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类证治裁》治疗中风的用药规律
2022-06-14侯阳波胡寅钦徐朝辉李国毅程记伟
陈 珍, 侯阳波, 胡寅钦, 徐朝辉, 陶 杰, 肖 倩, 白 宇, 李国毅, 程记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神经内科,上海 200062)
脑卒中是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1-3],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70%左右。研究表明,脑卒中已成为中国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的致死致残原因[4-6]。
脑卒中俗称“中风”,病因病机复杂,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尤其金元时期,以“内风”立论;延至明清,张介宾提出“中风非风”说,认为中风乃“内伤积损”所致[7]。由此可见,中风病因离不开“虚”“风”,“虚”是致病之根本,“风”乃主要之病邪。
清代医家林佩琴晚年著得《类证治裁》,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中医传承计算平台(TCMICS)是用于挖掘我国名老中医及古代医家治疗疾病的经验、用药规律、应用规律、处方筛选及新药研发的一个平台[8]。本研究借助该平台对《类证治裁》有关于中风处方进行数据挖掘,进而总结林佩琴治疗中风处方的学术思想及组方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收集《类证治裁》中的中风方剂,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9]对药物名称、性味做规范处理,如“姜”统一为“生姜”,同时区分“炮姜”“干姜”;“芍药”规范为“白芍”;“枣”规范为“大枣”;“龙脑”“片脑”规范为“冰片”等。同时,为了避免相同中药因炮制方式不同,导致性味、归经、功效的不同,区分“生甘草”与“炙甘草”,“地黄”与“熟地黄”。为了保证原配伍的完整性,将“蜜”规范为“蜂蜜”。
1.2 分析软件 采用TCMICS V3.0软件。
1.3 数据录入与核对 登录该软件,由2名及2名以上工作人员同时进行数据输入及校准。
1.4 数据分析 从药性、药味、功效和归经角度对纳入的中药进行统计分析。对中药所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对用方规律及药物联系进行聚类分析;对药物之间相关性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2 结果
2.1 药性、药味、归经及功效 通过整理《类证治裁》,收集到中风方剂共55首,共121味中药。对上述中药进行药性、药味、归经及功效分析,结果显示,药性中最多为温性药物,其次是寒性药物及平性药物;药味中最多为辛味药物,其次是甘味和苦味;归经中最多为归脾经的药物,其次为肺经及胃经;功效中最多为补虚类的药物,其次为解表类及理气类,见表1~3、图1~4。
图1 药性雷达图
表1 药性、药味分析
2.2 药物使用频次分析 对收集的121味中药进行药物频次分析,结果显示,药物出现总频次为417次,其中频次在7次及7次以上(1.5%)的中药共15味,且频次在9次及9次以上(2%)的中药共8味,分别为甘草、白茯苓、人参、白术、陈皮、生姜、熟地黄、当归,均以补虚类药物为主,见表4。
表2 归经分析
表3 功效分析
表4 频次分析(频次≥5次,占比≥1%)
图2 药味雷达图
图3 归经雷达图
图4 功效分析图
2.3 聚类分析 对所收集的方剂及中药开展聚类分析,聚类个数预设为“3”“4”“5”,其中将聚类个数设置为“3”最能代表《类证治裁》用方规律,即可将55首方剂分为3类,相当于形成3个核心组方。结果显示,第1类共8首,是以白茯苓、熟地黄、山药、蜂蜜、冰片为主的类似处方;第2类共31首,是以人参、甘草、白茯苓、生姜、白术为主的类似处方;第3类共16首,是以甘草、厚朴、白茯苓、枳实、白术为主的类似处方,见表5、图5。
表5 用药核心组合分析
图5 聚类分析图
2.4 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将支持度设置为9,得到常用药物组合11对,前5对分别是甘草-白茯苓、甘草-陈皮、甘草-生姜、甘草-白术、白茯苓-白术,见表6。
表6 高频组合分析(支持度≥9%)
在上述基础上,将置信度设置为0.6,并分析药物之间的相关性,可得到方剂的用药规律,其中“→”表示左侧和右侧药物同时出现的几率,数值越接近1,2种药物同时出现的几率越高[10],见表7、图6。
表7 关联规则分析(置信度≥0.6)
图6 关联规则网络拓扑图
3 讨论
3.1 性味、归经、功效分析 《类证治裁》所纳中风方剂药性以温、寒、平为主。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寒冷天气易导致血管收缩,循环不畅,是中风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温性药多有温经通脉,散寒逐瘀之功效,广泛用于寒凝血脉所致中风的治疗[11]。《素问》谓“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可见火邪也是中风的重要病因。寒性药多有清肝泻火、清热燥湿之功效,对外感火热之邪或内生燥火所致中风均可应用。现代医学认为寒性药物功效主要与其能干预能量代谢及物质交换有关[12]。平性药无明显寒热偏性,寒证热证均可使用[13]。
《类证治裁》所纳中风方剂药味以辛、甘、苦为主,“虚”为中风致病之根本,辛味药可发散、行气,甘味药可滋补、和中,苦味药可泻火、燥湿,从性味角度出发,论证了林佩琴治疗中风是以“补气健脾、理气化痰、祛风解表散邪”为治疗原则;归经以脾、肺、胃为主,祖建等[14]通过研究子午流注时辰规律及证候要素对中风发病的影响发现,气血流经脾经、肺经、胃经时是中风发病的高峰期,建议从脾肺胃三经入手治疗中风;种类以补虚药、理气药及解表药为主,祖建等[14]研究发现,气虚、痰湿是中风发病高峰期的主要致病因素,治疗应以补虚药、理气药为主;丁敏芮等[15]研究发现,《中华医典》里用于治疗中风急性期频次最高的2类药为补虚药和解表药。补虚药配伍理气药,使补而不壅;补虚药配伍解表药,可益气醒脾,扶正祛邪;理气药配伍解表药,可理气化痰、祛风解表。本研究从归经、功效的角度出发,再次论证了林佩琴治疗中风是以“补气健脾、理气化痰、祛风解表散邪”为治疗原则。
3.2 用药频次分析 《类证治裁》中治疗中风方剂中使用频次在9次及9次以上的中药共8味,分别为甘草、白茯苓、人参、白术、陈皮、生姜、熟地黄、当归,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健脾,理气燥湿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甘草具有抑制神经元坏死等作用[16-17];白茯苓有调节机体免疫力等作用[18-20];人参有抗神经元细胞凋亡等作用[21-22];白术有促进脑缺血再灌注等作用[23-24];陈皮有保护神经等作用[25];生姜有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26-27];熟地黄有促进造血功能等作用[28];当归有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29]。
3.3 药物的聚类分析 本研究共分析出3个聚类,第1类共8首方剂,含有白茯苓、熟地黄、山药、蜂蜜、冰片,以补肾健脾益气、祛风开窍功效为主;第2类共31首方剂,含有人参、甘草、白茯苓、生姜、白术,以益气健脾,祛风解表功效为主;第3类共16首方剂,含有甘草、厚朴、白茯苓、枳实、白术,以理气健脾祛湿功效为主。由此可知,林佩琴治疗中风以“补气健脾”为主药法则,兼以“理气化痰,祛风散邪”。
3.4 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 药对排名前3位的为甘草-白茯苓、甘草-陈皮、甘草-生姜,甘草与健脾宁心之茯苓相配伍,治中风之本;甘草与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陈皮配伍,防补益太过,使气血调达,同时祛除“痰”这一诱因,标本兼治;甘草与解表散寒、化痰止咳之生姜相配伍,治中风之标。从药物的关联规则上发现,林佩琴治疗中风始终围绕着“补气健脾”为主,兼以“理气化痰,祛风散邪”的治疗法则。
4 结论
本研究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对《类证治裁》治疗中风处方进行了数据挖掘并做了深层次解析,分析了林佩琴治疗中风的组方及用药规律,充分展现了以“补气健脾”为主,兼以“理气化痰,祛风散邪”的治则,从而提供了一定的临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