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解放日报》方言词汇运用探究

2022-06-14葛佳珞

理论观察 2022年2期
关键词:解放日报延安时期

葛佳珞

摘 要:延安《解放日报》在1941年至1947年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宣传和沟通边区群众的主要阵地。与现今机关报不同,《解放日报》中有着大量方言词汇的运用,无论是文学作品,新闻通讯,人物采访甚至政府文件中都有广泛的方言词汇的运用。本文将从方言词汇进入《解放日报》原因,方言词汇在《解放日报》中的运用趋势和收到的效果入手,来说明方言词汇在是如何在《解放日报》中运用并取得何种效果的。

关键词:《解放日报》;方言词汇;延安时期;工农写作

中图分类号:G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2 — 0171 — 03

《解放日报》自1941年5月创刊以来,就作为了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机关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要宣传阵地,其在创办初期却没有很好的完成使命,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为了使其适应边区特有的情况,1942年《解放日报》进行了改版,让它成为“我们最锐利和最有力的武器。”①自此之后,方言词汇开始普遍的在《解放日报》中出现。

(一)《解放日报》自身功能作用的要求

毛泽东认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眾见面。”②“报纸办得好,就能引导人民向好的方面走,引导人民前进,引导人民团结,引导人民走向真理。”③在新闻业不发达,消息传播形式贫乏的陕甘宁边区,《解放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更是承担了将党的方针政策传递给广大干部群众和反映边区群众生活的任务。《解放日报》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政策,反映党的工作,反映群众生活。”④就是要成为党和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而在陕甘宁边区,一般群众的文化程度极低,“在某些县如盐池一百人中识字者有两人,再如华池等县则两百人中仅有一人。平均起来,识字的人只占全人口百分之一。”作为《解放日报》受众的边区群众文化素质之低下,但当时《解放日报》却以大城市报纸为标杆,排版上生搬硬套国内外大型报纸的版面,在语言上有着“有相当多的电稿文白夹杂,晦涩难懂,群众反映‘解不下’。”⑤的情况,导致其并不能适应边区情况,胜任党的“喉舌”,难以有效的沟通党与群众,团结群众到党的周围。为改变这一状况,《解放日报》于一九四二年进行了改版,一改原先国际内容放头版,将反应抗战需要和边区实际的内容放在了突出位置,在语言风格上也一改先前“亭子间”风格,走向“山顶上”。毛泽东讲到“第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⑥方言作为人们对社会生活认知,情感,态度的天然反映,在文化水平极低的边区,是广大群众最经常接受的语言形式,最普遍使用的表达方式,在《解放日报》中被广泛的使用,以完成其使命也是理所应当的。

(二)工农兵创作主体的反映

为了达到沟通党群,反映群众生活的目的,《解放日报》需要的稿件来源,不仅仅是在边区各机关学校中知识分子所做,更多的是需要来自田野里、工厂中、战场上的工农兵的稿件,“我们的报纸,如果没有广泛的通讯员,如果没有参加实际工作的、生活在群众中间的党和非党的通讯员,是不可能办好的……我们的报纸不仅需要有能干的编辑与优秀的记者,而尤其需要有生活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的,参加在各项实际工作里面的群众通讯员。”⑦一九四二年十月四日,《解放日报》发表代论,“提高工农干部写文章的热情和信心,打破只有知识分子才能写文章的错误理解。”“使工农干部有信心有勇气来写文章,使知识分子有决心有耐心帮助工农同志。”①号召工农同志来写文章,并发表了由工农兵主笔的文章。一九四三年一月七日,在征稿启事中征集“工农士兵的写作及一切通讯启蒙性质的著述。”②一九四三年三月十九日,更是开设了“大众习作”栏目,专门刊登工农兵的文章。并要求知识分子帮助工农兵通讯员写作“新闻通讯工作者及一般文学工作者的主要精力,即应放在培养工农通讯员,帮助鼓励工农与工农干部练习写作,使成为一种群众运动。”③在这样的鼓励下,工农兵通讯员的数量迅速壮大,至一九四四年,“拥有1020名农村通讯员,有些地区已经升入到乡上。”④稿件占比也越来越高“工农通讯员的稿件达到了全县稿件的百分之八十一以上。”⑤但这些工农兵通讯员,几乎没有人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现代教育,大都是在识字组或夜校学习后向《解放日报》投稿,稿件的内容主要是对日常的生产生活的描写和表达内心对某事件或某个人最原始不加修饰的看法。就算是经过编辑修改润色后,其作品的语言风格也难以脱离“陕北方言口语的书面化表达。”⑥通过党的政策,鼓励文化程度较低工农兵进行创作的结果,必然将他们的语言习惯带入到《解放日报》中,从而使得方言词汇广泛的在《解放日报》中出现。

在《解放日报》创刊之初,就有方言词汇的运用,但是使用范围较窄,使用频率也较低。经过改版和工农兵创作主体的加入后,方言词汇运用的范围和频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逐渐的遍布《解放日报》的各个板块。而方言语气词则作为一个特例,在《解放日报》中一直就有着广泛的使用。

(一)方言词汇使用范围扩大化

在《解放日报》初期,方言词汇主要出现在小说,随笔等文学作品之中,多数也是作家们将方言经选择提炼加工后,有目的的使用,其语言风格与日常生活有着较大的差距。如刘白羽在《同志》一文中“但也有些迟疑,而弹出终是肯定的语气,白想。”⑦随着整风运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和《解放日报》的改版,方言词汇的使用逐渐的从文学作品扩展到新闻通讯 ,人物访谈,知识科普等。如报道减租的“人们三五一堆的蹲着,有拉话得,有抽烟的,窑里充满了烟味和腌酸菜味。”⑧科普农业知识的 “要把地打成畦子,用脚踩一遍”⑨交流工作经验的“那二杆子兄弟在旁看了,为了使人相信有神。”?輥?輮?訛在一九四五年一月《关于发展读报办报与群众通讯工作的决议》通过之后,方言词汇进入《解放日报》的启事,鸣谢,广告中。如“已在向阳掏泉子两口。”?輥?輯?訛在文艺作品中,也从单一的出现在小说中到扩展到秧歌剧,快板,唱本中。如 “这样的地方有甚强。”?輥?輰?訛方言词汇在《解放日报》中的使用范围,呈现着扩大化的趋势。

(二)方言词汇使用频率常态化

与使用频率扩大化相适应的,方言词汇是使用频率也趋向常态化,一九四一年中方言词汇的使用屈指可数。但随着大量的工农兵创作的稿件出现在《解放日报》中,方言词汇出现的频率也逐步的增加。到一九四三年下半年时,方言词汇几乎每周都会在《解放日报》中出现,每一期的《解放日报》中,也会有多篇文章使用方言词汇的现象出现。如在一九四三年八月二十三日的《解放日報》中,第二版《两位碳工英雄》,第四版《吉老奶奶》中都有方言词汇的运用。而一九四四年八月四日的《村代表》,八月五日的《人民自己的好军队》,八月六日《礼物》,八月七日《父与子》,八月八日《在一条小胡同里》连续五天的《解放日报》文章中都有着方言词汇的运用。

(三)方言语气词的广泛使用

由于语气词本身有着受用面更广,也更加的贴近日常生活,比起其他的方言词汇,方言语气词使用的范围更加的广泛,使用频率也更高。与其他方言词汇的使用者主要是工农兵或是西北出身的作者不同,来自边区外的知识分子也会不经意间使用方言语气词,如辽宁出生,主要活动范围在东北地区的马加在《杨秀林的片段—冀南游击区散记》中写道“我们在东北见过么?”?輥?輱?訛有些文章,哪怕全文没有其他方言词汇的使用,也会不经意的出现方言语气词,如《杭州部和老乡亲如家人》这篇描写军民关系的通讯中并没有方言词汇的运用,但有“真是稀罕事哩。”?輥?輲?訛这样方言语气词的运用。方言词汇在《解放日报》中使用频率也非常高,在《动员起来》这篇秧歌剧中“杂加我是落后哩,人人谁不为自己,我还不是为了一家穿来一家:变工去务别人的地,耽误了自己的庄稼咋办哩,耽误了自己的庄稼咋办哩。”?輥?輳?訛短短三句话中,每一句都有方言语气词的使用。由此可见,方言语气词在《解放日报》中有着广泛的使用。

陕甘宁边区的广大群众文化程度极低,加之地处西北,信息闭塞,受到近代来各种思潮影响较少。不同于当时被日本或国民党控制的城市,边区群众日常交流的语言以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的方言为主。《解放日报》中使用了贴近边区群众生活的方言词汇,不仅使得报纸自身更加的通俗易懂,减少文化人与乡里人的隔阂,更容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而且《解放日报》作为中共的机关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共产党,方言词汇运用,让边区老百姓们感到中国共产党人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就在他们身边,一起圪蹴着拉家常的“家人”们,提升了党在边区群众中的地位和认同感。

(一)拉近党群关系,加强群众认同

沟通党与边区群众的关系,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并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行动,本身就是《解放日报》的任务使命之一。就当时情况来讲,这种“山顶上”的语言是群众最能够接受的语言,最能够反映真实敏捷的反映出边区群众日常生活的变化,如“我应急你……不知道延安这地方这么藓。”①描写了一个从外面逃难到边区老婆婆生活的变化,这种不加修饰的表达,更好的反映出边区群众的内心呼声,也让边区的群众对阅读《解放日报》有着浓厚的兴趣,不光自己积极阅读,还读给讲给周围人听,甚至有的群众“为了做好读报工作,他甚至在碾麦的时候,还一手拉缰绳,一手拿着报纸在看。”②通过方言词汇的运用,拉近和读者的距离,激发群众的阅读兴趣,不仅使《解放日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的宣传者,还让其成为群众政治生活的组织者,通过使用方言词汇对中国共产党政策的宣传,使其渗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提高了他们的政治觉悟和参加革命的热情。增强了老百姓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将中国共产党当做他们的大救星,“报是毛主席那搭来的嘛!……毛主席材料大着哩!又是减租减息,又是生产开荒;而今又叫咱人财两旺,啥都替咱想周全了,一心把老百姓提得高高的。”③让边区群众自觉或不自觉的按照中国共产党所设计的价值形式、生产组织、生活模式行事。

(二)推动劳动生产,发展边区经济

在物质匮乏的边区中,发展劳动生产不仅仅是维持生活的需要,亦是为抗战救亡准备的物质基础。在《解放日报》中,号召群众进行劳动生产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将科学的生产方式用方言词汇向边区群众宣传,提高劳动生产的效率,如“把每顿饭后洗锅碗的水烫开,把衣子烫一下就可以喂。④”这里的衣子是指谷物的外壳,用这种被边区群众广泛接受的方言来进行科普,更容易被其接受。除了在生产技术上作了普及与宣传,还对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进行了宣传,“这个办法好,对咱村很适用,咱村里地少人多,许多人家,只种几垧地,除去务庄稼,还要赶牲口,寻些赚头,弥补开销。”⑤最后,对劳动英雄进行了宣传,如“整天的累,你太熬了。”⑥“吴满有拼命掏地。”⑦“我们这有一个很的合美气作运输队。”⑧这些或是对劳动英雄描写,通过使用方言版词汇,让群众觉得这些英雄们就和他一样,就在他们的身边,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从而促使更多的群众向劳动英雄学习。《解放日报》中运用方言词汇对边区劳动生产的有着不小的促进,使边区群众纷纷学习新的劳动方法,向劳动英雄看起,“好办法,我们也能办得到。”⑨

(三)推进社会变革 激发群众斗志

边区落后的文化水平,导致了大量的恶俗的存在,《解放日报》通过方言词汇这个手段,将现代的科学知识和生活习惯以易于边区群众理解的形式表达出来,帮助改变边区中封建愚昧落后的社会观念。边区群众生活习惯差,不讲卫生,有“现在要赶快准备,村里井太脏,婆姨们在跟前洗衣服,牲口也进去饮。我提议赶快修理一下,打个围墙,免得吃了脏水生病。”?輥?輮?訛号召群众讲究卫生,保护水源干净。边区有“疗病喜用巫,祷雨则抬神”的现象,破除巫神迷信也是《解放日报》的任务之一,就有“那神官得溜上那只替魂鸡走掉了。”?輥?輯?訛这类来揭露巫神行径,破除封建迷信。对先进的倡导和对落后的鞭笞,为群众明晰了新的观念和规范,指出了社会改造的道路。还让处在相对封闭边区中的群众能够对国际形势有初步的了解,并能够按照中国共产党的设想,产生一定的感情,如“希特勒这几天呜呼着难,那苏联打得他快要完蛋。”?輥?輰?訛在边区以农业为主,呈现出传统农业社会的特征,边区的农民缺少阶级意识,也缺乏对革命斗争的热情,与他们讲一套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必然是难以被其接受,而通过运用方言词汇,用边区群众最熟悉的语言来抒发对侵略者及其走狗的恨意,激起他们的斗争意识,“我在延安听过马歇尔讲话,他表面上说得光格蛋蛋,回去就做这样儿事。”?輥?輱?訛来指责蒋介石和美国表里不一,激起边区群众打倒蒋介石,保卫边区的决心。方言词汇的运用,以这种贴近群众生活的方式,极好的提高了边区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斗争决心,使得边群群众明白“不仅开始意识到自己正在受苦,也认识到能够想办法来改变自己的苦境。”

延安《解放日报》所处的时期,既处在中日民族矛盾激化,民族危亡的关键时期,又处在中国共产党政策方针的调整时期,还处于中国近代语言改革的后期,“革命白话文”兴起的时期。方言词汇在《解放日报》党中央的机关报中的广泛运用,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既是抗日救亡运动的需要,又是中国共产党办报宣传政策的体现,也是由陕甘宁边区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以上的情况,共同作用,导致了方言词汇在《解放日报》中的广泛使用。

〔责任编辑:杨 赫〕

猜你喜欢

解放日报延安时期
论西安事变与绥远抗战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对十月革命的纪念及其启示
《解放日报》与纪念十月革命的话语建构(1941—1946)
解析延安时期冼星海的音乐创作
浅析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渗透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体育思想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延安时期体育形式的探索与传承研究
延安时期博古党报思想探究
舒群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