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材出版的融延发展实践探索

2022-06-14张贻松

传播与版权 2022年6期
关键词:融合出版服务

张贻松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进入深度融合的创新阶段,做好高校教材的融合出版和延伸服务已成为大学出版社重要的发展课题。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出现加速了教育教学的变革和创新,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智慧教育等教学方式推动了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的创新。近年来,为适应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高校出现了很多新形态一体化、多种媒体融合的教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为高校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的高校教材,为使教材紧跟时代潮流,满足读者的需求,其在高校教材数字化改造、融合发展和在线教育方面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学生、教师和高校提供了更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高校教材;数字化改造;融合出版;服务

2020年9月22日,教育部召开首届全国教材工作会议,会议强调教材战线要自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建设的重要论述上来,从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方向、加强政治把关、健全教材体系、注重改革创新五个方面做了部署。高校教材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载体,其如何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是摆在高校出版社面前的重要课题。高校出版社应加快改革和创新,转变传统出版理念和模式,注重技术创新,研发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探索“互联网技术+出版+教育服务”的融延发展道路。融延发展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年来提出的发展战略之一,意为融合出版、延伸服务,即利用“互联网技术+出版”,做好教育教学的延伸服务。

一、高校教材出版的融延发展现状

近年来,高校教材的出版逐渐弃用传统单一的纸介质,走上了融媒体的发展道路,不少出版社在传统纸质教材的基础上融入了数字出版技术,学生拿到教材后,通过手机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就可以收听、收看与教材相关的音频、视频、三维图像等,这大大拓展了纸质教材的阅读范围,提升了传统教材的阅读体验。融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补足传统教材的短板,其对整个出版行业的革新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进入深度融合的创新阶段,高校教材出版通过数字化改造升级,推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材的整合,实现了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出现加速了教育教学的变革和创新,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智慧教育等教学方式推动了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的创新。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线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延展了教育教學服务的范畴[1]。

根据2021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2020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2020年,全国出版新版图书213636种,总印数23.22亿册(张),总印张244.33亿印张,定价总金额830.46亿元;其中大专及以上课本新版15196种,重印46369种,总印数29062万册(张),总印张5194080千印张,定价总金额1259275万元。大专以上教材出版品种(含重印)占总品种的28.8%,定价总额占总图书定价总额的15.2%。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高校教材在整个出版行业中占据重要位置。

高校教材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方面,教材更加专业化、特色化,市场细分程度更高;另一方面,数字出版、融合延伸发展加速创新,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出版、在线教育延伸服务已成为高校教材服务教育教学的新常态。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数据,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103万名教师在线开出了107万门课程,合计1226万门次课程,其中既包括理论课,又包括实验课,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计1775万人,合计23亿人次。线上开设课程覆盖本科理、工、农、医、经、管、法、文、史、哲、艺、教全部12个学科门类。课程类型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理论课、实验课等多种类别,授课模式有直播课、录播课、慕课等多种形态。

教材形态的多样化、多媒体化,以及服务教育教学模式的延展给传统的纸质教材出版带来了挑战,深刻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出版已成为高校教材基本的出版形式,这些教材不仅在内容选择、呈现形式和阅读体验上大大区别于传统的纸质教材,而且其教育教学服务的延展更是从教、学、管、形态方面给高等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改变,推动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革命”[2]。

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高校教材出版的融延发展路径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仅以纸质教材为媒介的课堂教学载体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需要,纸质教材与数字化资源融合的数字化教材成为必然。高校教材出版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广西师大社)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实现了高校教材的数字化改造升级,才能促进传统教材出版的整体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育教学。

一直以来,广西师大社密切关注信息技术对传统出版产业发展的影响,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步伐,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对教材出版,尤其是对传统高校教材出版带来的深刻变革,并以开发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为目标,积极延展高校教育教学服务。

(一)教材数字化改造升级

1.积极跟踪政策和技术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一直以来,广西师大社认真贯彻国家教育信息化的要求,跟踪信息技术的发展,积极做好技术的储备工作。2013年,广西师大社按照各高校对教材的需求,以《大学计算机基础》为对象开始尝试对高校教材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并积极进行技术储备。另外,广西师大社为已出版的高校通识课教材配备教学PPT课件、素材库、试题库等数字教学资源,受到了广大高校师生的欢迎。

2013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为响应教育部的号召,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让其适应“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2015年,广西师大社策划出版了本社第一套“互联网+教材”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丛书”(6册),这套丛书最突出的特点是配套App,实现了移动学习。该套教材的每个案例都配有微视频、素材和拓展材料,并通过二维码把数字化资源与纸质教材相结合,把传统的纸质教材变成可视化的全媒体教材,高校师生和培训学员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可随时观看案例视频和拓展资源。通过出版这套“互联网+”教材,广西师大社基本掌握了数字教材的基本概念、呈现形式、媒体种类、技术要求、工作流程等技术知识。4EEAB32E-62E7-47D0-8526-A44C2EC82CBC

2.扎实推进高校教材数字化改造升级

2015年,广西师大社入选全国第二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知识服务模式(综合类)试点单位。利用入选试点单位的契机,第一,广西师大社正式启动对高校教材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的工作,提出教材数字化改造升级“立足服务,基本满足,突出重点,不重盈利,适度投入,稳步推进,引进合作”的工作方针。“立足服务”就是立足于服务好教育教学信息化来进行教材的数字化改造升级工作。“基本满足”即以满足教学基本需求为目标,通过稳定、广泛使用的但不一定是最新、最前沿的技术来配备充足的数字教学资源,因为技术时刻在进步,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突出重点”即突出教师和学生这两个重点,任何教学改革都是从教师开始的,教材一定要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而学生是教材最终的服务对象,满足学生对教材的需求,提升其阅读体验和拓展教材内容是广西师大社追求的重要目标。“不重盈利”是教材数字化改造升级的目的为满足教师和学生对教育信息化的需求,提升纸质教材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育教学,不以营利为目的。“适度投入”指在基本满足教育教学信息化的需求下,以最少的投入、最大的效益进行教材数字化改造升级,不能因为数字化改造升级投入太多但没有较好的盈利模式而影响了正常的投入和发展。“稳步推进”即教材数字化改造升级要按轻重缓急、分步骤稳步推进,因为涉及的教材品种上百个,不能一拥而上全部进行改造,而是要按照需求的紧迫性、教材的重要性分步进行。因此,广西师大社最终确定按照一年改造10种左右教材的速度稳步推进。“引进合作”指要按照教材数字化改造升级的发展情况,适时引进在数字出版有所建树的互联网公司或数字出版机构进行技术层面的合作,以提高教材数字化改造升级工作的先进性和工作效率。

第二,分社层面广泛动员,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高校教材数字化改造升级涉及高教分社所有的编校人员和营销人员,在做好分社层面的整体设计外,还需要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通过建立数媒编辑岗位和专门团队,以“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增强全体员工对高校教材数字化改造升级工作的认识。一是分社设立数媒编辑岗位,通过相关文件明确数媒编辑的岗位职责,挑选对数字出版有兴趣、具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的编辑来负责相关工作。二是组织一线编辑和营销人员去杭州、武汉等地的数字出版企业如杭州名淘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武汉DCG数传集团进行学习和调研,使他们开阔视野,增强数字出版意识。三是邀请国内数字出版研究人员和网络公司专家,如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副院长杨海平、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名淘云课堂总裁江战等人来开展讲座,進一步增强员工对高校教材数字化改造升级的认识。

(二)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出版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PPT教学课件、素材库和试题库等数字资源已不能完全适应教学需求,音频、视频等微课资源已经成为高校教材的标配,读者通过扫描教材的二维码来获取相关知识的微课和拓展资源。为了满足教材融合出版的需要,进行教材数字化改造升级的同时,广西师大社利用出版社背靠大学的人才和资源优势,聘请计算机学院的教师和研究生共同开发了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的小型数字教学服务平台,并租用阿里云服务器,基本满足生成二维码、存放音频和视频的需要,解决了出版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基础性问题。通过研发《大学生国防教育》《高职生国防教育》《高职生劳动教育教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等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广西师大社与相关高校一起协同开发纸质版教材、PPT教学课件、试题库、微课、专题视频、慕课等课程资源,掌握了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出版工作机制及流程。目前,广西师大社已有近20门课程教材建立了完整的数字配套资源和慕课,真正实现了传统出版和多媒体出版的融合发展。此外,广西师大社计划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目前在用的教材全部升级成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并对新策划出版的教材全部按照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要求出版。

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将纸质教材内容与数字化资源进行一体化设计,避免了传统纸质教材的同质化,构建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满足了课程教学需求,顺应了当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变革,提升了教学质量。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出版作为广西师大社的重点研发项目,也为出版社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创立在线教育品牌

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课程教材门类的增多以及高校教育教学服务的延伸发展,上述创建的小型数字教育服务平台已不能满足更多高校更高层次的教学需要,无法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延伸服务。因此,2020年,广西师大社与杭州名淘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利用名淘教育公司的名淘云课堂在线教育平台创建了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在线教育品牌—独秀课堂。在名淘云课堂平台单独设置的在线教育服务专栏中,其专门为广西师大社高教、职教、继续教育板块的教材提供了在线教育配套数字化资源。平台承担面向全国中职、高职、本科院校和职业培训单位制作和提供精品开放课程的任务,向广大学生和教师提供线上精品课程以及各类配套数字化资源。该品牌立足服务于广大教师和学生,服务于高教、职教和继续教育板块的各级各类教材,致力于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更优质、更实用的职业技能学习课程和一站式线上学习服务。

独秀课堂于2020年11月正式上线,涵盖国防教育、创新创业、劳动教育、计算机技能、诗文习读、旅游管理、公共体育、东盟民间舞蹈等各类制作精良的独家课程,并提供直播课、录播课、慕课、微课、配套数字资源等多种类型教学方式,为用户打造优质、完整的在线教育模式。随着独秀课堂品牌的正式运营,课程资源、开放课程的增多,以及注册使用学生数量的增加,该在线教育品牌为广大高校师生提供教育教学延伸服务的同时,也为其他学习者提供优质的精品在线课程。

三、对高校教材出版融延发展实践的思考

(一)正确把握政策,紧跟技术发展

出版社要做好高校教材的融延发展工作,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正确把握政策的精神实质,紧跟融合出版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广西师大社正是从“十二五”时期开始,认真学习贯彻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有关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出版融合发展的相关精神,以及教育部有关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文件精神,逐渐转变出版思维和生产思路,并进行相关的技术储备,才能在“十三五”期间成功地对高校教材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进而不断出版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和创立自己的在线教材品牌,为高校提供更多优质的延伸服务,也为今后自身稳健推进高校教材融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EEAB32E-62E7-47D0-8526-A44C2EC82CBC

(二)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

高校教材融延发展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不同层面的多方利益,有高校教师的,有课程拍摄、制作方的,有平台的,有出版社编辑的。只有理顺多方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多方利益,建立一套有别于传统纸质教材出版的体制机制,才能做好高校教材融延发展工作。首先,出版社要结合各高校的课程建设,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和融合出版规划。因为高校的课程门类很多,相对应的教材的品种也很多,市场相对细化,而教材各具特色,质量也参差不齐。因此,高校教材出版社要按照教材的类别、教材的读者对象、课程建设的需求,分步骤制订适合课程本身的融合出版规划。其次,融合出版有别于传统纸质教材的出版,其编辑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内容生产流程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出版社要创新体制机制,改变原来的编辑工作考核办法,建立一套从编辑岗位职责到生产流程都适应融合出版的制度体系,如数媒编辑岗位职责、工作量折算方法、内容质量保障体系、音视频生产和审核流程等,只有制订合适的编辑工作考核办法,理顺工作流程,才能规范生产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出版社不仅要发挥好高校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如高校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学术优势、作者队伍的优势;还要发挥好网络平台的技术优势,随时保证网络平台的稳定和技术的先进性。出版社只有将优质的纸质教材内容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兼顾各方利益,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才能做好高校教材的融延发展工作[3]。

(三)重视融合出版人才队伍建设

高校教材融合出版是融合了传统纸质教材出版和先进信息技术的新事物,对现行的出版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需要出版社高度重视融合出版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融合出版人才是复合型人才,既要掌握传统纸质教材出版专业知识,又要通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还要具有数字出版和先进技术的前瞻性眼光。而现实情况是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传统的编辑岗位人员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较好的文字功底,这对理工科的编辑来说已属不易,如果还要具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掌握能力,则符合要求的人才就更缺乏。另一方面,现行的从事融合出版的编辑大多是从传统文字编辑转岗而来的,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有限,难以有发展后劲,并且因为融合出版编辑从事的工作如视频拍摄、剪辑,数字资源上传,平台的维护等,与编辑考核的工作量不相匹配,其中很多工作内容很难量化,因此很多传统文字编辑对从事数媒编辑工作的意愿不强。

在此情况下,首先,高校教材出版社的管理者要意识到聘用和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制订适合本社实际的人才培养计划,从岗位职责、工作量考核、薪酬体制等方面向这类人才倾斜。其次,高校教材出版社要加大对现有编辑的培训和培养力度,重点培养有志于从事融合出版的编辑,让他们到专业的数字出版机构或网络平台公司进行短期学习,使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出版流程和技术。另外,出版社还要定期对所有编校人员进行融合出版培训,增强他们对融合出版的意识,改变他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使他们能与数媒编辑进行有效沟通和对接,提高工作效率。最后,高校教材出版社要对营销人员进行培训,做好售后工作。新形态的融合教材与传统纸质教材在营销售后方面具有较大不同,对传统营销人员而言也是较大的考验。一方面,营销人员只有全面了解产品,熟悉融合教材的特征和呈现形式以及所配备的数字资源的适用对象,才能有针对性地进入高校销售产品。另一方面,营销人员要及时跟踪高校师生对教材使用的反馈,了解教材使用的效果、阅读体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将学校的需求、修订意见及时反馈给相关编辑和平台,以便更好地為高校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延伸服务[4]。

融延发展是当前出版行业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对从事高校教材出版的出版社来说,教材融延发展工作更加紧迫。广西师大社在这个大潮中积极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相对稳定的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教育教学做好延伸服务,出版高质量的教材是广西师大社的重要职责,广西师大社在国家政策、先进的出版理念和新技术的助推下,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实现自身高校教材出版的融延发展持续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李凤岐.互联网+教育:技术创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2]孙连嵩,马静怡.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模式探究[J].科技与出版,2020(12):56-60.

[3]李长真,秦昌婉.融合出版视角下高校教材出版的创新发展[J].出版广角,2019(22):41-43.

[4]杨惠龙.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例[J].出版广角,2018(19):23-25.4EEAB32E-62E7-47D0-8526-A44C2EC82CBC

猜你喜欢

融合出版服务
服务侨企创新业 创先争优展作为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互联网思维下的期刊融合出版
出版融合发展中的高校出版人才培养
国际首部ISLI MPR出版物《古文观止》的出版与思考
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结合下的“融合出版”分析
融合出版背景下的出版业管理人才培养
“互联网+”时代中小学教辅融合出版的四大误区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