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理性和政治性相结合助推新时代高校思政金课建设

2022-06-14王伞伞

理论观察 2022年2期
关键词:辩证统一政治性

王伞伞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次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大意义,提出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传递和巩固意识形态、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责任,因此,新时代打造思政金课的重中之重是要坚持学理性和政治性的结合,用理论深度、理论高度来讲政治,让政治的深层内涵和底蕴得以凸显;同时,政治问题理论化亦会彰显理论的内在张力和时代力量;这是由高校思政课的内在本质所决定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唯有实现二者的辩证结合方能促进思政课改革的稳步推进,方能做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关键词:学理性;政治性;辩证统一;思政课金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2 — 0028 — 05

自“课堂革命”这一理念提出以来,全国高校都在致力于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和探索,以使新时代的思政课能够真正做到让学生感兴趣、愿意听、多抬头、多提问等等。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在会议中谈到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对思政课教师予以极高的期望。作为时代青年的当代大学生,他们的身心健康及其政治觉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这就更彰显出打造思政课金课的重要性。但是,在建设思政课金课的过程中,为了追求创新以及形式的新颖,往往会出现一些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打造思政课金课这一初衷逐渐走向异化。那么,如何将这一异化现象扬弃,使得思政课重回教学本身、回到内容为王这一基准线上来,让思政课更具思想性、学理性,这才是打造思政课金课的重心所在。思政课作为传递我党意识形态、贯彻我党教育方针、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课程,既要重视政治性,也要兼具学理性,思政课的变革和理论创新以及打造思政课金课都要始终以此为重心和关键,必须让政治性和学理性成为思政课课程建设的衡量标准和根本遵循。

一、思政课金课建设要坚持政治性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直接关涉到国家的未来,他们将会迅速成长为国家的中流砥柱、民族脊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发展状况决定了他们的价值取向以及对我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坚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就显得举足轻重、意义非凡,这也是我们党在历史上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方面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和构成部分,在新时代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构建其政治引导功能,这也是该学科的使命和职责所在,也是打造思政课金课的立足点。

第一,坚持政治性是由高校思政课的根本属性所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就内蕴着“思想”和“政治”两方面的内容,所谓思想,即政治思想,其无法脱离政治而独立存在。高校是人才培养重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是在育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受到思政课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最为直接地向大学生传输着党的教育方针、党的政治制度及其各项方针政策,所以其政治立场的坚定性、正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打造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高校思政课金课,必须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让大学生在我党的领导下胸怀崇高理想、坚定政治信念,努力用自身的智慧和本领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只要大学生们能够堪当时代大任、用自己的脊梁撑起国家的未来,那么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会逐渐向人们走来,民族复兴将指日可待,中国梦亦将不再仅仅只是梦。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的长远发展都有待时代青年前仆后继地不断努力。高校思政课代表着国家的意志,讲好思政课、打造真正的思政金课,既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使命,亦是思政课自身的根本性质使然,而所有这些都决定了高校思政课必须要讲政治。

第二,坚持政治性必须秉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面领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贯彻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将这一原则和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以一种正确的方式传递给大学生,加强其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引导,确保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对我党的政治制度有一个较为清晰和准确的理解。作为关乎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思政课最为首要的原则。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党的指导思想,高校思政课中也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指导高校思政课中意识形态的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对于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已然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中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足以见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

第三,坚持政治性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曾经在其《法哲学原理》一文中说道:“无论哪个时代,公共舆论总是一支巨大的力量。”〔1〕376舆论导向也是思政课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维护高校思政课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因素。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各种意识形态不断涌现,对于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就对高校思政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思政课面临的挑战。因此,高校思政课必须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并根据其特性及其所学了解其所思所想,要注重倾听学生的心声,对于个别大学生所出现的政治价值观与主流意识形态背离所表现出的政治立场不坚定或者动摇,思政课教学要能够作出研判、适时给予指导和纠偏,以确保大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政治价值观,要让学生真正相信马克思主义、相信社会主义制度、相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思政课金课建设要坚持学理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所以被称为理论课,就意味着它一定要讲理论,通过理论传递和灌输让大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为人的道理。理论本身并非是空洞无物的,理论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那样:“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11理论课本身并非意味着只是纯粹地讲述枯燥的理论,理论本身亦是从实践中来,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的。理论对于人的实践所具有的指引功能是巨大的,它决定了人们将会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去实践,理论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力量。恩格斯认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3〕437这都充分说明了理论的重要性。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向学生讲清楚理论,以使得理论发挥其应有的功用。在面临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大潮中,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出现了个别注重形式、忽视内容的现象,这让思政课流于形式,无异于买椟还珠。所以,想要打造思政课金课,就必须回归到内容为王这一基准线上来,要让理论具有哲学的深度和高度,只有深刻的理论才能对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导引作用,让其具备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培养大学生的理论思维逻辑。3558DC27-ED6C-4526-A8A7-EECD40914E64

第一,坚持学理性是高校思政课自身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的不同就在于它并非是针对某一领域的知识进行专门的研究,它影响的是大学生的整个人生,它所传递的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高校思政课通过理论讲授传递着相关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能够增强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的能力,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人格修养。思想政治理论课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根本,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论来观照我们的世界,进而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来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朝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前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当代青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第一粒扣子能否扣好以及如何让这粒扣子从一开始就如种子一样向着真善美扎根,就需要高校思政课来发挥其功能,需要思政课教师有着深厚的理论知识储备。思政课教师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如果说在专业课领域的一个错误观点会影响学生的知识水平,那么,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一个错误观点则可能影响人的一生。在每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都必须旗帜鲜明、观点正确,而且具有学术含量,任何信口开河、打马虎眼都是行不通的”〔4〕。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自己首先要真正相信马克思主义,要对马克思主义有深刻的理解,能够切实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系统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工作。只有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教师,才能去培养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才能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

第二,坚持学理性要让思政课有深度。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的说教,要能够透过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达至事物的深层本质,理论只有足够深刻才能让人们信服。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知识的形成也大多处于碎片化的状态,这是互联网时代给人们的知识储备带来的巨大冲击。大学生们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成长,接受信息的能力也极强,思维也相对较为活跃,但是面对扑面而来的碎片化信息,处于价值观重要形成期的大学生却缺乏对事物的辨析能力、对事物的深度思考不足,这样就容易受到一些信息的牵制,进而在面对失败的时候自信心受到打击,呈现出抗压能力不够强的特征。高校思政课要能够针对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用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引导学生深入各种现象的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学会运用自己的理性审慎地分析和看待周围的世界,做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思政课作为一个传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课,如何能够做到真正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面向马克思本身,面向马克思主义本身,回到文本中来真正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今天很多人因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理解,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质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弄懂真正的马克思,从而对这种观点进行理论纠偏。我们要像特里·伊格尔顿这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那样,在其《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这本著作中,针对那些马克思的怀疑者他进行了一一批判和回应,从而维护了马克思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需要教师和大学生们共同学习、共同探讨,这也是打造知识为王的思政金课的一个必经之路。思政金课想要避免流俗,让思政课有深度、有高度,就一定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一堂高质量的思政金课需要教师们能够讲清楚理论的逻辑关联,讲马克思主义也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能只是依靠教材做教材的搬运工,要能够厘清原理背后的深层内涵,为什么该理论重要,为什么该理论能够提出,又是针对何种现实问题提出的,最后在今天应该如何运用,只有讲清楚了其中的一系列环节,才能让理论既深刻,又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系统的逻辑、可靠的论证、实在的内容才是打造思政课金课的王道。固然华丽的外表和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学生的兴趣,但是仅仅只是形式而没有深刻的内容,不能让学生有所触动,这样的课也只能沦为水课,经不起推敲和检验。学理性和思想性将永远是打造思政金课的第一要义。

三、思政课金课建设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的双频共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教师,新时代思政课金课建设离不开教师这一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主导者。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和引导,大学生灵魂的塑造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思政课教师的关怀,这就更彰显出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之重。而在担负关乎大学生身心健康、思想正确的强大使命面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始终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的辩证统一,这是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关键,也是打造思政课金课的前提和保证。同时,这也是对思政课教师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5〕的现实践行。政治性和学理性的双频共振能够使思政课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也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的题中之意。

第一,堅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实质。政治性和学理性内蕴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两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呈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要求。政治性和学理性二者虽有差别,但又是统一的,二者之间是辩证的关系。何为辩证统一,也是既对立又统一;何为既对立又统一,黑格尔在《小逻辑》中指出:“在对立中,有差别之物并不是一般的他物,而是与它正相反对的他物;这就是说,每一方只有在它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它自身的(本质)规定,此一方只有反映另一方,才能反映自己。另一方也是如此。所以每一方都是它自己对方的对方。”〔6〕256在黑格尔辩证法的体系中来看政治性和学理性,政治性和学理性都是彼此的他物、自己的对立面,二者之间并不是根本的对立和完全的不兼容;相反,是在一个统一体之中无法分离的相互联系着的。在辩证矛盾的逻辑中,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相互统一和有机结合就表现为政治性是通过学理性来传达的,学理性也需要政治性来为自己把握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过程中的守正创新需要政治性来为自己确立坚定的、正确的政治立场;同时学理性也能够让政治性更有内涵和深度,理论的深厚让政治更具说服力。此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讲得好,政治性能否得到准确的解析,是需要理论来支撑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自确立之后就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并带领全国人民迈向小康,奔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努力。植根于深厚理论之中的政治让理论不至于随着时间的流逝黯然失色,更彰显出其在时代潮流中所涌现的现实力量,这正是理论本身的魅力所在。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必然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的辩证统一、坚持二者的双频共振,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本质所决定的。3558DC27-ED6C-4526-A8A7-EECD40914E64

第二,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结合的具体路径。在全国上下都在响应思政课改革的潮流中,打造思政课金课如何能够守正创新是需要我们极为重视的。思政课金课的建设不能脱离教书育人这一教师的本质职能,所谓教书就是要向学生传输知识,让学生通过教学获取一定的知识储备,这就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所谓育人就是要讓学生不仅仅只获取理论知识,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成人,要让学生明白一定的为人处事的道理,让学生能够明辨是非、能够分清孰对孰错,这抑或可以称之为“传道”。而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面对高校大学生、面对风起云涌的时代大变革,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自己要有一个坚定的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的一个要求就是“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作为一个用马克思主义来引领国家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我党的政治诉求思政课教师要有一个深刻的认知,要相信马克思主义、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论何时,都要保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并用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来让大学生了解马克思、认识马克思及其理论的科学性、正确性,从而从内心深处愿意相信马克思主义。其次,作为思政课教师要用科学的理论来讲解政治。政治思想、政治观念的传递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用理论来解说,“必须将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把政治话语学理化,用逻辑的力量、思想的力量、理论的力量征服学生”〔7〕17。高校思想政治课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表面,要深入到理论的源头活水,这就要求不仅高校教师要加强对马克思理论的持续性学习,更要引导学生去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在文献中来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体悟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追求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至高境界。经典文献的阅读可以让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客观的认知和评价,从而对我们党的领导坚定信心,即便是在面对各种意识形态冲击的情况下,也能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信仰来持守。这就是高校思政课金课建设的重点,只有讲清楚马克思何为、马克思主义何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为,才能够明白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何以被我党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金课建设坚持学理性和政治性的辩证统一,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殷切期盼的践行。唯其如此,高校思政课改革方能在理论深度和政治高度上共进,我们也才能取得思政课改革的卓越成效,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的时代新人,从而践行好思政课教师的光荣使命。

〔参 考 文 献〕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编译.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1.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陈先达.共产党人要念好马克思主义真经〔N〕.人民日报,2018-04-27(07).

〔5〕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6〕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56.

〔7〕田鹏颖.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J〕.中国高等教育2019,(09):17.

〔责任编辑:丁 冬〕3558DC27-ED6C-4526-A8A7-EECD40914E64

猜你喜欢

辩证统一政治性
略论“不道”罪之司法适用
平面设计中实用性与艺术性思辨
例谈散文中的借景抒情
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关系刍议
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略论科协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再论翻译主体的政治性
艺术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