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学习共同体”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2016-12-14文艳君
文艳君
初中作文写作的教学和训练,对学生整个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及今后学习生活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技法和思维模式。
一、教师需准确把握“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特性
1. 共享性。“学习共同体”中的“共同”指属于大家的,彼此之间都拥有的。所有参与者一起努力共同维护“学习共同体”的存在与发展,共同拥有成果,共同分享快乐,实现参与者的成长和生命的价值。参与者要通过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在“学习共同体”内部实现互动,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其运作效率。
2. 互动性。个体在情境之中进行活动时不单是完成自己的任务,每个人都有义务共同协助完成作为共同体的某一任务。每个人的参与和实践是由整个共同体的生态系统所决定的。共同体中每个成员(包括教师和家长等)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参与、活动、反思、会话、协作、问题解决等形式建构一个具有独特文化氛围和情境的动态结构。在这个团体中,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竞争的人际关系,最终促进个体的成长,以达到有意义学习的目的。
3. 开放性。作为“学习共同体”最重要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共同体每个成员在课堂上积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大家一起探讨、协商、参与知识的建构,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开发者。共同体成员毫无保留地通过思想的交流、思维的交锋、观点的碰撞,加深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因此,“学习共同体”成员一起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也是一起参与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即通过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合作、协商、对话、冲突等,把每个成员的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共同体的学习生活也即共同体成员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的过程。
二、 师生共建优效的“写作共同体”
在写作活动开始之际,创建优效的“写作共同体”,对提高写作教学有效性的至关重要。(1)以“互利”为目标配置共同体人员。佐藤学先生在著作《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中描述,“共同体学习”不是强强联手的模式,而是弱弱相助的姿态。的确,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势”所在,如何在合作学习中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从而形成“优势互补”是每一个实践者在创建“写作共同体”应该着手思考的问题。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称之为“互惠学习、互利学习”。根据学生平时语文学习所呈现的是否具有自我管理、自我调控能力,是否倾向于采用有意义的学习策略,是否倾向于采用问题探究式学习方式等三个方面,将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搭配在一起组成学习共同体。学生从同伴身上获得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上的启示,做到每个成员都有相对优势和相对劣势,都能够有所收益又有所贡献。 (2)以“就近”为原则安排成员,“共同体”在作为一个人类学概念被就具有以地缘为纽带、关系亲密、自然情感一致的意涵。学习共同体与一般的教师在课堂上临时组织的学习小组的一大区别,在于共同体成员在学习生活中进行经常性的、广泛而频繁的互动,在情感上相互依赖、相互支持。从这种意义上说,在组建学习共同体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互动的空间和情感因素,以形成真正“亲密”的学生共同体。笔者充分利用自身是班主任优势,尽量在编排座位上选择学习上互补的学生坐在前后座,以便于共同体成员在课堂上和课间进行经常性的接触和交流,从而实现“空间上的就近”,其次尽量保留此前学生自发形成的结伴学习的小群体,同时征询学生希望一起合作学习的人选,并在分组时尽量予以照顾那个人,从而做到“情感上的就近”。
三、“学习共同体”在写作教学中的具体运行策略
在当今娱乐至上的时代,每个孩子心中至少都会有几个自己喜欢的歌星、影星,在写作指导《我也追星》课上,利用“写作共同体”对话的平台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星”,笔者发现,“写作共同体”每个个体自身的文化经历或经验越不一样,素材就会越丰富,通常孩子一上来就说我追的偶像就是歌星、影星,但教师此刻稍作引导,孩子就会进入更深层面的搜寻,有的孩子在家庭的影响下喜欢医学类科学家、地质类科学家等;阅读丰富的孩子喜欢文学作品中一些人物;家庭气氛好的孩子要追的星是爸爸、妈妈;有的孩子就我要追的星就是身边的——老师、同学、校园的打饭的阿姨、花工等等。十三、四岁的孩子总是充满无限的好奇,就会发问:为什么你的偶像是他(她)呢?在阐述理由的过程,实际上就会让原先学生干瘪、单调的事物一下子变得丰满、生动起来,而且会吸引其他共同体的成员争相去模仿、去留意,去思考,在这过程中激化孩子去创作的欲望。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