规则、笔势往来、选帖临摹。(5)书法简史与欣赏:先秦书法、秦汉书法、魏晋南北朝书法、隋唐书法、宋元书法、明清书法、名家书作赏析。由于楷体和行体是现代人书写最常用的字体,因此在教学中,主要训练楷书与行书的三笔字练习,注重两种字体的特点、笔画、结构以及常用偏旁部首写法。
4 结 语
师范类专业毕业生的质量是影响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教育部于2021年4月发布《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该标准在“教学实践能力”中明确要求教师应“具备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与相关学科实验操作等教学基本功”[10],这一标准与《办法》相呼应,再次强调了“三字一话”对于师范类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书法课程的开设为师范生达到该标准中“教学实践能力”的相关要求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高校师范类专业开设汉字书写课程的时间还不长,在开设初期,由于对书法课程的实践性、特殊性等考虑不周,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在所难免。高校面对师范类专业书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解决:加强师范生对于书写重要性的认识,培养书法学习兴趣;适度放宽书法教师的引进政策;安排更为合理的学时与课时,延长课程时间跨度,实践课采用小班分组;加大支持条件如书法课程专用教室与设备设施的建设力度等。高校须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多措并举,从根本上提升师范类专业书法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