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震:回应变化?积极推进“数字继教”建设

2022-06-14何曼

在线学习 2022年5期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何曼

面对新时代的机遇、挑战与风险,既要把握机遇、积极创新、做出贡献,又要及时总结经验、加强规范管理、适应数字化转型,走一条探寻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之路。

关键词 转型改革 学习共同体 数字继教

清华大学从1978年开始发展继续教育,2002年进行继续教育转型改革,2020年启动新一轮继续教育改革。每一个发展阶段,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都站在将继续教育作为学校人才培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震认为,党和国家对继续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也是高校拓展继续教育工作、服务国家需要的重要机遇。清华继教学院将积极迎接新时代继续教育的新使命新挑战,积极适应数字化转型,不断努力引领继续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规范管理 共同定义新时代继教新使命

在线学习:当前,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正在对高校举办非学历教育政策进行规范调整,对此您有怎样的认识?新政下,高校继续教育应如何做?

刘震: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和行动指南,对高校非学历教育领域在新阶段的发展进行了规范和引导。

在规范的同时,《规定》也强调了质量保障、模式创新和条件保障,例如强调高校要建立“非学历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机制”“鼓励高校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这些重点措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继续教育、对高校发展非学历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关切。

现在国家出台新政,来规范和引导高校非学历教育的发展,是明确高校的定位立场、厘清优势作用,为非学历教育乃至高校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它同样促进我们有序、高质量地发展高校非学历教育,有所为有所不为,规避风险,才能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做出更有价值的贡献。

在党和国家的部署和推动下,我国的继续教育取得了蓬勃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社会急需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国内第一家正式获批成立的继续教育学院,也参与和见证了这个过程。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高校的非学历教育需要与时俱进,面对新时代的机遇、挑战与风险,既要把握机遇、积极创新、做出贡献,又要及时总结经验、加强规范管理、切实降低办学风险,走一条探寻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之路。

在线学习: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信息技术发展与政策出台的共同催化下,您认为,新时代赋予了继续教育什么样的新要求与新挑战?

刘震:学院始终主动拥抱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在2020年学院建院35周年时,我们就对疫情和技术发展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新挑战进行了反思和探讨。2021年又召开“2021新时代继续教育论坛”,共同定义新时代继续教育的新愿景、新使命、新策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继续教育要在一种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中发挥作用,找到定位,并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我们需要持续不断地落实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讲话精神。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来自于哪里?我认为更多地是从变化中来。

第一个挑战是人群的变化。我们现在面对的受教育者、教育者都发生了变化。数字时代成长的这批受教育者,他们对于学习、教育,有自己的理念、认知和体会。同时,教师如何去适应和运用在线教学也是个挑战。

第二個挑战是环境的变化。信息时代的特征,一是稀缺,一是泛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知识成为一种稀缺。同时是大量知识涌入造成的供给井喷,人们每天都在不同的平台发现学习资源。如何去解决稀缺和泛滥这样一种矛盾?如何从大量的知识供给中,寻找到有利于自身发展需要的知识?这是给继续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挑战。我们要帮助学员能够从海量的课程中找到对他有用的内容,通过我们的学习组织、教学组织,使学习者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第三个挑战是理念的变化。新时代的教育,将在时间、空间以及知识的维度发生变化。首先是时间上的重构,不仅仅是27岁、30岁之前的校园学习,而是在职业发展阶段不断学习、不断吸取知识,不断使自己能够胜任新的变化。时间的重构也表现在60岁之后还要进行学习,能够去适应我们的生命延长之后生活所需要的技能。其次是教育在空间上的变化。传统的教育会受到空间的限制,但在今天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多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会议模式,学习的人员遍布在全国各地,实现时时处处可学,实现规模化学习。第三,未来的教育,价值塑造将重于知识的传授。知识传授已不足以让人去面对未来的挑战,未来的教育将不再简简单单去讲知识,而是去讨论为什么、好不好等价值层面的问题。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将是人之所以为人、人和机器人最重要的差别。

所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新的技术运用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回应这些变化,构建一个高质量的、时时处处可学的、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满足社会的学习需求,这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

服务国家战略 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线学习:作为经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高校第一所继续教育学院,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取得了怎样的办学成果?

刘震:学院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发展的大局,在转型改革历程中,不断探索自身发展战略定位,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在运营模式、业务领域、发展方式等方面推动创新和突破,建设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继续教育品牌和模式。学院为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超过400万人次的学员群体开展了多层次、多类型、多学科的继续教育。学院自2003年开始的远程教育扶贫工程,持续面向贫困地区基层党政干部、农业产业人才、乡村教师等开展多元化的教育,并于2021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学院在教学中秉承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把价值塑造放在第一位,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获评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清华历史与文化”课程入选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0C4DA3F7-35C5-4A27-9B35-5E14D0D02E64

课程”。

在线学习:学院是如何服务行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的?

刘震:继续教育是国家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重点行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探寻高质量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服务中央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学院专门设立中央企业人才学习中心,面向国务院国资委监管企业、财政部监管企业、部委下属企业等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以学习为抓手与企业构建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学习共同体,为企业制订人才发展的整体解决方案,加强产学研一体化深度融合,促进教育链、产业链和人才链相衔接,开创了校企深度合作的新模式。

服务国防人才队伍建设。学院专门设立军地两用人才学习中心,面向部队、退役军人、军工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近年来充分发挥学校综合优势,聚合军地教育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学习方式,举办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学习项目180个,参训学员13万余人,实现所有军兵种全覆盖。

服务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学院依托远程教育技术,帮助地方建立教育扶贫远程教学站,覆盖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和边疆等教育资源匮乏地区,持续面向基层干部、乡村教师、产业人才和中小学生及各类专业人才开展大规模专题培训,2003年—2020年,累计培训人数达到500万人次,取得显著社会效益。此外,学院积极落实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乡村振兴专题学习。先后为全国人大机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定点帮扶县区建立教学站,推动各类人才常态化、可持续学习发展,聚各方资源着力打造乡村振兴事业平台。

服务全球化战略布局,促进教育人文交流。多年来通过国际会议、学术论坛、交流互访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展与海外院校、企业、机构的合作,逐渐形成以高端国际合作教育项目为支撑,以短期涉外项目驱动国际化进程、以涉外项目带动国内项目国际化的发展路径。

强化角色意识 建设“数字继教”

在线学习:您认为在线教育在继续教育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学院在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上进行了哪些革新?

刘震:在线教育突破了学习在空间、时间方面的限制,带来了教学对象、教师能力、教学环境、教学理论、教学模式等各方面的变化,学院以在线教学的应用为契机,加速数字化转型。认清学习的手段和目标,做到回归教育、创新学习。积极推动混合式学习。围绕学习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和学习方式,空间上实体教室和虚拟教室混合,教学中面授方式和在线方式混合,时间上同步学习和异步学习混合。通过混合式学习项目,丰富学习者的学习体验,提升学习效果。2021年,学院开展的混合式学习项目占到学习项目总量的50%。

打造统一平台。建设清华终身学习平台,为学院在线业务发展提供坚实的网络、信息化安全及技术保障;为心理调适专题、最美逆行者等近400个公益项目,近300个混合式学习项目提供平台支持和相关服务。开展“清华终身学习云课堂”大型直播品牌项目。

建设在线课程资源,推动数字资源开放。依托学院“清华终身学习”小程序以及“清华终身学习云课堂”,推出防疫知识、走近清华、心理与社会等系列公益微课和专题课程,每年制作100门以上的录播课程,为在线学习提供课程保障。促进技术融合应用。开展雨课堂助教培训及自主直播应用培训,提升学院团队的信息化素养;建设直播教室、融合式教室的设备、网络和环境新建和改造。

在线学习:您认为,新时代的继续教育应该如何做?学院继续教育“十四五”规划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是怎样布局的?

刘震:清华大学副校长郑力指出,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全新學习生态中,大学应该既是终身学习理念的倡导者、传播者,也是终身学习资源集聚和专业服务的实践平台。大学继续教育应强化集成创新者的角色意识。

在过去近40年的发展中,清华继教学院和清华大学一流大学的地位是相匹配的。但我们也有压力,压力在哪里?清华新百年的发展目标是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我们继续教育能不能有这样的担当使命,和学校同步伐,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的前列?我们将在这种使命和担当下不断推进学院发展,并不断努力引领继续教育的发展,去适应数字化转型,迎接数字时代的继续教育。

积极推进包容、开放、共享、多样、安全的“数字继教”建设,实现数字化平台化转型是学院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之一。学院“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员数字化素养和数字化能力大幅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在线学习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在线教育高质供给能力全面提升,基本形成在线教育创新模式。一是实现在线教育优质资源供给能力全面提升。二是实现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三是建成数字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四是建立在线教育市场推广机制。五是建立智能化高质量发展支撑保障体系。0C4DA3F7-35C5-4A27-9B35-5E14D0D02E64

猜你喜欢

学习共同体
简论中学体育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构建中学生物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策略研究
如何运用“学习共同体”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