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心理应激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2022-06-14谢春平蓝复莉
谢春平 蓝复莉
【关键词】个性化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急诊;清创缝合术;心理应激;疼痛程度
急诊清创缝合术属于急诊科较为常见的救治手段之一,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创伤的清理治疗过程中,包括外科清理、消毒、止血及缝合包扎等等一系列的急诊操作,多用于交通意外、机械外伤、打架斗殴等等人院患者中。在急诊清创缝合术治疗中多数患者由于突如其来的意外、身体上的创伤及担心预后等等均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如心率异常甚至肾上腺素异常表现,不利于患者预后及身心状态的改善。因此,在急诊清创缝合术的治疗中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是提高患者认知程度及配合度的基础,保障患者身心状态,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为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中的有效性,本院急诊科针对收治的100例清创缝合术治疗患者进行了护理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院急诊科2020年2-8月收治的实施清创缝合术治疗的100例患者分成A、B两组。A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为19-72(43.63±5.47)岁;其中四肢创伤患者27例,头部创伤患者23例。B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20-73(43.65±5.56)岁;其中四肢创伤患者26例,头部创伤患者24例。两组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等慢性病史;(2)意识清晰并且精神状态良好,可正常交流及表达自己的看法;(3)生命体征稳定并且具有良好手术指征;(4)均对本研究目的知晓,知情同意并且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入院时神志不清及生命体征不稳定者;(2)身体部位存在多处损伤者;(3)合并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4)合并精神疾病者或者认知障碍者。
1.2护理方法
A组患者开展基础护理的服务措施。主要为患者开展常规生命体征指标监测、对症护理及口头的健康宣教等护理手段。具体是在患者入院后经绿色通道进到急诊科,确保患者救治任意环节均可使用绿色通道权利,确保患者在黄金时间接受抢救。在接诊后仔细评估患者病情以及损伤情况,对伤口进行细致检查,正确评估皮肤组织缺损情况,确定伤口污染以及损伤程度,制定出针对性治疗干预方案。急诊人员快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评估疼痛程度并根据伤口部位更换舒适的体位。术中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对伤口彻底进行清洗,保持动作轻柔缓解疼痛,术后可应用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指导患者正确饮食及用药。
B组例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具体如下。(1)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急诊清创缝合手术护理中应第一时间向患者发放相应的健康手册,并结合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采用口头宣教、口头安慰及指导的方式解答患者的疑惑和不解,重视相应的注意事项,更好的提高患者的自我认知及护理能力。其次,护理人员在清创缝合术完成后可以组织患者参与相应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的方式邀请主任医师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和指导,主要的内容包括术后注意事项、换药时间、饮食注意事项、活动注意内容及用药必要性等。在患者出院前还应留下患者或家属的联系方式,如电话、微信及地址等,在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性的健康教育,每两周打电话关注患者的情况,提前提醒患者来院复查,并通过微信随访的方式在微信群内推送和分享相应的清创缝合术内容的专业知识,纠正患者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作息、饮食和生活习惯。(2)个性化心理护理。①对于进入到医院的患者,相关医护人员需要做好患者的接诊工作,及时的询问患者病情,检查伤口大小,观察并且记录患者的意识及精神状况,了解有无呼吸障碍及思维障碍,对各项生命体征记录下来。②在急诊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在明确患者不存在生命危险之后应全面评估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患者手术前由于突发意外、创伤带来的疼痛及对于手术的惧怕、预后效果等等会导致程度不一的紧张心理和负面情绪。③护士应及时全面的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和变化,并结合患者的心理状态开展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心理安慰、音乐疗法、认知干预、放松疗法等等,对于轻微疼痛的患者给予转移注意力的疗法,针对重度疼痛的患者给予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④叮嘱患者家属及时为患者实施陪伴、鼓励、关爱等干預,改善和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清创缝合术治疗中的配合度及依从性,促进清创缝合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提升,利于患者预后。⑤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以及文化程度,开展个性化的心理安慰疏导,根据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及时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在手术实施过程加强沟通交流,缓解手术带来的紧张感,确保心理护理干预的针对性及有效性。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疼痛评分、心率、肾上腺素水平、护理满意度及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等指标间的差异。(1)心理状态评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价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均包括20个评分项目,标准分均为100分,SAS分值界限为50分,SDS分值界限53分,得分越高表明焦虑抑郁状况越严重;(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全面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性质,分数10分,分数与疼痛程度呈正比;(3)对干预前后心率及肾上腺素水平进行检测及对比;(4)干预后采取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包括护理操作、护患沟通、护理安全等,总分为100分,分成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与不满意(70分以下)三个等级,安排患者或者护理人员对发生的护理纠纷事件进行记录。
1.4统计学软件
通过SPSS 27.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x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及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对比
B组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P<0.05),RB组干预后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相对于A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疼痛评分、心率、腎上腺素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与疼痛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各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且B组明显高于A组(P<0.05),见表2。
2.3护理前后心率、肾上腺素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率、肾上腺素指标水平低于护理前,且B组显著低于A组(P<0.05),见表3。
3讨论
急诊外科的患者,如果需要采取清创手术紧急入院诊断并且尽早治疗。采取急诊治疗的患者,虽然对疾病的干预效果满意,但是患者在这一过程容易发生各种各样不良情况,使得患者恢复往往受影响。临床报道显示,急诊科内收治的创伤患者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均会导致心理应激反应的出现,加重患者的疼痛程度,严重的疼痛又会加重心理负面情绪的发生,导致恶性循环现象的出现,不利于清创缝合术的顺利开展及患者预后。因此,在清创缝合术的急诊治疗中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以往的基础性护理服务虽然能强化手术干预的效果、促进患者预后的目的,但临床护理有效性不明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定义并非局限在无疾病及无疼痛上,更重视精神以及心理状态的调整,以使患者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显著提高舒适度水平。个性化心理护理是护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个性化指出需要严格遵循患者的自身意愿以及实际需求,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护理过程中关注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实际需求,尊重个体差异。而个性化心理护理则是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以及心理护理需求,结合情绪以及性格特征,制定出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策,这种护理措施的干预上,提倡给予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让护理措施从被动变为主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过程,护理人员实施的护理操作不单单是辅助心理治疗的工具,而且使人文医学发挥效果的关键体现,经科学的干预方式让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这样可以减少患者因为负面情绪引起的心理应激,为手术顺利实施及康复奠定基础。健康教育属于新型的干预措施,同时也是当前临床重视的护理形式,在既往的护理干预中常会忽视健康指导,认为医护人员的各项护理应关注疾病治疗方面,对于患者而家属因为无需参与其中,因此进行健康教育的意义不大。但是常规的护理理念是错误的,因为患者与家属作为疾病治疗及护理参与者,有权利更有必要接受健康宣教,通过健康宣教能够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提高患者及家属警觉性,提高依从性及配合度。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主要是基于患者的实际情况、病情严重程度、认知程度等基础上开展的一对一、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措施,更好的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更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水平,强化清创缝合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结果显示,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的B组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疼痛评分、心率、肾上腺素水平及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基础性护理干预的A组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且B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对于A组患者明显更高,说明在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的护理中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心理应激及疼痛程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可以稳定患者心率,使得患者护理期间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建议在急诊护理中推广使用。