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效果及对患者BUN、Scr、NSE、S100 β 蛋白水平的影响

2022-06-14薛金雄

中外医疗 2022年12期
关键词:电切镜包膜尿道

薛金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福建福州 350009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群体多发的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该病以尿路尿急、排尿不畅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病情轻者可服药治疗,待病情进展至重度时,则需要通过手术切除增生腺体,以促进病情的改善[1]。目前,电切镜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电切镜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均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常用治疗术式,前者的应用优势在于创伤轻、恢复快,但在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中难以改善其下尿路症状,而后者属于新型微创手术,可结合电切系统与内窥镜为一体,达到彻底切除增生前列腺的效果[2-4]。 基于此, 该院回顾性分析2018 年12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70 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接受治疗的70 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 以治疗术式的不同作为分组依据, 应用电切镜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35 例),应用电切镜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35 例)。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 《2019 版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5]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泌尿系统合并症或免疫系统疾病者;合并巨大膀胱憩室者。 对照组年龄55~73 岁, 平均(65.35±3.20)岁;病程2~8 年,平均(6.84±1.73)年;前列腺增生程度:轻度11 例,中度13 例,重度11例。观察组年龄55~73 岁,平均(65.43±3.11)岁;病程2~8 年,平均(6.73±1.50)年;前列腺增生程度:轻度10 例,中度10 例,重度15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电切镜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予以患者全麻, 取膀胱截石位后应用F24、F27 尿道探子扩张患者尿道,经尿道将F26 电切镜插入膀胱,观察前列腺增生情况。针对前列腺三叶增生患者,首先切除中叶,然后切除两侧叶,沿着5 点至7 点方向将中叶切割至前列腺外科包膜。 需注意两侧叶切割时作切口标志于精阜部, 待电切镜转至颈部后再切除增生组织与外科包膜,以此水平逆向切割右侧叶,顺向切割左侧叶, 最后处理精阜部。 以上操作结束后,应用普通电切电极修整粗糙面,将絮状坏死组织完全清除后冲洗膀胱。

观察组应用电切镜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予以患者全麻, 取膀胱截石位后应用F24、F27 尿道探子扩张患者尿道,经尿道将F26 电切镜插入膀胱,观察前列腺增生情况。针对前列腺中叶增生,切开膀胱经后作标志于双侧输尿管, 由下至上切开至膀胱三角区, 通过横切口连结患者膀胱三角区与精阜上缘,并沿着外科包膜进行分离。在两侧叶切除时分别朝着左、右两个方向旋转电切镜鞘做切割处理,术中持续冲洗患者膀胱。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S100β 蛋白]水平、围术期指标(膀胱造瘘管留置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与并发症(膀胱颈痉挛、包膜穿孔、暂时性尿失禁)发生情况。临床指标检测方法: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 取两组空腹外周血5 mL,经过离心处理后保存上层血清于-80℃冰箱内,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iChem-540,深圳市奥特库贝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BUN、Scr 水平,NSE 与S100β 蛋白水平测定时则分别应用NSE 试剂盒(上海将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S100β 蛋白试剂盒 (上海瑞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方法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BUN、Scr、NSE 与S100β 蛋白水平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BUN、Scr、NSE 与S100β 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观察组BUN、Scr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NSE 与S100β 蛋白水平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水平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index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水平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index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

2.2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膀胱造瘘管、尿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s),h]Table 2 Comparison of perioperative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h]

表2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s),h]Table 2 Comparison of perioperative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h]

?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57%、8.5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3 讨论

电切镜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临床上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一种常用术式, 术中高温切割操作易对前列腺血管、海绵体神经造成损伤,影响患者术后性功能[6]。经尿道前泪腺剜除术则是基于男性解剖生理学角度开展各项操作的新型微创手术, 其可提供清晰的术野,提升增生前列腺的切除效果[7-8]。

该研究结果显示, 术后24 h, 观察组BUN、S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SE 与S100β 蛋白水平基本一致(P>0.05),说明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较轻。 术中直接在患者外科包膜进行止血,阻断增生腺体的血管,可减轻手术操作的创伤性,避免反复出血[9-10]。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对患者周围组织并不会造成热损伤效应, 医护人员沿着外科包膜将增生进行剥离,可保护包膜[11-12]。 有研究指出,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在侵入性手术治疗后会继发纤溶亢进或纤溶过度激活症状的原因多与前列腺本身组织结构以及术中操作对前列腺腺体的破坏有关,前列腺体本身富含纤维蛋白溶酶,而手术操作破坏腺体结构会导致纤维蛋白大量流入血循环,表现为术后大量出血[13-14]。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符合微创治疗的理念,医护人员首先鉴别外科包膜、增生腺体之间分界面,以此剥离、分离与剜除增生腺体,整体操作的封闭性较显著,可减少手术操作对患者纤溶酶原的影响, 避免纤维蛋白原因过度激活而流入血液循环的情况,促进患者症状与病情改善[15]。除手术累及范围较小以外, 该术式相应操作创伤性小,对患者组织并不会造成严重损伤,患者术后纤溶亢进或凝血机制过度激活的可能性、 出血风险均会因此降低。 研究结果显示,对两组膀胱造瘘管、尿管留置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57%、8.5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与庄绪平等[14]研究结果相近。 庄绪平等对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对照组)与剜除术(观察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得出,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50%、18.20%,其中观察组发生率较低(P<0.05),说明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术后发生尿道感染或其他不适症状的原因多与术中操作方式及患者前列腺体积大小有关;若手术无法保证操作的精准度,多依靠经验和感觉去探查患者前列腺病变情况则难以获取前列腺切除体积的准确参考资料[15-16]。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实施过程中是通过电切镜观察患者前列腺增生情况,随后根据精阜明确前列腺外科包膜,以此为标志切开前立腺, 最后通过镜鞘向膀胱颈方向逆行于中叶与两侧叶腺体进行剥离、剜除,以上操作接近于解剖结构的开放手术摘除,故安全性高,再加上无热损伤效应, 患者术后无需长时间留置膀胱造瘘管与尿管,能够加快恢复速度,避免切口长期不愈合而引发并发症[17-18]。

综上所述, 应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治疗,不会对患者肾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有助于降低其术后出血风险,且术后患者无需长时间留置膀胱造瘘管、尿管,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猜你喜欢

电切镜包膜尿道
等离子电切镜在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陌生的尿道肉阜
经电切镜鞘途径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效果观察
电切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腺性膀胱炎中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的应用
树脂包膜缓释肥在机插杂交稻上的肥效初探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观察
含氮、磷包膜缓释肥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